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圍產期保健醫生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圍產期保健醫生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圍產期保健醫生

篇1

Analysis of Effect in Perinatal Health Education around the Factors of Maternal Health Care/LI Zhen,LI Lu-li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2):78-7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inatal health education on maternal health care.Method:District maternal 180 cases from Aug 2010 to July 2013 in our hospital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renatal ca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pared perinat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rate of breast feeding,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the rate of satisfaction of nurse patient.Resul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perinat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breast feeding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r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reduced,the rate of nursing quality satisfaction was higher,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erinatal; Health education; Maternal health care; Pregnancy outcome

First-author’s address:Xiaolan People’s Hospital of Zhongshan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Zhongshan 528415,China

圍產期是指妊娠28周至產后1周的時間段,這一階段對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有助于其掌握圍產期保健知識,對確保孕產婦、圍產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0年8月-2013年7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建卡的孕產婦180例納入本研究,并剔除精神異常、智力低下、嚴重聽力和語言障礙、文盲、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健康教育者。根據建檔號奇偶數法分組,奇數者歸為對照組,共計90例,年齡22~36歲,平均(27.54±3.68)歲;體重64~70 kg,平均(68.43±2.23)kg;孕周28~32周,平均(28.83±0.46)周;其中初產婦58例,經產婦32例;文化程度:本科12例,大專28例,高中32例,初中18例。偶數者歸為試驗組,共計90例,年齡21~35歲,平均(28.10±3.74)歲;體重63~71 kg,平均(68.15±2.77)kg;孕周27~31周,平均(28.90±0.53)周;其中初產婦56例,經產婦34例;文化程度:本科11例,大專30例,高中33例,初中16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發現年齡、體重、孕周、孕產次、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孕產婦均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對照組孕產婦接受常規產前指導,通過候診室宣傳欄、發放宣傳圖冊等途徑進行圍產期營養、常見妊娠期并發癥、母乳喂養等相關知識的普及,囑孕產婦如有不適癥狀及時就診[2]。

試驗組孕產婦接受全程系統化健康教育,包括產前健康教育、產時健康教育和產后健康教育。產前根據不同妊娠階段制訂健康教育內容,在產前檢查的過程中與孕產婦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指導妊娠早期注意衛生保健,及時補充葉酸,避免不合理用藥,如確需用藥應在醫生指導和監測下進行[3]。妊娠中期注重攝入合理的營養物質,預防營養不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疾病,指導孕產婦自我監測胎動、宮高、體重等變化,一旦發現異常癥狀及時就診,以便盡早進行治療和干預[4]。妊娠晚期告知孕產婦分娩先兆、入院待產指征、待產和分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配合要點,經陰道自然分娩的優點,鼓勵無剖宮產指征者行陰道試產[5]。

產時加強健康教育,避免盲目選擇剖宮產,鼓勵自然分娩。根據產程進展指導產婦調整呼吸、正確使用腹壓、減輕宮縮痛,盡量保持情緒穩定,積極配合完成自然分娩過程。如出現剖宮產指征及時轉為剖宮產手術終止妊娠[6]。

產后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包括母乳喂養的優點、喂養方法和技巧、護理方法等[7]。指導產婦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合理飲食和鍛煉,做好會陰傷口護理、新生兒護理、新生兒預防接種等健康教育。指導自然分娩產婦8周內、剖宮產產婦12周內避免性生活,產后恢復性生活后做好避孕措施[8-9]。

產婦出院時對其進行圍產期保健知識知曉率的問卷調查,總分為100分。得分85分以上者認為圍產期保健知識知曉程度良好。如發生早產兒、足月小于胎齡兒、新生兒窒息、出生缺陷兒、圍產兒死亡者認為妊娠結局不良。

1.3 統計學處理

2.1 健康教育效果

與對照組對比,試驗組孕產婦圍產期保健知識知曉率、母乳喂養率均較高,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護患滿意度比較

與對照組對比,試驗組孕產婦對護理工作質量滿意率較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妊娠期和分娩期是女性特殊的生理過程,圍產期健康教育對這一特殊階段提供相應的健康教育,向孕產婦提供妊娠、分娩、育嬰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使其盡快適應角色的轉變,獲得有關妊娠和分娩的知識,做好這一時期的自我保健、自我鑒別、分娩配合等工作[10]。健康教育使孕產婦掌握了圍產期保健知識,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樹立了自信心,緩解或消除了因知識缺乏所致的焦慮、恐懼、緊張等負性情緒,從而減輕心理壓力對妊娠和分娩的不良影響[11]。

本研究中對孕產婦實施全程系統化健康教育后孕產婦的圍產期自我保健意識增強,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優于常規健康教育者,母乳喂養率也隨之提高。實施全程系統化健康教育者僅1例發生早產,常規健康教育者發生早產3例、新生兒窒息4例、圍產兒死亡1例,實施全程系統化健康教育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健康教育者,這一結果提示全程系統化健康教育對促進孕產婦順利分娩、改善妊娠結局具有重要的作用。實施全程系統化健康教育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健康教育者,這一結果提示實施全程系統化健康教育增進了孕產婦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與體諒,提高了護理干預工作的質量,更有助于改善護患關系。

本研究結果表明,圍產期進行全程系統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孕產婦掌握相關的保健知識,提高母乳喂養率,改善妊娠結局,并可增進護患關系,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高珊.護理健康教育在社區產婦產后保健中的意義[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0):338-339.

[2]盛松花.健康教育在圍產期婦女預防保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6):489-490.

[3]劉艷群,嚴建群.圍產期健康教育對初產婦保健狀況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100-101.

[4]夏衛京.圍產期孕產婦保健狀況及健康教育效果調查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2):15-18.

[5]聶知宜,夏軼男.健康教育在孕產婦圍產期保健中的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6):2422-2423.

[6]敖麗君,黃曉群,王蘇梅,等.門診孕婦圍產期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護理,2011,3(3):260-262.

[7]鄭桂香,劉春華,吳麗萍,等.27家醫院孕產婦圍產期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33-36.

[8]陳玲.孕婦學校規范化健康教育對產婦產褥期行為的影響[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2,14(1):9-10.

[9]王蓉賽.產前健康教育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2):94-96.

篇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進行產前檢查的孕婦150例,年齡在21-38歲,平均年齡為(27.3±1.7)歲,包括初產婦107例,經產婦43例,產前檢查確診,均為單胎頭位,其它臟器無嚴重原發或繼發疾病,無精神疾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組情況得到本院護理倫理會的支持,兩組孕產婦是的年齡、健康指標等一般資料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進行圍產期健康教育,指導孕婦的保健方式,科學的分娩方式,新生兒疾病等,對照組常規教育。

教育內容包括講解孕各時期不同的保健方式、科學分娩方式的選擇、臨產配合、產褥期保健、新生兒疾病的預防和觀察、產后心理自我調節、母乳喂養的優點等[1],以多種形式進行宣教,每周一次,循環授課的形式,使孕產婦做到正確判斷行為,及時改正不良習慣。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孕期、分娩、產褥期等知識的認知程度,以問卷形式為標準,滿分100分,分數高則認知程度高。隨訪到產后28天,觀察產程時間、剖宮產率、新生兒Apgar評分、產后并發癥、母乳喂養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的孕產各期知識的認知程度,產程時間,新生兒Apgar評分,分娩方式,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母乳喂養率比較,具體見表一、二:

觀察組對保健方式的認知程度更高,臨產時產程短,產后并發癥少,母乳喂養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健康教育是孕產婦待產前的重要內容,以穩定情緒、合理膳食為基礎[2],從孕時保健、分娩知識到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等各方面進行科學的講解,并根據個人文化等差異進行個體化指導干預[3],讓孕產婦增加科學分娩的信心,在分娩時,結合各階段不同情況,配合呼吸技巧[4],達到最佳放松狀態,減少胎兒宮內窘迫發生率。分娩后,加強產后保健,堅持母乳喂養,迅速自我調整修復。從結果看,觀察組在教育指導后,孕產婦恐懼消除,負面情緒有效控制,對自身風險的處理能力增強,平均產程比對照組短,自然分娩率高,新生兒Apgar評分高,產后并發癥少恢復快,母乳喂養率高。說明健康教育對調動孕產婦主觀能動性,控制不良情緒引起的難產、母乳不足等情況有重要意義,可以降低孕產婦緊張恐懼,提高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優生優育的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劉小麗.圍產期婦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2012,10(中旬刊):128-129.

篇3

一些年以後,他因為主刀一例手術,親自接生一例單卵四胞胎,並保證了母子平安而在蘇州甚至全國引起了轟動,引得各家媒體爭相報道;由他倡導的“圍產期保健”開展之後,讓蘇州市的新生兒死亡率由之前的千分之二十三降到了千分之十一;由他主持的全國六十六家醫院共六千六百例孕婦生產出血量調查,其結果不僅讓醫生們震驚,更讓醫生們深思,這項結果糾正了數十年來婦產科教材中產後出血標準,並與國際接軌;他發明的產時集血盤讓醫生準備掌握了孕婦生產時的出血量,方便為孕婦輸入等量血液,直接、間接地挽救了無數孕婦的生命······

他的醫學歷程,有過失敗,總結教訓,不斷提高,顯示出來的是勇氣,拷問的是醫者的責任;有過奇蹟,會感興奮,會覺欣慰;有過深思,有過探索,那是對生命的敬重,對新生的期盼。

婦產科的男醫生

1955年,陶宏器先生考入山東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分配在山東醫學院前期任助教,工作兩年之後,調往蘇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那時候,因為婦產科人數不足,為補充婦產科人手,他這位七尺男兒被調往蘇州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作為一位男醫生,進入婦產科總是覺得有些尷尬。所以當時進入婦產科我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只在婦產科工作一年。”陶宏器醫生回憶說。那時的他有些不情愿,而來醫院的孕婦和家屬也感覺尷尬,常被他們拒之門外。

或許是上天已經認定了他將會是一個優秀的婦產科醫生,一年之後,因為婦產科人員依舊不足,他再次勉為其難地留了下來。就這樣到了第三年,三年之後,陶宏器醫生也逐漸地適應了這個曾讓他感到尷尬的崗位,安心地留了下來。這位男醫生就這樣開始了他數十年的婦產科歷程。

一次意外 滿心內疚

婦產科里的醫生所擔負起的是托起新生命的希望的責任,如同天使一般,這是一份神圣而圣潔的工作。只是曾經的一次意外,讓陶宏器醫生至今回憶起來仍深感內疚。

那是他剛進入婦產科的時候,那天,正是他值班,蘇州第二人民醫院的救護車從農村載來一位孕婦,在運送孕婦的過程中,這名孕婦產後胎盤滯留,出現嚴重的大出血狀況,來到醫院時血壓顯示為零,已經處於嚴重休克狀態。這是陶宏器醫生婦產科生涯中的第一例胎盤徒手剝離手術,因為經驗不足,同時已經失去最佳手術時間等各種因素之下,讓這個手術難上加難。他為孕婦做了胎盤徒手剝離術,當胎盤娩出後,該孕婦也已失去了生命特征。“不管是什麼原因,這個病人都是在我的手術後去世,我覺得很內疚。”陶宏器醫生說,話語中透露出深深的歉意。

事故發生之後,除了內疚,陶宏器醫生更多的是深思,這對他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經驗教訓,他找尋到了失敗的原因,他說:“像這樣的病人,首先要做的事應該是輸血糾正休克,接下來再做其它處理。因為徒手剝離手術很痛,打止痛針是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減輕休克。”

吃一塹長一智,在三天後的又一次值班中,陶宏器醫生又遇到了一位與三天前癥狀一樣的孕婦,這時的他已經有了經驗,將孕婦順利搶救了過來。在之後的連續五例同樣的案例中,陶宏器醫生都順利地完成了搶救手術。

後來,在婦產科、醫學院的教學中,他常將最初那個失敗的案例講給學生們聽。陶宏器醫生說:“一個醫生,只有總結了失敗的教訓,下次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承認錯誤和失敗,需要的是勇氣,更是作為醫生的良心和責任。陶宏器醫生將自己的經驗告知學生們,正是為了避免他們走自己的老路,減少失敗,給孕婦更多生的希望。

在之後數十年的婦科醫生崗位上,他一次次地創造了奇蹟。不可否認,他的存在,是醫學界之幸;他的用心,是千千萬萬孕婦之福。

他的努力,醫界之幸,孕婦之福

圣手接生 一胎四男引轟動

漸漸地,陶宏器醫生成為了婦產科里的主任醫師,專程找他看病的人多了,在他專家門診的時候,常有人早早地來到醫院排隊,甚至許多人在凌晨三點便開始排隊等候,這樣的信任,讓陶宏器醫生感動,也給了他無窮的動力。

1972年10月1日,蘇州第二人民醫院里來了一位高危孕婦,孕婦的肚子比其他孕婦的肚子大了不少,孕婦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出現羊水過多,呼吸困難,聽不到旁人的話,並有高血壓、水腫等嚴重的妊娠中毒癥,情況十分危急。陶宏器醫生立即將情況匯報給醫院領導,並召集衛生局領導、軍宣隊、工宣隊及家屬,開會探討解決措施,決定對其進行剖腹產手術。

“這個手術風險很大,手術之後子宮收縮不好造成產後大出血,產後容易引起左心衰竭。”陶宏器醫生說。情況緊急,不容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他們當即做了個有些無奈的決定——死馬當作活馬醫,由陶宏器醫生擔任了主刀醫生。

開始時,他以為這是一對雙胞胎,判斷為雙胎羊水過多(因當時X光攝片只見兩個胎頭),然而,兩個孩子出來之後,還有第三個,還有第四個,在場所有的醫務人員都感到驚訝:“怎麼這麼多!是否還有第五個呢?”驚訝之後是緊張,因為當胎盤出來之後,產婦大出血,血壓驟然下降到上壓40下壓0。陶宏器醫生迅即一手緊握住子宮,一邊注射宮縮劑,一邊又吩咐護士為產婦快速輸血,慢慢地,血被止住了。他看著產婦的子宮總算慢慢地收縮了,母親與四個男娃皆平安,他的一顆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事後回想起來,陶宏器醫生說:“真是出了一身冷汗啊。”產後,產婦回到病房發生了左心衰竭,經搶救後控制。

這件事頓時在蘇州甚至全國引起了轟動,四胞胎世上少有,單卵四胞胎(即四個男孩子的性別一樣,相貌十分相似)更是罕有,全國各家媒體爭相報道。孩子們的家人也對陶宏器醫生充滿了感激之情,孩子們滿月之時,特意邀請他前去喝滿月酒。在之後的每一年,他們都會給他寄來孩子們的照片,濃濃的情誼不言而喻。直到1992年陶宏器醫生移居香港,寄照片的事才中斷。

在婦產科的數十年里,陶宏器醫生搶救了許多病人,親手托起了無數新的生命,生命誕生的那一刻,他的心情總會激動。在他心中,將一個生命帶到世上,是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

圍產期保健,為安全上一道保障

從事婦產工作,陶宏器醫生每天都在為如何降低孕產婦及新生兒生產死亡率,提升婦兒健康而深思。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婦幼保健部門的支持配合下,他在蘇州成立了一個“蘇州市圍產期保健協作組”,將全市的各個醫院的婦產科聯合起來開展工作,進行早期的早孕登記,定期產前檢查,開辦孕婦學校,教育孕婦按時通過數胎動來觀察嬰兒的發育情況,教會孕婦的丈夫如何聽胎心音等。陶宏器醫生介紹說:“所謂的圍產期指的是從懷孕二十八周開始到生產後七天的時間段。”但我們的圍產期保健工作從早孕登記就開始。

隨著圍產期保健活動的開展,蘇州新生兒死亡率由千分之二十三降至千分之十一。這樣顯著的成效贏得了中央衛生部的讚許,上海市等幾個大的婦幼醫院紛紛來到陶宏器醫生所在的醫院參觀、學習經驗。

1982年底,世界衛生組織與國家衛生部在北京召開了“歐洲—中國國產監測研討會”,全國每個省委派兩人參加,一人為兒科專家,一人為婦產科專家,陶宏器醫生作為蘇州婦產科專家出席了此次國際性研討會,陶宏器醫生受衛生部委托代表中國城市在會上作了題為“蘇州市圍產保健工作總結”的學術報告,受到各國代表的好評。

1982年,蘇州市衛生局成立了婦幼保健院,請陶宏器醫生出任院長。後來,北京醫學院在北京郊區的順義縣開設了一個“農村圍產期保健”試點,與蘇州的“圍產期保健”形成了一個農村,一個城市的圍產期保健典型。這是一件十分隆重的事件,這次國際會議前衛生部在北京召開了為期一個星期的預備會,林佳楣女士(為衛生部婦幼司司長)主持,陶宏器醫生所做的報告深得林佳楣女士的肯定。此次會議之後,他們便在北京成立了中國圍產醫學學會,陶宏器醫生為首屆委員,當時,每個省只有兩個名額,他是其中之一。

集血盤,盛起的是生命的機會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孕婦產後出血死亡率較高,衛生部下達了要求,要求降低產婦產後出血產生的死亡率。陶宏器醫生接受委託,與上海第一醫院婦產科醫院鄭懷美教授共同組織全國產後出血調查科研協作組,主持了“中國婦女產後出血量調查”的工作。他們聯合全國六十六家醫院,每家醫院選取一百人、共六千六百人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他在向衛生部遞交了調查結果,看到結果,大家都訝異不已。因為大家之前估計的、肉眼看到的出血量只是產婦實際出血量的一半,因此,雖然醫生在孕婦生產之後進行了輸血,然而卻因為估計地太少,而失去了最佳搶救的時間。1989年底,在西安全國婦產科會議上,陶宏器醫生宣讀了這篇論文,從此之後,婦產科教科書上開始採用陶宏器醫生調查後的數據,將產後出血標準由產後出血400CC改為500CC,自此,已經沿用了數十年的產後出血標準得到改寫,並與國際接軌。

此後,衛生部再次征求陶宏器醫生的意見,督促他想辦法了解每一位產婦生產的準確出血量,陶宏器醫生苦思冥想之後,製造出“集血盤”,“集血盤的容量為400CC,在孕婦生產後放置於孕婦的臀部下,將所流的血收集起來,一只盤滿之後,再換一個。”他介紹說。有了這個集血盤,他們便能準確掌握產婦出血量,方便各醫生及時為產婦輸入等量的血液。這個辦法十分有效,直接、間接地挽救了許多孕婦的生命,意義非凡,頗有價值。

在之後發生的一件事上,更加直接地肯定了陶宏器醫生所做的貢獻。那是一次全國婦產科會議上,上海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原定於在第一天發表他的學術報告,結果這一天,這位婦產科主任缺席了,在第二天才姍姍來遲,她上臺的第一句話就是:“大家知道我為什麼遲到嗎?就在昨天,我剛搶救了一名孕婦,多虧了陶院長的集血盤,讓我知道這個孕婦失血多少,然後及時輸血,搭救了這個孕婦。”

後來,衛生部要求每一個產包里都必須放置產後集血盤。而這個集血盤也在之後納入了醫療器材中。由衛生部特批給蘇嘉醫療器械廠定點生產。2012年年底,陶宏器醫生應邀出席嘉興的蘇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蘇嘉醫療器械廠鮑憶董事長在慶典上說:“蘇嘉醫療器械廠的來歷,不能忘了陶院長,因為‘蘇嘉’的‘蘇’指的就是陶院長所在的蘇州。”原來,事隔這麼多年,陶宏器醫生仍舊被許多人記在了心里。

篇4

1.1一般資料2009年~2013年我縣圍產兒死亡病例報告卡。

1.2方法

1.2.1以圍產期I標準即孕滿28w或出生體重1000g至出生7d內死亡的胎兒和新生兒。包括死胎、死產和新生兒死亡。

1.2.2全縣建立了孕產婦的監測三級網,制定了統一的圍產兒死亡監測表,每季度上報婦幼保健院信息科,有專人進行調查、核實、追蹤、匯總。

1.2.3死因與分類按照《國際疾病分類ICD-10》進行統計。

2結果

2.1 2009年~2013年霍城縣圍產兒死亡情況表1顯示5年內我縣共出生24453例圍產兒,死亡262例,死亡率平均為10.71‰,圍產兒死亡率總體是下降趨勢。

2.2圍產兒死亡原因表2可知圍產兒死亡前5位依次為窒息、不明原因、早產、畸形等。各占圍產兒死亡總數的25.95%、20.23%、17.94%、16.03%。

3討論

3.1圍產兒死亡率分析,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圍產期保健工作逐步完善,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圍產兒死亡率在逐年下降,本資料顯示,我縣的圍產兒死亡率也在逐年下降。其原因有以下幾點:①近幾年所有圍產期的保健醫生均經過系統的正規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每2年輪訓考核1次。尤其是加強了鄉村兩級婦幼專干的培訓及督導力度包括資金的支持;②加強了孕婦的系統管理,三級網絡之間密切配合,尤其是對以前管理較薄弱的基層保健人員加強了培訓督導及支持力度;③加強了高危孕婦的動態管理,及時發現和治療妊娠合并癥;④開辦孕婦學校,加強孕婦的健康教育,提高孕婦的自我保健意識,了解孕期保健的重要性和意義;⑤提高住院分娩率,從2008年開始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對少數民族貧困偏遠地區實行住院分娩直補政策,使我縣的住院分娩率由2008年的71%上升到2013年的99.8%。住院分娩率的提高是減少圍產兒死亡率的一個重要舉措;⑥產兒科技術水平逐步提高,尤其是推行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以來對新生兒窒息的搶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使圍產兒因發生窒息而導致死亡的幾率大大降低。

3.2圍產兒死亡原因分析及對策,圍產兒死亡原因順位各地區有所不同,本資料顯示死亡的原因順位從高到低為:①窒息;②不明原因;③早產④畸形等,與文獻報道相似,故要降低圍產兒死亡率重點要放在上述諸因素上。

3.2.1窒息本資料顯示窒息是圍產兒死亡和早期新生兒死亡的首位原因,因此,防止窒息對降低圍產兒死亡率至關重要,應該加強以下幾個工作:①對孕婦加強孕期相關知識宣教;②嚴密觀察產程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缺氧并正確處理,可以減少新生兒窒息,同時產兒科醫生積極配合共同開展新法復蘇,提高搶救新生兒窒息的成功率。新生兒科要加強復蘇后的新生兒監護;③遵守產科分級管理,條件差的醫院應及時將高危產婦,危重兒、早產兒轉送大醫院,提高搶救成功率。進一步降低圍產兒死亡率。

3.2.2不明原因不明原因居圍產兒死亡率第2位,為了進一步了解圍產兒死亡的原因,首先提高產兒科醫生的診斷水平,其次醫務人員應提早動員家屬配合,做死亡圍產兒的尸體解剖。使我們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對避免死胎的發生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篇5

1 社區婦幼保健工作的主要內容

婦幼保健關系不僅關系到孕婦、產婦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更關系到祖國的未來――兒童,如何保護孕婦和產婦,減少其患病的可能性,降低嬰兒死亡率和兒童患病的幾率,是婦幼保健需要注意的問題。社區衛生服務主要以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是服務的宗旨,尤對于婦女和兒童而言,則更有必要進行全面的預防和保護。

婦幼保健工作離不開社區,主要圍繞社區居民中的婦女和兒童,因此要注意:要進行健康教育,注重優生優育,婚姻保健亦要在服務的范圍之內,使孕婦了解社區婦幼服務工作的重點,配合開展圍產期保健。婦幼保健,除了針對孕婦外,還要針對兒童開展系列保健,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大范圍宣傳,使社區人民配合好社區婦幼保健工作,共同降低兒童患病的幾率。

1.1 健康教育

配合婦幼保健工作的前提是服務對象要對婦幼保健工作有充分的認識,開展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居民更好地了解婦幼保健知識,配合工作順利開展。正確的健康教育可以使人具備正確的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要深入到居民之中,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健康教育。這就需要服務人員認真負責,不能只做形式主義的工作,還要真正落到實處,使婦女和兒童正確認識健康教育。

1.2 生殖保健

新婚夫婦的生殖保健有助于優生優育。服務人員針對社區內的夫婦開展生殖保健,以家庭為單位,做好跟蹤調查。針對有生育打算的夫婦,要進行婚育知識教育的普及和登記。針對不生育的夫婦則要協助避孕,指導避孕的最佳方式,預防因避孕不當而造成的懷孕和流產。還要做好婚前檢查、婚前體檢后的分類指導、婚后隨訪和咨詢指導。

婚前體檢后的分類指導主要是針對有可能會影響到生育的狀況進行相應的治療,做好預防。婚后隨訪和咨詢指導則側重在回訪工作上,凡是涉及生育保健等相關問題時,咨詢指導則顯得更加重要。

1.3 圍產期保健

圍產期保健主要圍繞孕婦開展,指導孕婦如何科學度過懷孕的各類時期和產后的一系列保健。由于孕婦的禁忌很多,因此圍產期保健則更為重要,這不僅關系到孕婦的健康,更關系到胎兒的健康。圍產期保健一般從懷孕第十六周開始進行,內容涉及到多個身體項目,還要進行各種各樣的檢查。圍產保健資料不要遺失,孕婦分娩時,醫生可根據圍產保健資料進行相應的處置。

社區服務人員要做好產前訪問和探望的工作,對孕婦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使孕婦意識到圍產期保健的重要性。社區服務人員還要做好產后訪視工作,主要進行相關的保健和護理工作,了解產婦生產后的身體各項機能恢復的程度,針對營養搭配和產婦如何喂養孩子等知識給予正確指導。

產前訪問工作要指派專業的醫生,為每個產婦提供最專業的知識,做好最充分的保健。指導產婦的喂養工作是產前訪問的重中之重,母乳方法是否正確關系到嬰兒的健康。

1.4 幼兒體檢

在婦幼保健中,幼兒體檢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由專業的保健醫師負責。根據幼兒年齡的差異,體檢的頻率要有所區別。此外,對于新生兒要進行有規律的診視,專職人員負責指導照顧新生兒的正確方法,使嬰兒能夠在家長的照顧下健康成長。一般情況下,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體檢的頻率可逐漸減少,但在3歲以內的幼兒一年最好體檢兩次。如發現問題,專職人員要及時登記,跟蹤觀察,并進行正確的處置。總之,社區專職人員要深入社區,以家庭為單位,認真、耐心指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的意識和正確的幼兒保健。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條件的改善

篇6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120例孕產婦的臨床資料,將120例患者劃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各60例;研究組60例患者,年齡在21~35歲,平均年齡為(27.4±2.6)歲;孕周12~37 w,平均孕周(23.7±2.4)w。對照組60例患者,年齡在22~37歲,平均年齡為(28.1±2.9)歲;孕周13~38 w,平均孕周為(24.1±2.3)w。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等多個方面無顯著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60例孕產婦均自行不規律產前檢查,記錄其高危妊娠發生率。研究組60例孕產婦均給予系統產前檢查,針對每個不同孕期存在的高危因素,給予排查及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具體方法:確診懷孕,妊娠12 w內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禁煙酒,禁,對接觸狗貓的孕婦,進行弓形蟲排查。妊娠9~13 w第1次產前篩查,對于高齡及有過高危兒的孕婦直接做產前診斷;做小四維,檢測NT、NB,15~20 w行第二次產前篩查,排查畸形,在妊娠的20~36 w,每間隔4 w檢查1次,20~24 w做四維彩超,檢查胎兒體表重要臟器有無先天性畸形;預防貧血和缺鈣,從孕20 w起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鐵劑和鈣劑;24 w后進行糖篩,排除妊娠糖尿病潛在因素;妊娠32 w給予心電圖檢測。妊娠36 w之后,檢查1次/w,告知孕婦自我監測胎動方法,不適隨診;32 w及37 w進行B超檢測,排除遲發型畸形。初次檢查的時候,醫護人員應當主動詢問患者的病史情況,并且對其進行產科檢查與全身系統檢查,主要包括:引導檢查、指診、四步觸診法以及骨盆測量,生化、血常規、肝腎功能等,對于潛在的高危因素,提前干預;患者復診對其進行檢查時,主要針對患者前一次檢查之后是否出現異常狀況進行觀察,重視高危妊娠狀況的檢查,制定孕婦合理飲食計劃,控制體重增長速度,預防妊娠高血壓,糖尿病及巨大兒的發生。如果出現與高危妊娠相關的危險因素,醫護人員應當立即向患者講解與高危妊娠有關的知識,還要預約復查時間。若是出現頭盆不稱或者胎位異常狀況,應當及時進行匯報,胎兒在發生宮內窘迫狀況的時候,應當及時采取吸氧、三聯靜推等治療措施。對于發生高危妊娠狀況的孕產婦,給予飲食睡眠、脈搏、胎心胎動、血壓、呼吸等多個方面的檢測,并且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詳細的記錄,防止胎兒發生宮內窘迫狀況。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處理,t檢驗計量資料,P

2結果

研究組高危妊娠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結論

就目前來看,我國孕產婦保健事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孕產婦圍產期保健工作的整體效率、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但是,我國一些偏遠山區中,還有一部分孕產婦產前檢查次數比較少,初次產前檢查的開始時間較晚,而且并未充分重視產前檢查,缺乏對產前檢查的認知,因此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產前檢查,實質上就是在孕產婦懷孕之前、孕期、產時以及產褥期至新生兒期,為胎兒、銀生兒與孕產婦采取的多種保健措施,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遺傳性疾病的發生,降低胎兒在出生之后的缺陷,為胎兒與孕產婦的生命安全、健康狀況提供保障。

產前檢查是孕產婦圍產期保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檢查項目,系統的產前檢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孕產婦發生高危妊娠狀況的幾率。孕產婦一旦發生高危妊娠病癥,會對圍生期嬰兒的生存狀況造成嚴重影響,提高其患病率、病死率。孕產婦系統的進行產前檢查,能夠實時觀測各個階段中孕產婦身體健康狀況,有無潛在的高危因素與胎兒的發育情況,例如:孕產婦營養是否均衡、胎兒的生長發育是否處于正常狀態等,還能夠發現孕產婦出現的一系列并發癥,例如:妊娠高血壓、妊娠水腫等,并給予孕產婦及時、有效的治療,預防疾病惡化。如果孕產婦不進行產前檢查,或者產前檢查開始時間較晚,會造成病情的延誤,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嚴重影響治療效果,特別是妊娠末期,主要在于孕婦越接近預產期,就越容易出現一系列并發癥。所以,應當充分重視高危妊娠的預防。

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高危妊娠是造成圍產兒患病率、死亡率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怎樣快速、有效的發現高危妊娠,并且對高危妊娠患者進行實時監護,是提升圍產期保健工作整體質量、降低高危妊娠發生率的關鍵所在。產前檢查在孕產婦圍產期保健工作中的應用,能夠有效防止高危妊娠的出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通過產前檢查,一部分不適應繼續妊娠的孕產婦,在經過醫師的耐心勸導之后,決定終止妊娠,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高位妊娠的現象;②孕產婦經過產前檢查之后,從確診妊娠開始就受到了產科醫護人員的動態監護,實時干預高危因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降低了高危妊娠發生率。

本研究中,研究組60例孕產婦中,4例發生高危妊娠,占6.7%,56例未發生高危妊娠;對照組60例孕產婦,13例發生高危妊娠,占21.7%,47例未發生高危妊娠,占78.3%;研究組高危妊娠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產前檢查在孕產婦圍產期保健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高危妊娠發生率,保證圍產兒、孕產婦的安全,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許海萍.產前檢查與健康教育在孕婦圍產期保健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4):252.

[2]陸翠云,朱燕飛.產前檢查在孕產婦圍產期保健工作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2011(05):831-832.

篇7

圍產期醫學是研究圍產兒的生長發育,病理生理,損傷及其異常變化。圍產期保健就是探尋研究保護圍產兒的方法,使他們能健康地生長發育和安全地出生。由于圍產兒有相當時間是寄居在孕婦體內的,進行圍產兒保健顯然必須包括孕產婦保健。

圍產期保健的內容很豐富,本文不能作全面的介紹。為了便于對一般讀者進行科學普及宣傳的目的,筆者擬分期介紹圍產兒保健和孕產婦保健的幾個關鍵環節,盡管=者之間存在難分難解的關系。

圍產兒保健的關鍵環節

一、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出生體重在1,000~2,500克之問的新生兒,他們大多是在懷孕足二十八個星期至足三十七個星期間出生的。這種嬰兒體重越輕、月份越小,死亡的也越多。江蘇省城市近年曾經作過一次調查,發現在死亡的新生兒中有47.8%是早產兒,可見這個環節如能得到控制,就可能避免大約一半的死亡。

早產兒容易生病和死亡,也可能發生智力和發育障礙,因為他們還沒有充分發育好。在子宮里,胎兒是浸泡在恒溫的羊水里的,不怕受寒受熱,也不用自己呼吸、進食和消化,一切問題都由媽媽代勞了。但他們一旦走出子宮,就進入一個需要自立更生的陌生天地,可是他們的主要臟器如心、肝、肺、腎等還存在功能不足的問題。我們現在已經弄清,肺功能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果肺功能不行,其他臟器的功能也差。因此,醫學家研究出多種用羊水化驗來測定肺功能的方法。有人用B型超聲儀掃描胎兒和胎盤也能預知胎兒是否發育成熟。最簡單的一種方法是定時測量子宮底高度,雖然準確性差一些,但有實用價值,所以每次孕期檢查項目中常包括這一項。

在出生的最初七天中,早產兒保健有四件大事:保證呼吸、保溫、注意喂養和防止感染。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呼吸不良,也許是早產兒無力管理呼吸,也許發生了肺炎,也許氣管里有羊水、粘液或奶汁堵住。最嚴重的是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它是早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產兒的呼吸需要嚴密的注意,特別要注意是否呼吸費力,不勻稱,面部發紫,因為這些現象表示呼吸不良已達到了氧供應不足的程度。必須從速查明原因,及時進行治療。

早產兒的第=個大問題是不能有效地調節體溫,常隨環境溫度高而發燒或環境溫度低而體溫不升,忽冷忽熱的環境特別不利。因此,醫院里常把早產兒放在恒溫嬰兒孵箱里。

早產兒的第三個大問題是不能很好地吮吸和吞咽,以致難以攝入足夠的營養。喂養需要細心和耐心,可能需用滴管將奶汁一滴一滴地滴進他的嘴里。可是辛辛苦苦滴進的奶汁還可能被吐出來,或流入氣管,影響呼吸。

早產兒的第四個大問題是易于受到感染,所以必須注意隔離,至少應避免與外界親友的不必要接觸和探視。

二、畸形兒在同產兒中有多少發生畸形不易準確地統計,國外學者估計在每百個活嬰兒中約有兩三個,有臨床意義的畸形在每百個活嬰兒中約有一兩個。畸形的種類較多,有些影響很小,如多指癥和多趾癥等,有些影響容貌和功能,如兔唇、顎裂、生殖器畸形等,有的影響智力,如先天性愚型等’有些可以造成死亡,如無腦癥,水腦癥、先天性心臟病等。根據江蘇省城市圍產兒死亡的調查,畸形是圍產兒死亡的第三位原因。有幸生存下來的畸形兒,其體質和智力上的病殘無疑使他本人受到痛苦,也成為家庭和社會的長期負擔。

篇8

資料與方法

收集2000~2009年鷹潭市轄區內2縣1區孕產婦死亡報告卡、調查報告和孕產婦死亡專家評審資料。

方法:以回顧性分析方法對32例死亡孕產婦,按年齡、計劃內外、文化程度、孕期保健情況、死亡原因、分娩地點、死亡地點分別進行統計,并對孕產婦死亡原因所占比率及順位變化進行分析。

質控方法:保健院每年隨機抽取20%的鄉鎮進行活產及孕產婦死亡漏報調查,如發現漏報及時補報,并到公安、計生等部門進行核實。

結果

一般情況:死亡孕產婦年齡21~40歲,平均29.87歲。其中20~24歲6例,25~29歲11例,30~34歲10例,≥35歲5例。小學文化程度及文盲23例,初中7例,高中1例,大學及以上1例。

孕產婦死亡率:見表1。

孕產婦死亡原因及構成:32例孕產婦死亡直接產科死因25例(78.13%),間接產科死因7例(21.87%)。孕產婦死亡前3位的死因依次是:產科出血(46.88%)、羊水栓塞(25%)、妊娠合并心臟病(9.38%)。

分娩地點及死亡地點:分娩地點:家中分娩7例,鄉鎮衛生院分娩13例,縣區級醫院分娩9例,地市級醫院分娩1例。死亡地點:家中死亡2例,途中死亡7例,鄉鎮衛生院死亡8例,縣區級醫院死亡10例,地市級醫院死亡3例。

圍產期保健情況:產前檢查次數:未檢10例,3次以下9例,≥5次7例。

評審結果:不可避免死亡8例,創造條件可避免死亡14例,可避免死亡10例。可避免和創造條件可避免的死亡占75%。

討論

干預措施:①加強孕產婦圍產期保健:加強健康教育,提高農村百姓自我保健意識,促使孕產婦能認識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和住院分娩的重要性。同時,鄉、村級衛生保健人員要轉變職能,做好孕產婦圍產期保健工作,做到督促早孕建卡,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及時篩查高危因素,提高住院分娩率。②加強產科建設,提高產科質量:鄉鎮級醫療機構是農村孕產婦的主要分娩地點,要按照“產科建設標準”規范產科建設,建立危重孕產婦搶救轉診制度。針對鄉鎮級產科人員的診斷、救治能力較低的現狀,切實抓好產科準入,加強高危孕產婦的管理、產科急重癥識別、應急處理等適宜技術培訓,逐步提高鄉級醫療保健人員的知識技能。同時注重提高鄉鎮級產科人員對危急孕產婦的轉診意識,降低死于家中/途中及到上級醫院延誤搶救時機等孕產婦死亡的發生率。③強化三級保健網絡建設:呼吁各級政府對婦幼保健事業給予經費支持,特別是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的經濟投入和政策性傾斜,落實基層保健人員報酬,穩定隊伍,使基層三級保健網絡得到鞏固和加強。

參考文獻

1張鳳霞,彭振耀.北京市海淀區1991~2005年孕產婦死亡監測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4):1985.

2馮巖,韓翠.德陽市2000~2005年孕產婦死亡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6):3682.

短信息

蘇格蘭醫療需求巨大

社區醫生或將延時提供服務

近日,一項對蘇格蘭全科醫師行業的未來規劃提出,蘇格蘭社區醫生應更多地在日常工作時間之外提供社區醫療服務。

該報告表明,蘇格蘭社區醫生在工作時間之內提供的醫療服務質量很高,但由于目前醫療需求巨大,患者對社區醫療機構在工作時間以外所提供的服務仍感到不滿。報告提議,社區醫生應適當延長工作時間或在工作時間外安排醫療人員提供服務,以滿足患者的需求。報告還建議,對工作時間以外的醫療服務,應同樣參照目前執行的國家標準進行審查。(BMJ,2010;340:c796)

篇9

妊娠合并心臟病是嚴重的妊娠合并癥,其發生率各國報道不一,約占1%~4%,我國孕產婦死因中妊娠合并心臟病位于第二位[1],是孕產婦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妊娠分娩期心臟負擔達到高峰, 促使已受累的心臟功能進一步降低,導致心力衰竭等嚴重后果,危及母嬰生命。對于妊娠合并心臟病孕婦如何進行有效的護理,使母嬰安全渡過孕產期,降低母嬰危險系數及圍產期病死率,是醫護人員和孕產婦最關心的問題。我院于2006年2月~2011年1月共收住100例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

1.1 臨床資料 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100例, 初產婦75例,經產婦25例;孕周31~42周,年齡21~43歲。根據病史、體檢、輔助檢查 (心電圖B超等)及內科會診確診,符合心臟病診斷標準。

2 護理

2.1 產前護理

2.1.1 環境與休息 孕婦應安排在安靜、空氣新鮮、有氧氣供應的小房間,避免受涼感冒,限制過多探視,對患者及家屬做好產前宣教工作,使孕婦和家屬消除緊張及焦慮的情緒。

2.1.2 心理護理 多數患者因病情嚴重而心情急躁, 有精神緊張和懼怕心理。過度緊張焦慮會增加心肌耗氧量而加重心臟負荷。護理過程對患者熱情, 態度和藹, 動作輕盈,技術嫻熟,給患者心理支持與安慰。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加強情緒控制,避免不良刺激,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 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傳教育,讓其主動配合治療護理。

2.1.3 病情觀察 ①心臟病孕婦易發生早產、胎死宮內,護士應注意胎心及宮縮,給予氧氣吸入2次/d,30 min/次,指導孕婦對胎兒的監測,教會孕婦自計胎動,3次/d,早、中、晚各1次,每次數1h,3~5次/h胎動屬正常;②測體溫、脈搏4次/d,每周測體重1次,詳細記錄出入量,若有體溫上升、脈搏增長、尿量過少以及孕婦有任何主訴,都應及時通知醫生;③需要靜脈滴注時,速度不宜過快,總入量不得超過1500~2000ml/d,重癥患者若有心力衰竭不能平臥,可取半坐臥位,并給予氧氣吸入,改善缺氧情況;④使用洋地黃類藥物治療心衰,每次給藥前均應測脈搏,若脈搏

2.2 產時護理

2.2.1 分娩期護理 對心功能I~II級無合并癥,胎兒不大,胎位正常,宮頸條件良好的產婦,可在嚴密監護下行陰道分娩。第一產程取半臥位,指導產婦在宮縮時做深呼吸運動,腹部按摩,以減輕疼痛,宮縮間歇期盡量放松,減少緊張情緒,減輕體力消耗。第二產程心臟負擔最重,容易誘發心衰。護理重點是隨時觀察是否心衰表現, 準備好搶救藥品、儀器,持續給氧、心電監護,保持靜脈通道通暢,以便配合醫生的搶救;注意避免屏氣加腹壓,行會陰切開術或陰道助產縮短第二產程。胎兒娩出后,立即在腹部放置1kg重砂袋6小時后除去,以防腹壓驟降而誘發心衰。預防產后出血,可靜注宮縮劑10~20單位,禁用麥角新堿,以防靜脈壓升高,產后出血過多,會加重心肌缺血,誘發或加重心衰, 應遵醫囑適當輸血、輸液,并注意控制輸液速度。

2.3 產后護理

2.3.1 產褥期護理 產后3d內仍是心衰高危期,患者須充分休息并密切監護。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直到產后1周。注意觀察用藥反應,嚴格無菌操作。每日用0.5%碘伏棉球擦洗會陰2次,注意會陰和腹部傷口情況,注意觀察惡露量及氣味等,注意體溫變化,加強基礎護理,復查血常規。心功能1~2級者應鼓勵并指導母乳喂養,促進子宮復舊;心功能3級以上者禁止哺乳并回乳,指導家屬及患者正確人工喂養。

2.3.2 預防感染 產后1周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并注意觀察用藥反應,嚴格無菌操作。記錄24小時出入量;注意體溫變化,注意會陰傷口及腹部傷口的情況,注意觀察惡露量、氣味等;加強基礎護理,注意個人衛生,遵醫囑復查血常規。

3 結果

病人護理前后對護士的滿意情況比較(見表1)。

4 討論

妊娠合并心臟病屬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兒生命安全,是導致孕產婦心力衰竭, 甚至死亡,及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加強產前檢查,做好高危孕產婦的管理及圍產期護理,減少心衰誘發因素,盡早識別心衰早期癥狀, 及時診斷治療和精心護理是降低孕產婦病死率的關鍵。

通過加強對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其知識水平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孕產婦自我保健意識,使患者和家屬了解了圍產期保健知識,保健意識和能力得以不斷加強,改善了護患關系,使護理人員素質得到更大提高。因此,有效地護理干預可增強患者的心理應對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利于促進患者軀體和心理康復,同時高度信任感、良好的護患關系是一切心理治療成功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51.

篇10

結論:圍產兒死亡原因較多,但最為主要的是畸形。為了有效降低死亡率,需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加強圍產期保健工作。

關鍵詞:松崗街道圍產兒死亡監測資料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4-0303-01

國際對一國家及地區圍產期保健及醫療衛生水平的評價常用圍產兒死亡率作為指標,其能較為真實反映圍產保健服務及醫療水平[1]。因此,為了提高圍產臨床醫學質量,優化國家人口素質,需加強對圍產兒死亡情況的監測。本研究對深圳市松崗街道2001年10月-2012年4月圍產兒死亡監測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篇11

方法:對每個孕產婦死亡病歷,組織相關人員到孕產婦家中、經治醫院,了解孕產婦在孕前、孕期保健情況,產時、產后診治情況及發病后搶救經過,并組織婦產科專家,對死亡原因進行評審,明確死亡的診斷,提出干預措施。

結果

34例產科出血死亡原因情況,見表1。

分娩地點、死亡地點,見表2。

文化程度、職業,見表3。

經濟狀況、年齡,見表4。

孕產次:經產婦28例。初產婦6例。

討論

從表1中看,29例產科出血原因中,子宮收縮乏力占首位,其次是子宮破裂。這說明婦產科技術還有待提高。產婦分娩后常規觀察2小時,是產科工作者必須堅決遵守的原則,特別是鄉村產科醫生。

從表2中看,孕婦在鄉級(街)衛生院分娩占首位,其次在家中分娩,這種特殊的分娩方式,占分娩死亡人數12.5%。說明在家中分娩有一定危險,鄉級(街)衛生院產科接生技術有限,搶救設備非常落后、急救藥品不全、無血源等,難以應付突然出現的難產、產科并發癥等難題。

從表3中看34例產科出血死亡孕婦中,多數是農民,文化程度較低,初中及小學水平占首位。由于缺乏保健知識,不知道尋求保健服務,或農村舊觀念、舊意識較濃,不主動進行孕產婦保健及系統管理。這說明在農村《母嬰保健法》還沒有徹底貫徹執行,孕產婦保健知識宣傳不到位。

從表4中看,人均收入1000元/月以下者10人,占34例產科出血死亡的29.41%。孕婦無錢就醫,而不進行孕產婦系統管理和住院分娩,是造成不良后果主要因素。

從孕產次看,28例經產婦不重視圍產期保健,輕視再次妊娠分娩,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篇12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不斷完善,政策放寬,生育第二胎的婦女逐漸增多,妊娠次數逐漸增多,孕婦的年齡逐漸增大,而孕期的保健意識較薄弱,較多的人不重視正規的圍產期檢查,尤其是農村的和文化程度較低的孕婦。導致孕產婦的并發癥和不良的妊娠結局發生率明顯增高,嚴重危及母嬰的安全。這是婦產科醫務工作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資料與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分娩孕婦994例,其中初產婦862例,經產婦132例,占分娩總數的1328%。隨機選取經產婦(觀察組)120例,年齡22~38歲,平均30歲;初產婦(對照組)120例,年齡22~38歲,平均30歲。被選對象均>37孕周,孕期無嚴重內外科合并癥。

方法:對經產婦和初產婦正規產前檢查、圍產期并發癥及分娩方式進行回顧性比較分析。

統計學處理:采用X2檢驗。

結 果

觀察和對照組產婦圍產期檢查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經產婦組正規產前檢查率較初產婦組低,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經產婦組子癇前期、羊膜腔感染、過期妊娠、產后出血、胎盤滯留及剖宮產的發生率較初產婦組明顯升高,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見表2。

討 論

經產婦為兩次或多次妊娠,此次妊娠前有人工流產、上環、取環、引產、分娩等宮腔操作史,這些因素可引起子宮內膜損傷,導致本次妊娠胎盤粘連、胎盤滯留甚至胎盤植入、產后大出血的發生率高[1]。本組資料顯示,經產婦產后出血發生率750%,初產婦產后出血發生率333%,P<001差異具有顯著性;經產婦胎盤滯留的發生率833%,而初產婦胎盤滯留的發生率333%,P<001差異具有顯著性。所以,提倡提高國人的文化素質,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爭取做到少生優生,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質。

從重視程度上來看,一方面,經產婦本人及其家屬對再次妊娠重視程度下降,大多數經產婦來自農村,他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普遍年齡較大,經濟條件相對較差,不能正規進行產前檢查,得不到科學的孕期指導,孕婦孕期不重視合理的營養攝入,導致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使體重增加過快,造成肥胖、妊娠期糖尿病、子癇前期、巨大兒、過期妊娠等圍產期并發癥增加[2]。本資料顯示:經產婦正規產前檢查、子癇前期、羊膜腔感染、過期妊娠的發生率依次為6750%、833%、500%、1250%,初產婦正規產前檢查、子癇前期、羊膜腔感染、過期妊娠的發生率依次為9417%、417%、083%、250%,P<001差異具有顯著性。另一方面,臨床產科醫生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選擇較為重視,而對經產婦往往認為已有分娩經歷,再次分娩應該比較順利,忽略了對分娩方式的全面考慮而造成頭盆不稱、剖宮產、產后出血、軟產道損傷、新生兒窒息等發生率明顯增加。在分娩方式上,經產婦,尤其>40歲的高齡經產婦,隨著年齡的增大,其子宮的收縮功能逐漸降低,宮頸彈性差,會陰的伸展性降低,子宮動脈內膜逐漸增厚出現粥樣改變等,這些因素導致高齡產婦宮縮乏力,第二產程延長的發生率增加,剖宮產率上升[3]。據樊曉君等報道[4],經產婦剖宮產率增加的原因還可能有胎兒偏大,據前次妊娠時間較長,期望同時行輸卵管結扎等。本資料顯示,經產婦剖宮產率5333%,初產婦剖宮產率3833%,P<005差異具有顯著性。因此,提倡應高度重視經產婦,尤其是高齡經產婦的妊娠和分娩,做好孕期宣教、檢查及保健指導,增加檢查次數,合理營養,防止營養過剩;對于妊高癥及妊娠

合并貧血等進行預測和預防,必要時應住院治療[5]。分娩期間嚴密監測胎心變化和產程進展,充分做好產婦的心理疏導,采取全程導樂分娩,只要條件允許,均應通過陰道試產,嚴格掌握剖宮產指針,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經產婦的妊娠合并癥和剖宮產率。

參考文獻

1 蘇應寬.實用產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37.

2 王晶.經產婦分娩巨大兒的相關因素及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5:228.

篇13

產后訪視是婦幼保健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孕產婦系統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產前、產時保健服務的延續[1]。按照我市圍產訪視協作組的要求,訪視醫生在產婦出院后第3天(或產后第7天)、14天、28天到產婦家中進行回訪保健服務,幫助產婦順利度過產褥期,保障母嬰健康。現將2011~2012年屬于我院地段回訪的496例產婦訪視結果分析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2012年屬于我院地段訪視的產婦496例,新生兒499例(含3對雙胎);產婦年齡20~37歲;初產婦463例,經產婦33例;陰道分娩390例,剖宮產106例;早產兒11例(含3對雙胎),足月兒488例。

方法:產婦出院后第3天(或產后第7天)、14天、28天訪視醫生到產婦家中訪視,對高危因素的新生兒或產婦需要酌情增加訪視次數。①產婦訪視內容:了解產婦飲食、睡眠、精神、大小便等基本情況,測體溫、血壓、脈搏、聽心肺、詢問惡露量、性質,喂養方式、方法及母乳是否充足,檢查有無紅腫、硬結,查看傷口愈合情況,有無紅腫、感染及其他異常情況;②新生兒訪視內容:了解母乳喂養情況、吸吮是否有力、大小便、睡眠、稱體重,對新生兒進行全面健康檢查,聽心肺、觀察皮膚黃染情況,有無病理性黃疸存在,臍帶是否脫落、有無分泌物及紅腫、感染等。

結 果

產婦情況:496例產婦中發生疾病163例,其中產后出血3例、內科疾病5例、切口愈合不良5例(含2例剖宮產切口發生脂肪液化)回醫院接受治療,治愈出院。除23例母乳不足不能完成純母乳喂養外,余下經訪視醫生給予指導治療或積極的干預獲痊愈。見表1。

新生兒情況:499例新生兒中發生疾病126例,其中病理性黃疸15例、呼吸道感染4例、結膜炎9例、膿皰瘡9例、會海綿狀血管瘤伴尿布炎1例、頭顱血腫增大伴發熱1例回醫院接受治療。其他疾病根據其特點給予指導治療或提供處理方案。見表2。

討 論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對產后保健服務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作為訪視醫生除了掌握圍產期母嬰保健要點和處理問題的基本技能力外,還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拓展知識面,才能及時發現母嬰存在的健康隱患,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早冶療。從表2顯示,新生兒期除尿布炎、臍部感染等護理不當引起的疾病外,黃疸、結膜炎、呼吸道感染是我們訪視中最常見也是最需要注意的健康問題,尤其是病理性黃疸的出現,如果處理不及時可發生膽紅素腦病導致神經系統后遺癥,訪視醫生在訪視過程不但要把握好病理性黃疸診斷標準,還要教會產婦及家屬如何觀察黃疸的消退情況,以便有問題時隨診。新生兒結膜炎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種疾病,若治療不及時可以發生角膜炎、形成潰瘍甚至穿孔而引起失明[2]。我們在訪視過程中發現個別家屬用奶水來治療新生兒結膜炎,這是不科學的。其他如鞘膜積液(多數2歲前自然消失)、新生兒血管瘤(起源于皮膚血管的良性腫瘤,有時不必治療可以痊愈)、神經纖維瘤等這些疾病的存在會讓產婦困惑或擔心,訪視醫生在訪視過程中除給予指導治療外,還要幫助產婦正確認識這些疾病的發生、發展或預后,在心理上給予安慰幫助她們順利渡過產褥期。

文中3例產后出血產婦都回醫院治療確診為“胎盤附著部位復舊不全”。3例產后出血均為正常分娩(初產婦2例、經產婦1例),產后第2、3天既出院,訪視醫生按時隨訪,及時發現問題,為患者挽回生命,體現了產后訪視在圍產期保健中的重要性。在隨訪中,多見會陰側切口紅腫疼痛、死腔及膿性分泌物、部分或全部裂開、疾病等等,這些對產褥期的健康造成很大影響。出現的原因除自身因素外,與接產醫院有密切關系,因此,提高產科質量,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加強產科醫務人員技術水平,可以減少患者的痛苦及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天然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可增強新生兒的免疫能力,減少呼吸道感染、腹瀉、濕疹等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產后訪視可以不斷向產婦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同時還及時發現和解決產婦在母乳喂養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如皸裂、乳汁瘀積,從而提高純母乳喂養率。本文中的42例母乳不足通過訪視醫生的診斷和及時干預,19例產婦能成功的實施純母乳喂養。

產后抑郁癥是產褥期精神綜合征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它嚴重影響產婦的心身健康及新生兒情緒、智力和行為發育[3]。產婦由于角色轉變、疾病、以及家屬重男輕女的思想,產后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心理壓力、焦慮、無助甚至悲觀的想法,通過產后訪視可以面對面的和產婦進行交流,給予心理疏導,幫助渡過這一特殊的生理時期,可見提高產后訪視質量,可以降低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生。

總之,產后訪視是以家庭為單位,提供集預防、醫療、計劃生育指導、康復于一體的綜合服務[4]。通過產后訪視進行一對一保健服務,可及時發現圍生期母嬰疾病并及時處理和干預,從而減少產婦及新生兒發病率,降低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促進母嬰的健康。

參考文獻

1 賀容.產后訪視在婦幼衛生工作中的重要性[J].現代醫藥衛生,2009,25(10):1591-15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多伦县| 青州市| 江口县| 临夏市| 搜索| 汾西县| 鹤庆县| 南充市| 垣曲县| 隆尧县| 锡林郭勒盟| 怀远县| 千阳县| 横峰县| 龙山县| 平顶山市| 邻水| 祁阳县| 广宗县| 余江县| 三江| 交城县| 云和县| 彩票| 高碑店市| 台南县| 元氏县| 牟定县| 象山县| 静宁县| 荣昌县| 临朐县| 平江县| 霍邱县| 孟村| 鱼台县| 安平县| 公安县| 安阳市|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