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cbi教學理念論文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cbi教學理念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cbi教學理念論文

篇1

《商務導論》是商務英語專業必修課程,本文提倡基于概念體系的cbi教學理念。該理念是在CBI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各高校專業人才培養要求,提出交際語言能力各要素和語境及語言使用者自身原有知識結構的交互作用模式的一種外語教學理念。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學生不再是通過傳統的學習純粹的語言材料來提高外語水平,而是在基于概念體系的CBI理念下學生能夠課前、課中和課下自我發現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并有針對性地將所學內容進行積極有效地輸出。因此,教師的主要責任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商務導論》課程的教學模式既不同于其他經濟類專業課程,也與傳統的精讀、泛讀等課程的教學模式不同。因為,《商務導論》課程理論性較強,概念和術語多、且難理解,所以絕對不能一味地強調完全侵入式教學。否則學生對所學內容無法理解和吃透,既不能學好語言,也不能學好專業知識。例如,《商務導論》課程第一章是經濟學基礎,學生較難理解的部分是核心概念、供需關系和經濟指標。針對這部分內容,學生課前通過系列性導入性視頻,了解經濟學定義和供需關系等。通過章節概念譜系圖掌握概念之間的關聯,對較為晦澀難懂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對章節中出現的理論部分,如自由市場經濟等,引導學生在CNKI數據庫搜索相關的中文文獻,要求學生對兩種語言的教材和資料認真預習。其次,關注輸出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任務來提高學生的口頭輸出能力。具體來講,給學生布置主題式討論、核心術語辨析、理論要點概括等任務,要求學生形成討論組在課上或課下進行細致討論,教師課堂上可以抽查,作為平時考核的重要部分。這種方法讓學生沉浸在良好的英語口語氛圍中,不僅提高了一般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參與真實商務語境下的話語實踐,有效運用商務概念和理論完成商務溝通任務。最后,小論文的寫作模式確保了學生的筆頭輸出能力。例如,要求學生對章節中概念、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將這種觀點、支撐論據以及最終結論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專業英語寫作能力,而且提高批判性思維,為分析、解讀、起草商務領域內不同體裁的商務文件,如商務計劃等奠定基礎。

篇2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3年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大學英語課程中CBI主題教學模式應用的有效性研究”( 項目編號:W2013115)成果。

一、理論基礎

作為一種開放性的教學理念,CBI在兼收并蓄多家理論精華的基礎之上不斷開拓創新而形成了目前比較成熟、實用的先進教學理念。然而,就其理論根源來看,學界一致認為語言學習理論和認知學習理論為CBI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這兩種理論均把二語習得看成是一種綜合性的認知行為,均認為在二語和外語學習的過程中應遵循第一語言習得的方式,盡量為學習者創設真實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并能真正具有交互意義的語境來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機會進行真實的語言輸入與輸出的練習,進而使學習者能在自然、和諧且不失學術意義的背景下完成語言的記憶和應用。由此可見,交際功能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為CBI的不斷完善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此外,合作學習理論,關于學習動機、興趣等的相關研究以及批判性思維等的研究也為CBI理念提供了合理而必須的理論解釋。

二、CBI國內研究評述

國內CBI研究呈現出“理論引入――應用探討――實證研究”的一般發展趨勢。隨著20世紀80、90年代國外關于CBI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內容為依托的外語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內專家和學者的關注,大量研究論文隨之發表。在理論引入和應用探討階段,國內較早的有王士先關于CBI基本概念和原始模式的介紹,從理論上探討了CBI在中國外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能性,認為結合專業進行語言教學應該是大學英語基礎學習結束以后專業英語閱讀教學的方向。[1]此外,馮清高和李少軍探討了CBI在大學專業外語教學中的理論應用[2],蔡堅從理論支持和實踐策略方面探討了CBI教學模式之于二語教學的影響[3],戴慶寧和袁平華對CBI的教學理據和教學元模式進行了比較深入而全面的探討[4][5],廖春紅在其2011年完成的博士論文《內容依托教學模式中學科知識習得研究:一項基于法律英語課程的案例研究》中結合語言輸出假說理論、互動假說理論、知識框架理論、任務教學理論等方面來探討解析內容依托教學的科學依據。此外,還有學者就CBI與批判性思維,CBI與大學公共英語寫作,以及CBI在整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全面推廣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簡言之,雖然國內關于CBI的研究起步較晚,但在理論研究和應用探討階段,在總結和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方面尚屬比較充分。在實證研究階段,國內從2005年開始就不斷有研究人員進行多方面的教學嘗試,其中較典型的有石英發表的關于CBI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電影欣賞教學中的應用[6],曹賢文將內容教學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7],高玉霞等將CBI應用于護理專業教學的研究[8],顧飛榮等將CBI應用于博士研究生英語寫作教學的研究[9],常俊躍等進行的英語專業基礎階段內容依托教學問題的實證研究[10]等。這些研究或從定量的角度或從定性的角度均證明了CBI教學模式對外語教學和學科教學的積極作用。然而,相比于國外研究,國內的實證研究仍存在諸多不足,主要體現在:一、研究對象不均衡。國內學者對CBI的實證研究多集中于對本科和高職階段的英語教學,約占研究總數的92%,鮮少涉及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生英語教學及針對CBI教師本身專業發展的研究。二、研究廣度和深度有待完善。國內關于CBI的研究所涉及到的研究層面展開不足,較多集中于CBI的教學適用性和有效性方面,至于語言測試、第二課堂、學生需求等方面對CBI教學的影響等方面則較少涉及。另外,國內研究在某些層面上缺乏研究的連貫性和系統性,例如常俊躍就英語專業初級階段開展CBI教學模式進行了科學嘗試并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但就其它階段,如英語專業高級階段或者是非英語專業的各個階段的研究目前還沒有類似的系統研究出現。[11]最后,就CBI對學科教學的有效性方面目前涉及較多的仍為護理、商務、對外漢語等傳統熱門研究專業,急需進一步擴充到更多領域的研究。

三、學術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外語教學模式是將語言教學同學科內容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此模式中,教學活動完全圍繞學習者目標習得內容,并以目標習得內容為依托來獲取并處理信息。CBI教學模式從理論上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它在滿足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賦予語言真正的意義,降低學習焦慮感,旨在提升語言學習者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CBI教學模式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打破了多年來的傳統教學模式,第一次把語言教學和學科內容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把教學的重點從教授語言本身轉變到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獲得目標語言能力,這是對傳統語言教學的一種本質上的改革。CBI為整合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導入CBI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是對二語習得理論、認知關聯學習理論及合作語言學習理論等做出的實踐方面的嘗試,更是對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實踐意義方面的深入探索,不但有助于培養學生實際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助于深化關于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推動教育研究范式的新的變革。

參考文獻:

[1]王士先.CBI――專業英語閱讀教學的方向[J].外語界,1994(2):27-31.

[2]馮清高,李少軍.內容教學法評介[J].廣東民族學院學報:高教研究專刊,1995:84-88.

[3]蔡堅.第二語言習得與CBI 教學模式的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2):13-15.

[4]戴慶寧,呂曄.CBI 教學理念及其教學模式[J].國外外語教學,2004(4):16-20.

[5]袁平華.依托課程內容進行外語教學之理據及教學元模式探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3):31-36.

[6]石英.CBI 理念與電影欣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4):81-83.

[7]曹賢文.內容教學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5(1):7-11.

篇3

【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7-193-2

一、引言

當今世界語言人口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是全球變化的趨勢。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成為縮小地域間差異的重要途徑。因此,更為有效的外語教學法需要被開發出來以滿足本地外語學習者的需求。傳統的外語教學方法過分強調語言的形式,把目標語和其富含的實質內容分隔開來。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簡稱CBI)整合了語言、內容和學習者認知能力的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被廣泛應用于西方國家的語言教學中。CBI教學理念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爾的“沉浸式”實驗班,是將語言技能教學基于某個學科教學或者基于某種主題教學來進行的一種理念。教師把目標語作為工具或媒介來探索知識,這種教學理念被認為是發展語言能力更為自然的一種方式,類似于兒童最初學習母語的方式。CBI鼓勵學生從第一節課開始就通過使用語言來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它的理念是使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者,并培養其在課外繼續學習的能力。CBI不僅為語言學習提供了的認知基礎,也為語言交際提供了所需的動機基礎。

二、CBI教學理念介紹

二語習得研究的輸入假說是CBI的一個重要的理論來源。Krashen S.D.(1985)提出了語言習得理論的五個假說,其中之一就是有意義的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Krashen認為,只有當學習者接觸到“可理解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學習者現有語言水平的第二語言輸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對意義或對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對語言形式的理解時,才能產生習得。這種思想促成了CBI教學理念的產生。作為一種外語教學理念,CBI的基本原則是將外語作為學習各種學科內容的媒介(medium),使學科內容成為語言學習的源泉,語言能力的獲得則是理解這些學科信息及內容的“副產品”。

Widdowson在20世紀60年代首先提出了語言教學和學科教學可以完全結合起來,英語習得的過程可以通過其他學科作為媒介。20世紀80年代以來,CBI教學模式呈多形態多規模發展起來。Met(1998)把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方法描述為一個連續體。沿著這個連續體,最左邊是內容驅動的語言程序,如完全和部分沉浸法,最右邊是語言驅動內容的程序,包括基于主題單元的課程或利用內容進行操練的語言課。傳統的外語教學法將重點放在語法和語篇能力上,即語言的用法和形式上;CBI理念將重點放在語言的使用上,強調學習有關內容而不是學習有關語言。Krashen也強調第二語言習得的成功取決于意義(meaning)而不是形式(form)。在國內,王士先在1994年率先向國人介紹了CBI的基本概念及原始模式,從理論上探討CBI在中國外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能性。蔡堅(2002)從CBI教學模式為第二語言教學模式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實踐策略這一點談了他的看法。俞理明&韓建俠(2003),戴慶寧&呂曄(2004),和袁平華(2006)對國外CBI語言教學作了比較全面深刻的理論探討。近年來,社會及國家對外語教學提出了培養學習者外語綜合應用能力和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的要求。CBI順應了這種要求,它可以幫助學習者從學習環境中抓住有意義的互動機會,有效地將語言的形式、功能和意義結合在一起。CBI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種新思路,在英語課堂中將被廣泛使用。它擁有以下三個優點,(1)課堂教學圍繞有關主題或學科內容,而不是傳統的語言形式或規則系統等,學生通過對特定主題的學習獲得語言交際能力。(2)為學習者在課堂上進行有意義的,映射其文化知識的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3)在可掌控的大量的聽、說、讀、寫中提高了學習者的思維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語言課程將擺脫單純將語言形式作為教學基本內容的現狀,通過語言所承載的內容,即知識的學習帶動語言能力的提高。

CBI是一種教學理念而不是具體的教學方法,它沒有統一的模式。一些最常見的模式,被越來越多的外語教育工作者在全球范圍內應用,包括課程模式,輔助課程,基于主題和地區研究模塊,特殊用途的語言(LSP),學科教學,跨學科外語教學(FLAC)。

三、基于CBI教學理念的常見教學模式

(一)主題模式

主題教學模式由于操作簡單,對學生語言水平要求相對較低并能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所帶來的優勢,為我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主題模式的教學材料選自目標語原創的各類主題、話題,如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家庭、食物、音樂等。在CBI中,這些主題和話題起著核心作用。語法學習不再是教學的中心,它圍繞話題并依賴于話題。教師首先把話題和學生的先驗知識融合起來,由師生共同識別、分享內容和課程目標。教師針對學習者不同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傳統,從視覺、聽覺上多樣化地呈現課程內容。鼓勵學生使用恰當的技術詞匯來表達主題內容,并提供書籍,信息文本,和其他與內容相關的資源,并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它們。教師通過宣講主題內容,實現語言教學的目的。CBI有利于激發學生對語言形式的思考,有利于學生把聽、說、讀、寫四種技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二)課程模式

課程模式的教學材料選自目標語的各類專業課程,難度要符合學生現有語言水平及專業的接受能力。具體來講,課程模式由八個部分組成:教師備課、學生背景信息采集、可理解性輸入、教學方法、師生互動、語言操練、教師授課、課程評價。課程模式視語言為學習專業的工具。要求學生掌握學科知識而不是語言知識,旨在通過可理解性的輸入習得語言能力。課程模式適用于各類高等院校學生或預科學生,以及有科研和學術要求的群體。學生語言能力要求在中等或中等以上。課程模式主要由專業教師而不是語言教師來承擔授課任務,并且對專業教師的要求極高。專業教師既要熟悉某一學科知識,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又要能熟練運用目標語進行可理解性講授,借助上下文、圖表等語言技能,使學生理解、掌握學科知識。課程模式的評估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包括形成性和總結性,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措施。評估包括課堂觀察、教師測驗、學生自我評價、同行評價等。

(三)輔助模式

CBI為自然地習得語言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因為它為真實地、有目的地運用由研究主題內容所產生的目的語提供了無數的實踐機會。如果學生目標語水平相對較低,學校可加開一門輔助的語言課幫助學生理解并跟上專業課教學。專業課和語言課分別由專業教師和語言教師上課。語言課作為專業課的輔助課程,即為輔助模式。輔助模式強調學生學習專業內容的同時還要發展語言技能,把專業內容學習和語言學習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由于輔助模式涉及專業和語言兩類教師,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團隊設計和團隊合作顯得尤其重要。兩門課的教學大綱要經過相互協商。語言課應以專業課為出發點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8]。輔助課程模式鼓勵學生用新的語言來完成任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提高學生自信心。

四、結語

2007年,教育部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該要求明確規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以該課程要求為參照,大學英語課程不應當只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它也是一門拓展學生知識面,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從而提高人文素養的素質教育課程。目前,定位于基礎課程的傳統大學英語課程已經難以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眼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即從教學模式的改革走向教學內容的改革。很多高校按照大學英語改革的要求,引進了許多國外新的教學理念進行了課程改革。在課程開設的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

人類行為的復雜性決定了每一堂語言課的設計,每一個語言項目的規劃都要基于語言和語言學習的環境。沒有一種單一的學習理論或教學方法能適用于所有學習者。因此,我們在借鑒國外的外語教學理論的同時要注意結合中國的外語教學現狀,尤其是要進行教學實驗加以驗證。比如說,在CBI教學理念中,雖說教師設計的任務要以內容為焦點,為學生創造深入研究、在“做”中學習語言的機會,但是為了適應中國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和傳統,無論任務活動是控制型或交際型,都需要增加為了交際目的而進行的單詞和語法規則的講解環節。對于各種各樣的外語教學理論,我們不能照單全收,必須進行科學地甄別和分析。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外語學習者,任何一種外語教學方法,如果不在這個大試驗場來接受檢驗,都不可能是全面的、科學的。只有建立在堅實的調查研究和實驗基礎上的外語教學理論,才有真正的說服力和生命力,才能指導我們在正確的道路上進行外語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New York:Longman,1985.

[2]Genesee, F. Learning through Two Languages: Studies of Immersion and Bilingual Education[M]. Rowly, MA: Newsbury House Publisher,1987.

[3]高璐璐,常俊躍.英語專業基礎階段內容依托教學對學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發展的影響分析[J].中國外語,2013,(1):54-59.

[4]徐婧.國內外CBI教學法研究綜述[J].劍南文學,2012,(7):295-296.

[5]顧飛榮,嵇勝美.近15年國內CBI外語教學研究述評[J].韶關學院學報,2009,(11):133-136.

[6]曹佩升.大學英語CBI主題教學模式有效性的實驗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2,(5):51-54.

[7]戴慶寧,呂曄.CBI教學理念及其教學模式[J].國外外語教學, 2004,(4):16-20.

[8]蔡文君.關于具有中國特色的CBI語言教學模式[J].職教論壇, 2012,(35):32-34.

篇4

1 高職商務英語的培養目標及教學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我國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教學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表現為它對專業知識、實踐性、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指出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寬闊的國際視野、專門的國際商務知識與技能,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較高的人文素養,能在國際環境中熟練使用英語的國際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高職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其中開展商務英語教學是一個有效的措施。這個舉措從多渠道為國家培養綜合性和應用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我國高職商務英語處于教學模式轉型的新階段,即從傳統的學院式教育模式逐漸向就業導向模式轉變,體現在教學目的不再是以某一專業學科為目標,而是學生離開學校后所從事專業或工作為目標(Dovey,2006)。目前我市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的現狀為: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不牢固;學習目標和考試目標較明確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有待提高;教學內容和專業聯系不夠緊密,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商務英語應用能力;教學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校企合作急需加強;考核方式單一,不能有效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求。基于此,探究一個適合我市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教學人才培養模式勢在必行。

2 基于CBI理念的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CBI教學理念因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優勢成為國內外語教育者關注的焦點。它的理念是將語言教學基于某個主題或某個學科來進行教學,其教學重點從語言本身轉移到對專業內容的學習。這種教學理念將目標語和專業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種將專業課和外語課有效結合的教學模式。CBI教學理念是建立在認知科學和二語習得的研究之上,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可實踐性和有效性,為優化第二語言或外語的學習提供了新的視角。袁平華(2011)等的相關教學實驗結果發現CBI教學理念使學生對內容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提高都產生了積極效果。Stryker&Leaver(1989)強調CBI有四個顯著的特征,即以學科知識為核心、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學習新信息和課程設置必須符合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因此,通過探討CBI教學理念和其實踐模式,找到適合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這無疑是一項積極、有效的研究。本研究的數據來源為筆者的相關研究:“從學生對CBI的態度探索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模式”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需求調查分析”。研究對象是南充市高職商務英語專業2013級接受過以商務知識為內容,英語為載體的商務英語專業課教學模式的100位學生,問卷主要調查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學生對CBI理念的態度及學生對學習目的、課程設置、任課教師、教材、考試方式的看法。

3 基于CBI理念的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集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課程設置與課程大綱、課堂與實驗教學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管理與評價體系、保障機制等為一體的復雜體系。由于研究時間和人力資源有限,本研究中研究者將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內容分為四個方面:教學目標、教學策略、課程設置、教學評價。

教學目標是指培養者通過培養活動使培養對象在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上所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和規格標準。其中,知識目標為:使學生在現有的英語基礎上,掌握商務活動中的詞匯、術語和句型及商務活動中的一些流程、禮儀、法律等專業知識。調查顯示有58%的學生表示希望習得商務相關詞匯、術語和句型表達,70%以上學生表示通過CBI能夠提高跨文化商務英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能力目標為:培養學生完成用英語進行跨文化商務活動的交際能力。盡管超過60%以上的學生認為CBI能夠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思辨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并能優化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學習商務英語的能力,但90%的學生表示自己的跨文化商務英語應用能力不夠全面。說明我們有必要整體性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素質目標為: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創新意識等。總之,高職商務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去從事涉外商務活動的能力,即能夠處理商務業務的實用英語。實用還要有針對性,即針對市場的需求和工作崗位的要求。這就是說教學重點不僅在打下厚實的語言基礎,更要突出培養在跨文化商務環境下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使學生達到從事涉外商務的從業能力要求。

教學策略涉及怎么教的問題。這關系到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相輔相成。第一課堂需要培養學生在語言、商務、跨文化、人文素質在理論和實踐上相結合。我們可以使用商務為內容,英語為載體的教學模式,79%的學生對CBI教學模式持積極肯定的態度;69%的學生認同CBI教學模式能夠提升自己的商務、英語、跨文化能力。在CBI教學中將崗位所需的教學內容直接用英語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豐富學生的商務知識、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以最終提高學生的跨文化商務英語能力。另外,在資金、師資完備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建立商務英語模擬實驗室,讓教學更加貼近現實。第二課堂,即校企合作的崗前培訓和畢業實習。這需要培養學生在語言、商務、跨文化、人文素質在實踐和社會需求上相結合。第二課堂的開展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經營理念、創業精神。37%的學生表示愿意花時間和精力通過第二課堂來檢測學習效果。因為它能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地解決問題能力、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完善自我評估以提高學生的職場競爭力,免遭用人單位的經驗歧視。總之,教學要培養學生知識的實用化、技能化和職業化,鼓勵學生使用相關知識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反思。

課程設置的科學與否將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成效。高職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應以整體性、多樣性、適應性和針對性為指導,以職業分析為基礎,以工作需求為主線,以教學模塊為單位,遵循夯實語言基礎,突出應用能力的原則,必須符合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課型搭配要注重商務英語交際的典型性、實用性、時代性、趣味性和操作性。商務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應立足學生今后就業的崗位,以社會需求和崗位能力要求為出發點。當然課程設置還需要立足實際辦學情況。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重視培養學生在商務活動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對于學校開設的課程,多數學生持積極肯定的態度,他們尤其喜歡課程建設比較成熟的英語語音、商務英語綜合課和英語聽力,這些課程也容易符合學生的語言水平和認知情感需要。但為了滿足企業和市場的需求,課程設置還要滿足學生將來職業和個人發展要求,學校可開設相關選修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延伸性,如物流英語、文秘英語等行業英語課來實現職業化的CBI教學。同時,學校還可以與相關行業合作探討出適合企業和市場要求的課程設置,實現“工學結合”。

教學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標準對培養模式各環節的教育教學過程及其培養對象的質量與效益所作出的價值判斷。76%的學生支持形成性評價手段。學生還接受期末考試形式多元化,如試卷(開卷)、論文、見習報告。這些形成性評價、開放性評價和實踐性評價能從多維度評價學習效果,如評價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創新能力、實際應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評估能力、文獻調研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及論文寫作能力。此外,評價主體和評價內容也應多元化,主體可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專家評價;內容可包括知識技能、學習興趣、參與度、團隊精神、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反思能力等。88%的學生表示會主動考取相關行業證書。于此,本研究建議學校應鼓勵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如BEC、單證員、國際商務秘書、商務翻譯考試等,甚至可以考慮用一種證書代替課程學分以實現教、證、崗三位一體。同時,學校還可鼓勵學生進行商務專業學位的學習或者跟班學習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參加的考試成績也可算入總學分。這樣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熱情還能滿足市場需求。

4 結語

采用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模式為我市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和借鑒不僅能滿足學生將來工作和專業的發展要求,更能促進高職教育通過改革進行“工學結合”培養模式以適應現代經濟建設、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需求原則,培養出高素質、懂英語、業務精的復合型和能力本位型商務英語人才,這對于中國經濟發展急需跨學科人才的今天,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篇5

一、引言

當今世界,醫藥科技飛速發展,各國之間的醫藥信息交流及相關貿易越來越頻繁,醫藥英語已成為現代醫藥學工作者的必需技能。但醫藥英語專業性強,詞匯構詞復雜,且單詞詞義和通用英語的詞義差別較大,這些因素成為醫藥工作者學習英語的巨大障礙。而當前,重語言知識,輕醫藥專業技能的通用英語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醫藥英語人才的需求。由此促使醫藥類院校轉變教學觀念,加快醫藥英語教學改革的步伐,探索新的醫藥英語教學模式。CBI(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 )教學法即內容依托教學法正是在此背景下產生并得到外語教學界的認可的。這種教學模式改進目前以純語言知識為核心的語言驅動教學模式,引入醫藥學知識為核心的內容驅動教學模式,把醫藥英語語言學習同醫藥專業知識學習結合起來,走依托醫藥專業知識驅動英語學習的醫學英語教學改革之路,提高學生語言交際和專業應用能力。

二、CBI教學理念簡介

(一) CBI起源

CBI譯成“依托式教學”,[1]是近年來我國外語教學法和應用語言學研究的新內容。這一教學理念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開展的沉浸式教學實驗。這種教學理念的成功經驗受到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地外語教育者的關注,他們相繼開展實驗并取得許多成功范例。[2-3]國內也有學者建議實施語言與內容相結合的語言教學形式,在大學英語教學環境下以內容為依托的外語教學模式也相繼開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4-5]這些沉浸式英語教學班的成功經驗證明了這種理念的可行性,現在這種理念已在世界各地的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

(二)CBI 定義

CBI 是一種通過其他學科的內容在變相地教授英語知識,這樣不僅能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讓學生學過知識之后牢記不忘,因為只有激發主觀能動性才能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學習。在學習其他學科的時候,順便也捎帶著對英語知識進行了解。其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征:1.依據學科內容為核心;2.內容真實生動;3. 學習新知識;4. 教學內容符合學生興趣。

(三)CBI 教學模式

CBI教學理念常見的內容依托式語言教學模式有以下四種: 主題模式( theme-based approach ) ; 課程模式( sheltered content course) ; 輔助模式( adjunct courses)和專題模式( 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在主題模式下,教學材料圍繞特定主題展開,語言材料注重原創性和趣味性,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興趣愛好。在課程模式下,語言作為學習專業課程的工具,學生通過可理解性的輸入習得語言,課程教學重在掌握學科知識而不是習得語言知識。在輔助模式下,教學過程中同時開設專業課和語言課,語言課為專業課服務,學生借助語言知識掌握專業內容。在專題模式下,授課內容與專業知識密切相關,教學材料采用實際工作崗位或有關學科領域的知識內容。[7]

三、CBI理念在醫藥英語教學中的實施開展

(一)CBI理念下的教學模式設計

基于CBI教學模式的選擇強調英語語言與醫藥學專業知識的融合,蘊含注重語言技能訓練的傳統理念和倡導依托學科專業知識學習語言的新理念,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CBI理念具體在醫藥英語大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在大學第一、二學期采用主題模式教學,此階段的教學目標側重于通用英語向醫藥學英語的銜接和過渡。教學過程中,學生以目標語言為媒介獲取新信息來提高語言水平; 教師圍繞所選材料的話題和主題內容組織教學。在第三至第六學期實施輔助模式和課程模式相結合的教學,其中課程模式側重和醫藥學專業知識相結合的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英語語言基礎,同時對醫藥學專業知識也有一定的掌握;而輔助模式指在此階段同時開設醫藥方面的專業課和英語方面的語言課,由醫藥專業教師負責醫藥學科內容教學,由外語教師負責語言教學。在第七學期開展專題模式的教學,選取當前醫藥專業領域的最新熱點以及醫藥行業的社會需求要點作為專題,旨在進一步提高和拓展學生的醫藥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二)CBI理念下的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貫徹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法,是通過課程內容的設計來實現的。我們根據以上大學不同階段教學模式的選取,設計相應配套的課程。

首先在第一階段主題模式教學的開展過程,主要設置醫學英語和藥學英語的聽說讀寫課程,教學內容涵蓋醫藥學文獻閱讀、日常病例診斷、醫患溝通、病歷討論等,形式包括寫醫藥學論文、病歷等。接著,在第二階段課程模式和輔助模式的實施過程,開設基礎英語醫學史、基礎英語藥學史、中國醫學和藥學、公共衛生英語等醫藥專業相關的英語課程。此階段課程設置的目的是以英語為媒介,系統教授醫藥專業知識,以醫藥專業知識為依托來提高英語水平,課程的語言內容直接與學生的專業需求相關。最后,在專題模式的教學階段,我們根據不同的醫藥專業設置不同的專題英語課程,例如骨科醫學專業可以設置骨科英語課程,法醫專業可以設置法醫英語課程,中藥學專業可以設置中藥學英語課程等等,課程設置充分體現出不同專業的特色。

(三)CBI理念下的教材選取

CBI理念下的教材選取應充分考慮專業需求,應當有適合基礎醫藥研究方向和臨床醫藥研究方向的不同教材,以滿足學生未來的職業需求;并且教材的選擇應充分體現CBI理念四種模式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系列風格,也要彰顯醫學科學發展特征,具備前沿性;同時還要考慮材料的可操控性,教學內容的篇幅不宜過長,生詞不宜過多,以免繁瑣的句法和枯燥的內容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我們具體根據課程設置在學生培養的不同階段選擇相應的教材。主題模式的教學材料大多來自各類原創的目標語主題。所選的主題應是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是他們所需要的,也能提高學生語言水平的。輔助模式和課程模式的教學材料選自用目標語所設計的專業教材,教材的難度水平要與學生的專業和語言水平能力相符,對于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要求需要在中等及以上。專題模式的教學材料采用實際工作崗位或有關學科領域的知識內容。

(四) CBI理念下的教學評價方法

CBI理念下的教學評價方法包含多元測評體系,以語言測評體系和專業課程體系為主,過程測評為輔,能夠更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醫藥學英語綜合水平和應用能力。根據不同的教學模式,可以具體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主題模式的教學評估以語言知識測試加過程評價,如課堂討論、主題作文等手段來進行。課程模式的教學評估以測試醫藥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來考查學生語言水平,同時對學生進行過程評價,不進行專門語言測試。輔助模式的教學評估分為醫藥專業評價和英語語言評價兩部分,專業課測試考查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語言考試檢測語言知識學習情況,兩種評價都加上過程評價。專題模式的教學評價則以醫藥專業測試加過程評價來進行。

四、結語

CBI 從教給學生語言本身轉變為通過教授的過程獲得某項能力。在醫藥英語教學中推廣這種理念是對傳統教學的一個變革。本文通過推廣CBI理念,開展本校醫藥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將英語語言和醫藥專業知識相結合,在學習醫藥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醫藥英語,這對學生提高醫藥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并且還有助于學生知識結果的優化。

[ 參 考 文 獻 ]

[1] 俞理明,韓建俠. 渥太華依托式課程教學及其啟示[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3( 6):465-468.

[2] Kasper, L. F. The impact of 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al programs on the academic progress of ESL student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7 (4):309-320.

[3] Burger, S. &M. Chrtien.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production in 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courses at the University of Ottawa [J].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La Revue Canadiennedes Langues Vivantes.2001(1): 84- 102.

[4] 戴慶寧,呂曄.CBI教學理念及其教學模式[J].國外外語教學2004(4):16-20.

篇6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迅猛發展,與國際市場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以銀行為首的金融機構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面臨嚴峻的就業前景,提高中職畢業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能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中職金融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定位為培養能夠勝任銀行前臺柜員、銀行、證券、保險客戶服務代表和金融產品營銷工作,協助上級領導管理金融事務的專業人才。鑒于此,筆者以培養學生的銀行英語交際能力為主要目標,探討了CBI教學理念中適用于銀行英語教學的模式,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二、關于CBI教學理念的概述

CBI是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以內容為依托的語言教學)的簡稱,它是基于學科內容進行外語教學的一種理念。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將語言教學基于某個主題或學科來進行,把教學的重點從對語言本身的學習轉移到對學科內容的學習上。CBI理念認為當語言教學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時,當語言作為學習學科知識的媒介時,便產生了最理想的外語、二語習得條件。在此理念的導向下,引導學生使用目標語而不是母語來學習學科知識,把目標語作為工具來探索知識,使所獲得的信息與學生個人學習目的和受教育目密切相關,進一步促進了語言習得,增加了語言學習動機。由此可見,此種教學理念下的英語教學必將促成目標語的語言能力發展。

三、基于CBI教學理念的四種常用教學模式

CBI只是一種教學理念而不是教學方法,也沒有單一的模式。根據教學目標的差異,基于CBI教學理念的模式有多種,一般常用的有四種:主題模式(Theme-based approach);課程模式(Sheltered-content courses);輔助模式(Adjunct courses)和專題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

1.主題模式

主要由外語教師承擔授課任務,多用于基礎階段,其目的主要在于讓學生以語言為媒介獲取新信息,并在獲取新信息的過程中,同時提高語言水平。教學材料選自目標語原創的各類主題、話題,所選主題、話題要符合學生的需求,要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評估以語言知識測試加過程評價如課堂討論、主題作文等手段來進行。

2.課程模式

主要由專業教師而不是語言教師來承擔授課任務,要求專業教師既要熟悉語言習得過程,又要熟悉某一學科知識且能熟練運用目標語進行可理解性講解。學生語言能力要求在中等或中等以上,要求學生掌握學科知識而不是語言知識,意在通過可理解性的輸入習得語言能力。課程模式以測試學科知識掌握程度來考察學生語言水平,并加過程評價進行教學評估。不進行專門語言測試。

3.輔助模式

是一種同時開設專業課和語言課的模式。語言課為專業課服務,要求學生借組語言知識掌握專業內容。由專業教師和語言教師共同授課,意在讓學生借助語言知識掌握專業知識并提高語言水平。語言教師不僅要熟悉專業內容,而且還要結合專業內容指導學生記筆記、做作業等。輔助模式的教學評估分為專業和語言兩部分。專業課測試學科知識,語言課測試語言知識并加過程評價來進行。

4.專題模式

其授課內容與某一行業或專業有密切關系。教學材料來自實際工作崗位或有關學科領域,旨在為特殊崗位培養特殊人才,適用于教學對象為職業學校的學生。教學授課既可由專業教師主持,也可以由語言教師負責,意在通過學量的學科內容來提高語言運用技能。教學評估以專業測試加過程評價來進行。

四、中職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

中職學生是一群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是直接面對崗位和就業的教育,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很強。有別于基礎英語學習所強調掌握的一般的語言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專業英語以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當英語教學附上“專業”時,學生能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實際意義。它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意愿,使專業學習和英語學習互為促進。然而目前絕大部分的中職專業英語課程都主要由語言教師承擔,存在對專業英語課程認識不到位的情況,把專業英語和公共基礎英語按照同一模式去組織教學,專業英語教學目標不明確,忽略了專業英語的專業特性。而在學生方面,大部分中職生的英語基礎都不夠扎實,接受能力比較參差,學習積極性也較弱。雖然比起公共基礎英語,專業英語對于將來的就業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但很多同學未必能意識到專業英語學習對未來要從事的工作的意義,一部分同學的學習目的就是勉強應付考試,對教師組織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在中職專業英語教學中,語言教師擔當著重要的任務:要處理好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銜接,具備良好的英語水平的同時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幫助學生有機地把語言學習和專業技能學習結合起來,為學生共同學習語言和專業知識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而其中這種把語言教學和學科教學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正是CBI(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教學理念的體現。

五、中職銀行英語的特點

中職金融事務專業主要是針對社會對金融人才的需求而開設的,以培養能夠勝任銀行前臺柜員、銀行、證券、保險客戶服務代表和金融產品營銷工作,協助上級領導管理金融事務的專業人才為目標。銀行英語課程的主要內容根據行業需要以及中職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崗位對英語知識的需求而編寫。課程內容基本涵蓋了金融專業的中職畢業生主要從事的工作崗位所需的基本英語知識。課程的教學目標為通過運用目的語教學學科內容,把語言系統與內容整合起來進行教學,使豐富的內容信息形成了支持語言發展和智力發展的情景,充分體現了CBI教學理念的核心思想。

六、CBI理念下的教學模式在中職銀行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教學模式

在辦理銀行業務過程中,英語主要被用于介紹銀行業務及辦理方法,語言技能以聽說為主,所涉及的金融專業知識不深,專業術語也不難。中職專業英語教學以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語言運用能力為主要目標。因此,在銀行英語教學過程中筆者主要采用主題模式進行教學。

CBI主題模式(theme-based approach))的教學圍繞話題、主題,結合聽、說、讀、寫包括語法在內的各項語言技能,開展綜合訓練,逐步深入。采用列表、圖片、影視、模擬等各種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銀行英語的主題和話題符合學生的專業需求,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獲取新信息的過程中,提高了語言水平,增強了語言技能。為了使CBI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更為直接有效,Stroller曾提出過“6T”方法,即主題(theme)、課文(texts)、話題(topics)、線索(threads)、任務(tasks)、過渡(transitions)。針對實操性強的主題模式教學,筆者將銀行英語課程設置為以銀行業務為主題(theme),以銀行情景英語對話為課文內容(text),以針對辦理業務為話題(topic),以了解業務辦理流程為線索(thread),由了解銀行業務過渡(transition)到辦理業務。

2.教學內容

教學在銀行情景中展開,內容主要涉及:咨詢、開戶、辦理存款、辦理取款、兌換外幣、兌換旅行支票、辦理退匯、辦理掛失、租用保險箱、辦理匯款業務、提供房屋貸款以及提供外匯貸款。筆者把語言與內容融合起來進行教學,遵循了CBI教學理念的四點原則:

(1)基于學科內容進行外語教學

根據金融專業課程設置選擇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遵循傳統的語言教學方法教授語法知識,而是根據行業需要以及中職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崗位對英語知識的需求來教授技能,學生在學習、操作銀行業務的同時語言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2)使用目標語學習學科知識

在銀行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獲得了一個真實的學習工作情景。學生以目標語作為媒介學習新的信息,在獲取新信息的過程中,同時提高了語言的交際能力。這種把語言與內容融合的教學方式是一種綜合技能的整合。

(3)教學主題、話題適應學生需求,能引起學習興趣

銀行英語的主題貼近學生的專業學科知識、日常生活和就業方向,每階段的話題都以銀行的主要業務為背景,與金融專業的部分學科如銀行會計、銀行儲蓄與出納、個人投資理財、證券交易實務、保險實務等內容聯系密切;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需要處理到銀行存取款、交學費、水電費、或是家里人參與炒股、貸款買房等問題,這樣讓他們對學習內容更為熟悉;最重要的是,學生今后其中一個主要的就業方向就是以銀行為首要選擇,這將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4)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在主題模式的課堂教學中,筆者采用了列表、圖片、影視、模擬等各種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實踐,承擔銀行的工作任務,讓他們在與同伴、同學的交際過程中同時操作專業技能,使他們的語言水平和技能都獲得了提高。

3.教學方法

課堂上綜合運用語言與內容融合教學法、交際法、合作法和任務型教學方法,創設真實的情景,模擬銀行場景,讓學生在真實語境的課堂環境中,靈活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和操作業務。為了更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真實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會盡可能提供真實的道具,如常用的存折、信用卡、證件、單據憑證、外幣等。課堂上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模擬真實情景的操作練習,使學生能利用目標語應對該業務辦理的交際。體現了語言學習和專業技能訓練的充分結合。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還能以小組形式參與有趣的情景英語會話比賽,讓學生從職場衣著打扮、發型要求、職業禮儀、工作程序、工作道具等對未來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從而更積極投入到學習中。

4.教學評價

CBI教學理念下的專業英語學習注重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專業英語學習過程的實質就是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從而達到掌握語言、實現交流的目的。因此教學評價要從整體上進行多元綜合能力評價,既要了解學生是否獲得要掌握的語言知識,又要評估他們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銀行英語的教學評價以語言知識測試加過程評價來進行,評價形式不單一地由教師評定,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相互評價。

七、結束語

在CBI教學理念的指導下,中職銀行英語的教學實現了語言與技能的整合,使語言知識不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而是教學的工具,成為發展語言及個體思維的媒介,為學生語言發展及思維發展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作為中職的語言教師,只有增加專業學科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把專業學習和英語學習結合起來,從而改進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加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戴慶寧,呂曄.CBI教學理念及其教學模式[J].國外外語教學(FLTA).2004(4)

[2]邱凱儀. CBI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

[3]何建菊.CBI教學理念下的專業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J].當代教育論壇.2009(1)

[4]張坤. CBI教學理念下的中職藥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0(10)

篇7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迫切需要既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又能掌握一定商務專業知識的高素質人才,而對于這種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就已成為我國目前英語專業教學的重中之重。在這種大背景下,很多高校都設置了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然而我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卻面臨巨大的挑戰。在這一教學領域中,運用最廣泛的還是傳統的翻譯加閱讀的教學方法。在這種形勢下,加強國內外商務英語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注意分析中國高校建設商務英語專業的具體情況,我們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認識和研究我國的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商務英語專業發展之路。

1. CBI具體的教學模式

CBI是一種教學理念而不是教學方法,因此也沒有具體的固定的教學模式。總體來講,常見的教學模式可分為四種:

主題模式,課程模式,輔助模式和專題模式。

1.1 主題模式主要針對的英語學習主體為基礎較低,聽說讀寫語言技能基礎階段的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為課堂的組織者,根據學生的興趣與需求選擇各類話題與主題。授課過程圍繞主題,結合各項語言技能,在提高英語水平的同時獲取主題中的專業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語言綜合素質。教學評估可結合多種方式,如小組討論,主題演講和隨堂測試等。

1.2 課程模式主要針對的英語學習主題為語言基礎較好,語言與專業并重的專業課程的教學。教學材料應為各類專業課程的教材,難度與語言學習者的專業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合。在這種模式下,對任課教師的要求極其高,既要有深厚的語言功底,同時還要熟悉所授專業的學科知識。教學評估可語言與學科知識同時進行,但學科知識應作為考察的重點。

1.3 輔助模式是指同時開設語言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兩者相輔相成。主要針對的是語言基礎好,專業課程突出的高年級專業課程。在此教學模式下,專業教師和外語教師共同承擔教學任務,分別負責專業課程和怨言課程的教學。教學評估以專業知識為主,語言技能為輔。考核形式可靈活多樣,如考試和專業論文等。

1.4 專題模式主要針對的是相關學科領域的團體或特殊的崗位人才。此教學模式既可以由專業教師主持教學,也可以由語言教師負責,旨在通過學量的專業內容來提高學科語言的運用能力,并學會利用該語言進行各種學術和科研活動等。教學評估可以通過專業測試和過程評價來進行。

2. CBI模式與商務英語教學

2.1 三大核心要素。如果要做商務英語教學中運用CBI模式,必須要滿足這三個核心要素:專業知識,真實語料和高素質的教學隊伍。

CBI教學理念旨在把語言學習同學科學習完全結合起來,以擯棄在大多數教育背景下人為地將語言教學同學科教學分離的現象。課程安排除了注重語言之外,更重要的是以專業知識為核心。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應該是在學習具體的專業學科知識如國貿、經濟法、人力資源、營銷過程中獲得的。

另外,課程的教學內容應選自真實的語言材料。教學活動的展開應該以真實的語料為背景,再此基礎上進行信息的傳遞與理解,用真實的目標語完成對學科知識的掌握,同時發展語言能力。

再次,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保證這一教學模式順利實行的保證。CBI教學模式的實施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是極其高的。首先要有很高的英語語言素質,因為這是專業學科知識傳授的載體,也是CBI教訓模式順利展開的基礎。其次,還要有精通專業知識,這也是CBI教學模式的核心所在,是英語所承載和傳遞的具體內容和信息。

2.2 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

教學內容要兼顧實用性和專業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先從學生感興趣,跟專業相關的話題入手,然后自然過度到要講授的專業的商務知識。教學手段要多樣化。在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中心,以專業商務知識為核心。其課堂組織形式也可多樣性,綜合運用任務型教學,合作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真實的語料,在提高語言技能的同時掌握商務專業知識。

3.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實施CBI模式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3.1 商務內容的具體界定

商務英語中的“商務”一詞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清晰的界定,以至于許多人認為商務英語專業培養出來的應該是“復合型”的“通才”,掌握所有的例如經濟、法律、營銷、財務、金融、廣告等一切商務知識。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全才商務人才“的培養是不現實的。學生對商務知識的掌握也只是“蜻蜓點水”,很難在專業和高端領域有所發揮。所以,要對“商務”先有所界定。

3.2 師資隊伍的培養

從事商務英語教學的教師要具備相當的語言素質,這一點不置可否,因為大多數英語老師都是學語言出身。但同時也要具備很高的商務專業知識,談及這一點很多老師就會望而卻步或知難而退。所以要建設高素質的商務英語教師隊伍就要考慮如下方法:有計劃地組織教師“走出去,請進來”即鼓勵校企合作,使老師有機會走進企業進行學習,同時聘請既懂語言又懂商務的專業認識進行商務英語教學,逐漸形成“雙師”型教師隊伍;學校相關系部的合作與教師的相互學習。同時,商務英語教師應主動學習,使自己能夠順應這一發展潮流。

綜上所述,CBI教學理念下的商務英語教學將商務專業知識和語言知識結合起來,對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和工作都很有幫助。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必然經歷一個由稚嫩到成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我們有理由相信CBI將大有用武之地,加強對它的實踐和研究必將豐富和完善我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和定位。

參考文獻

[1]王蒙.CBI與大學英語四級后教學[J].山東外語教學,2006,(2)

篇8

一、引 言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這就對21世紀的商務英語教學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21世紀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應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較寬厚的人文素養,掌握較寬廣的國貿商務基礎知識和理論,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適應各類國家政府和機關、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商務活動需要的復合應用型外語人才。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仍存在許多與時代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對其嚴重性應有清醒的認識。我們有必要認真考慮新世紀的發展趨勢對商務英語人才的發展要求,重新審視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困難,促使我們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加快外語教學改革,尋求外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本文擬從CBI的相關研究入手,結合我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并以商務英語教學為例,闡述了CBI教學模式所能發揮的功能,指出商務英語教學中實施CBI教學恰當地體現了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目標。最后探討了CBI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挑戰以及相應的對策。

二、內容依托教學定義、特征及理論基礎

內容依托教學(CBI),是以“內容為基礎的教學”,也被稱為“內容本位教學”,現在人們經常稱之為“內容依托教學”,它是一種語言與內容有機融合的外語教學模式。它把教學的重點從語言學習本身轉移到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學習語言。[1、3]內容依托教學模式具有以學科知識為核心、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學習新信息、課程設置必須符合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等四個主要特征。[4]目前,內容依托教學常見的模式有以下四種:主題模式(the Theme-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保護模式(the Sheltered Content Instruction)、輔助模式(the Adjunct Language Instruction)和專題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5]最新研究表明,CBI模式的形成是建立在交際功能理論、Krashen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之上的。CBI模式是專業內容與語言的有機融合,真正體現語言的工具性和交際性;CBI模式以學生學習的專業內容作為語言輸入,學生在通過使用語言,學習專業知識、獲取專業信息、解決專業問題的過程中,逐漸習得語言;CBI模式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了有意義的語言環境,將學習者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考慮在內,即發展自身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和專業技能,最終達到利用語言進行交流和學術研究的目的。它從多方面汲取上述理論研究的成果,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可實踐性和有效性。

三、CBI與高職商務英語教學

1.高職商務英語教學

目前,全國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相繼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源于早先國家出臺的《關于外語專業面向21世紀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即:外語專業必須從單科的“經院式”人才培養模式轉向寬口徑、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2000年國家教委頒布的新修訂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下稱《大綱》)也明確指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大多數高職院校根據自身的辦學條件、生源特點和市場需求確定了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了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大綱和《高職高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其中明確提出了:“以應用為目的,以實用為主,以夠用為度”的教學思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既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又掌握國際商務基本知識和技能,會熟練操作計算機,能進行國際貿易交流和合作的應用型人才。”

根據該指導思想,高職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應向職業化傾斜,突出“英語語言知識技能+商務知識+商務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對基礎和應用、理論和實踐、選修和必修等課程進行優化組合,確保畢業生具有專業特色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目前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大致分為四大模塊:商務英語技能:如商務英語閱讀、視聽說、翻譯、寫作;商務專業知識和實踐:如管理學、營銷學、國際商法、進出口實務、經濟學等;跨文化商務交際:如商務溝通、商務禮儀、商務談判等;人文素養:如英美文學、主要英語國家概況等。應該說,專業技能是英語專業的根基,英語專業知識則體現該專業學生的特點。關鍵是如何處理相關專業知識課程。劉潤清教授(1999)曾預示我國今后大學高年級的英語教學將從語言技能教學轉向內容教學。這里所講的“內容教學”實際上就是相關專業知識課程。有人會提出質疑,強調相關專業知識課是否會削弱英語專業基礎,不利于學生英語語言基本技能的提高。筆者認為,如果用中文講授相關專業知識課,無異于割裂語言與內容的關系。但是從CBI的定義看出,如果貫徹CBI教學理念,可以讓學生既學習專業知識,又能習得語言。當然CBI實施于高職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是需要具備生源、師資等方面的先決條件。隨著我國《中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基礎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中學生英語水平不斷提升,大學新生綜合素質和語言能力逐步增強,這些都為CBI在我國高校實施創造了條件。

2.商務英語分類

Dudley Evans和St.John[2]認為,屬于ESP范疇的商務英語課分為一般商務用途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簡稱EGBP)和特殊商務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s,簡稱ESBP)。EGBP以商務語域中的詞匯、語法、語篇以及四項技能訓練等為重點,主要用于一般商務情景下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的學習。它可以在高校低年級或基礎階段進行,語言學習是重點,商務情景是語言學習的載體;ESBP的重點不僅包括語言和技能,更應和特定的商務內容領域相聯系,以英語為媒介,學習諸如營銷學、國際貿易、經濟學、商法等。它可以在高校的高年級階段進行,其中商務內容學習和語言學習同等重要,或者以內容學習為主,語言學習為輔。高職院校學制三年,據筆者了解大部分院校在第2學期,也就是基礎階段開始講授相關專業知識課程,屬于EGBP教學。

3.CBI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眾所周知,CBI的常用教學模式有四種,它們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擔任不同的角色和功能。那么,哪種教學模式比較適合高職商務英語基礎階段的教學呢?鑒于我國高職院校實際情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適應能力和教育發展水平,備受外語界青睞的主題模式(the Theme-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則比較適合高職教學。該模式形式較靈活,主要依靠主題內容進行CBI教學,所涉及的主題內容不是十分專業,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組織教學。具體教學任務由教師制定,教學時間視學生的實際水平靈活掌握。另外,CBI對學生的語言水平要求不太高。采用主題模式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合適的教材,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學習主題內容的同時,又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目前商務英語教材中都吸收了主題式教學的合理成分。比如牛津大學出版社的“Business Objective(Vicki Hollett 主編)”,均按照商務主題對課文進行分類,包括“打電話”、“交換信息”、“報告”、“社交”、“開會”、“作計劃”、“商務旅行”等15個商務領域話題。從教材編寫特點可以反映外語界越來越重視主題內容的學習。

顯而易見,主題式教學為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徑。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學習者感興趣的商務主題,來訓練英語四項基本技能和商務溝通技巧,提高他們的職業能力和增強職業競爭力。這一點與CBI教學理念完全吻合。筆者在某校2007級商務英語專業一年級進行了為期一學期的CBI課堂教學實驗。現以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s)章節中的“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為內容依托,對主題式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作一簡要概述。

(1)情景創設、興趣激發。情景創設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正式的語言學習情境,以最大效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根據商務主題,教師通過播放主題的音像資料、圖片、VCD和PPT課件創設和模擬商務情景,展現主題的相關背景知識,將教學內容融入到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對主題“Time Management”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探索的欲望。

(2)重點點撥、難點答疑。教師根據本課的教學要求及學生的語言水平,就課文的內容如詞匯、語篇結構、文體風格及商務常見句型等方面進行針對性地講解及分析,然后對課文中的難點、要點進行提問,以便了解學生是否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口頭表達文章所傳遞的信息。學生若提出疑問,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和解答。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來營造快樂學英語的氛圍,使課堂教學更具有趣味性和實踐性,讓學生真正對主題內容有全面和透徹的把握。

(3)圍繞課文、擴展主題。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學生聯系社會或個人生活經歷圍繞“Time Management”進行小組討論,同時擴展話題,并且具有現實性、實用性和啟示性。完成小組交流后,各小組派代表就“Time Management”方面的話題進行全班交流。最后教師通過課堂觀察總結有關“Time Management”方面值得探究的話題,如How important is it to manage time effectively; Time management skills;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ime; What time mean to you;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n people and Chinese people towards time等。通過課堂展示、角色扮演、口頭報告、案例分析等課堂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聯想力,讓學生懂得東西方人對時間的不同理解和態度,了解東西方人如何利用時間,學會如何分析由時間文化差異導致的跨文化誤解,理解時間觀念和時間行為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作用等。最后教師要求學生課后完成120~150字左右的主題作文。目的是鞏固所學知識,檢測學生的寫作水平。

筆者通過為期一學期的課堂觀察、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了解CBI主題模式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90%的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是滿意的,并產生積極的影響,幾乎沒有消極影響。學生大部分反映通過廣泛的商務類英語文章的閱讀,擴大了商務英語詞匯量,開闊視野,開拓思路,了解商務英語知識及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商務的性質、市場營銷、人力資源、金融市場、國際貿易等內容,能基本聽懂有關國際經貿的英語報道,能用英語討論商務的專業問題,并且大大提高了閱讀商務類文章的閱讀能力。這些積極的變化證明CBI主題模式完全符合學生的語言、認知,以及未來職業需求和個人興趣。同時也預示CBI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CBI面臨的困難、挑戰和對策

CBI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實施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體現在教師、教材以及評估方法等諸多方面。從CBI的相關內容不難看出,勝任CBI教學的教師既應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又要通曉相關專業知識。這一要求對從事CBI教學的教師是一個莫大的挑戰。根據Met的觀點,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CBI教師,必須在以下幾個領域有充分的準備:①內容知識,CBI教師如果缺乏內容知識必然難以勝任該模式的教學;②內容教學之道,CBI教師要有使專業內容為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策略;③了解二語習得過程;④語言教學之道,CBI教師的使命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⑤教材的開發和選擇,CBI教師往往要設計和開發教材;⑥了解評估方法,CBI的評估原則可能是跨學科的。如果仍以商務英語教師為例,他們所扮演的角色至少有5個:教師(teacher)、課程設計者和教材提供者(course designer and materials provider)、合作者(collaborator)、研究者(researcher)以及評估者(evaluator)。[2]能勝任如此要求甚高的CBI師資,在國內外都是短缺的。

目前,我國高校大部分英語教師僅具有英語語言文學的學習背景,多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的研究,很少具有從事商務實戰的工作經歷。他們對于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比較在行,但是涉及到相關專業,僅有語言文學學習背景的教師必然存在困難,對專業知識點的講授難以深入全面,更談不上系統化。盡管從事CBI教學的復合型師資緊缺,但從長遠來看,加強這方面的師資培訓是大勢所趨。我們不妨借鑒國外的經驗,采用合作式教學(cooperative teaching),將內容教學和語言教學分別由內容教師和語言教師來進行,從而保證內容學習和語言學習不脫節。但是這種做法需要學校層面的支持和協調,因為這屬于跨系、跨專業的合作。我們還可以從語言教師或專業內容教師中培養復合型師資,即語言教師彌補專業內容方面的知識,內容教師增加語言學習規律和策略方面的知識,互相取長補短,以勝任CBI教學。

另外,CBI的挑戰還體現在教材上。目前國內商務英語教材種類繁多,但真正符合國情的高質量教材卻不多。引進的原版商務英語教材版權稅成本太高,難度較大,不能適應高職高專教學的需要。因此,編寫出版一整套權威性的、符合中國國情的、比較規范的商務英語教材成為當務之急。教材的編排和選擇應注意語言水平與內容難度的平衡;語言的準確性;內容的趣味性、代表性、實用性、啟發性和文化性。

最后,CBI教學下的評估體系也需要逐步完善。CBI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它注重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的過程中體驗和培養一種積極的情感;在尋求正確答案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從而達到掌握語言、交流信息的目的。[8]CBI教學理念指導下的商務英語教學評價要變單一的知識評價為多元綜合能力評價。教學評價以語言知識測試加過程評價如課堂展示、小組討論、主題作文、角色扮演、商務演講、隨堂測試等手段來進行。由終結性評價過渡到過程性評價,包括教師評估、小組評估和自我評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有效真實的反映學生的語言提高程度。通過反饋信息檢查教與學的疏漏環節,采取措施彌補教與學的不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優化教學效果,使CBI教學發揮最大的效應。

五、結束語

根據以上分析,作為語言學習與內容學習有機結合的一種外語教學理念,CBI對于外語教學改革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有著相當的借鑒作用。CBI必然經歷一個由稚嫩到成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相信作為未來外語教學的一種趨向,CBI必將吸引更多的外語教育工作者的目光。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廣大外語教師及學者的興趣,從而繼續探索如何將CBI更科學合理有效地運用于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實踐,并作相關的實證性研究。

參考文獻

1 Brinton, Snow, Wesche. Content-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M]. New York Newburry House, 1989

2 Dudley-Evans, T.&M.J. St John.. 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55

3 Met.Learning Language through Content Learning Content through Language[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91(4)

4 Leaver, Stryker.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89(3)

5 Richards, 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篇9

一、引 言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這就對21世紀的商務英語教學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21世紀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應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較寬厚的人文素養,掌握較寬廣的國貿商務基礎知識和理論,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適應各類國家政府和機關、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商務活動需要的復合應用型外語人才。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仍存在許多與時代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對其嚴重性應有清醒的認識。我們有必要認真考慮新世紀的發展趨勢對商務英語人才的發展要求,重新審視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困難,促使我們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加快外語教學改革,尋求外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本文擬從cbi的相關研究入手,結合我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并以商務英語教學為例,闡述了cbi教學模式所能發揮的功能,指出商務英語教學中實施cbi教學恰當地體現了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目標。最后探討了cbi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挑戰以及相應的對策。 

二、內容依托教學定義、特征及理論基礎 

內容依托教學(cbi),是以“內容為基礎的教學”,也被稱為“內容本位教學”,現在人們經常稱之為“內容依托教學”,它是一種語言與內容有機融合的外語教學模式。它把教學的重點從語言學習本身轉移到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學習語言。[1、3]內容依托教學模式具有以學科知識為核心、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學習新信息、課程設置必須符合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等四個主要特征。[4]目前,內容依托教學常見的模式有以下四種:主題模式(the theme-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保護模式(the sheltered content instruction)、輔助模式(the adjunct language instruction)和專題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5]最新研究表明,cbi模式的形成是建立在交際功能理論、krashen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之上的。cbi模式是專業內容與語言的有機融合,真正體現語言的工具性和交際性;cbi模式以學生學習的專業內容作為語言輸入,學生在通過使用語言,學習專業知識、獲取專業信息、解決專業問題的過程中,逐漸習得語言;cbi模式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了有意義的語言環境,將學習者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考慮在內,即發展自身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和專業技能,最終達到利用語言進行交流和學術研究的目的。它從多方面汲取上述理論研究的成果,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可實踐性和有效性。 

三、cbi與高職商務英語教學 

1.高職商務英語教學 

目前,全國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相繼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源于早先國家出臺的《關于外語專業面向21世紀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即:外語專業必須從單科的“經院式”人才培養模式轉向寬口徑、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2000年國家教委頒布的新修訂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下稱《大綱》)也明確指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大多數高職院校根據自身的辦學條件、生源特點和市場需求確定了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了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大綱和《高職高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其中明確提出了:“以應用為目的,以實用為主,以夠用為度”的教學思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既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又掌握國際商務基本知識和技能,會熟練操作計算機,能進行國際貿易交流和合作的應用型人才。”

根據該指導思想,高職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應向職業化傾斜,突出“英語語言知識技能+商務知識+商務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對基礎和應用、理論和實踐、選修和必修等課程進行優化組合,確保畢業生具有專業特色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目前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大致分為四大模塊:商務英語技能:如商務英語閱讀、視聽說、翻譯、寫作;商務專業知識和實踐:如管理學、營銷學、國際商法、進出口實務、經濟學等;跨文化商務交際:如商務溝通、商務禮儀、商務談判等;人文素養:如英美文學、主要英語國家概況等。應該說,專業技能是英語專業的根基,英語專業知識則體現該專業學生的特點。關鍵是如何處理相關專業知識課程。劉潤清教授(1999)曾預示我國今后大學高年級的英語教學將從語言技能教學轉向內容教學。這里所講的“內容教學”實際上就是相關專業知識課程。有人會提出質疑,強調相關專業知識課是否會削弱英語專業基礎,不利于學生英語語言基本技能的提高。筆者認為,如果用中文講授相關專業知識課,無異于割裂語言與內容的關系。但是從cbi的定義看出,如果貫徹cbi教學理念,可以讓學生既學習專業知識,又能習得語言。當然cbi實施于高職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是需要具備生源、師資等方面的先決條件。隨著我國《中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基礎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中學生英語水平不斷提升,大學新生綜合素質和語言能力逐步增強,這些都為cbi在我國高校實施創造了條件。  

2.商務英語分類  

dudley evans和st.john[2]認為,屬于esp范疇的商務英語課分為一般商務用途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簡稱egbp)和特殊商務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s,簡稱esbp)。egbp以商務語域中的詞匯、語法、語篇以及四項技能訓練等為重點,主要用于一般商務情景下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的學習。它可以在高校低年級或基礎階段進行,語言學習是重點,商務情景是語言學習的載體;esbp的重點不僅包括語言和技能,更應和特定的商務內容領域相聯系,以英語為媒介,學習諸如營銷學、國際貿易、經濟學、商法等。它可以在高校的高年級階段進行,其中商務內容學習和語言學習同等重要,或者以內容學習為主,語言學習為輔。高職院校學制三年,據筆者了解大部分院校在第2學期,也就是基礎階段開始講授相關專業知識課程,屬于egbp教學。  

3.cbi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眾所周知,cbi的常用教學模式有四種,它們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擔任不同的角色和功能。那么,哪種教學模式比較適合高職商務英語基礎階段的教學呢?鑒于我國高職院校實際情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適應能力和教育發展水平,備受外語界青睞的主題模式(the theme-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則比較適合高職教學。該模式形式較靈活,主要依靠主題內容進行cbi教學,所涉及的主題內容不是十分專業,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組織教學。具體教學任務由教師制定,教學時間視學生的實際水平靈活掌握。另外,cbi對學生的語言水平要求不太高。采用主題模式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合適的教材,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學習主題內容的同時,又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目前商務英語教材中都吸收了主題式教學的合理成分。比如牛津大學出版社的“business objective(vicki hollett 主編)”,均按照商務主題對課文進行分類,包括“打電話”、“交換信息”、“報告”、“社交”、“開會”、“作計劃”、“商務旅行”等15個商務領域話題。從教材編寫特點可以反映外語界越來越重視主題內容的學習。

顯而易見,主題式教學為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徑。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學習者感興趣的商務主題,來訓練英語四項基本技能和商務溝通技巧,提高他們的職業能力和增強職業競爭力。這一點與cbi教學理念完全吻合。筆者在某校2007級商務英語專業一年級進行了為期一學期的cbi課堂教學實驗。現以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s)章節中的“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為內容依托,對主題式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作一簡要概述。 

(1)情景創設、興趣激發。情景創設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正式的語言學習情境,以最大效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根據商務主題,教師通過播放主題的音像資料、圖片、vcd和ppt課件創設和模擬商務情景,展現主題的相關背景知識,將教學內容融入到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對主題“time management”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探索的欲望。 

(2)重點點撥、難點答疑。教師根據本課的教學要求及學生的語言水平,就課文的內容如詞匯、語篇結構、文體風格及商務常見句型等方面進行針對性地講解及分析,然后對課文中的難點、要點進行提問,以便了解學生是否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口頭表達文章所傳遞的信息。學生若提出疑問,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和解答。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來營造快樂學英語的氛圍,使課堂教學更具有趣味性和實踐性,讓學生真正對主題內容有全面和透徹的把握。 

(3)圍繞課文、擴展主題。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學生聯系社會或個人生活經歷圍繞“time management”進行小組討論,同時擴展話題,并且具有現實性、實用性和啟示性。完成小組交流后,各小組派代表就“time management”方面的話題進行全班交流。最后教師通過課堂觀察總結有關“time management”方面值得探究的話題,如how important is it to manage time effectively; time management skills;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ime; what time mean to you;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n people and chinese people towards time等。通過課堂展示、角色扮演、口頭報告、案例分析等課堂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聯想力,讓學生懂得東西方人對時間的不同理解和態度,了解東西方人如何利用時間,學會如何分析由時間文化差異導致的跨文化誤解,理解時間觀念和時間行為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作用等。最后教師要求學生課后完成120~150字左右的主題作文。目的是鞏固所學知識,檢測學生的寫作水平。 

筆者通過為期一學期的課堂觀察、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了解cbi主題模式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90%的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是滿意的,并產生積極的影響,幾乎沒有消極影響。學生大部分反映通過廣泛的商務類英語文章的閱讀,擴大了商務英語詞匯量,開闊視野,開拓思路,了解商務英語知識及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商務的性質、市場營銷、人力資源、金融市場、國際貿易等內容,能基本聽懂有關國際經貿的英語報道,能用英語討論商務的專業問題,并且大大提高了閱讀商務類文章的閱讀能力。這些積極的變化證明cbi主題模式完全符合學生的語言、認知,以及未來職業需求和個人興趣。同時也預示cbi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cbi面臨的困難、挑戰和對策 

cbi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實施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體現在教師、教材以及評估方法等諸多方面。從cbi的相關內容不難看出,勝任cbi教學的教師既應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又要通曉相關專業知識。這一要求對從事cbi教學的教師是一個莫大的挑戰。根據met的觀點,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cbi教師,必須在以下幾個領域有充分的準備:①內容知識,cbi教師如果缺乏內容知識必然難以勝任該模式的教學;②內容教學之道,cbi教師要有使專業內容為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策略;③了解二語習得過程;④語言教學之道,cbi教師的使命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⑤教材的開發和選擇,cbi教師往往要設計和開發教材;⑥了解評估方法,cbi的評估原則可能是跨學科的。如果仍以商務英語教師為例,他們所扮演的角色至少有5個:教師(teacher)、課程設計者和教材提供者(course designer and materials provider)、合作者(collaborator)、研究者(researcher)以及評估者(evaluator)。[2]能勝任如此要求甚高的cbi師資,在國內外都是短缺的。 

目前,我國高校大部分英語教師僅具有英語語言文學的學習背景,多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的研究,很少具有從事商務實戰的工作經歷。他們對于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比較在行,但是涉及到相關專業,僅有語言文學學習背景的教師必然存在困難,對專業知識點的講授難以深入全面,更談不上系統化。盡管從事cbi教學的復合型師資緊缺,但從長遠來看,加強這方面的師資培訓是大勢所趨。我們不妨借鑒國外的經驗,采用合作式教學(cooperative teaching),將內容教學和語言教學分別由內容教師和語言教師來進行,從而保證內容學習和語言學習不脫節。但是這種做法需要學校層面的支持和協調,因為這屬于跨系、跨專業的合作。我們還可以從語言教師或專業內容教師中培養復合型師資,即語言教師彌補專業內容方面的知識,內容教師增加語言學習規律和策略方面的知識,互相取長補短,以勝任cbi教學。 

另外,cbi的挑戰還體現在教材上。目前國內商務英語教材種類繁多,但真正符合國情的高質量教材卻不多。引進的原版商務英語教材版權稅成本太高,難度較大,不能適應高職高專教學的需要。因此,編寫出版一整套權威性的、符合中國國情的、比較規范的商務英語教材成為當務之急。教材的編排和選擇應注意語言水平與內容難度的平衡;語言的準確性;內容的趣味性、代表性、實用性、啟發性和文化性。 

最后,cbi教學下的評估體系也需要逐步完善。cbi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它注重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的過程中體驗和培養一種積極的情感;在尋求正確答案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從而達到掌握語言、交流信息的目的。[8]cbi教學理念指導下的商務英語教學評價要變單一的知識評價為多元綜合能力評價。教學評價以語言知識測試加過程評價如課堂展示、小組討論、主題作文、角色扮演、商務演講、隨堂測試等手段來進行。由終結性評價過渡到過程性評價,包括教師評估、小組評估和自我評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有效真實的反映學生的語言提高程度。通過反饋信息檢查教與學的疏漏環節,采取措施彌補教與學的不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優化教學效果,使cbi教學發揮最大的效應。 

五、結束語 

根據以上分析,作為語言學習與內容學習有機結合的一種外語教學理念,cbi對于外語教學改革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有著相當的借鑒作用。cbi必然經歷一個由稚嫩到成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相信作為未來外語教學的一種趨向,cbi必將吸引更多的外語教育工作者的目光。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廣大外語教師及學者的興趣,從而繼續探索如何將cbi更科學合理有效地運用于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實踐,并作相關的實證性研究。 

參考文獻 

1 brinton, snow, wesche. content-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m]. new york newburry house, 1989 

2 dudley-evans, t.&m.j. st john.. 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55 

3 met.learning language through content learning content through language[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91(4) 

4 leaver, stryker.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89(3) 

5 richards, 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篇10

從語言的角度來講,商務英語完全具有普通英語的語言學特征。作為把英語當作第二語言,外語來學習的中國學習者來說完全有必要學習這一語言技能;然而從內容角度來講,商務英語足應用在商務場合的英語,與商務專業知識有不可割裂的聯系。學習者又有必要了解相關的專業知識。商務英語的這一學科特點決定了商務英語教學既要重視語言教學,叉要重視商務專業內容教學,而CB1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提供了理論基礎及具體的操作指導。

中職學校商務專業學生是將來商務活動中的服務者和管理者,他們即需要專業理論知識,更需要專業技能和綜合職業素質,然而我們的教育淡化了“職業”特征,未能體現商務專業的職業特點。在CB1模式下的商務英語教學才能更好地體現課程體系的定位。

二、CBI教學理念的特點與商務英語教學特點的特點

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1、CB1以學科知識為軸心。課程內容根據學科知識進行組織的;2、CBI采用真實的語言材料。主要的教學材料都從本族語者制定和使用的語料中選取;3、CB1適用于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需求。CBI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需求為前提。

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學特點與CB1教學理念的特點在很多方面都不謀而合。在教學過程巾,教師以學科知識為軸心,采取專題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提高學生語言水平的同時,有利于學生掌握商務知識。Jurasek也認為“用第二語言教授有意義的學科內容可以促進學生同時掌握語言和內容(Stryker&Leaver,。CB1采用真實的語言材料,這一點對商務英語教學同等重要,采用真實的商務材料,可以讓學生真正了解到在商務現場。商務人員是怎樣發言、接待客戶、談判、翻譯的,真實的商務材料對于沒有實戰經驗的學生而言是最好的教材,他們可以通過這些材料了解到現代商務活動。CB1教學理念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需求為第一耍務。而商務英語專業定位為培養“懂商務的英語人才”。“懂商務的英語人才”的定位自然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商務英語知識和商務知識,更重要的足要培養學生在各種商務環境下熟練運用英語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從而為成為熟練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的商務人才打下基礎。

三、CBI在中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研究目的針對目前中職商務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筆者于2009年月10日到12月10日運用CBI在中職一年級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教學研究,探討CB1是否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水平。并試圖驗證CB1在中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對象和所使用的教材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所在學校同級的兩個班。一個為實驗班,通過CB1進行教學,全班人數41人(男21,女2O),另一個是對照班,以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全班人數43人(男24人,女19)。兩班用英國倫敦工商會考試局所編寫的LCC1商務英語(預備級)教材作為教學材料,兩班都dj筆者進行教學。

研究設計前測:為了進一步確定兩班學生在英語語言水平是相似的。筆者在研究前設計了一份商務英語測試卷對對其進行了前測。試卷內容包含聽力、詞匯、閱讀、翻譯和英語寫作分項。測試結果如下:如表一所示,t=0138,p=0891>O05,這表明在研究開始兩班學生的成績兀顯著差異。

研究過程:

對照班和實驗班的學習內容為MakingTelephoneCalls和對照班的教學使用常規的葉1職商務英語教學方法,即教學重點在于學習語言知識和結構,以教師講解語占點為主。

在實驗班則采用CB1。學習MakingTelephoneCalls這一單冗時,課前,教師首先闡明該單元的學習目標,把全班學生分為7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網上搜索、總結有關接打電話的基本禮儀,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在課堂作陳述匯報。這一任務能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增加學生對該主題理解程度,提高學生用英語理解和表述這一主題相關信息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觀看一段打電話的錄像片段。要求學生同答以下的問題之后。讓學生快速閱凄課文,小組討論文章巾出現重點詞的含義,搞清電話用語。然后回答教師設計的有關課文理解方面的問題,并復述文章內容。

這一任務能使學生了解課文提供的知識,有助于檢測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提高學生查找與目標主題相關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在經過課內閱讀和課文講解以后,教師創造模擬的商務情景,組織學生分組就打電話主題的相關話題(如電話留言、電話預約、電話咨詢)進行角色扮演。這一任務能容易激發學生的主體思維,不僅能讓學生吃透義章內容,還能有效地調動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達到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當學習ReceivingVisitors的內容時,教師事先給學生明確要講的課文內容就是接待,讓學生在課下搜集以此為主題的材料,上課時教師以目標語為媒介來進行教學。利用課本內容的相關主題來組織課堂教學:運用圖片、錄像等媒體向學生呈現接待的程序和接待的禮儀。這一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真正了解到在接待現場,一問公司的接待員是怎樣接待來客。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閱讀義章并寫出文章的大意。每組的代表作課堂陳述,全班同學聆聽,隨后向演示者提出問題;教師針對課堂陳述的內容,向學生隨機提問,英義作答。之后。讓學生聽一段關于接待訪客的對話錄音,做筆記。聽清所提及的來訪者的名稱和單位;列出接待的安排。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扮演角色后測:在研究結束階段,筆者對兩班學生進行了第二次英語水平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表二:實驗班與對照班后測成績比較班級人數均值標準差標準誤t值顯著度對照班437162299891489—22440

實驗班417626292501411-22440

如表二所示,t=一2244,P=0027<005,這表明應用后,實驗班的學生的成績比對照班的學生高,兩班學生的成績差異著。

結果分析以上結果說明。為期一個月的CBI教學對學生的英語語占水平和應用能力提高有顯著效果。究其原I大1,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條:第一,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CB1理念指導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足根據學科內容,而不足根據日標語言的形式、功能、情景或語音技能來組織安排的。學生的交際能力是在學習具體的商務知識的過程巾獲得的。這樣就消除了大多數商務英語教學人為地將語吉學習與學科知識學習分離開來的現象。無疑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第二,CBI立足于學科內容知識,將語言學習融人專業知識的學習巾,學生在完成某一特定的學習任務時,自然地將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結合起來。符合語的得規律。在商務英語的教學環境巾實施CBI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使學生成為自覺的語宙學習者,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三,CB1教學理念下的專業英語教學將專業知識和語言知識結合起來,這樣學生不僅能學到實用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運用英語學習的能力,對今后的專業學習和工作都很有幫助。最后,相關專業知識的教學有助于訓練英語專業學生新的思維方式,建立新的知識結構,提高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判斷力,開闊他們的視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研究反思

篇11

在中國當代大學英語教學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績,但這其中也存在著一些顯性問題,而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不能做到對英語知識學以致用。而這樣的問題使得很多人對大學生的英語能力產生質疑,這一質疑源于大學生普遍出現的高分低能狀態,造成很多學生空有理論知識而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且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也僅限于書本知識以及應付考試需要,致使很多大學生雖然手中持有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證書,但實際卻達不到相應的英語水平等級。為了能夠很好地促進當代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就必須要將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及時的改革和創新。因此,CBI理念與當代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相結合就顯得尤為必要。本文通過對CBI理念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了解,從而提出了幾點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和方法,以期更為有效地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和能力。

一、現代大學英語教學出現的問題

1關于師資隊伍

縱觀當代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其中出現的首要問題便是大學英語師資隊伍的建設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男女教師比例失衡,很多高校嚴重缺乏男性英語教師。且英語教師職稱過低,將近七成的教師僅僅處于講師級別,而且年輕教師偏多,他們也缺乏豐富的教學經驗;大學英語教師缺少編制,且教師普遍工作任務超出負荷,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年輕英語教師工資待遇低,使得很多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去輔導機構代課,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其對本職工作的精力投入[1];教師缺乏國外培訓機會,很多學校由于經費不足或者其他原因,每年能夠得到出國深造機會的教師屈指可數;大學英語科研項目的申請比其他學科的難度要大,使得大學英語教師在參與職稱評聘的過程中處于劣勢,而大學教師的職稱問題又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例如工資補貼的高低、津貼等級、生活水平等等。由此可見,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師團隊出現了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這一問題也必須要得到國家、學校以及社會的普遍重視,因此只有組建專業性和責任心極強的教師團隊,才能夠更有效地促進當代大學生英語水平的穩步提升。

2關于教學工作

在大學英語學習期間,學校并沒有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連貫性,更沒有做到大學四年都將英語教學貫穿始終,而大部分學校在為學生提供了1—2年的基礎性英語知識教學之后,便任由學生發展,這不僅割裂了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連續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持續上升。而關于英語教學工作也出現了相應的問題:很多高校缺少多媒體教室。由于英語知識的教學必須要經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全方位訓練,使得學生英語能力得到提高,這樣才有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上升。而很多高校沒有給學生配置充足的英語多媒體教室,使得學生在英語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且乏味,也不能通過多媒體英語教學影片來促進學生英語語感的提高;大學英語班級人數過多,有些課堂多至上百人[2]。班級人數過多使得學生缺乏口語鍛煉機會,也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面面俱到;學校過于重視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過級率,很多學校開設了關于四、六級考試相關的培訓課程,使得學生淪為專注于考試的奴隸;現階段大學所采用的英語教學模式和英語課程設置過于混亂,例如大班授課、小班授課、分級教學、等級教學、英語必修課與選修課雙開、單開英語必修課等等,很多教師自己也不知該如何選擇正確的教學方式,使得英語課程設置無序且混亂。

3關于科研工作

由于很多大學英語教師的科研工作做得還不盡人意,使得很多教師發表的論文以及專著都不能達到高水平、高質量的要求。另外,大學英語的科研經費也十分有限,而且近八成的高校沒有對英語專業設置科研經費,而教師所申請到的科研項目一般都是自費,很多大學對于英語教師或者出版英語書籍等都不予資助。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學英語教師的科研熱情,也不利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未來發展。

二、CBI理念的含義

CBI,全稱Content?basedInstructions,譯成中文是以教學內容為主要依托的語言教學,又被稱作依托式教學。其中心主旨指的是以學生所學的目標語言為工具,從而進行學科知識的掌握和學習,其核心思想是將語言教學建立在某個學科內容教學的基礎之上,從而將語言學習和學科知識之間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在提高其學科知識整體水平以及認知能力的同時,促進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與發展。這一依托式教學有四項特征:以學科內容為主要核心;運用真實的語言教學材料;學習新的知識內容和信息;課程設置要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CBI教學模式堅持以教學內容為依托,將真實的教學語料貫穿到教學的整體過程中,從而使得學生對學科內容的認識能夠更為深刻,為其外語學習提供更為充分有力的先決條件。根據相關教學理論的研究和實踐方面來分析可得,CBI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學生在進行外語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要將其當作獲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學習和英語應用能力得到更加顯著的提升。其次,CBI教學模式更為注重學生對所學外語語言的實際需求,而不是單純地為了達成某一教學目的;再次,要將學生對外語語言的認知、學習以及應用需求作為核心教學目標。最后,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輔助,從而使得我國大學英語教學能夠得到更深層次的發展和提高[3]。

三、基于CBI理念,當代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

1選擇適當教材,正確定位教師角色

首先,教師必須要充分地了解CBI這一教學模式,并且要求教師必須要在實際考察和檢驗過后再將其與大學英語課堂相結合,倘若教師在使用CBI教學模式時并沒有對其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查閱相關資料,就會導致教師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能抓住這一理念的精髓,使得大學英語教學課堂模式的改進只是浮于表面,而不能得到實質上的創新。其次,學生在這種新型英語教學模式下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定的問題,而教師若是沒有做足準備,就會在問題發生時手足無措,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英語知識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教師樹立應有的威嚴形象,使得學生對其教學水準產生懷疑,學生也會降低對教師的信任度。因此,教師要想將CBI充分地運用到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就必須要選擇適當的英語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發展和教育新課改的雙重需求,為學生選擇適合其未來發展的優質教材,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自主發現英語知識的實用性,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動力,使得學生更為主動地參與到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4]。與此同時,教師在講授教材的過程中也必須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和定位,要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而教師本身則是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助因素,起到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引導作用。由此可見,在大學英語教學課堂與CBI理念相結合的學習模式之下,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以及明確自身教學地位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知識,并且對于自身英語實踐的培養有著更為深刻的見解。

2豐富課堂的組織形式

基于CBI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動腦、勤動手,促進學生英語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通過原創教學材料,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情況選擇更具趣味性和針對性的討論話題,從而為學生們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英語課堂教學。因此,教師必須要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例如合作學習法、交際法、啟發討論式學習、任務教學法等等,并且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內外英語教學活動,例如英語演講大賽、辯論賽、角色扮演等等,使得學生避免長期處于同一種教學模式中而產生厭倦心理。其中,交際教學法主要是強調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由于當前社會所需要的英語人才不僅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擁有流利的英語表述能力。因此,當代大學英語教學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綜合英語能力,更要彌補傳統英語教學只側重于筆試和應試教育的缺陷,從而為國家培養更為出色的英語交際人才。

3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良性循環

通過了解當代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可知,很多大學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人依然依賴于教師教學的硬性學習要求,在課堂學習中機械地記憶教學內容,在課后也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的作業任務,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處于相對被動的狀態。而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學習狀態中不僅不能提高自身英語水平,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便會使得學生越發地疲于學習,使其思維變得更加懶惰,對于教師所教授的英語內容也只是浮于表面,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這不僅違背了英語教學的初衷,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也會阻礙學生未來的發展。由此可見,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在不斷的監督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良性循環,使得學生在課內外都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知識的積累和應用。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英語知識的傳授,也要幫助學生形成自身高效的學習習慣,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更為充分地學習英語知識,也能夠促進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學習其他科目,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且積極的思想品質,使得學生終身受益。

4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策略

在當代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像初高中一樣側重于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而是要更為重視其英語學習策略的培養,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的關鍵步驟。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側重于學生學習策略的養成。因為學生只有領會了英語知識學習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夠進行更為高效的自主性學習,從而促進自身英語水平的穩步提升。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要通過督促學生在定時定量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學習內容,并且在這一基礎上嚴格要求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使得學生在課后學習中更為主動地提升自身的英語能力。而學生也應該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對于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疑惑也要及時地與教師切磋,從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并且,教師和學生之間也要保持聯系的暢通性,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等建立實時聯系,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更為頻繁,讓學生可以隨時得到教師的幫助,而教師也能夠更為充分地了解到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幫助其制訂更具針對性的學習計劃。

5引導學生進行主動聽讀

篇12

How to effectively combine basic english with pharmacy

WANG Ping

Hu'nan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Techinical School, Changsha 410000, China

[Abstract]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 generally lack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nd improve students' initiative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author explores how to effectively combined basic English with pharmacy based on CBI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task-based teaching theory, which can improve students' initiative of English learning, as well as increase students' desire and motivation to explor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Basic English and pharmaceutical English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real teaching plans and cases in practice were offered to research.

[Key words] CBI; Basic English;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Professional English; Pharmaceutical English

高職藥學英語教學現狀為部分學生認為英語用途不大,學習積極性不高,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作者在教學實踐中運用CBI理論與任務教學法將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無縫對接,讓學生通過討論和自主搜索等方式主動學習專業知識和英語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一系列任務:相關專業話題的中英文演講,模擬實際情景完成課文內容如用英語詢問病情推薦藥品等。

1 理論介紹

1.1 CBI理論介紹

CBI(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即內容型教學法,是基于學科內容進行外語教學的一種理念[1]。將主題內容與語言教學活動完全融合在一起進行教學。CBI理論的核心是:如果語言教學能基于某個學科知識來進行,將外語學習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效率往往會大大提高[2]。Stryker 等[3](1997)認為將語言教學和學科教學相結合,將語言作為學習學科知識的媒介,便產生最理想的外語或二語學習條件。這是因為,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內容上,把目標語作為學習學科知識的媒介時,便產生了最理想的外語或二語學習條件;這是因為,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內容上,把目標語作為工具來探索知識,這時的學習狀態最接近于母語學習,因此效率也就越高[3]。

Krahnke[4]認為作為一種語言教學模式,CBI是語言內容和信息的教學,而不是脫離于內容的語言本身的教學。CBI的核心原則包括:(1)成功習得第二語言在于語言作為獲取信息的手段而非學習目的;(2)語言是內容的載體;(3)CBI教學要體現學習者的需要[3]。

國內對CBI模式進行了大量研究,如常俊躍等[5-9]認為CBI有助于擴大專業知識面,提高學習者英語水平,提高英語專業閱讀理解能力,對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積極性或興趣產生積極影響,對英語專業基礎階段語音語調學習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10]。

作者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這個理論將英語教學與學生藥學專業充分結合,實踐證明效果很好。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優化知識結構,有利于師生全面發展。

1.2 TBA(task-based approach)任務教學法理論介紹

任務教學法的定義:任務是一次活動:(1)任務以意義為主;(2)任務與現實世界的活動有相似之處;(3)任務執行優先于語言表達;(4)評估任務完成質量的依據是任務結果;(5)注意認知及交際過程。以下的課堂活動不屬于“任務”:完成轉換練習(大部分)回答問題的活動;對語言規則歸納的學習活動[11]。

Willis(1996年)提出實施任務教學法的五項原則:(1)提供有價值和真實的語言材料;(2)運用語言;(3)所選任務能激發學生運用語言;(4)適當注重某些語言形式;(5)不同階段側重點不同。她還設計了完成任務的三個階段:前期任務:介紹題目和任務;執行任務:任務、計劃、報告;注重語言形式:分析和練習[11]。

2 探討如何將基礎英語的聽說讀譯與藥學專業知識結合

2.1 聽力材料的選擇

提高英語聽力可以選擇藥學方面的材料如地道醫藥英語聽力練習美國之音慢速英語醫藥方面的文章等。

2.2 話題討論與演講

CBI主題模式可以運用到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與運用專業知識能力。CBI主題模式含義:與傳統的環繞著某個結構特點(如語法大綱)組織教學不同,主題模式是環繞著某個或某幾個主題組織教學。主題的選擇應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教師以宣講主題作為語言教學的手段。也就是說,語言教學是通過教師講授主題內容所用的教學語言而不是通過專門安排的語言教學內容來實現的[12]。

在話題選擇上選用藥學專業方面的, 如維生素、如何通過食物攝取維生素,如何保護眼睛、如何保護胃、飲食營養保健、如何看待減肥以及如何減肥、如何看待藥物的依賴性,如何看待抗生素的使用、三聚氰胺等食品藥品安全藥品問題等等與醫藥知識相關的話題。教學時可預先布置學生課后搜索相關知識,分組討論演講、辯論,引導學生如何用英語表達醫藥相關知識。

如作者教授接待顧客對話時要學生用英語討論以下話題:如何成為優秀藥劑師服務好顧客,學生應該儲備哪方面知識,提高哪方面能力為以后工作作準備。在講授推薦咳嗽藥對話時討論以下話題:要學生搜索治療咳嗽的藥,如何向顧客推薦藥品以及有哪些步驟。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任務教學法,學生分組討論后上臺演講獲得平時分。

“說”除了話題演講外還要進行實際對話操練。藥房情景模擬對話很重要。因為大部分學生畢業后大都進入藥企和藥店工作。教師教對話和句子的時候,要讓學生進入角色想像自己就是藥劑師,學生學習后分組模擬表演。同樣學生學習對話后要完成表演對話的任務,根據難易程度給不同層次學生設置不同分數。如脫稿表演和帶稿子表演獲取不同分數。事實證明無論基礎好壞,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在使用英語知識與藥學知識的模擬實踐過程中既學習鞏固了藥學知識,又提高了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鼓勵學生進行語言輸出能有效促進第二語言習得。語言輸出的作用在于:他能夠引起學習者對語言問題的注意。學習者在進行表達時,會注意他們試圖表達的與能夠表達的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促使他們意識到他們所不知道的目標語知識,從而使學習者注意到他們的中介語的缺陷,激活有助于二語學習的內在認知過程,促進語言的習得[13]。

2.3 閱讀原版醫藥專業英文文獻

讀英文原版藥學專業書籍和論文文獻。根據自己醫學論文翻譯經驗,閱讀原版書籍和文獻可以幫助掌握專業詞匯、行業英語習慣表達及醫藥專業知識。

如《藥理學》英文原版和國外藥學期刊如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臨床藥理與治療)、J.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臨床藥理學雜志)、Therapeutics Drug Monitoring(治療藥物監測)、J.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藥物科學雜志)、Pharmaceutical Research(藥劑研究)、American J. of Health-system Pharmacy(美國衛生系統藥學雜志)、American Pharmacy(美國藥房)、Pharmacy Times(藥學時代)、Hospital Pharmacy(醫院藥學)、Drug Information Journal(藥物信息雜志)、Drug Store News(藥店新聞)、International Drug Therapy Newsletter(國際藥物治療通信)、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英國藥理學雜志)、J.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藥學與藥理學雜志)、Pharmaceutical Journal(藥學雜志)、J.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臨床藥學和治療學雜志)、Drugs(藥物)、Australian J.of Hospital Pharmacy(澳大利亞醫院藥學雜志)、Australian J.of Pharmacy(澳大利亞藥學雜志)、Canadian J.of Hospital Pharmacy(加拿大醫院藥學雜志)、European Hospital Pharmacy(歐洲醫院藥學)和WHO Drug Information(世界衛生組織藥物信息)等。教師可從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官方網站,自然和科學美國人等相關英文網站,選取一些前沿的藥學知識和藥品新聞等材料給學生閱讀。

此外,在讀的方面將基礎英語與藥學英語結合還包括講解如何讀懂進口藥品說明書等。

醫藥文獻被動態,名詞化結構,專業術語多,因此多講解基礎英語中的被動態,專業詞匯構詞特點、科技翻譯方法等幫助學生學習如何讀懂藥學文獻。學習簡單藥房服務對話后多讀重點句子記住藥房服務句子并熟悉基本句型,這樣將基礎英語與藥學英語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2.4 翻譯技能的提升

教師選取與藥學相關的句子給學生翻譯,教學生翻譯的步驟以及如何將句子翻譯得達意、簡潔和專業。在實踐中我挑選了一些藥房實用口語英語句子給學生翻譯,提供單詞意思,結果發現學生明白意思,但表達還不專業,作者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用藥學行業的行話將句子意思表達出來,發揮學生專業優勢。實踐證明學生興趣高,效果好。除了講解簡單句子翻譯外還可補充講解藥學文章長句翻譯技巧等。

3 英語口語教學藥品服務英語教材教學案例設計

下面以藥品服務英語第三個模塊推薦治療便秘藥品對話為例闡述如何運用CBI的6T理論與任務教學法將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方面的能力和運用專業知識能力的目的。

3.1 CBI的6T理論介紹

CBI的6T理論6T分別為:(1)主題(theme)。主題是組織課程主要單元的中心思想。選擇的時候必須適合學生需求、興趣、期望、項目資源、教師能力和興趣等。(2)課文(text)。廣義上的課文就是書面和視聽(written and aural)的內容。在選擇上要遵循以下標準:學生興趣、相關度和合適性是首要指標;形式的吸引程度、長度、連貫性、與其他材料的關聯性、利用率、可獲得性以及成本是次要指標。(3)話題(topic)。話題是內容的細分單元, 是主題更細致的方面,從不同側面對主題的探討。(4)線索(thread)。線索將主題串聯起來已達到總體一致和連貫。(5)任務(task)。任務是在語言教學中所開展的與語言學習直接相關的活動。(6)過渡(transitions)。過渡是一個主題中各個話題間的自然轉換[12]。

6T教學法的使用教程[10]見圖1。

3.2 英語口語教案案例研究

以下教案為作者上課教案,教學過程中作者發現學生能輕松掌握教材重點內容,課堂上能積極探索專業知識與用英語表達這些相關專業知識的方法。

第一步:運用CBI主題模式理論,討論專業相關問題:如何預防便秘,有哪些治療便秘藥品,如何推薦治療便秘藥品。

任務一:學生分組討論完成任務,討論如何防止便秘,用中文說出來。

第二步:老師根據學生說的預防便秘的建議,簡略地用英文短語書寫出來

任務二: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用英文把如何防止便秘的話題作文完整地表達出來,老師加以引導。

任務三:查找藥理學書和網絡搜索治療便秘的藥品,講出來給同學們聽并將書寫作業交給老師。

任務四:討論如何推薦便秘藥品步驟。單個演講或與同學一起情景模擬如何推薦便秘藥品,還可以幾個同學用脫口秀的形式介紹便秘藥品。完成任務獲得相應平時分。

引導學生用英語表達如下:

(1)詢問癥狀:引出課文句子多久排便一次How often do you have a bowel movement?

(2)確認病癥,確認為患便秘, 進而引出課文句子You are suffering from constipation.

(3)推薦藥品

引出課文句子 This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internal use, which has good effects and less side reaction.這是中藥內服藥,效果好,副作用小。

(4)吩咐患者如何用藥引出課文句子:Please dissolve the powder in a cup of water before taking it.

(5)叮囑仔細閱讀說明書引出課文句子:I have put the instruction in the package. Make sure you read it carefully.

(6)祝患者早日康復。引出課文句子:I hope you will recover in no time.

這樣通過學生們自己講出的推薦便秘藥品的步驟一步一步將課文重要內容學完了。通過過渡將一個個話題連接起來,形成連貫自然學習的一個過程。

學生完成任務時教師可以多給予正面評價和鼓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利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課堂發表等合作式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使學生在與同學的合作中將焦慮度降到最低[14-20]。

4 小結

本文通過介紹CBI理論與TBA任務教學法,提出了將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結合提高英語聽、說、讀和譯各方面能力的具體實施方案,如聽力材料的選擇、話題討論與演講、閱讀原版醫藥專業英文文獻和翻譯技能的提升;并且提供了如何將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結合起來提高英語口語方面能力的實際教案案例。教學案例中學習內容實用性強,學生任務明確,學生完成任務即可獲得分數,學生積極性高。師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共同探討專業知識,優化了師生的知識結構、提高了綜合素質。本文的優勢在于可操作性強,為藥學英語教學提供了具體方法。

[參考文獻]

[1] 戴慶寧.CBI理念與雙語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6,15(2):108-109.

[2] 蔡基剛.CBI理論框架下的分科英語教學外語教學[J].外語教學,2011,32(5):35-38.

[3] Stryker S,Leaver B.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odels and Methods[M].Washington D 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200-208.

[4] Krahnke KJ.Approaches to syllabus design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7:65.

[5] 常俊躍.《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實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語開設相關專業知識課程的影響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23(9):36-40.

[6] 袁平華,俞理明.以內容為依托的大學外語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40(1):59-64.

[7] 常俊躍,高璐璐.英語專業初始階段系統開設“主題式”內容依托課程對學生英語語言發展的影響[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9,17(1):19-28.

[8] 常俊躍,劉曉蕖,鄧耀臣.內容依托式教學改革對英語專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發展的影響分析[J].中國外語,2009,6(3):40-48,53.

[9] 劉丹,常俊躍.英語專業基礎階段內容依托教學對語音語調學習的影響分析[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1,22(1):75-80.

[10] 崔穎.CBI下6T教學法在商務交流技能中的應用[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3,7(2):96-101.

[11] 曾文雄.任務教學法研究及在中國的應用[J].基礎英語教育,2005,7(1):34-39.

[12] 劉傲東.語言輸入與輸出理論對成人英語教學的啟示[J].成人教育,2014,34(215):61.

[13] 劉麗娟,張國輝.CBI主題模式在《新視野大學英語》中的應用[J].現代企業教育,2012,28(下):206-207.

[14] Slavin P.Cooperative learning[M].Boston:Allyn & Bacon,1995:10-18.

[15] Shaw,P.With one stone: Models of instruction and their curricular implications in an advanced content-based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C].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20-25.

[16] 馬素英,魯振國,楊麗娟.對藥學專業英語教學現狀和改革的思考[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3319-3320.

[17] 宋爾群,宋楊.關于藥學專業英語教學的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09,8(7):67-68.

[18] 邴照宇.高職藥學專業英語實用教學之我見[J].藥學教育,2008,24(14):39-41.

篇13

一、研究背景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行了很多年,實行了分級教學、課程教學改革、教學評價體系改革等舉措。英語作為語言工具,最終需要學生達到自如地運用這門語言進行有效交際的目的,尤其是大學生用英文獲得專業最新信息,直接閱讀英文文獻,發表英文論文,用英語參與辯論和談判,用英語進行國際政治、經濟、商業和文化交流等等。但就目前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未能達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既定目標,大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英語的重視和投入,我國基礎英語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基礎英語水平也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不斷變化,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在高校中的地位顯得有些尷尬,大學英語課程和學分在許多高校出現被縮減的情況。大學英語想要追上當前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高速發展,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目標和培養模式,就需要創新改革,打破傳統大學英語的課程結構模式,增設各種行業特色的拓展課程。

廣東金融學院擔負省級金融系統繼續教育基地的責任,亦被譽為“培養華南地區金融人才的搖籃”。近年來,我院堅持以辦好行業性應用型本科院校為定位,開展校企聯合,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本文將以廣東金融學院實施的CPE課程模式為例,探討大學英語拓展課程改革問題。

二、CPE模式的內涵

CPE人才培養課程模式是廣東金融學院特有的教學模式,強調以行業的需求導向為主。CPE由基礎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專業課程(Professional Curricu?鄄lum)和就業導向課程(Employment Curriculum)組成。C模塊和P模塊是培養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專業理論和核心能力的課程;而實驗、實踐教學體系支撐著E模塊,是為了增強學生就業的快速適應能力和靈活的應變性。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需要和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目標,自主選擇E模塊的課程,形成“理論基礎+專業應用+特色就業”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結構。

三、CPE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設置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尤其是結合專業知識與國外同行英語溝通的能力。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階段,在學生英語基礎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很有必要增加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行業基礎英語教學內容,特別是相關專業的聽、說英語,也可使其能夠盡快適應專業英語的學習。

從適應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國際化形勢出發,利用廣東的區域優勢,緊密聯系金融行業和廣東金融學院提出的CPE人才培養的模式。在此大背景下,我院從2010年起,對大學英語課程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增設了專業的拓展教學模塊,建立了“大學英語基礎課程+專業拓展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課程設置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前三個學期為學生開設基礎英語課程,主要是大學英語讀寫和聽、說。大學英語的第四個學期為學生開設結合學生專業特點,以行業基礎英語聽、說為主的英語拓展課程。根據我校以金融、商務為主的辦學特色,結合廣東省的外資企業多等特點,開設了以《商務英語視聽說》、《金融英語聽說》等為主導的專業特色拓展課程。通過對學生在掌握商業和金融業務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聽力和口語訓練,使學生在金融行業的實際涉外環境中,具備良好接洽客戶和處理業務的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

四、大學英語拓展課程教學理念

大學英語拓展階段,教師應在培養學生基礎行業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涉外業務工作的能力。拓展課程可采用由Stryker和Leaver倡導的CBI教學理念。他們認為CBI(Content-based in?鄄struction)是語言和內容學習的綜合,從以往傳統的注重強調語言學習本身轉變為通過學習內容來掌握語言技能。

我院大學英語拓展課程是在傳授基礎行業英語的同時,更強調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倡“學習――鞏固――展示”的課內外有效結合模式,重在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教學時,以學生為中心,遵循學生主動參與原則,完成課程中實際情景的教學理念,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的方式,課后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教學形式上開展多樣的小組活動,小組模仿(simu?鄄lation)、角色扮演(role play)、小組討論(discussion)、小組展示(presentation)等形式展示合作的學習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特別是實用交際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使專業知識教學體現實踐性和交際性。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創造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還指導他們到相關的單位、企業、公司進行現場學習和實踐。課堂學習的時間畢竟有限,課外學習應成為必要的補充,教師要不定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在課堂上進行必要的抽查和考核。筆者認為應采取在鼓勵的基礎上給予學生一定壓力的教育方式,激發其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參與教學互動中。

五、大學英語拓展課程評估理念

大學英語拓展課程的評估原則上采用形成性和終結性評估兩者相結合的方式,針對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的具體表現、反應、綜合運用能力進行過程評價,突出對學習過程的監控,并強化與教學目標評估結合。具體通過小組表現、情景模擬表現、見習和實習表現,結合期末專業基礎知識的閉卷考試,來全面考查學生在具體情景下的學習效果。從而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和要求,適時地調整教學進度,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反饋自身的學習,進行相應改進。

在該評估體系中,實施符合拓展課程特點的評估方式,實行多元化評估體系,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學生、見習實習單位參評等。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相結合,過程評價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筆試與口試相結合。過程評價占學期總成績的40%,其中含小組學習(10%)、活動表現(10%)、出勤(10%)和課外實踐(10%);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60%。考試的模式也應根據學生所學的不同課程有所調整,如《商務英語視聽說》課程中聽的部分比例可以加大,而《金融英語聽說》注重學生職場能力的課程,則要加大考核學生的實際應變能力。總之,要創建一種過程評估、動態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等評價手段相結合的全面考核體系。

六、結語

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在廣東金融學院實踐以來,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效果評估各方面進行了不少嘗試,使我院學生在行業專業基礎上獲得語言能力的提升。但五年的教學實踐也反映出一些問題和不足:目前拓展課程的設置情況下,學生只能按專業選課,在專業之外的橫向拓展還未實現;拓展課程班因教學資源限制,以合班授課為主,學生人數眾多,客觀上增加了課堂教學管理和課外學生自主學習的監管難度。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把大學英語拓展課程作為大學英語課程的有效補充和延續。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建設是一個動態、開放的體系,如何建設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展需求的拓展課程體系,需要各個高校結合各自的情況,積極實踐,探索出適合本校特色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體系。

[ 參 考 文 獻 ]

[1] 馬龍海,范忠寶.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構建CPE人才培養課程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0(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州市| 铅山县| 南安市| 塘沽区| 张家川| 达日县| 昌乐县| 嘉祥县| 永丰县| 依兰县| 淮安市| 鲁甸县| 绥中县| 长汀县| 榆社县| 滨海县| 保定市| 宕昌县| 子洲县| 大田县| 天峻县| 东山县| 化州市| 克东县| 北票市| 金塔县| 德江县| 手机| 平湖市| 泰顺县| 佛学| 朝阳区| 嘉峪关市| 甘洛县| 定陶县| 阿拉善右旗| 巩义市| 汉阴县| 新源县| 托里县|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