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園畫傳》自從清初出版以來,一直是學習中國畫必不可少的入門教材。這部書涵蓋了山水、花鳥、人物、屋宇等內容。全書以圖譜為主文字為輔,從用筆方法到構圖造型,從創作示范到章法布局,為初學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學習方法。
清初名士李漁(號笠翁)的女婿沈心友藏有明代山水畫家李流芳的《課徒山水畫稿》43頁。在李漁的協助下,沈心友請嘉興籍山水名家王概整理增編了90頁,并附臨摹古人各式山水畫40幅,且在書首編寫了《青在堂畫學淺說》。整理好之后交給李漁審閱。李漁認為其質量很高。他還親自作序,并以自己私宅的名字“芥子園”將此書定名為《芥子園畫傳》。這部書稿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芥子園”套版精刻成書。
此后沈心友又請王概與兄弟王蓍、王臬,共同編繪了“蘭竹梅菊”與“花卉翎毛”兩部書稿,這就是《芥子園畫傳》的第二集和第三集。本來沈心友還計劃編繪關于人物寫真的第四集,可惜最終沒有成書。由于《芥子園畫傳》風行畫壇并持續熱銷,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書商把丹陽畫家丁鶴洲編的《寫真秘訣》以及其他的《晚笑堂畫傳》等畫譜,拼湊成第四集。
芥子園畫傳》原本是開化紙木刻五色套版印成的。這種印法只能印幾百套,以后一再翻版,漸漸模糊不清了。光緒時《芥子園畫傳》的需求量依然很大,嘉興畫家巢勛索性重新臨摹了前三集印刷出版。他對于原書第四集拼湊的內容很不滿意,所以又重新編輯了人物畫法第四集。這個版本采用單色石印,物美價廉,更適合初學者用來臨摹學習。在上海一經出版,風行全國,被不少畫家奉為啟蒙恩師。
本次出版的這部《芥子園畫傳》就是以巢勛臨摹增編的這一版為底本的。綜合參考了清末到民國出版的一些經典版本。如上海千頃堂石印本、上海鴻文書局石印本等。書中所有圖,均是原版影印,再對每一幅圖進行謹慎修復,盡可能原汁原味的呈現原書的風貌。
典雅的鎖線裝訂,每一冊都可以攤平,好好臨摹
一般的膠訂形式,書不能打開。因此在臨摹的時候,不得不找想方設法去找類似壓書石或者鎮尺之類的物件壓住書本。即費勁,還影響看圖的視線。本套《芥子園畫傳》采用精裝圖書所用的鎖線裝訂,使得每一頁都能攤平。讀者在使用過程中,輕松方便,翻開來就能照著好好臨摹。
每一頁都遵照原版 ,張張都是單頁大圖,絕無縮小擠排
原版的《芥子園畫傳》都是單頁大圖。圖像足夠大,讀者才能看清所示范的用筆方法。但是過去的一些版本出于成本的考慮,往往將原版的兩頁甚至四頁內容,采用縮小擠排的方式,編排在一頁紙上,令讀者只能望圖生嘆。本套《芥子園畫傳》遵照原版,每一頁都是原版的單頁大圖,讀者能夠充分看清每一張圖,也就能夠參照著臨摹好每一幅圖。
清末以來主流的巢勛臨本,精心整理修復的完整版
芥子園畫傳》原本是開化紙木刻五色套版印成的。這種印法只能印幾百套,300年后完整保留至今的基本已經沒有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基本都是經過多次翻印,或者模糊不清,或者幾經修復的版本,已經很大程度喪失了原版的神韻。光緒時《芥子園畫傳》的需求量依然很大,嘉興畫家巢勛索性重新臨摹了前三集印刷出版。他對于原書第四集拼湊的內容很不滿意,所以又重新編輯了人物畫法第四集。這個版本采用單色石印,物美價廉,更適合初學者用來臨摹學習。在上海一經出版,風行全國,被不少畫家奉為啟蒙恩師。
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諸多大師自學國畫的入門教材
齊白石12歲學木匠,15歲學雕花。他干活勤快、刀法嫻熟、善于創新,成為當地有名的“芝木匠”。有一次他在一位姓蔡的書香人家做雕花木活時,借到一部《芥子園畫傳》,就用了半年時間,在油燈下用薄竹紙勾影,釘成十六本。此后他做雕花木活,便以畫譜為據,為雕花做各種各樣的新樣式,使他的雕花技藝飛躍到了一個新的境地。齊白石除了繼續做雕花木活,開始自學國畫。這本《芥子園畫傳》就是他的入門教材。他按照畫譜臨摹了上千張手稿,為今后的畫壇神跡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后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出版家。《芥子園畫傳》的倡編者和出版商。
沈心友:字因伯,號克庵,李漁女婿。芥子園甥男館主人,清初著名出版家。《芥子園畫傳》總編輯。
王概:初名匄,字東郭,又字安節,浙江嘉興人。清初畫家,善長畫山水。獨立編繪了《芥子園畫傳》及時集,與兄弟王蓍、王臬共同編繪了《芥子園畫傳》第二集、第三集。
王蓍:初名尸,字宓草,王概長兄。清初畫家,擅長畫花卉、翎毛。
王臬:初名孽,字司直,王概小弟。清初畫家,擅長詩畫。
巢勛(1852—1917):字子余,號松道人,又號松華館主,浙江嘉興人。清末“鴛湖派”畫家張熊的學生,擅長畫山水、花鳥。臨摹出版了《芥子園畫傳》及時、二、三集,并重新編繪了第四集。極大的促進了《芥子園畫傳》面向一般學畫者的普及。
一集 山水(上冊)
序一(李漁)
序二(何鏞)
青在堂畫學淺說
樹譜
山石譜
一集 山水(下冊)
人物屋宇譜
摹仿各家畫譜
增廣名家畫譜
跋(巢勛)
二集 蘭竹梅菊(上冊)
蘭竹譜序(諸昇)
梅菊譜序(余椿)
畫傳合編序(王概)
序(何鏞)
蘭譜
竹譜
二集 蘭竹梅菊(下冊)
梅譜
菊譜
增廣名家畫譜(四十六篇)
三集 花卉翎毛(上冊)
序一(王澤宏)
序二(何之鼎)
草蟲花卉譜序(王善)
翎毛花卉譜序(王善)
草蟲花卉譜
翎毛花卉譜
三集 花卉翎毛(下冊)
翎毛花卉譜
增廣名家畫譜(一百零六幀)
跋一(謝昌年)
跋二(巢勛)
四集 人物(上冊)
序一(張鳴珂)
序二(黃協塤)
序三(譚日森)
歷代各家論畫
各家傳神秘
寫真秘
摹仿各家畫譜
四集 人物(下冊)
摹仿各家畫譜
增廣名家畫譜(九十四幀)
跋一(陳昌紳)
跋二(鄒王賓)
跋三(巢勛)
芥子園畫傳(全8冊,巢勛臨本精修足本,學國畫繞不開的經典教材。很喜歡!
很好、非常滿意,印刷很清晰,紙張質量也很好,很厚實的感覺,古版設計印刷,可以平攤,很方便,就是外包裝殼有折痕,最上面的一本也輕微折了些,不過不影響使用,昨天下午5點多雜志之家做活動88元買的,今天中午1點就收到啦,雜志之家物流就是快,飛一般的速度!很實惠,物美價廉,很滿意。推薦!
我一直想買套芥子園畫譜,選了幾個版本,感覺山東美術出版社的《芥子園畫傳》印刷、排版精美,單畫單頁,翻頁也方便。此書性價比超高。我很喜歡。
我本身有芥子園畫譜的,但如果想好好學,還得這套
今天早上收到了這套心儀已久的芥子園畫傳,特別開心。這套書印制精美,圖畫清晰,值得收藏。
首先,書中有十幾頁錯印,其次有兩頁沒有釘在書上,感覺還行。
好友推薦的,當當網發貨極快,在第二天就到啦。打開看,覺得真舒服,不懂國畫也拿來撐門面啦!79元入手,雖然不是最低價,但也是不錯的。滿意!總想修身養性,但覺得好難啊!留下來先擺著,先擺在辦公室吧。
芥子園畫傳(全8冊,巢勛臨本精修足本,學國畫繞不開的經典教才。有些是需要毛筆畫的,不適合鉛筆畫。
居然有人說做工粗糙印刷不清晰,你們是有多挑剔啊?這個芥子園畫傳原本是木刻,幾百年的東西反復印刷還要怎么清晰,我覺得非常完美
早就想要一套芥子圉畫傳了,如愿以償,可以好好學下畫畫了.
這是我見過裝訂最不認真的一套書了,膠露在外在,沒人管,這叫什么裝飾呢!!!我家里有一套清代的臨本,不舍得用,想買一套用,結果這個裝訂方式,比我那套老的都不結實。覺得花這么多錢買這套破書太不值了!!!
愛攝影,愛旅行,愛畫畫,山水旁,旅途上,安靜的拿著一本書,勾勒幾幅圖,這便是文藝女青年的假日了,買過很多學畫中國畫的書,這套封面夠簡單,里面的圖夠大,初學者必備,將來希望也會有一本自己的旅途畫傳
影印臨摹本芥子園畫傳,特價購得,給小孩閑暇時閱讀。很喜歡。印刷質量一般。出版商家很多,不知哪家出版的質量精良些。
今天收陰概率不小。原因是昨天主力的百億出貨,今天反映到盤面資金上了,機構就是拿走了100億的錢,才造成股市沒錢的。而昨天是獅子王托單式護盤,它不能總這么做,否則多少錢也要被吃光。低吸對于獅子王也是王道。
這套畫傳是學習水墨畫的不錯教材,該版本紙張印刷不錯,每一頁均可平攤,便于臨摹,但裝訂略顯粗糙,書脊粘膠可見影響美觀,作為學習水墨畫資料尚可,影印清晰紙張厚實,而作為收藏版本不算上品。
光緒時巢勛臨本,相較于最初的康熙版本,雖為單色石印,精致不足,但內容上有所增補,亦是國畫入門極佳教材。至于此套四集八冊畫傳,用紙精良,印刷清晰,尤其是無書脊的裝訂設計,平攤無壓力,絕對實用。
昨天下單,今天就收到了,發貨速度快,一直想買一本《芥子園》,看了不少版本,這本好像是新上的,之前沒有看見過,封面很簡單,一下子就吸引我,買回來確實不錯,里面的圖很大,很清晰,可以完全攤開的
作為一個新手想學畫畫,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苦于沒有系統性的入門書籍,這個芥子園不錯,只是版本太多,這個版本雖然精致度略有不足,但是內容挺全面,線裝也適合平攤臨摹
這是我覺得版本最好的一套芥子園,裸脊設計可以完全攤開,臨摹很方便,印刷清晰,紙質很好,封面素雅的綠色,很符合這套書的氣質,特別喜歡,會推薦更多學國畫的朋友來買
這個商品不錯,質量很好,芥子園此畫傳適合臨摹。
這可能是最經典的芥子園畫傳了,沒有精裝的書的浮華,但精美的畫面和那些小楷寫成的注解足以叫讀書者心生愛惜。拿在手里只為了學習,簡單、便宜、性價比高。
芥子園畫傳(全8冊,清末巢勛臨本,精心修整完全本)
書的內容沒有想象的好,國畫入門臨摹還行,有些細節不是很清楚
《芥子園畫傳》作者沈心友、王概、王蓍、王臬,增編巢勛。內容中從用筆方法到具體景物的筆墨技法,從創作示范再到章法布局,為學習者提供了完整的學習解決方案。《芥子園畫譜》深入淺出,循循善誘,令人讀之如醍醐灌頂,頓開茅塞。相信這本畫壇傳世經典之作一定會對學畫、愛畫者有所裨益,幫您開啟繪畫之門,更近距離地感受藝術大師之境界。
芥子園畫傳(全8冊,清末巢勛臨本,精心修整完全本)...芥子園畫傳(全8冊,清末巢勛臨本,精心修整完全本)...芥子園畫傳(全8冊,清末巢勛臨本,精心修整完全本)...芥子園畫傳(全8冊,清末巢勛臨本,精心修整完全本)...
不知道是石刻本本來就這樣呢還是印刷的問題,墨色沒有變化,線條粗細很多也不對,印刷的示范畫很粗糙,名家畫作臨摹就更糙了,完全沒有層次感。另外包裝也太不結實了,送到的時候外殼都破了
這套芥子園畫譜,是本人見到的該畫譜中的佼佼者,很正宗,其印刷、紙張、裝幀(特別利于翻閱),皆屬上乘。已經買了好幾套了(包括送人)。
芥子園畫傳(全8冊,巢勛臨本精修足本,學國畫繞不開的經典教材...
家里有一套民國時期買的芥子園畫帖,但由于書本太厚時間又太久,每每翻開都誠惶誠恐,因此特地給老人買了這套易翻開的版本,不管是臨摹還是閱讀感覺都非常舒服,可惜之處是大小略微小了一點
小時候學習過一段時間中國畫,當時就是買的《芥子園畫傳》做為參考,一晃近四十年了,原來的那套早已不見了,從新買來這套書算是對少年時期的回憶吧,也是為了不久能重拾畫筆吧。
家里沒有人學畫 買芥子園只是因為從小就夢想在圖書館抱著書低頭走路的時候能撞在一個拿著芥子園的清秀男生懷里然后一見鐘情。在圖書館摸爬滾打這么多年也沒遇見,算了我自己活成拿芥子園的男生的模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