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青海湖夢幻般的湖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我撲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著雨后甜潤的空氣。瞬間,我驚住了,像是無意中撲進了一幅巨大的畫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我的眼前,一片鑲著露珠的綠茵茵的草灘,草灘上生長著一壟壟黃燦燦的油菜花,在這綠色和黃色的背后,又銜接著一派無邊無際的藍色湖水。那草灘的綠,綠得嬌嫩;那菜花的黃,黃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藍,又是藍得多么醉人啊!它藍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藍得純正;它藍似天空,可比天空藍得深沉。青海湖的藍,藍得純凈,藍得深湛,也藍得溫柔恬雅。那藍錦緞似的湖面上,起伏著一層微微的漣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漿液,又像是白人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正當我折服這藍色的魅力,而又苦于找不到恰當比喻的時候,突然記起少數民族對青海湖的稱呼。在蒙語里,它被叫做“庫庫淖爾”;在藏語里,它被叫做“錯溫布”,都是“青顏色的大海”之意。為什么要叫做“青色的海”,而不叫做“藍色的海”呢?莫不是出于“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俗語?其實,青海湖水之所以如此湛藍,因為湖面高出海面三千一百九十七米,比兩個泰山還高,湖水中含氧量較低,浮游生物稀少,含鹽量在百分之零點六左右,透明度達到八九米以上,因而湖水就顯得更晶瑩明澈。我明白了,難怪青海湖水要比其他的藍色顯得美,更醉人呵!
篇2
興趣和愛好是小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的各種教學情境,滲透的情感教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導入新課時,我首先運用現代多媒體電腦為學生播放有關青海湖的錄像,讓學生欣賞青海湖夢幻般的景色。在一個有靜、有動、有聲、有色的教學情境中,激發了學生暢游青海湖的欲望,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接著,就及時激發學生的情感,設計問題:你喜歡青海湖嗎?想不想看看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青海湖的?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
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基礎上的。課堂上盡可能地表揚學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一種辦法,但我覺得能認真地傾聽學生的意見,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是一種更有效的辦法。師生之間建立起民主、平等、互愛的關系,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為了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我在課堂教學中,常常鼓勵學生主動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大膽地說,想說就說,各抒已見,形成民主、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自主學習,鼓勵質疑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的實踐活動,多鼓勵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學生自學自悟,獨立求索。“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問才能促使學生去探索,去創新。閱讀教學要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讀書,在獨立閱讀中大膽地質疑,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促使全體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真正看作是學習的主人,通過啟發、設疑等方式來激發全體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教學《青海湖,夢幻般的湖》一文時,我創設了愉快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品讀重點等)自主閱讀課文,并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同時,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認真地讀一讀。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在自主的讀書中探究學習,從而發現問題,獨立求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
三、師生互動,合作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師生交流等形式,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進行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已解決的問題可以進行匯報,別的小組可以提出同一問題的不同答案,達到交流的目的,小組篩選后,提出本組的疑難問題,簡單的立即解決,重要的、難點的地方,經過學習認真篩選,提出重點,讓全班同學討論。由于《青海湖,夢幻般的湖》一文閱讀課文,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比較容易,如: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青海湖的?青海湖的景色有什么特點?這些問題學生通過自主讀書,合作討論,馬上就能理解。但對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如:“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可是此時,我卻被青海湖的質樸所震懾,原先那些華麗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了。”等句子的意思理解還不夠到位,就應該由老師再引導學生認真地讀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老師則起到點撥導思的作用。
四、歸納釋疑,提出見解
作為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教會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探求新知。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多提供討論、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情感,有序地發現,自覺地獲取新知,體驗成功的樂趣。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這種教學方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因而,創新教學就是要把教師的講解為中心改為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為主,教師的任務不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再創造,使學生自己主動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同時,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除此之外,還應該對學習方法進行歸納,改進學習方法,以便下一課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在教學《青海湖,夢幻般的湖》一文時,我就通過讓學生交流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并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以及談談你看到這夢幻般的青海湖時的感受和體會等創新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見解、感受和體驗,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五、實踐練習,拓展創新
篇3
“這位美女啊,大名叫大美,小名叫小美。”
(哄堂大笑。)
“她幼年的時候,家里請了一位女大學生幫她輔導。那女大學生教了一天就走了,原因是她在這位美女面前太自卑。從那以后,女大學生再也不照鏡子了,一照鏡子就哭。”
(孩子們輕輕一笑。個別抿著小嘴,似乎在笑這位女大學生。)
“一次,小美上街,路上的司機、行人都盯著她看,導致八輛車被撞,七人受傷,六人騎自行車掉進陰溝,五人撞著電線桿。幸好沒有造成死亡。”
(哇噻!孩子們的嘴巴嚇成了“O”形。)
“小美進了一次公園,第二天,公園里的花全部枯萎。”
“真的嗎?”
“不可能!”
(有個別精靈鬼小聲地說。)
“大學里有位校花,自尊心特強。有一天不小心看到小美的容顏,向來活潑的她一下子變得郁郁寡歡了,幾天后不見其蹤影,聽同學說,她去韓國整容了。校花整容回來,又偷偷看了小美的面容,什么也不說就默默地離開,第二天又去韓國了。”
(“嘿嘿!”男生們幸災樂禍,“看你們以后還臭美。”他們瞅著那些長得俊俏的女生說。)
“大美不小心被記者拍照了,第二天她的相片上了報紙;第三天,全城所有有家室的男人都要求離婚。”
(個別男生輕輕地悄悄地瞟了一下女生,笑了!“不懷好意”。害羞的小姑娘假裝趴在桌子上,我斷定她們也在偷偷地笑。)
“誰敢跟大美相媲美?”
“沒有!”很多學生在搖頭。
“不敢!”聲音軟軟的。
“斷定沒有?”我笑著問。
(學生有點兒猶豫了。)
“哎呀,還真有這么個人敢,她是……”我故作驚訝。
“青海湖!”
(孩子們恍然大悟。)
我借機板書課題――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夢幻般’你們是怎樣解讀的?”我趁機拋出問題。
“夢里才有的。”
“與夢一樣美。”孩子們搶著回答。
“老師,你剛才說的那位大美,真的太美了!現實中不一定有, 我覺得只有夢中才有這樣的佳人。青海湖的美跟她可以相比,那青海湖肯定也非常漂亮,所以稱青海湖為‘夢幻般的湖’。”
“你能聯系實際讀書,真是個有思想的孩子!”
“是啊!青海湖的美不亞于大美,那你們還不趕快去看一看。”
孩子們紛紛打開書本,迫不及待地讀著。此刻,他們是那樣認真、專注。學生們投入的表情配以搖頭晃腦的動作,使課堂仿佛成了學生們情感停泊的港灣。他們就像一只只徜徉在書香港灣里的小船,讀書成了一種享受,一種莫名的舒展。我聽到了生命拔節的聲音。
篇4
從學了《青海湖,夢幻般的湖》一課,我就向往青海湖。今天,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一大早,我們一行六人在導游的帶領下,乘坐旅行車,開始了青海湖一日游。汽車在銀白色的公路上奔馳,青海湖到底有沒有課本上說的那么藍呢?媽媽說:“到了青海湖,不就一目了然了。”我真想馬上看到青海湖,看他個明明白白,可老天爺存心與我作對,讓時間放慢了腳步,我等著、等著,便睡著了。
“青海湖到了!”導游輕輕地說了聲。我張開雙眼一看,果然是我夢寐以求的青海湖。一下車,卻令我大失所望:近處的湖水銀光閃閃,只有海天相接的那一邊是深藍的。“這是怎么回事,并不像看課本上說的那么藍?”導游告訴我們:“青海湖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海天一色,天是什么顏色,湖水就是什么顏色。你們看,近處的天白云朵朵,湖水就變得銀光閃閃;那邊的天烏云翻滾,湖水又變得黑里透亮;遠處的天深藍深藍,那湖水也就深藍深藍。”大約過了半小時,天變藍了,湖水也變藍了,藍得像一塊透明的寶石,像一段藍色的錦緞,像一盒藍色的顏料,讓人很難分辨出那里是水,那里是天。更刺激的是,我們坐上了快艇,行駛在萬里碧波的湖面上,使我找到了“艇行湖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更有趣的是,在甲乙寺看青海湖,青海湖的尾部貼有一只小耳朵,人們把它稱為耳朵湖,耳朵湖是淡水湖,而與它僅有一墻之隔的青海湖
卻是咸水湖,這不愧為大自然的杰作啊!
篇5
3.了解青海湖的美麗,使學生更加熱愛多姿多彩的祖國。
4.挖掘文本的內涵,把握作者對美的認識。
【教學重點】
1.理解作者的描寫,從中體會青海湖夢幻般的美。
2.品味賞析生動優美的語言,學習生動的詞語和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對文章的深入參透,引導學生對美的內涵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一個地方,它被稱為“地球母親的最后一滴眼淚”,它的湖水顏色是七色的,在不同季節,甚至在同一天,顏色七彩紛呈,變幻莫測,被人稱為“夢之湖”,這就是青海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馮君莉的《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二、研習課文
1.檢查預習,呈現容易讀錯的字詞。
2.好,接下來我們看文章的四個小標題,大家能找出什么規律嗎?
學生:都有夢境。
3.對,也就是說,夢境是這篇文章的線索,那么,夢境具體落實在哪兒呢?請同學們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文章中描寫夢境的語段,或者有夢這個詞的語句。
學生:每一部分的開頭或結尾。
4.這是真的夢還是假的夢?抑或有真有假?
學生:第一部分,是真的夢。
第二部分,是假的夢,因為作者在懷疑,是夢境。
第三部分,是假的夢,作者通過反問,表達難以置信的感情,通過感嘆來強化。
第四部分,作者回到了現實,不是在做夢。
5.作者通過真的假的夢境想要表達什么?
學生:以夢境來烘托青海湖的美。
6.那么,青海湖美在哪兒呢?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你認為描寫青海湖的美麗的句子,并分析它美在哪兒,用什么手法表現,同學之間可以討論。
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討論,比較多的會集中在第二部分,比如:
①那藍錦緞似的湖面上,起伏著一層微微的漣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漿液,又像是白種人的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
分析:它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以藍錦緞做喻體,寫出了湖面的絲滑,以玻璃漿液做喻體,寫出了漣漪的純凈、柔滑,以眸子做喻體寫出了漣漪的生動、亮麗。
以前人們經常把有神的眼睛比作秋波,能引起人們無限的想象,而此處把湖水比作眸子同樣給我們無限想象的空間。
②那草灘的綠,綠得嬌嫩,那菜花的黃,黃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藍,又是藍得多么醉人啊!它藍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藍得純正;它藍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藍得深沉。
分析:它運用色彩來描繪出青海湖的美,又運用和海洋、天空的對比來寫出藍的濃,沒有雜質。
③再順眼望去,在青海湖所能目極的盡頭,在水天相連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卻的烏云,它翻滾著,好似奔騰的駿馬。
分析: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平時我們不喜歡的烏云寫得形象又富有動感。
(有學生提出這句的時候,我靈光一現,這恰恰為后面的講解做了很好的鋪墊。)
7.請學生齊讀第8段,再次感受文字所表達的美。
8.呈現圖片,以直觀的形象讓學生體會青海湖的美。
9.從青海湖的美中,作者得到了怎樣的人生感悟?
學生:讓它自然地生存。應該留一席原始的純自然的位置。
10.從司機身上,作者得到了怎樣的人生感悟?
學生:真正的美就在人間,就在地上,即便你至今尚未發現,然而它卻實實在在地存在著。
要珍惜、要覓尋,不要錯過,更不要在夢中追求。
11.這是作者從湖水和司機身上得到的感悟,也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那么我們學了這篇文章,得到了怎樣的感悟呢?我們應該從哪些角度去感悟呢?
提示:我們讀文章,一定要讀人,從人的角度去感悟。
12.文章出現的人物只有兩個,一個是司機,一個是我,司機是怎樣的人,我又是怎樣的人?請同學們找出并朗讀描寫司機的語段,同時思考:我對司機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由“不解”到“沒有交流情感的意思”到“心靈相通”。
13.心靈相通指什么?
學生:我們都愛這純真的美。
14.獨特的方式又指什么?
學生:沒有很多的語言,只有默默的關懷。
15.從此處可發現,司機的內心如何?
學生:這是一個內心平和從容之人。
16.是啊,只有內心平和之人,才能發現自然界中的質樸純真的美,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釋放。反之,如果一個人熱衷于名利,我想,任何美的事物在他身邊,在他眼前,他都會熟視無睹的。
(呈現:美在我們心里)
17.我的內心又如何,對自然美是抱著怎樣的感情的?
學生:非常渴望。
三、小結
是啊,正因為內心渴望,她才會真正地認識到,這就是所謂的境由心生吧,當我們心里有什么的時候,眼里就有什么。司機因為內心從容,他懂得這世界上真正的美是自然質樸的美;我因為內心渴望才能被青海湖自然之美所震撼。所以,在她眼里,哪怕烏云也是很美的。正如羅丹所說,這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認為是缺少發現美的心靈。其實,美在我們心里,美更是一種態度,需要我們去積極地尋找。
(呈現:美更是一種態度)
最后,我希望大家帶著一顆平和從容的心,去發現實實在在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那最自然、最樸素、最本真的美,我想,你的內心肯定會非常富足。
篇6
我們既然以攝影為主,所以,就沒有安排更多的旅游景點,在行程設計上,環游青海湖,見到好的風光,隨叫隨停。景點主要就是鳥島、金銀灘與原子城。
出發前,查閱了氣象資料,游程一周內以陰天加雨為主,游興頓減。
果然,到達蘭州的當天,天公不作美,到塔爾寺時還有些陽光,一會兒便陰沉下來。
面積有4583平方公里,它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它是一個國家AAAAA級的國家自然景區。
途中有一日月山景點,導游介紹,景點內全是人造景點,對我們攝友團來講沒啥大的興趣,可以順著省道開到制高點俯瞰,效果會更好。一天中的第一個景點就要到了,攝友們操起家伙,蠢蠢欲動,然到了日月山景點旁,一道欄桿將省道欄死,導游下車問詢,說明我們不進景區,只是借道上行去青海湖。下面人說,進不進景區都得買票,按人頭80元一個,司機導游可免。天哪,這不是“此山是我開,此路是我修,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錢”的山寨王邏輯嗎?這是省道,與景區有何相干,他憑啥可以欄道收錢。“不管,不付錢,就是不能過,你們要去青海湖可以繞道高速好了”,管理員臉朝一邊說著。
真是強龍斗不過地頭蛇,現在,各地對待景區是漲價風一浪高過一浪,國家的自然資源被當地壟斷,是視空見慣,然而像這種占道為王收取“買路錢”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無奈中,只得掉頭返回。時晴時陰中的綿綿細雨斷斷續續,遠處的一個公路S彎道在霧中顯現出來非常壯觀,將剛才不快的陰霾一掃而去,提振了團友們的拍攝信心,在相距500米處下車過過攝癮。此真乃陰差陽錯,如果沒有那一道欄桿,我們可能就沿山而上,也不會走回頭路上高速,也就不會看見這一條漂亮的S段公路。
陰雨時飄時停,游走在塔爾寺內,也無大礙,天空中沒有半點云彩,如果沒有那筒經上的紅藍布飾點綴,那圖案就會肅然無味。
第二天,行程安排是主打青海湖環游,據當地的氣象信息,有雨,且是大雨,由此我們打消了早拍的念想,舒舒服服的吃完早餐后九點從西寧出發。一路上,老天陰沉著臉,厚厚的云層把整個天空遮住,團友們隨著車子的晃動昏昏睡去。
返身遠遠看見有當地牧民牽著牦牛過來,長槍短炮一下子被其吸引過去,掉轉槍頭一陣嚓嚓后,那些牧民見狀快步走來,團友們還在興致中,只聽得導游司機叫喊著:“快上車,再不走他們要來討錢了”。驚慌中,團友們匆匆逃上車去,司機見人到齊,不待車門關上就開動車子上路,甚是狼狽,一車人在明白了原委后,哈哈大笑,車廂內充滿了快樂。
天氣漸漸轉晴,經過這一折騰,一車人睡意頓去,由此拉開了青海湖之旅。
青海湖亦作Ch''ing Hai、Tsing Hai或Qing Hai Hu,英語作Blue Lake。據有關資料顯示,青海湖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每年12月封凍,冰期6個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我們去時正是六月初,據天氣預報,說是當地溫度在5—20°,一天中的溫差很大,現時下流行的沖鋒衣是必不可少的,早晨雨中,還有陣陣寒意。
當進入青海湖時,意外的發現,天氣轉好,烏云撥開,太陽露出笑臉,車上是響起一片歡呼聲,“天好,是我們團隊的人品好”。這就是西北青藏高原的特色,天氣變化多端,說天好,馬上就會晴空萬里。
騷動過后,只見人人手上已端好了長槍短炮,擠到了車門前,急切的招呼司機靠邊停車。
茫茫草原上青黃色相間,遠處青山雪頂和諧相容,天上藍天下白云成群相擁,多么富有詩意的畫面。平日里在大都市里見慣了鋼筋水泥高樓大廈的我們,激動的端起相機狂按一陣,快門聲在耳邊不停的響起。
篇7
青海,不愧有“時尚都市”、“浪漫都市”、“夏都”之美譽。時尚在于一幢幢高大的樓房、琳瑯滿目的商品;浪漫在于都市的山水及夢幻般的青海湖,湖水藍而晶瑩剔透,那里是鳥兒的天堂、魚兒的樂園。此外,神秘而令人神往的佛教圣地塔爾寺更為這座城市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春天,春回大地,各色花兒競相含苞待放,春風仿佛在喚醒大地沉睡的生物,青海的春天有一片濃郁的春氣。夏天,綠樹成蔭,花開了、草綠了、小樹長高了,氣溫不冷不熱,是最適宜人類度夏的避暑勝地。而四面八方的人們也如潮水般涌來,爭相觀賞夏天這美麗姑娘的花容月貌。秋天,秋高氣爽,果實壓彎了樹枝,樹葉如同雨一般往下落,草枯了,樹葉黃了,但這不是再為自己的枯死而感到悲痛,那是在啟示我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呀!天高云淡,果實累累,這是青海的秋天。冬天,萬物在沉睡,一切都靜了,都靜了,醞釀著,為了明年……。
篇8
高原之上,藍天之下,象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我們雪域高原熠熠生輝,登上峰頂,才知道,諾大的草原,古老的傳說,沉重的記憶,都在你的肩頭聳立,你的光芒吸引著人們一路追隨的腳步。因山的表層被紅土層所覆蓋,唐朝時被稱為赤嶺,因為文成公主進藏和親時,途經赤嶺作過短期停留的歷史,日月山便給漢藏人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和傳說。
漫漫數千年過去了,很多流傳在民間的故事和傳說,,給日月山增加了諸多神秘的色彩,分立在山的埡口兩側,古樸典雅的日月雙亭,在風中站成了路碑,站成了文字,站成了日月。
雖然我們眼中的日月山,沒有昆侖山的磅礴氣勢,也沒有唐古拉山的高大雄偉,但因為美麗的史事,讓這座曾架起過漢藏人民的深情厚誼的普通山峰,永久的載入了史冊。
經幡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的經文中,也許寫著日月輪回的故事,也許寫著高原俊朗的容顏,也許寫著心中虔誠的祈盼,也許寫著日月山挺拔的豪情。雖然我看不懂上面的密密麻麻排列著的經文,但是對于日月山,我也是懷著同樣的敬畏。
篇9
篇10
2 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
21世紀,以計算機和網絡通訊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和應用能力將成為衡量現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成為新世紀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信息技術豐富了語文教學的信息載體和傳輸渠道,為語文學習提供了新的資源,通過信息技術課的學習,學生能自覺地,有效地使用各種基本的信息工具,進行簡單的信息加工處理,并能使用這些工具去完成語文學習任務。
3 運用信息技術解疑化難
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多種,如通過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途徑。然而,當信息技術與之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便會使常規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過去靠老師口若懸河地解說,手舞足蹈地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立刻相形見絀。利用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在突破難點、突出重點上有著別的手段無法實現的優勢。
篇11
1.精心設疑。好奇是兒童的天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于學,善于學。教師要想盡辦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巧妙設疑,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在題目上設疑,把學生的思維帶進課堂。如《遨游太空的五星紅旗》一課,在學生讀完課題之后,我設疑:五星紅旗是怎樣遨游太空的?遨游過太空的五星紅旗現在在哪?五星紅旗能遨游太空說明了什么?這樣設疑大大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2.創設問題情境。對狀物繪景或抒感的課文,教師應引領學生進入文章所描繪的情境,激起學生自學的興趣。如教學《秋天的雨》《燕子》《鏡泊湖奇觀》等文章時,我充分利用PPT,再現書中所描繪的情感意境,演播與課文相匹配的音樂,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
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著名學者朱光潛先生說:“熟讀成誦,反復吟詠,仔細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確切含義,還要推敲出全篇的氣勢脈絡和聲音節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筋脈里。”教師要多讀少講,把更多的時間用于朗讀;要讓學生讀通、讀熟和讀出感情;不要單純從朗讀技巧上指導,應重在引導學生入境入情,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默讀也是重要的閱讀基本功,教師要指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在獨立閱讀和思考中培養閱讀能力。
如《月光曲》一文,其中有一個段落用語言描繪了《月光曲》的具體內容,教師應指導學生先用平緩、柔和的語調去讀,最后用激越、快速、高昂的語調去讀,以表現出貝多芬那顆滾燙的心,以及他希望盲姑娘能享受到光明和快樂的愿望。
二、體現主體地位,學會自我探究
語文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會學知識。讓學生會學知識,教師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使教和學和諧發展。具體操作如下:
1.自讀自悟,心中有數。給予學生充分的自讀時間,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悟,默讀思考,質疑問難;輕聲試讀,畫出自己喜歡的或印象深刻的、最使自己感動的場景;邊讀邊查閱工具書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練習朗讀,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邊讀邊寫學習心得――我讀懂了什么;提出自己學習這篇文章的目標;邊讀邊展開合理的想象;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進行琢磨;細細品味自己喜歡的詞、句、段。這樣,學生通過自讀、自思、自解、自練、自悟,做到了心中有數,閱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2.合作釋疑,生生互動。利用大量的時間初讀課文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匯報自己的自學收獲,組內各抒己見,盡情交流,相互解決自學中遇到的難題。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落實“讀什么”和“寫的是什么”的訓練,既理解語言文字,又要深入挖掘思想內容。
3.細讀課文,指導感悟,重點探究。首先,全班交流自讀和合作學習的情況,梳理問題,抓訓練點,引導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其次,引導學生進行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品味語言文字的精妙。第三,讓學生領悟到怎么朗讀文章,在讀中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與思想。
教師應提供條件,給學生均等的學習機會,讓各種程度的學生都有成功的可能。對學習上有進步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肯定、稱贊,讓學生把成功的喜悅轉變為自主學習的動力,樹立自學的信心。
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給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若想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必須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激起學習的主動性。
如教學《青海湖,夢幻般的湖》時,我和學生查閱了青藏高原、青海湖與文中提到的其他湖的資料以及“世外桃源”的來歷。我板書課題,注意從“夢幻”兩個字入手,引導學生體會夢幻的感覺,體會作者對青海湖的喜愛之情。我還設計了多種練習,提出一些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從文題中了解青海湖以及文中所涉及的內容。最后,我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感受青海湖質樸、粗獷、自然的美。文章清新、柔美的詞句深深地感染了學生,激起了他們自主學習的欲望。
除了讓學生學會對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外,教師還要讓學生通過對重點詞語、語句和段落的理解來通篇理解文章的內涵,從而使學生學會給文章劃分段落,概括段意,總結出中心思想。
篇12
網絡資源 初中 作文 應用 研究
網絡資源能夠很好的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現有機融合,并且能夠促進作文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首先能夠給作文課堂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并且能夠讓課堂教學的形式更加多樣化。教師要善于合理利用網絡化資源,要讓學生們更好的體驗到作文課堂的教學樂趣。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愿意進行表達,進而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與寫作能力。
一、豐富作文教學的內容與形式
網絡資源能夠從很多不同的方面為作文教學帶來積極的輔助,首先,網絡化資源的靈活應用能夠豐富作文教學的內容與形式,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將會很有幫助。網絡資源能夠給學生提供很多好的寫作素材與寫作范本,在很多問題的呈現與分析上也能夠提供一些不一樣的方向與視角,這些都是網絡資源靈活應用的模式所在。無論是在作文主題的剖析上還是對于一些問題的理解與闡述上,教師都可以靈活引入一些有針對性的網絡資源。這不僅能夠給作文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題材,這也會讓作文課堂的教學形式更為多樣。
在一堂題為《廣告中的學問》的寫作課中,我充分利用了網絡資源的教學優越性。課堂上我首先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出現在北宋末年的酒肆招牌“三碗不過崗”的廣告語,進而導出廣告話題,使學生眼前一亮,充分關注教學內容。接著我會通過“廣告欣賞”讓學生對身邊優秀富有創意的廣告有一個了解,并得到寫作啟迪。在學生們都驚嘆于廣告的深刻內涵時,隨之進入“創意無限”環節,我在多媒體上顯示布置的寫作任務:請大家為學校的一系列場所設計廣告語,取材身邊,題材與寫作視角都不受限制。這一作文訓練題目立刻激發了學生的創作興趣。最后為了讓學生意識到廣告的良莠不齊,并且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辨別、修正能力,在“廣告診所”這一環節中,我又結合網絡資源給學生們列舉了一組失敗廣告。這樣,整體課的教學中不僅內容十分豐富多樣,課堂教學的形式也十分多樣化。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才能夠促進學生從課堂上有更多的吸收與獲取,進而推動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進步。
二、讓作文教學生動化與形象化
網絡化資源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它也可以讓作文教學更為生動化與形象化,這極大的彌補了傳統作文課堂上的教學劣勢。很多學生之所以覺得作文教學十分枯燥乏味,這很大程度在于教師選取的教學方法十分單一。在這樣的前提下不僅難以提升作文教學的效率,這也很難讓大家感受到作文課堂的學習樂趣。有了網絡資源后這些現狀都可以得到改善,教師可以靈活的利用網絡資源來豐富作文教學,可以透過各種優質的影音畫面以及相關的資料來讓作文教學生動化與形象化。這不僅給學生們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這也會讓大家對于教學過程更為投入,這些都會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在以《青海湖,夢幻般的湖》為載體,寫作青海湖的環境保護一課中,我準備了精美的視頻和圖片,展示了一年四季青海湖的美景,學生看到這些美麗的畫面后都深深被觸動。由此,學生對青海湖的景色不僅有了全面的了解,更是利用視覺效果讓學生對青海湖從內心深處產生了敬仰之情。然后我會讓學生觀看青海湖被污染后的圖片,前后的美景與嚴重污染形成鮮明對比,使學生內心情感更加強烈,真實地感受到青海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學鋪墊,不僅是對于學生思維的一種激發,也給學生們提供了大量可以挖掘的寫作素材。這才是靈活的利用網絡資源來進行作文教學時可以有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才能夠推進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進步。
三、促進師生間的良好交互
網絡資源不僅能夠極大的豐富作文教學的形式與范疇,網絡化平臺也是一個很好的師生交互與溝通的平臺,這些都會為作文教學帶來很多積極輔助。教師可以靈活的利用網絡化平臺來促進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可以讓學生透過互聯網來相互閱覽大家的文章,進而能夠更好的實現學生間的有效交流。同時,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增強師生間的教學互動,并且讓作文評改的形式更加多樣。這些都是網絡資源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揮的具體優勢,對于網絡資源的深入挖掘將會推進作文教學效率的不斷優化。
教師可以將作文教學搬到多媒體教室中,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嘗試。一次作文課堂上我做了一個簡單的程序,大家來到多媒體教室后每個學生一臺電腦,電腦隨機抽取編號,并有相對應的有關作文寫作的問題,如果學生不能在規定時間內給出答案,還有相應的懲罰,例如:講一個笑話、唱一首歌、表演兔子跳等。同時,有些懲罰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合作才能完成的,這些互動在平時的課堂上很難實現,但是應用網絡資源,隨機抽取,便有了一個互動的大前提,融洽了師生關系。這充分體現了網絡資源在作文教學中可以發揮的教學優越性,這也是活躍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對于課堂參與積極性的一種方式所在。
【結 語】
網絡資源能夠極大的為初中語文作文課程的教學帶來有效輔助。合理的利用網絡化資源首先能夠極大的豐富作文課程教學的內容與形式,能夠讓課堂教學更為生動化與形象化。這將會讓大家對于教學過程更為投入,并且能夠極大的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網絡化平臺也是一個很好的師生交互與溝通的平臺,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創設各種有意思的課堂教學活動,這將會推進作文教學效率不斷優化。
【參考文獻】
【1】代光輝.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學創新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 ,2012
篇13
最佳旅行季節:每年6月份至8月份。到了9月份各地的氣溫逐漸下降,國慶節的時候除了東部還是萬山紅遍的金秋氣象外,其它地區已經萬木蕭條,進入冬季。
氣候方面:全年夏季只有1個月,平均氣溫超過30°,青南高原雷雹日超過60天,每年除了7、8月份以外,都有可能遇到降雪天氣。
交通工具:西寧市區公交車1元全程售票,出租車一般是夏利、富康,6元錢3公里,超過部分每公里1.3元。如包車前往青海湖,從西寧出發租賃價格約為600元/天或選擇1000元/車,環青海湖一圈,停留住宿一晚。
飲食方面:飲食口味有濃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風情,以面食為主。著名特色包含:尕面片、釀皮兒、羊雜碎、烤羊肉、酸奶、狗澆尿油餅、拉條、手抓羊肉。
住宿方面:
塔頂陽光旅友驛站:西寧市城中區文化街文廟街;電話:0971-8215571
青海銀龍酒店:西寧市市中心黃金地段,黃河路38號;電話:0971-6166666-5008,可以刷卡,提前預定八折優惠,標準間318元/天(含免費早餐、寬帶服務)
西寧大廈:青海老字號的飯店,位于西寧市建國路、八一路的交匯處,距火車站半公里,可以接受MasterCard、VISA及銀聯卡,標準間380元/天(含雙人早餐,無寬帶提供);電話:0971-8164799
桑珠青年旅舍:一個具有藏式風格體現藏文化的旅舍,位于西寧市互助中路94號;電話:0971-7134077(暫不提供刷卡服務,雙人房間會員價80元,有償提供電話、網絡及早餐)
網絡通訊:網絡覆蓋西寧市、青海湖鳥島、151景區等景點,網吧2~4元/小時;在青海多備些IC卡,多數地區買不到IC卡,郵局購買時注意看清是否全國通用,看好使用期限。IP電話普及,每分鐘3毛錢。
第一天:甘肅臨夏――西寧――青海省博物館――青海新寧廣場――夜宿桑珠國際青年旅社
第二天:塔爾寺――藏飾一條街――西寧夜市――夜宿桑珠國際青年旅社
第三天:包車前往青海湖――日月山――倒倘河――黑馬河――橡皮山――151基地――夜宿青海湖大本營(青海湖邊)
第四天:茶卡鹽湖――沙陀寺――金銀灘吃午飯――沙島――原子城――下午返回西寧――夜宿西涼驛青年旅舍
day1
從甘肅臨夏6點10分登上長途汽車(票價是43元,每天僅此一班),翻山越嶺,幾經周折,途經6個小時,終于在臨近下午1點時候到達西寧汽車站。汽車站與火車站毗鄰,出了車站步行5分鐘,恍然看到“西寧”火車站背后與山巒相呼應,頓時注入了青海旖旎的自然風光特色,不愧享有青藏高原東方門戶之稱。在火車站乘坐32路公交車冷庫站下車,票價1元,對面即“桑珠國際青年旅社”――具有藏式風格體現藏文化的旅舍。快速辦理入住手續便開房擱下行李,準備去繁華市區轉悠。
新到某個省市,最先快速了解當地文化的地方便是博物館,青海博物館新館位于新寧廣場東側,內設9個展廳,講了出土文物、江河源頭、民族文物、還有藏傳佛教藝術展等。出博物館時,天空中飄著毛毛雨,陰霾里透著陌生,我鉆進了新寧廣場南面的青海省圖書館,一方面避雨另外去找些參考資料書翻閱(無需辦理臨時借閱證、存包免費,食品飲料可以帶入閱覽室,二層電子網絡室,2元/小時上網服務,18:00閉館)從圖書館出來,坐公交車返回桑珠青年旅社,無須擔心到底坐哪趟車,西寧市區很小,彎道很多,只要是往火車站方向的,多換幾次車,觀覽一下城市面貌,也是很值得的。(在火車站,乘坐32路汽車,直達冷庫站對面即桑珠客棧)晚飯可以選擇客棧旁邊的超市、當地餐館或御點客棧張廚師;推薦早餐套,15元包含煎炸雙雞蛋、大西北饅頭、酸奶(放葡萄干、枸杞)榨菜、炸花生米。我釋然地坐在沙發區,在臺燈下翻閱著過往客人留下的寄言、心情。
day2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準備前往位于西寧市南偏西方向的塔爾寺。塔爾寺的開放時間為早8:00~17:00,從西寧體育館有很多開往塔爾寺的班車,每30分鐘一趟,票價5元;也可以4人拼車前往,在昆侖橋西側附近有不少TAXI,往返來回,60元。(含3小時等待時間)塔爾寺門票為80元,學生、老年人、殘疾人半價優惠,進大金瓦殿另需5元。
塔爾寺與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稱為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廟,也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誕生的地方。全寺四面環山,殿宇宏偉,佛像莊嚴,梵塔棋布,鎦金筒瓦。游覽塔爾寺最佳時間是趕上寺中各種法會活動期,特別是“跳神”、“曬大佛”、“大型酥油花展”等,不僅能欣賞塔爾寺宏偉的建筑藝術,還能了解藏傳佛教知識。整體大致瀏覽3個小時,可以把殿堂廟宇全部瀏覽完畢,其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的“大金瓦殿”還是值得一去的。一般沒必要在此住宿,對于“色友”來說,若要度過一個晚上,是可以獨自享受沒有大批游客的寧靜寺院,拍到獨特的夜景的。參觀完塔爾寺會到市區準備下一個景點――水井巷藏飾一條街。
位于西寧市中心市場,近鄰西寧火車站,這里是一條不足百米的巷道,專門出售具有藏族特色裝飾品市場,大概30家店鋪,飾品也琳瑯滿目,琥珀、瑪瑙、藏銀、牦牛骨等原料制成的各類藏飾,風情各異的羊皮畫、做工細膩的唐卡和堆繡,蘊涵著濃濃民族風情的項鏈、手鏈、戒指、耳環、掛墜等飾物,做工精良,讓你愛不釋手;這里不僅有本地產的首飾,更多的是從、尼泊爾和云南等地批發過來的,價格從十幾元到上千元不等,貨真價實的東西,就會貴一些,但比起旅游景點或者其它城市,卻要便宜30%左右。由于西寧地區相對落后,店鋪絕大多數還不能持卡消費,但市場入口位置安裝了農業銀行ATM,取款很方便;有些只做批發不接受零售業務的商戶是安裝移動POS的,銀聯的卡都可以使用。
附近還有一個西寧批發市場,經營除首飾以外的物品,比如像衣服、鞋帽、玩具、日用百貨、水果蔬菜等項目,都很具有當地特色,值得閑逛一圈。如果想逛品牌專賣店,就去新寧廣場。那邊是最大的休閑購物場所,可以刷信用卡、銀聯儲蓄卡支付賬單業務,相當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
眼看六點半了,跟同屋室友約好去最有特色的西寧夜市吃晚飯。(夜市位于西寧大新街,可乘1路公車至大十字站下后,沿飲馬街向北100米即到)羊肉是最有穿透力的,比內地城市的羊肉串腥膻味更濃郁些,飄滿整個夜市。一共四個人,我們先后要了鮮嫩美味的羊蹄、清爽的水果糖葫蘆、忒香的炒羊腸、琳瑯滿目的菜蔬沙鍋、羊腸面、葷素鍋貼、麻辣土豆片和青稞醪糟、西寧正宗酸奶。便宜又實惠,關鍵是當地那種風味,讓我難忘懷念。
day3
8點整,我們飽餐完羊肉拉面,從西寧包了一輛富康出租車,便開始我們的環青海湖兩天之旅。時間很短,大概以110公里/時的速度2~3個小時就可以看到瓦藍夢幻般、波瀾壯闊的青海湖――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從西寧起點到拉薩終點,就是青藏公路全程,乃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也是國道109線(北京至拉薩)的一部分,路基寬10米有余,前方是雪山寶鼎,兩邊是開闊的青海牧區,雪牦牛遍地都是,偶爾能遇到環湖的騎自行車朋友,磕長頭的虔誠藏民祈禱者,車里放著韓紅的“天路”,后車反光鏡掛著掛飾牌。并且由于過了旅游旺季,無論同方向還是對面,行駛車輛都很稀松,聽著師傅講解著有關青海的美麗傳說,車里坐著分別來自北京、深圳、成都、烏魯木齊的結伴旅友嬉哈調侃,加上美味零食、紅牛罐裝飲料的刺激,深切感受到人與自然的融合。
鑒于8月下旬,全線海拔在4000米以上,受印度洋水汽入侵的影響,青藏高原正趕上雨季,所以一路上趕上哪片云彩不高興,就下一場小雨,開過那段又天空放晴,日照強烈,車行駛到日月山景區,竟下起了雪。日月山是青海農牧區的分界嶺,山的東西兩側自然人文景觀差異極為明顯。西邊是廣袤蒼茫,牧草豐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東邊是村落點點,梯田阡陌,麥浪滾滾的農區。日月山口的南北各有1個乳峰,其形狀似太陽和月亮。藏語叫日月山為“尼瑪達哇”,蒙古語稱“納喇薩喇”,都是太陽和月亮的意思。一路上道路兩旁偶爾有比劃的牧民,司機師傅說,他們是兜售青海湖裸鯉,又叫湟魚。湟魚生長緩慢,250克體重的魚,需要8~9年,500克體重的魚需要11~12年,青海湖裸鯉主要集中于每年3~7月由湖進入河中產卵繁殖,由于是國家禁捕魚種,所以賣價昂貴,據說味道超級鮮美。
距日月山40公里的西山腳下,便是聞名遐邇的倒淌河了。一條發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的河,海拔約3300米,全長約40多公里,由于自東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河流蜿蜒曲折,可如今倒淌河水清澈見底,但幾乎都要干涸了,我們在碑那合影留念,便驅車繼續上路。
從倒淌河至黑馬河,青海湖南岸,風光鮮麗。司機說這就是黑馬河畔,我們盼頭張望,既未見黑馬,也未見河黑,不知為何叫此名。其實只是個名字而已,位于日月山與橡皮山之間的一個小鎮,河畔的清晨最為美麗、消魂,黑馬河是流入青海湖50余條淡水河之一。
出黑馬河不久,就可以看見連綿起伏的橡皮山麓高高地聳立在前方,像一座巨大的屏障。橡皮山的坡路較陡,大多是30~40度,土地肥沃,牛羊遍地走,屬于青海南山山系的一部分,海拔4451米,比日月山要高出許多。在路上看到了用油菜花搭建的環青海湖自行車賽的圖案和建造中的佛塔,嘛尼石堆砌在旁。
美景總是看不夠的,司機總是提醒我們繼續前行吧,可我們一旦下車就希望更多的體驗兩旁的高原草場以及高原日照,到達151基地時候已然都快三點了!
趕緊去找飯館吃點東西,司機一般是跟著蹭的,尕面片每人一碗(10元),然后又點5個菜,物價超級貴。西紅柿炒雞蛋就28元,當地蘑菇炒肉36塊每盤,魚香肉絲25元幾乎沒看見肉,回鍋肉還不錯,韭菜雞蛋,一共每人平攤40多塊錢,只能結現金,還沒有發票。151基地,原先是國家研究魚雷的基地,實驗室就在湖中,門票50元,真是旅游業“宰”客成風的圈錢運動。
下午四點半,我們趕往提前在桑珠預定好的“青年旅社青海湖大本營”,4人間每晚會員價60/人,每床配備電熱毯(可以免費洗衣服、做飯、看電影、聊天打牌,由于海拔高無法洗澡)。安排好住宿,我們便徒步走向對面的青海湖,省了100 元的門票。正趕上最晚一茬兒油菜花,近處金黃,遠處深藍,另人心馳神往。青海湖東西最長為106公里,南北最寬為63公里,周長約360公里,面積4583平方公里,最大深度為32.8米,湖面海拔3195米,湖水溫度很低,冰凍期有4個月之久。青海湖就像是天空的一面鏡子,走近了你才會發現,青海湖絕非是單色的,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季節里,青海湖的顏色或青或藍,或綠或灰,甚至天空的顏色,都會改變湖水的顏色。鄰近青海湖邊,由于寒冷因素牧草已經一片枯黃,雖然遠離城市喧囂,但同樣面臨著生態惡化的問題。由于蒸發和降水的不匹配造成土壤水分逐漸減少,還有近年來的全球氣溫變暖,帶來湖水影響的就是水位下降,鹽度上升,湖面逐漸縮小。祭海的經文小紙片、藏囊包、經幡旗幟都已經退到了湖邊緣部分處。
晚上四個人相安無事,既沒有打呼嚕的,也沒有輾轉反側的,一個個把被子裹得很嚴實,很踏實地呼呼,可能高原容易嗜睡。雖然是8月份可沒有日照的青海湖畔異常冰冷,氣溫早晚變化大,雨天氣溫就更低,凌晨時分,藏獒犬吠,成都室友,迷糊的從廁所歸來,驚奇發現了湖畔的金色日出,大聲呼喚要求我們立馬穿衣服去瞧,新的一天開始了,很美。
day4
7:30,大家把身上的、書包里的能充饑的食品全都翻出來,攤放在桌子上,然后平均分配,解決早飯問題。大本營緊鄰109國道,距離飯館、小賣部差不多要40公里以外,也就是151景區。在大本營的墻面上欣賞完曾經住過這家客棧的驢友,然后也用熒光筆涂鴉完,簽名留念,告別大本營的藏族姑娘后(離別前找她退押金),準時9點富康車已經由師傅檢查完油缸、汽門、儀表、大燈、雨刷器、機油、輪胎各基本指標后,沖刷干凈后,朝我們充沛駛來。
從青海湖大本營到茶卡鹽湖大概需要2個小時,鹽湖位于柴達木盆地最東部茶卡盆地內,面積10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氯化物型鹽湖。初步測算,氯化鈉儲量4.5億噸,鹽礦厚度8米,最厚可達15米以上,據說夠全國13億人口食用80年左右。由于這兩天下雨緣故,鹽湖沒有呈現結晶狀,最好的時候師傅說能產生鹽花,我們看到的鹽湖是淺淺的綠色,上面飄著很薄一層顆粒結晶體。
從茶卡鹽湖離開后,經過了環湖最大的寧瑪派賬房寺院――沙陀寺,路途中再次下雨。濃密的云黑壓壓的一大陀,我們的車奔馳在國道上,像是跟云移動的速度賽跑,沖出那片陰霾就撥云見日。青海的天真是變化無常,在金銀灘商業景點吃了午餐出來的時候,看到了有生以來的完整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