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沖破邊際:13年2個月23天11個小時的環球旅行記圖書
人氣:20

沖破邊際:13年2個月23天11個小時的環球旅行記

“史詩一般的環球大冒險!光是聽聞他們的故事,就足以讓人熱血沸騰!”——《泰晤士報》
  • 所屬分類:圖書 >旅游/地圖>旅游攻略>其他  
  • 作者:[杰森·路易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0846960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0
  • 印刷時間:2016-10-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純質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在不借助任何引擎、幾乎身無分文的情況下,杰森•路易斯憑借一顆不甘平庸的心和滿腔的大無畏,于1993從英國倫敦出發,通過皮艇、輪滑、步行等純人力方式,穿越大西洋,橫貫北美洲,穿越太平洋,登陸澳大利亞,翻越喜馬拉雅山,穿越非洲和中東,于2006年回到英國,耗時13年2個月23天11個小時,完成了總行程為71293公里的人力環球旅行。

本書是杰森 路易斯驚心動魄的“大冒險三部曲”的第三部(大結局)。講述了他的環球之旅中在澳大利亞、太平洋、東南亞、西藏、印度、印度洋、中東和東歐的經歷。

這一集的故事從澳大利亞開始:在凱恩斯的購物中心,他通過向人們吹噓兜售自己的環球冒險以籌得旅行的資金;在達爾文,他又不得不在牧場工作三年半才能解決財政問題,繼續遠征;他的隊伍矛盾重重,幾近分崩離析;他經歷搶劫、欺騙、與地方政府周旋,與疾病抗爭,與海蛇、風暴以及未知的恐懼博弈;在云南他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在喜馬拉雅山他又遭遇徹骨的寒冷……

編輯推薦

1993年,杰森 路易斯從倫敦出發,開啟了自己的人力環球之旅,13年2個月23天11個小時后,杰森沿泰晤士河回到倫敦,結束了史上的環球大冒險;

《荒野求生》主持人貝爾 格里爾斯贊嘆 :“史詩一般的旅行……這樣的旅行要克服的困難和所需要的耐力,都是鮮有人能挑戰的。”

BBC等38家媒體爭相報道:作者的故事喚醒了人類的冒險基因,正如《衛報》的評論那樣:“我們很慶幸有路易斯這樣的人,也很需要這樣的人,他們會一直存在,并將永遠存在。聽聞他們的故事會讓我們心情愉悅。”

四色印刷,80g純質紙,配有大量精美插圖,帶領讀者進行一次紙上環球之旅。

作者簡介

杰森 路易斯,英國旅行家,暢銷書作家,搖滾歌手,電視制作人。曾于1993年至2006年進行人力環球旅行,后將其經歷制作成電視節目而在英國名聲大噪,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其事跡先后被包括英國BBC、《泰晤士報》、《舊金山紀事報》等全球200多家媒體報道,并被《泰晤士報》認為是“人類迄今為止無出其右的偉大旅行家!”

目錄

澳大利亞凱恩斯:老鼠般的艱苦生活

澳大利亞內陸:“你永遠也到不了達爾文市”

達爾文:好的工作

帝汶海:在阿普斯利擱淺

東帝汶

印度尼西亞:位于巴圖加德的邊界線

努沙登加拉群島:僵尸、爭吵和海蛇

爪哇島:遠離家鄉

蘇門答臘島:繼續前進&用帕蘭砍刀說話

從新加坡到中國:援手和傻笑

喜馬拉雅山脈:在西藏待了7周

從拉薩到加德滿都:伸手之旅

印度: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阿拉伯海:闖入海盜控制的水域

中東地區:阿勒頗的鐘聲

歐洲:回到未來

后記

在線預覽

“基尼,聽說有人踩著腳踏船環游世界,據說他們是從倫敦出發的。”

說話的人操著很重的倫敦口音。

“我也可以做到,沒問題。”

“千萬別,托尼,你還想環游世界?圍著咱這條街跑一圈你都夠嗆!”

聽他們說話的習慣,肯定是東倫敦人。

“我肯定能做到,基尼。等我練練,當你爹都沒問題。”

我半夢半醒,聽得糊里糊涂,聽見有個女人在咯咯地笑著說:“快別說了,有人在呢!”

我漸漸回想起了之前的情形。

是了,我在老鼠洞(The Rathole),澳大利亞凱恩斯碼頭的一個購物中心。

如果史蒂夫在巴黎的時候跟我說,在環游世界的過程中,我們要在購物中心長住,我肯定會笑話他。盡量將自己抽離人類靈魂的黑洞,是我這次遠航的目的之一。真是命運多舛,我最恐懼的夢魘竟然變成了現實。如今我成了購物中心的常住人口,我要吹著冷氣對廣大消費者吹噓兜售自己的故事,想辦法吸引那些目光冰冷的顧客們的注意。

每天下班的時間段,我要在船上賣簽名T恤,20美元一件,等到商場保安清完場,我就在商場里躲著。等到第二天早上,趁商場還沒開門我就溜出去,假裝成剛來的樣子。

通過道格拉斯港游艇俱樂部的雷(Ray)和多雷勒(Dorelle)的引薦,我得以把“莫克沙號”停在游艇碼頭的棧道,幫忙把游客運上去往大堡礁的客船。早上和晚上游客集中上下船時的收益好。雖然不是什么大錢,但是畢竟現金源源不斷涌入我的口袋。

有24小時,有個人對我說:“這船看起來挺有意思。”那人估摸著得有70歲了,戴個草帽,穿了條卡其色的褲子。我心想,這人不是當過兵就是神父。他溜達到我的展臺,那天我正打算關門歇業。

“是呀,”我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這船……”然后我就沒說下去了。我又累又餓,不想說話。強烈的燈光晃得我頭疼。

他看著我說:“怎么,你不打算給我講講嗎?”他的語氣有些不高興。

我本不情愿,但是他的反應激起了我的熱情,他會不時表示出“真的嗎?”“真夠離奇的!”那樣的神情。

這個人叫喬治 艾伯特(George Abbott)。“我能看看里面嗎?”他目光敏銳,先看了操作臺,又把頭伸進了艙口,“天哪,真夠窄的。”

但是跟他的經歷比起來,在“莫克沙號”上受的這點罪根本不算什么。他對我講述了1941年二戰期間他在克里特當戰俘的往事。

喬治回憶說:“我逃過6次,全都被逮回去了,他們把我單獨關押了2個半月。”他指了指自己的左手,我這才發現,他的左手有些萎縮。“在那之后,我這只胳膊就動不了了,關節炎。”

“成千上萬的盟軍向俄國尋求庇護。”喬治正講述他的第七次逃跑,這次他成功了,逃出去以后他就開始向東跑。“我們一直跑到了前線,戰場上坦克橫行,炮灰飛揚。”

后來我在濱河大道上又看見過他一次,他正要趕公交,在閑逛的游客和遛狗的人群中疾行而過。我心想,看他那健步如飛的架勢,跟個活力四射的青少年似的。你還有什么可抱怨的?

要做到真正的環球旅行,我必須原路返回,重新駕乘莫克沙號穿過大堡礁。重新計劃的時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不過,還是和往常一樣,遠航隊聯系了一堆幫手,把所有的問題解決了。

7月22日,出發穿越澳大利亞

“哥們兒,這是斯塔克河(Starcke River)嗎?”

“沒錯,這他媽就是斯塔克河。”

50歲上下的喬 斯科拉(Joe Sicorra)是典型的澳大利亞內地人,腳上穿著人字拖,下面是短褲,上身是一件印著鉆頭廣告的T恤。他的胡子上還沾著鹽粒和胡椒,鷹鉤鼻高得出奇,有時候真是未見其人,先見其鼻。一頂長期被汗水浸泡的破爛帽子給眼前這幅畫面又添上了一抹野性破敗的風采。

“他媽的。你們這群龜孫子。”

他的右胳膊上掛著一個卡斯爾梅恩(Castlemaine)的容器,這玩意兒應該就是他在內地生存的全部意義所在。他拿著那容器,沖著我們晃了晃:“你們他媽是不是有病?來他媽這地方騎他媽什么自行車。想騎自行車,你們他媽去哪兒不行?干嘛非他媽來這兒?”

我們迷路大半天了,一直在庫克敦北邊瞎繞。我手上的地圖已經有30年歷史,上面的標識早變樣了,我們沿著推土機走過的痕跡走,結果偏離了路線,而且已經偏出了好幾公里。

但是沒關系。之前在凱恩斯已經困了10個月之久,在內地迷個路算什么,反而讓我覺得是個奇妙的體驗。鐵紅色的土壤上,覆蓋著沒什么生機的桉樹林,動作敏捷的沙袋鼠跳來跳去。我們還遇到了巨蜥,經過的時候,它們倚著脫落的硬木樹干一動不動,偽裝術相當。白蟻的蟻巢也很有趣,洞口周圍有土堆,蟻巢是東西向的橢圓形,能較大限度地接收到陽光。

喬倚著他的霍爾登皮卡車,看著我們的佳能戴爾說:“我敢打賭,這車不是你們的。”

“借的。”我說。

他灌了一口啤酒擺著手,那雙手一看就是久經風霜,手指像利爪一樣,手掌上有很多龜裂的傷痕。

“你們打算騎著這玩意兒上哪兒去?”

“達爾文市。”

他連眼睛都沒眨,接著問道:“就你們幾個?還有別的人嗎?”

“還有幾個。”答話的是約翰 歐。約翰 歐是我們的贊助商兼司機兼內陸生存專家約翰 安德魯斯(John Andrews)的酒友。約翰 安德魯斯的外號叫“藍狗”,他是新西蘭人,為了幫我們,請了好幾天的假。“但是,還沒來呢,就是說……”

“就是說你們他媽迷路了!”喬囂張地吼叫著,“聽著,留下點記號,讓他們能找到你們,趕緊他媽走。”

一片渾濁的河水阻斷了我們前面的路,那是一潭綠色的死水,岸邊泥濘不堪,立著一排排紅樹,風吹樹響,中間還夾雜著鳥兒的陣陣啼鳴,只是不見那鳥兒的真身。

“我們必須穿過斯塔克河吧?”喬諾說著,看了看手上的地圖。

喬嘬了嘬牙說道:“不用。這邊有另一條路可以走。你們走這條路能到萊克菲爾德。”

“那條路怎么走?”

“你們再往前走1公里。”

“但是地圖上不是……”

“去他媽的地圖,你們他媽不就是看著地圖走丟的嗎?好別他媽看這玩意兒。”

“話雖如此,還是得要穿過那條河呀。”

“不用。”

“得過河。”

喬眼珠轉了轉。“不用過河!聽著,別他媽胡說了。你他媽要是說得對,我他媽給你100美元。這兒他媽連橋都沒有,過他媽什么河呀?”他用手指著身后的河面說,“根本他媽不合邏輯好不好?”他又晃了晃腦袋咧著嘴說,“看他媽什么破地圖!”

“地圖畫錯了?”喬諾小心翼翼地說道。

“沒有,你們看錯了而已。”

落在后面的人陸續跟上了,我們一個個累得跟狗似的扎了營。明天還有一堆麻煩等著我們呢。明天天一亮,我們就得離開海岸,在那之前就得把一切整理好。

喬是及時個起的,“趕緊起,你們這群小娘們兒。太陽都他媽曬屁股了!”

我看了看手表,才5點,天還黑著呢。

兩小時之后,四周還很安靜,我拉開帳篷的拉鏈伸出腦袋往外看了看。喬和貝爾正站在藍狗的帳篷前面,貝爾手里握著一只方向盤大小的青蟹。青蟹揮舞著鉗子不斷掙扎。

“來!來!”喬叫嚷著,“把他的帳篷打開,把螃蟹扔進去!”

“他還睡著呢吧?”貝爾低聲說。

“還他媽睡。趕緊扔進去把他弄醒。別直接扔他身上。他要是伸手,那螃蟹能夾斷他手指。擱他臉那邊,讓他一睜眼就能看見。”

貝爾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帳篷。

“扔進去!扔這兒!趕緊的,動作快點,別他媽跟個小娘們兒似的!”

“‘內陸生存101訓練’正開展得熱火朝天,看來藍狗要倒霉了。”我想了一下,便去拿自己的鞋。

整理跟在自行車后面的拖車零件,花了我們一早上的時間。托德還沒開始接手肯尼的任務,因此及時周的影片還需要肯尼來拍。肯尼用topos和GPS給年輕人們上了一堂地圖解讀課。由于所有人每天都要為探索系列節目錄制視頻,肯尼和托德還給他們講解了攝像機的使用方法。熱情洋溢的克里斯特 布拉迪(Crister Brady)來自加利福尼亞,今年才16歲,還在上學。他的爸爸吉姆是圣巴巴拉中學的一位教師,同時也是我們隊伍中的兩位專業教員之一,另一位是艾普莉。

除了釣魚,喬還有很多找樂子的方式。他看見托德在帳篷外面擺弄攝像機,就開始說他:“你個沒用的小娘們兒,鋪上防水布再弄,別他媽直接在沙子上鼓搗。要是掉了螺絲,我他媽看你上哪兒找去。”

“喬,看來你是找到人生新目標啦?”艾普莉問道,“天天這么折磨我們?”

他斜眼看了一下艾普莉,彈了一下他的帽子,說道:“當然不是,親愛的,我早就找到人生目標了。女人的人生目標應該是喝酒,男人的人生目標應該是幫女人滿上酒。”

他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讓人有點小驚訝,緊接著他又轉換成了當地土著的樣子:“知道為什么會發明回旋鏢嗎?因為那些小娘們兒太他媽懶,不想去撿回來!”

不和別人找茬拌嘴的時候,喬表現出了出色的觀察能力。像現在這種時候,他只是無聊愛現,生怕對不起觀眾似的。在他野蠻難相處的外表之下,其實藏著一顆柔和的心,所以才會一直啰嗦抱怨。而且他也不是那種喝完就耍酒瘋的醉鬼,雖然他非要表現成那個樣子。

那天下午,他跟我吹牛說:“我喝輕型卡斯爾梅恩(Castlemaine Ligh),能喝倒16個娘炮,一般酒量的,喝倒8個沒問題。”

我說:“你直接撂倒8個正常酒量的多好,還能省點錢,干嘛非得跟娘炮喝?”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么喝,第二天早晨我才能起得來。”

他的這種說法在12個小時之后得到了證明。我們蹬著自行車來到海灘的時候,太陽已經露出了地平線,在開始錄像之前,我們先故意把后輪放進水里。我們一行九人,年輕的探險隊員們臉上洋溢著青澀的朝氣,他們的裝備——自行車、黃色的BOB拖車、水袋和愛康姆對講機——所有的商標都還新著呢。

我打開了一罐溫乎乎的維多利亞啤酒,搖了搖車鈴,白色的啤酒泡沫溢出。“祝我們順利到達達爾文!”我大喊了一聲,然后仰頭喝了一大口,傳給后面的人。

“喬什,你那一口喝得太多了。”啤酒傳到了吉姆手中。

正值青春期的喬什 格瑞(Josh Grey)長了一頭濃密的頭發,在一分鐘來到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在當地設立的電臺,報名加入了我們的隊伍。

他反駁吉姆說:“你這話什么意思,我就喝了一小口。”

肯尼拍完了,他說道:“就這樣吧,一個到達爾文的,罰他穿女裝。”

就在此時,沙灘上面的叢林中傳來樹葉騷動的聲音。只見喬一手拿著攝影機,一手拿著啤酒從樹叢中走了出來,他換上了干凈的藍T恤,還梳過了頭發。他一邊往沙灘走,一邊沖我們嚷:

“一群沒用的娘炮!還有臉說是他媽自行車隊?我6點40就他媽到這等著你們了。”他用手指著手表,繼續說道,“現在都他媽9點了,你們還他媽在這磨嘰呢!”

隊伍中有個來自鹽湖城的隊員,35歲上下,是個汽車銷售,一張嘴就能聽出職業。“又不是你生日,”麥克 羅尼冷冷地說道,“我們這早上干的事純粹是給你獻上了一份大禮,讓你能逮著機會發牢騷。”

喬笑答道:“我X。你們還得繼續往前走。

我說:“喬,你干嘛不弄個車,跟我們一塊走?”

他看著我說道:“哥們兒,我要是騎車,騎不了幾百米就想拉屎撒尿,還他媽得走回去拿啤酒。”

可以看得出來,他有點想跟我們一起。除了不停咒罵,找人打嘴架,讓人不痛快之外,喬的經驗給我們的冒險還是提供了很多幫助的。

然后,我們就出發了,退潮之后,粗糲的沙灘坦露出來,輪胎壓在上面吱嘎作響。雖然陽光普照,但是空氣還是很冷。穿越澳大利亞的旅程已經開始了。我們騎出去300米之后,聽到有人在身后叫我們。喬站在海浪里,手里舉著啤酒罐,敬了個澳大利亞式的禮。你覺得這家伙會熱淚盈眶嗎?

“小娘炮們,我他媽早就說過了!”他叫喊著,“你們他媽永遠也到不了達爾文。”

大分水嶺(The Great Dividing Range)是個分界線,另一邊的海岸都屬于昆士蘭州,按規劃的路線,我們要走梅敦(Maytown)這條路,這里崎嶇不平,有的地方特別陡,是19世紀末期,由中國勞工用鎬鏟一寸一寸開辟出來的,內陸橫跨225公里的帕爾默河戈登菲爾德(Palmer River Goldfields)地區,這條路可以說是居住在那里的50,000多居民的生命線。從最近的庫克敦(Cooktwon)港口運來的物資,全靠牛車拖運。來這考察的人全都得用雙手推著獨輪車運輸設備和物資,靠自己的雙腳行進。

離開海岸之后,又走了4天,我們的隊伍來到了梅敦靠近喬瓦賓納(Jowalbinna)的一條岔道。原定的計劃是,12點半在這和救援車集合,可是都下午2點了,還沒有救援車的影子呢。

我決定繼續往前走。我們已經比原定的行程晚了兩周,越耽擱,在北端趕上濕季的風險就越高,到時候河水上漲,道路被切斷,隊伍就會被泥沼困住無法前行。雖然明知不能耽擱,但是行進的速度還是很緩慢。前面的3公里,沙子太厚,我們只能推著車艱難行進。

這時大概有35.6攝氏度,是24小時中最熱的時候,麥克就快受不了了。他是個大塊頭,體型看起來像個摔跤手,再帶上個大框的墨鏡,別人一看以為是個黑手黨。才離開勞拉一個小時,他就摔了4次。他自行車下面的懸架已經松動。如果沒有工具趕緊修理,他就得靠腿了。

現在所有人都靠腿在沙地中跋涉,一個個汗流浹背、狼狽不堪,就跟早期的拓荒者似的,步履蹣跚地穿越溪谷,推著滿載物資的拖車上斜坡,被林中的笑翠鳥嘲笑,被綠色的螞蟻啃咬。就這樣走了3個小時,向上爬了1300多步,我們來到了地獄門(Hell's Gate),這是一條狹窄的通道,兩邊巖石聳立,據說食人部落的土著會在這里伏擊落單的旅人。傳說,他們會先攻擊人的頸部,挑出口感鮮美的吃。

救援車到底在哪?飲水越來越少,大家也都餓了(我們身上只有“斯科羅金”,一種澳大利亞的什錦干果),隊伍癱倒在一片灌木叢邊等著救援車。

20分鐘之后,喬什猛地跳了起來,他叫道:“是肯尼!太好了,哥們兒。”

上次見面的時候,他和藍狗開著救援車。此時的他也騎著一輛佳能戴爾,后座上帶著一口鍋,1加侖水,還裝了幾兜子面條。

“你們必須得知道,我不一定能跟上你們。”

我們回到喬瓦賓納(Jowalbinna),圍坐在篝火旁,聽藍狗講這一路上出了什么差錯。藍狗在新南威爾士(New South Wales)的布羅肯山(Broken Hill)附近的一個站點剛睜開眼,就接到通知,要幫助一支青年探險隊度過前幾周的艱難時期,別讓他們死在澳大利亞叢林中。

燒著的木頭冒著煙,吹在他的臉上,藍狗繼續說道:“我是說,我要是開著皮卡,肯定到不了這兒。”

自行車隊機動靈活,救援車拉著300升飲用水、1噸半的食物、2臺發電機,還有一些用于教學書籍,二者之間無法同步,這是問題所在。我們不能離救援車太遠,但是有救援車作保障,我們可以偏離原定路徑,找更有意思的路走。

吉姆開始講課。在騎自行車遠征方面,他經驗豐富,他所在的“教育之旅”是個非營利組織,旨在帶領孩子們在世界各地冒險,并在冒險過程中學習。這種事,他已經經歷過上百次了。

“我們要花點時間處理一些小問題,”他臉上戴著一副約翰 列儂(John Lennon)式的眼鏡,看起來像個瘦弱的書呆子,他講的話聽起來總是一副經過反復斟酌的樣子,用詞謹慎精準。“我們要建立一套流動系統,早晨裝車,同時出發,自行車隊和皮卡通過對講機保持聯系。通過10天的磨合時間,這套系統就能正常運作了。”

其間,我們要穿越山脈。救援車必須繞路走,在山的另一端和我們會和,無法接受救援車救援的路程長達50公里,我們的隊伍必須要克服這個困難。第二天,我們重新整理了拖車,把帳篷和睡袋換成了食物和水,我們要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比如說如果有人摔斷了骨頭,就需要迅速做成一個臨時的擔架;或者也有可能被毒蛇猛獸咬傷,這一地區生活著一種全世界最毒的大毒蛇,這種毒蛇的毒性比響尾蛇強300倍,一滴毒液足以將我們整支隊伍毒死[1]。

第二天日出時分,我們又回到了地獄門。大家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頂著黎明前的低溫往上爬。接下來的30公里,騎行的困難相當巨大。用克里斯特(Crister)的話說就是:“路面凹凸不平,時而需要技巧,時而需要放松;時而山巒起伏,時而陡然直下。這才是真正的險山峻嶺,真棒!”

克里斯特14歲就騎著自行車從加拿大騎到了墨西哥。他騎行經驗豐富,在扎營的時候起了很大作用,經常幫忙做各種瑣碎工作——洗碗盤、撿柴火、準備晚餐——根本不用開口,他就全都干了。

隊伍在灌木叢附近休息了10分鐘,麥克說:“要是擱在24小時前,我肯定覺得一輩子也做不出現在做的這些事——我居然像個嬰兒一樣滑下山坡。”

差不多下午的時候,路程已經過半。隊員們的情緒比較樂觀,保守估計天黑之前能到帕墨爾河(Palmer River)。

但是梅敦之旅并沒有就此順利結束。遇到的問題是扎破車胎,一個小時之內破了3個輪胎。我們見識了昆士蘭北部令人贊嘆的美景,把懸崖峭壁拋在身后,在桉樹的樹蔭下穿梭,又爬了9公里的坡,跨越了一道山峰。麥克在出發之前一直沒有時間健身,還差50米就登頂的時候,他已經筋疲力盡了。

我見他坐在路中間,閉著眼睛,頭發黏糊糊的,用手托著頭休息。

“麥克,你怎么樣?”

“冷……特別冷。我想吃點東西。”

麥克算是隊伍中多出來的成員,他不是學生也不是老師,不像肯尼和托德那樣負責給大家拍攝,也不像藍狗那樣負責救援車。在斯塔克面試他的時候,肯尼問他為什么要加入我們的隊伍,麥克說:“想從汽車銷售員的生活狀態中解脫出來。”

麥克從塑料袋里抓了一把斯科羅金(scorggin)扔進嘴里。我打開自己的水壺,瓶口對著他的頭,擠了兩下。除了空氣和一點兒氣泡之外,什么也沒有。

“逗你玩玩,麥克。”

他擠出了一絲笑容。

還是擠出了一滴水,順著他的臉流了下來。

天色越來越暗,已經無法繼續前進,我們頂著月光又走了3公里。跟卡車會和的時候,我們已經走了將近16個小時,所有人都累得快散架了。

“安全抵達,”我無精打采地對著肯尼身前的攝影機說了一句,來到了藍狗事先點好的營火前。

麥克就在我身后,他累得夠嗆,走起路來像個僵尸。

“怎么樣?”肯尼問我們。

“到了,”麥克虛弱地回答說,“總算到了,還能怎么樣?”

我們來到了大自流盆地的灌木林,林地相對平緩,身后山巒起伏,腳下是堅硬的黑土地,廢棄的風車嘎吱吱地發著怪聲,不時傳入耳中。

“離大路還有10公里,這道兒太他媽難走了。”藍狗指著前面道路上的高草說道,“就在水壩這兒露營過夜吧。”

文摘

[1]我們帶了壓力繃帶,防止毒液擴散,還帶了一套電擊設備,應對蛇毒引發的休克,為到醫院接受抗蛇毒血清注射爭取時間。——作者注

媒體評論

“杰森 路易斯用了13年時間,完成了超出人類想象極限的冒險,單是這種不斷突破自己的精神,就足以激勵每一個人全力向前!”

——《泰晤士報》

詩一般的旅行……這樣的旅行要克服的困難和所需要的耐力,都是鮮有人能挑戰的。

——貝爾 格里爾斯 《荒野求生》主持人、作者

兩個人生,一次冒險。

——《舊金山紀事報》

動作、悲劇、幽默及懸疑融合,開篇即見,是必讀之物!

——《冒險騎行者》

大部分人都應當聆聽《13 年2 個月23 天11 個小時的環球旅行記》所講述的故事。這個故事會代表地球,代表對生活的愛,代表滿載著夢想的靈魂,帶你完成一次真實而偉大的旅行。但其實,這趟旅程并不只是偉大,而是宏偉壯麗!

——萊斯 斯特勞德

這樣的冒險不可思議、,這樣的書讓人愛不釋手。這本書可以說是21 世紀的《奧德賽》,它用極其幽默的語言,講述著在極其危險的路上發生的各種令聞者驚悚的大逃亡。

——克里斯 勃寧頓爵士

機智、無畏、不屈、勇敢、令人稱奇。當自然法則被置于社會的虛幻法則之上時,會發生什么事呢?讓《13 年2 個月23 天11 個小時的環球旅行記》帶領你去一探究竟吧。杰森 路易斯敘述了及時次單憑人力的環球旅行,言語真實而又幽默——既讓人為之心驚肉跳,又震撼不已。

——《波士頓環球報》

我們很慶幸有路易斯這樣的人,也很需要這樣的人,他們會一直存在,并將永遠存在。聽聞他們的故事會讓我們心情愉悅。

——《衛報》

及時次環球航行的偉大嘗試。

——《星期日泰晤士報》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佘家玉**的評論:

讀書事一種樂趣,讀好的書更是一種享受,當當的圖書品種不僅很全,而且還很正宗,尤其是性價比很高,比實體店便宜好多,實體店沒有的,當當上幾乎都能找到。當當的物流也非常的給力,物流師傅也很辛苦,而且做事很負責任,會一直支持當當。

2016-12-13 15:31: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

2016-12-14 19:22: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6-12-20 21:08:52
來自***(匿**的評論:

內容不錯,整體感覺也挺好的

2017-01-20 11:31:0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印刷質量不錯,內容還過得去。

2017-06-05 15:12:30
來自涓***聲**的評論:

剛剛到了三箱書,好多好多,書還沒來及看,不過看書名就知道很好,看過以后再做評價!

2017-06-13 10:20:29
來自東窗事**的評論:

沖破邊際:13年2個月23天11個小時的環球旅行記 很好!優惠又是正版。一下買了很多,打算慢慢看

2017-09-02 12:24: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荒野求生》主持人貝爾·格里爾斯贊嘆 :“史詩一般的旅行……這樣的旅行要克服的困難和所需要的耐力,都是鮮有人能挑戰的。”

2017-09-29 16:17:3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文山县| 巴彦淖尔市| 重庆市| 武夷山市| 澜沧| 乐安县| 元江| 佛坪县| 灵丘县| 措美县| 洪洞县| 军事| 隆德县| 安达市| 安图县| 顺昌县| 房产| 阜新| 台安县| 禄劝| 台北市| 济阳县| 绥宁县| 米脂县| 海伦市| 齐齐哈尔市| 阿勒泰市| 循化| 安丘市| 昌都县| 隆安县| 长沙市| 南充市| 余江县| 牙克石市| 祁东县| 桑日县| 淮滨县| 宽甸| 明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