古人評論瘦金書云:“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而內斂,連筆飛動而干脆。”瘦金書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折處可明顯見到提頓痕跡,中宮緊結而四面伸展,所謂“天骨遒美,逸趣藹然”。
宋徽宗流傳下來的“瘦金體”作品很多,比較有名的有《楷書千字文》、《秾芳詩帖》、《夏日詩帖》等。《楷書千字文》是趙佶二十三歲時所書,是其存世書跡中紀年最早的作品,從該帖用筆、結體來看,已初具“瘦金體”風格。在硬筆臨習中,應首先觀察點畫的特征,“瘦金體”以筆跡瘦勁著稱,但應瘦而不弱,書寫時筆畫有彈性,注意提、按、轉折處的變化;其次分析點畫之間關系變化,即起收筆處的處理方式,或連帶,或斷開,書寫具有節奏感;整體觀察其字的結體,中宮緊收、四周開張,端正而不失氣勢。硬筆對臨軟筆經典,應結合工具的自身特點和執筆方式,揚長避短,即筆畫的粗細肥瘦變化小,不可過分強調提按;無須過度追求藏鋒、回鋒等,意到則止;注意書寫速度。趙佶《楷書千字文》因其瘦勁成為了最適宜鋼筆臨習的經典之一。
本字帖選取高清版本宋徽宗原跡《楷書千字文》,將一些缺失的筆畫進行增補和完善,盡可能接近原帖,轉換為適合書寫的鋼筆字,書寫時要多注意筆畫線條在提、按、轉折的處理以及筆畫之間細微的變化。
本字帖同樣適用于中國硬筆書法等級考試7-9級中對臨毛筆法帖的要求。
《宋徽宗楷書千字文鋼筆字帖(瘦金體)》字帖選取大眾熟知的瘦金體,即宋徽宗《楷書千字文》為對臨碑帖,鋼筆部分為原墨跡處理,實現高還原度,配有內容、技法講解視頻、作品紙展示等。
字帖內文版式采用“原帖對照 鋼筆臨寫”并行的形式,鋼筆是根據軟筆墨跡電腦處理而成,保障與原貼的高相似度碑帖指南,內文包含作品展示、作品章法講解、空白作品紙等,比如書法小故事、臨寫小技法等,知識安排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趙佶(1082—1135),北宋后期著名皇帝宋徽宗,其在位25年,政治上昏庸無能,而在書畫方面,均可彪炳史冊,成為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其畫尤好花鳥,并自成“院體”,充滿盎然富貴之氣,被后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我很喜歡的一種字體,和毛筆原帖一樣,正好用硬筆好好學習一下。
中間有一頁破了一點,但整體還是很滿意,會好好練的~
本人是看盜墓筆記才發現的瘦金體。這種字體很好看!
工筆標配,先來本鋼筆的練練。好像不大全吧千字文,先湊合看。
很棒,有寫法技巧。還可以網上掃二維碼觀看寫法,很棒!
很不錯的字帖,不過對于我這個初學者來說要是有描紅就更好了。
買時沒仔細看,當做毛筆字帖買回來的。怨已經粗心。
學機械要用這個字體,就買了一本,字帖蠻好看的,好評
不錯的帖子,印刷很清楚, 附帶的視頻二維碼能很直觀的看到別人是怎么寫的。
有字體的練習也有偏旁部首的練習。不錯,我覺得挺好的!
其他的都不錯,就有一點一定要說,如風達快遞太太太太太太慢了,如果繼續與之合作在當當買東西了。
(╥ω╥`) 手殘黨寫出來根本和印刷的不一樣嗚嗚嗚
太棒了,好喜歡,翻單多買本回來慢慢練習,沒活動的時候買的,一本十幾元,雖然貴了點,但是一點不可惜,大愛,買它,決對沒錯。
很清晰,自己練一下試試,看看能不能拯救越來月爛的字
給孩子的練字入門書,學起來感覺內容還挺不錯的哈哈哈
印刷很好,還有對應的視頻,雖然開始有些困難,但是商品非常不錯。
感覺字寫得超棒阿 可惜很難qwq 沒有筆畫講解只能臨摹臨摹臨摹哭唧唧qwq
很好!但是瘦金體果然難啊,大概書法七級以上的會稍容易點吧
早就喜歡瘦金體,有了這本書,加油練字,這是我喜歡的字體
挺好的!還有二維碼可以看書寫示范有點小高端啊哈哈,練字來講還是挺好的。
質量沒問題,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副千字文瘦金體臨摹藍本 真心不錯 接下來就是勤加練習了 但愿有所提高
不是全文的瘦金體千字文字帖,有塑料封就有書法紙,沒有塑料封就沒有書法紙。
宋徽宗不是好皇帝,但創的瘦金體卻真心好看,值得一練。
之前買過這個出版社的《靈飛經》覺得很不錯,正好趕上12.12又買了瘦金體的千字文。很不錯。
抱歉評論晚了,這本書紙質很好,學起來很適用,不過瘦金體好看確實很難是本不錯的書。
剛買完,就有活動,多掏了五十塊錢,不過書的質量都很好,發貨送貨都很快。就是以后買書要等有活動的時候再買,還是很劃算的。瘦金體很漂亮
很喜歡瘦金體,適合硬筆書寫的話感覺日常也能寫一寫。好像掃二維碼可以看教學視頻,還沒用。臨摹的格子會少了點,準備另外買臨摹紙蒙上去寫。
因為盜墓筆記喜歡的瘦金體,瘦金體字帖很難買到的?
最喜歡的字體就是瘦金體了,市面上瘦金體字帖還是比較少的
我喜歡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字帖不錯,可以靜心練習。
瘦金體鋼筆字帖,字帖內文版式采用“原帖對照 鋼筆臨寫”并行的形式,鋼筆是根據軟筆墨跡電腦處理而成,保證與原貼的高相似度碑帖指南,內文包含作品展示、作品章法講解、空白作品紙等,比如書法小故事、臨寫小技法等,知識安排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