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來,櫻花瓣落了,花瓣飄到腳前。我再次注視手心里的玻璃瓶。小小的疑念掠過胸際不會后悔么?也可能后悔。可是現在落櫻是這般美麗。我慢慢擰開瓶蓋。往后的事不再想了。我把瓶口朝向天空,筆直伸出胳膊劃了個大大的弧形。白色的骨灰如雪花兒飛向晚空。又一陣風吹來。櫻花瓣翩然飄落。亞紀的骨灰融入花瓣之中,倏忽不見了。
同名電影電視劇創造票房紀錄,日本有史以業暢銷的小說,銷量高達350萬冊。
2001年,日本由53家雜志社共同策劃,統計日本全國32000張調查問卷,評選出以夏目漱石的《心》等為代表的"令人感動的一本書"158種(含外國文學),并于2002年世界圖書日特別推出。我們從中選取具代表性的日本文學作品,并在此基礎上對近幾年日本文壇的部分暢銷書作了梳理,整理出當代有影響力的作品,如狂銷321萬冊,成為日本有史以來暢銷單行本小說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多種,分期分批推出。
喜愛日本文學的朋友們,在文字的世界里充分體味"心靈的感動"吧。
片山恭一,1959年生于日本愛嬡縣,九州大學農學系農業經濟學專業畢業。學生時代通讀了包括夏目漱石和大江健三郎在內的日本近現代文學全集,同時讀了從笛卡爾、萊布尼茨到結構主義的歐洲近現代哲學。也讀了馬克思。學士論文寫的是馬克思,碩士論文寫的是恩格斯。二十二三歲
1
早上醒來,發覺自己在哭。總是這樣。甚至是否悲傷都已分不出了,感情同眼淚一起流去了哪里。正在被窩里愣愣發呆,母親進來催道:"該起來了!"
雪雖然沒下,但路面結了冰,白亮亮的。約有一半車輪纏了鐵鏈。父親開車,助手席上坐著亞紀的父親。亞紀 的母親和我坐在后面。車開動了。駕駛席和助手席上的兩人不停地談雪。登機前能趕到機場嗎?飛機能按時起飛嗎?后面的兩人幾乎一聲不響。我透過車窗,悵悵打量外面掠過的景致。路兩旁舒展的田野成了一望無邊的雪原。陽光從云隙射下,把遠山鍍了一層光邊。亞紀的母親膝上抱著一個裝有骨灰的小瓷罐。
車到山頂時,雪深亍起來。兩個父親把車停進路旁餐館,開始往車輪上纏鐵鏈。這時間里我在附近走動。停車場對面是雜木林。未被踐踏的雪掩住了下面的荒草,樹梢上的積雪不時發出干澀的響聲落到地面。護欄的前方閃出冬天的大海,波平如鏡,一片湛藍。所見之物,無不像被深沉的回憶吸附過去。我把心緊緊封閉起來,背對大海。
樹林里的雪很深,又有折斷的樹枝和堅硬的樹樁,比預想的還難走。忽然,一只野鳥從林間尖叫著騰空而起。我止住腳步,傾聽四周動靜。萬籟俱寂,就好像一個人都已從這世界上消失。閉上眼睛,附近國道上奔馳的帶鏈車輪聲聽起來仿佛鈴聲。這里是哪里?自己是誰?我開始糊涂起來。這時,停車場那邊傳來父親招呼我的聲音。
翻過山頂,往下就順暢了。車按預定時間開到機場,我們辦完登機手續,走去大門。
"拜托了!"父親對亞紀父母說。
"哪里。"亞紀的父親微笑著應道,"朔太郎一起來,亞紀也肯定高興。"
……
這個世界充滿正能量,充滿愛,不靠別人就靠你我
很好的一部小說!書的裝幀和紙質都很好,和在學校的時候讀到的版本一樣!一直缺貨,現在終于買到了,感謝當當!
感人肺腑的佳作,值得閱讀!既催人淚下,也令人遐思:愛情是純潔而忘我的,不該夾雜任何欲念與企圖,傾心付出與珍惜彼此才是最純美的愛情。。。
這本書很不錯,也是看過評論才買的,最吸引我的還是這本書的名字,很溫暖
如果我愛的人快死了,我不會要求替她去死之類的。獨留世上才是最痛苦的,那種再也無法見到自己心愛人的感覺,比死亡更令人難以忍受。
我是沖著林少華翻譯和號稱當時銷量超越《挪威的森林》這兩個噱頭才買的,看完之后只有四個字評價:無聊透頂。完全就是2個早熟的學生談戀愛的事,什么都沒有,論內涵,論手法比《挪威的森林》差遠了,跟國內那些個無聊青春小說沒什么區別
剛開始讀這本書,是因為看了這部書的同名電視,但是書中沒有電視中那么直觀的俊男靚女所以一開始讀的時候感覺就像白開水一樣,沒有跌宕起伏更沒有感動,只有平淡。在看到書結尾時,突然產生了未名的悲傷,感覺心中的一塊地方給觸動了。
印刷很精致,白色的封面,簡潔素雅,很喜歡。拿到的當天就一口氣看完了。故事很感人,比起電視劇,看書的感覺更好,男女主人公至死不渝的愛情騙走了我許多的眼淚!!
其實是日文原版寫得好。但在中國的日本文學翻譯隊伍中,文筆不錯的還真沒幾個。也就只能排到林少華了。不過林先生的文筆還是很優美的。這也就是為什么沒有人敢于去挑戰他翻譯過的日本文學作品。不過對照一下原著有的地方翻譯的不準。
關于這部作品,最早看的是長澤雅美演的電影版,亞紀一個人躺在病床上喃喃地說:今夜,我靜靜入睡……大概是這句臺詞,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反復。隆夫站在亞紀曾經想去的地方,把對她的思念全部融在風里,那一瞬間,我淚流滿面。有些愛,無需海誓山盟,亦能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