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發病原因分析

冬季,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受涼或通風不良。在養殖過程中既要防止雞群受涼,又要保證雞舍內空氣質量較佳,這個尺度較難把握。當雞舍漏風或通風過量會導致雞群受涼,單純考慮保溫會導致通風不良,這些都會誘發呼吸道疾病。

1. 往往發生在溫差較大、氣候突變的天氣。

2. 受涼:如門、窗開口較大,濕簾、閑置風機、刮糞口沒有封閉、進風口較大等可導致雞群受涼。近期在湖南、湖北等省份,10 月上旬氣溫在30℃左右,結果在20 號左右,這些地區出現大風、降溫天氣,降溫幅度達20℃左右,很多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產蛋率下降。發病的主要原因與受涼有很大關系。

3. 通風不良:青年雞和剛開產的雞舍內灰塵較大,雞舍內一旦通風不良,容易誘發呼吸道和大腸桿菌等疾病。氣候驟變時,管理者往往重視保溫,如門窗緊閉、通風系統停止工作,導致了通風不良;還有種情況是溫控雞舍,當通風系統,啟動溫度低于舍內溫度,會導致風機長時間不工作,從而導致通風不良。有些現代化雞舍在初冬季節常發生慢呼和大腸桿菌等疾病,從根本上就是因為通風不良引起的。

4. 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也與雞群體質差有很大關系。比如剛經過高溫季節的雞群,體質還沒有完全恢復,飼喂水分含量高的玉米等因素都會導致雞群抵抗力下降。

(三)預防措施

1. 秋、冬季在飼料中添加1% ~ 2% 的油脂,提高能量水平,讓雞群盡快復壯。

2. 加強衛生管理,雞舍內灰塵要定期清理,定期進行噴霧消毒來達到除塵的目的。

3. 做好通風系統的管理。(1)將濕簾、閑置風機、閑置通風口密封嚴;刮糞口平時應遮擋,防止向雞舍內灌風;查找漏風口,并封嚴;(2)調機工作溫度,避免溫度較低時風機不工作;外界溫度較低,當換氣量大時,舍內溫度變化較快,應保守通風,用最少的風機來完成換氣需要;(3) 小雞(1 ~ 50 日齡)以保溫為主;青年雞和產蛋雞,當溫度與通風發生沖突時,可犧牲2 ~ 3℃的溫度,來滿足通風;(4)溫差較大,氣溫較低時要定期到雞舍內巡視,查看雞舍內溫度、通風情況,避免通風不良或受涼。

4. 做好傳染性疾病的免疫:對新城疫、H9 亞型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等疾病做好免疫工作。請參考蛋雞免疫程序。

(四)治療措施

呼吸道疾病較為復雜,一定要正確診斷,對癥治療。

1. 新城疫、傳染性喉氣管炎:可采用活疫苗緊急接種,如發生新城疫用新城疫克隆I 系2 羽份/ 只,注射或飲水;發生傳染性喉氣管炎時用喉氣管炎活疫苗1 羽份/ 只點眼;同時在飲水中加強力霉素和多維素連用4 ~ 5 d,可逐漸恢復。

2.H9 亞型禽流感:青年雞主要表現呼吸道癥狀,用藥治療效果不理想,一般可自行恢復;蛋雞發病后一般7 ~ 10 d 即可恢復;可適當添加抗菌素防治繼發感染。

篇2

夏季,豬條件性呼吸道疾病在臨床上主要包括三種類型的呼吸道疾病:豬支原體感染(MPs)、豬血液原蟲病(如豬附紅細胞體病、豬弓形體病等)和豬條件性細菌性呼吸道疾病,如豬副嗜血桿菌病(HPs)、豬巴氏桿菌病(Pm)、豬鏈球菌病(SS2)等,其中以豬副嗜血桿菌病、豬巴氏桿菌病、豬鏈球菌病等疫病發生最為頻繁。這與氣候濕熱、熱應激、霉菌毒素、蚊蟲滋生以及飼養管理、疫苗免疫等多方面“應激因子”共同干擾有著密切的關系。

豬條件性呼吸道疾病多發與豬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病、豬支原體感染之間有直接關系。

夏季是豬條件性細菌性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這些疾病的頻發與豬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病、豬支原體感染之間有直接關系。原因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為豬藍耳病毒(PRRSV)和豬支原體,共同通過“破壞和麻痹”肺泡巨噬細胞和氣管纖毛,打破豬呼吸系統的防御屏障,降低呼吸道免疫系統的整體免疫應答能力;另一方面是因豬藍耳病毒和豬細小病毒(PPV)同時在豬肺泡巨噬細胞內復制,破壞了巨噬細胞的完整性,而缺失的肺泡巨噬細胞中增加了豬圓環病毒的復制,進而導致豬群整體免疫力下降,最終增加了豬群對豬條件性細菌性呼吸道疾病病原的易感性,增加了豬群的病死率。

豬條件性呼吸道疾病多以繼發感染或混合感染形式發生

一般而言,在臨床上多見豬副嗜血桿菌病、豬巴氏桿菌病、豬鏈球菌病、豬附紅細胞體病等繼發性感染于豬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病、豬流感等。此外也多見豬副嗜血桿菌病、豬鏈球菌病、豬巴氏桿菌病之間混合感染。

豬條件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措施科學有效地防控豬條件性呼吸道疾病必須著重于兩個方面考慮:一方面是盡可能緩解熱應激、霉菌毒素等“刺激”,減少豬藍耳病毒、豬圓環病毒、豬支原體等免疫抑制性病原的“隱性感染”;另一方面是優選敏感抗菌藥,聯合使用以有效預防豬副嗜血桿菌病、豬巴氏桿菌病、豬鏈球菌病等繼發或混合感染。

羊常用飼料分哪幾類

飼料分類方法很多,按其來源特點可分為以下6類:

青飼料:栽培肓飼料、野生青飼料、蔬菜腳葉、天然牧草、水生飼料、塊莖、瓜類等。

粗飼料:干草、秸稈、秕殼等。

精飼料:禾本科及豆科籽實等,麩皮、油餅、糟渣等加工副產品。

篇3

結論:社區醫院采用整體管理模式效果顯著,可有效預防控制呼吸道傳播疾病,降低呼吸道疾病院內感染率。

關鍵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呼吸道傳播疾病管理預防控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84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0397-01

呼吸道傳播疾病的路徑主要有人體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等,各種微生物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后,會引發呼吸道傳染性疾病,該病具有傳播速度快、范圍廣、途徑多等特點,一旦病發將難以控制,是一種具有極大危害的傳染性疾病。目前,我國呼吸道傳播疾病已成為公共衛生健康問題,廣受人們關注和重視,呼吸道傳播疾病暴發流行,如甲型流感、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不僅危害人們身心健康,還會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1]。所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加強管理及預防控制呼吸道傳播疾病,有助于控制疾病暴發流行,同時在患者就診過程中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該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道疾病院內感染率,確保患者就診安全與醫務人員職業安全。本文選取78例入院就診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整體管理模式對呼吸道傳播疾病的預防控制效果,結果如下。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入中心就診的7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45例男性,33例女性,年齡14~71歲。隨機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9例。研究組23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14~70歲;對照組22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16~7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明顯統計學差異意義(P>0.05),具有對比性。

1.2方法。選取的78例就診患者均采取一定管理措施預防控制呼吸道傳播疾病,研究組患者采用整體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管理模式進行管理,整體管理模式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2.1建立完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盡可能結合服務中心具體情況建立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如《呼吸道傳染病應急預案》《消毒隔離制度》《醫務人員防護制度》等,確保制度的科學性與可行性,并充分發揮出應有作用,保證呼吸道傳播疾病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2]。此外,為提高醫務人員感染意識,保證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感染管理部門應做好呼吸道傳播疾病防護知識宣教工作,并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其職業安全知識。

1.2.2加強感染科管理。感染科通常負責呼吸道傳播疾病診療工作,所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需嚴格考查并科學合理的整改醫療環境,盡可能合理布局傳染病區,滿足傳染病預防控制需求,同時明確分區與專用通道,保持良好通風與空氣流通效果。為保證感染科管理的有效實施,需對該科醫務人員進行培養,使其全面掌握各方面知識,如中心感染控制、流行病學、傳播性疾病診療等。

1.2.3隔離管理。隔離管理措施主要包括:①設立獨立醫療區域收治疑似呼吸道傳播疾病患者,同時區分醫務人員、患者、污染物運送專用通道,進出病房時醫務人員與患者家屬均需穿戴隔離衣與外科口罩;②對于疑似度高的呼吸道傳播疾病患者,應直接轉送隔離觀察室進行密切觀察,隔離觀察期間,應保持隔離觀察室門窗關閉,同時診療儀器必須專人專用,為免發生院內感染,非醫務人員嚴禁進出隔離觀察室,而家屬則需取得醫師批準并做好防護措施才能進出隔離觀察室[3]。

1.2.4醫務人員防護管理。呼吸道傳播疾病的途徑主要有空氣、飛沫、密切接觸等,高度重視醫務人員呼吸道防護與粘膜保護,并采取正確措施保護其健康,有助于降低呼吸道疾病院內感染率。診療操作過程中,醫務人員應根據實際風險與標準預防原則,采用基本、加強、嚴密等分級防護措施,如應佩戴手套才能接觸污染物品,如排泄物、血液、分泌物等,需注意的是接觸非完整皮膚黏膜時更應佩戴手套;醫務人員應佩戴好防護面罩、目鏡、N95口罩與戴帽連體防護服等,才能接觸有可能噴濺的污染物品,如血液、體液、分泌物等。隔離觀察病房內外、治療室、醫師診療室等均需配備可快速干手的消毒劑,而且還需采取各種手衛生宣傳方式,有效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并養成良好的手衛生習慣。

1.2.5患者所用物品消毒管理。合理選用消毒劑殺滅呼吸道傳播疾病病原體,選用的消毒劑必須經國家批準,且有相關資質、合格。患者所用物品均采用消毒劑嚴格消毒,如醫療器械、儀器設備、相應物品等,而且每例患者所使用的監護儀、氧氣濕化瓶等必須嚴禁交叉使用,同時對消毒液濃度進行實時監測,以保證達到理想消毒效果,此外定期培養各類管道細菌,并準確記錄培養結果,有效加強呼吸道傳播疾病診治效果。呼吸道傳播疾病患者出院后,應對其所在房間與可能污染區域進行終末消毒處理,才能提供給其他患者使用。

1.3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所有數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量數據以(X±S)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P

2結果

就診期間,研究組患者出現1例呼吸道疾病院內感染,感染率為2.56%,對照組組出現9例呼吸道疾病院內感染,感染率為23.08%,兩組呼吸道傳播疾病院內感染率對比,具有明顯統計學差異意義(P

3討論

呼吸道傳播疾病是一種病發后難以控制且危害極大的傳染性疾病,具有傳播速度快、范圍廣、途徑多等特點,多由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引起,該傳播疾病的流行特征主要有:季節性,多發于冬春季節;易傳播,傳播范圍廣泛、發病率高,尤其是未預防接種人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5]。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是呼吸道傳播疾病暴發流行的環節,傳染源可能是病原體攜帶者、患者,傳播途徑主要有空氣、飛沫、密切接觸等,抵抗力低、為預防接種等為易感人群。患者若院內感染呼吸道傳播疾病,不僅會危害身心健康,增加疾病痛苦,還會給原發病治療造成嚴重影響。目前,呼吸道傳播疾病已逐漸成為公共衛生健康問題,加強管理和預防控制該疾病,有助于控制疾病暴發流行,如甲型流感、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保障人們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所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做好呼吸道傳播疾病相關管理與預防工作,采用有效措施改善疾病管理與預防現狀,可控制疾病傳播,降低中心內感染率,提高臨床管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采用整體管理模式進行管理效果顯著,是降低呼吸道傳播疾病中心內感染的有效措施,可有效預防控制呼吸道傳播疾病,切實保障患者就診安全與醫務人員職業安全。

參考文獻

[1]陳利英.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預防及控制研究[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06):53-54

[2]張斌.呼吸道傳染病預防與控制[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1):28-30

篇4

襄陽大耳黑豬是湖北省襄陽市歸根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襄陽大耳黑豬養殖基地以農戶原生態養殖的鄂西大耳黑豬為基礎,有目的地引進國內外一些地方性優良黑豬品種進行雜交改良,并不斷地選優去劣,對雜交后代中出現的一些優良個體通過有計劃地開展縱向或橫向的繼代繁殖,固定其優良性能,以鄂西大耳黑豬為基礎培育的新一代襄陽大耳黑豬。襄陽大耳黑豬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繁殖力高、抗逆性強,肉質鮮美可口等優良特點。

襄陽大耳黑豬雖然適應性強、抗病力強,但自2008年湖北省襄陽市歸根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從事襄陽大耳黑豬的選育和養殖以來,呼吸道綜合征頻發,特別是進入冬春季節以后,由于氣候多變,早、中、晚豬舍內外溫度和濕度相差較大,更易導致豬呼吸道綜合征的高發。除了因豬發病直接死亡造成損失外,呈慢性或隱性感染的豬還會導致飼料報酬率低、生長發育緩慢、出欄時間推遲等,嚴重地影響了襄陽大耳黑豬養殖基地的生產效益。為有效地應對該病,養殖基地在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自2011年起組織養殖基地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對襄陽大耳黑豬的呼吸道綜合征進行了專題研究,目前已基本掌握了襄陽大耳黑豬呼吸道綜合征高發的原因,并針對其原因采取了相應的防控措施,其防控效果顯著。現就襄陽大耳黑豬呼吸道綜合征高發的原因及其防控措施報告如下。

1 發病原因分析

1.1 原發性感染疾病

原發性感染疾病主要包括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豬偽狂犬病病毒、豬流感病毒、豬呼吸道冠狀病毒和支氣管敗血性波氏桿菌等多種病原體所致的病毒性疾病和細菌性疾病,如豬偽狂犬病、豬氣喘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和豬流行性感冒等。

1.2 繼發性感染疾病

繼發性感染疾病主要包括豬肺疫、豬鏈球菌病、豬副傷寒、副豬嗜血桿菌病和豬附紅細胞體等。

1.3 飼養管理與環境因素

飼養管理不當是直接引起豬呼吸道綜合征高發的重要原因,如豬群飼養密度過大,不同日齡的豬混養在一起;豬舍內潮濕,通風換氣不良,空氣中有害氣體過多;豬舍內糞污未及時清除、衛生條件差、消毒不嚴;豬舍內濕度變化大;飼喂豬群的飼料單一,導致豬群營養不良以及其他降低豬體抵抗力的因素等多種應激因素等,均可成為豬呼吸道綜合征高發的誘因。

2 防控措施

湖北省襄陽市歸根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襄陽大耳黑豬養殖基地根據襄陽大耳黑豬的養殖實際,從七個方面提出了襄陽大耳黑豬呼吸道綜合征的防控措施。

2.1 提前做好環境控制和相關設備物質的準備

在冬春季節到來之前應提前做好豬舍及其門窗的整修,準備和檢修好豬舍內的保溫增溫設施和控制豬舍內濕度的相關物資,如仔豬用的保溫傘,豬舍內吸潮用的生石灰、木屑等,以便隨時開啟豬舍內的保溫增溫設備,用于冬春季節寒冷天氣豬舍內保溫和通風換氣,以有效地控制豬舍內環境。

2.2 加強豬群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因素

養殖基地應根據豬群在各階段的營養需要合理配合日糧,供給豬群營養全面且均衡的飼料,以保證豬群生長發育的需要。與此同時,在管理上應將不同的豬群進行合理的分群,減少不同日齡豬群的混群飼養,并盡可能減少豬群的飼養密度;經常保持豬舍內干燥、清潔、衛生,豬舍、用具及環境定期消毒,注意豬舍內的保溫和通風換氣,以降低豬舍內的氨氣濃度,改善豬舍空氣質量;實行養豬生產各個階段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從而減少或避免豬群呼吸道疾病感染機會;盡量減少豬群轉欄和混群的次數,以減少應激因素。

2.3 堅持自繁自養,防范隱性感染豬帶入病原菌

堅持自繁自養是防止豬呼吸道綜合征隱性感染豬帶入病原菌的關鍵性措施。如養殖基地確實需要引種時,則應到無疫區的種豬場引種選購,并嚴格按程序進行免疫,種豬引進后應在遠離生產區隔離觀察飼養一個月以上,并經檢疫確定為陰性后方可進場飼養。建立嚴格的獸醫衛生消毒制度,且選擇新型的消毒劑,做好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

2.4 提前做好豬群免疫,預防病原性豬呼吸道綜合征

病原性因素引起豬呼吸道綜合征對襄陽大耳黑豬養殖基地的威脅極大,且目前尚無良好的治療藥物,采用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進行疫苗免疫效果的監測、對豬群隱性攜帶強毒的檢測和淘汰以及做好消毒工作等是預防和凈化豬呼吸道綜合征的重要措施。因此,養殖基地必須合理地制定豬群的免疫程序,并適時給豬群免疫接種豬偽狂犬病、豬藍耳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萎縮性鼻炎、豬肺疫、豬副傷寒、副豬嗜血桿菌病、豬鏈球菌病弱毒菌苗或滅活苗、豬霉形體滅活疫苗和豬肺炎霉形體兔化弱毒苗,以控制病原性因素引的起豬呼吸道綜合征。豬圓環病毒病、豬流行性感冒、豬附紅細胞體病目前尚無疫苗可用,養殖基地必須加強對豬群的隔離消毒,不從有疫源的種豬場引進種豬,同時應注意豬群的保溫防寒,搞好豬舍內的清潔衛生,注意消滅蚊蠅和吸血昆蟲,防止吸血昆蟲對豬群的叮咬而傳播疫病。

2.5 正確診斷,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正確地診斷引發豬呼吸道綜合征的原發性和繼發性感染疾病是有效應對豬呼吸道綜合征的首要任務。養殖基地必須依據生豬疫病流行的特點、癥狀觀察、病理檢驗和實驗室檢查的結果來綜合判定,并特別注重獸醫實驗室病原的分離、鑒定、檢測、監測,以便確認引發豬呼吸道綜合征的原發性感染疾病或繼發性感染疾病的種類,找出其發生規律,并分清主次,提出針對性強的應對防控措施。

2.6 全方位推進生物安全體系

養殖基地必須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和防疫制度,以降低和消除病原微生物對養殖基地所形成的危害,建立起防制豬呼吸道綜合征病原入侵的多層屏障,使豬群生長發育處于最佳狀態,以有效地預防豬呼吸道綜合征和其他疾病的發生。

2.7 建立科學合理的預防性用藥方案

針對冬春季節豬呼吸道綜合征發生的種類和流行特點,養殖基地可選用一定劑量的抗菌素藥物組合,在母豬產仔前后、哺乳仔豬、保育豬、育肥豬4個階段以及豬群轉群時使用,以預防外源性和內源性細菌繼發感染。根據生產實踐,現推薦襄陽大耳黑豬養殖基地預防性用藥方案如下:

(1)后備母豬按每噸飼料中加入地米考星粉200~400 g,于配種前20 d左右飼喂,連續飼喂14 d;或按每噸飼料中加入10%氟苯尼考100 g,于配種前20 d左右飼喂,連續飼喂14 d,同時配合在每噸飲水中加入阿莫西林粉150 g,連續飲用14 d。其種公豬的藥物預防參照后備母豬藥物預防方案實施。

篇5

以本院呼吸科2014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200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及其家屬為研究對象(患者和家屬各100例),性別分布上,男性98例,女性102例;患者年齡最大的為75歲,最小的為17歲,平均年齡為40.3歲。患者住院時間在10天到55天不等,平均14.5天。患者的臨床癥狀方面,發熱的有81例;咳嗽的有67例,呼吸急促的有33例;全身乏力的有10例,嘔吐腹瀉的有25例,重癥的有1例。所有患者均已經過相應診斷確診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患者。

1.2方法

1.2.1護理措施

首先,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護理。這與之前的護理具有很大的差別,因為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在患病之后需要進行隔離治療,經常是一個人面臨痛苦的病癥,這種心情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親人朋友在眼前卻不能進行溝通,為患者在無形之中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內心經常處于一種孤立無援的情感。病痛的折磨再加上心理方面的痛苦,往往會令患者難以承受這種突然之間的變化,所以極有可能造成負面情緒迸發,長期處于一種悲觀失望以情緒低落的心情下,這種狀況對于治療疾病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一些心理狀態差的患者甚至還會出現輕生的念頭,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令患者以積極陽光的心態面對疾病就需要開展心理治療。具體來說,在患者入院時就要及時進行心理評估,了解每個患者的心理動態,然后據此制定出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平時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向他們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引導患者樹立健康向上的心理,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

除了心理治療以外,康復期的護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康復期期間對患者采取多關懷的對策可以令患者的身體狀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康復期的治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活方面的護理,另一方面是衛生習慣的護理。護理人員在對上述兩項工作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該對患者多進行叮囑。提醒患者要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更好地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在飲食方面,為患者制定搭配合理的菜譜,增加高蛋白食物、蔬菜、水果的比重。另外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并保持適當的運動。

此外,在臨床病情監測及處理方面也應該予以加強護理。對所有患者的意識、相關的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及時和嚴密的監測,如發現相關的體征和指標異常,則及時進行診斷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決。當重癥患者出現呼吸衰竭的情況時給予呼吸支持治療,同時密切注視氧氣輸送裝置、流量及檢測患者的具體情況,避免因壓力過高出現肺氣腫或縱隔氣腫。

1.2.2護理滿意度評價調查

護理滿意度評價主要是通過采用自擬的調查問卷方式進行的。主要包括以下5項評分內容,它們分別是:(1)護理對治療的作用;(2)護士護理操作滿意度;(3)護士服務態度滿意度;(4)護士對相關知識的介紹,即對和急性呼吸道傳染護理相關的疾病知識和護理知識的介紹程度;(5)護理人員用語,即指護理人員的用語是否恰當,有沒有讓患者及其家屬感到不適合和不滿。被調查者根據實際情況和自己的感受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在0~10分之間打分。護理人員是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后在其入院的第一周以及治愈時發放調查問卷的,入院第一周和治愈出院時各發放200份,待其完整填寫后收回,此次共收回有效問卷400份,回收率100%。

2、結果

篇6

1呼吸道傳染病醫院感染的預防措施

呼吸道傳染病的醫院感染能夠通過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提高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效果,盡量將其傳播在源頭切斷。其主要的預防措施包括有:

1.1 加強物理防護工作在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一定要做好相應的物理防護工作,以避免直接接觸到傳染源。例如,盡量避免同陌生人進行親密的交談;在公共場所一定要注意佩戴口罩;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等[3]。同時,醫護人員也應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在接觸傳染患者的過程中注意加強隔離、消毒等防護措施,從而避免出現醫護人員的感染。

1.2 加強藥物預防工作由于呼吸道傳染病多是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等引起的,因此,可以通過針對性的藥物進行預防。例如,紅霉素能夠對百日咳、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肺炎進行有效的預防;磺胺能夠有效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青霉素和四環素能夠有效預防炭疽病;異煙肼能夠有效預防結核病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有些藥物屬于抗生素,因此在對(疑似)患者的用藥期間,必須嚴格、規范、合理的控制患者的用藥量和用藥時間,避免出現過敏、濫用藥以及不良副作用等問題的發生。

1.3 做好疫苗接種工作目前,我國對呼吸道傳染病醫院感染的主要預防措施就是疫苗接種,它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人體免疫力,對人體對傳染源具有抵御能力,從而在根本上減少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疫苗接種的主要應用對象是<15歲的兒童,且主要是病毒類的疫苗,例如流感疫苗、風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以及麻疹疫苗等[4]。

2呼吸道傳染病醫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除了要加強呼吸道傳染病醫院感染的預防工作,基層醫院還要將患者的病情以及傳染范圍控制在一定程度,從而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其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有:

2.1加強全面性消毒工作經過研究調查顯示,高效含氯消毒劑能夠有效的殺死一般性呼吸道傳染疾病中的致病病菌。因此,基層醫院要加強對呼吸道傳染病病房以及患者活動區的全面性消毒工作。在消毒過程中,要選擇有質量保證、國家批準的含氯高效消毒劑,并嚴格根據醫院的消毒規定定時(每天或每幾小時)為院內的相應區域進行全面性的消毒殺菌。其消毒的范圍主要包括:醫用物資(被服、水杯、柜子等)、醫療器械(氧氣濕化瓶、注射器具、霧化器等)、病房地面、走開水廊、房、衛生間以及其他環境等。

2.2 加強對患者的隔離工作盡量避免同傳染患者接觸是控制呼吸道傳染病醫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設立患者的隔離獨立區域,以防止傳染患者同其他疾病患者直接接觸而造成醫院感染的發生。在患者入院時,對疑似癥狀患者應立即送至隔離區進行觀察和確診,并嚴禁不相關人員進入到隔離區。醫護人員在開展工作時一定要做好全面的防護措施(穿隔離衣、帶外科口罩等),并嚴格按照隔離規定將患者污染物運送到指定區域,從而盡量避免院內交叉感染的發生。

2.3 對患者進行嚴格的分類管理由于呼吸道傳染病的種類較多,因此,在進行患者管理時也應根據其癥狀的不同進行分類管理,從而避免交叉感染。據相關科學數據統計,一般性呼吸道傳染病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即:發熱患者、類流感型患者以及不明原因肺炎患者[5]。在進行管理過程中,醫務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采取針對性的控制管理措施,從而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率。

3小結

近些年來,基層醫院中呼吸道傳染病的種類越來越復雜,給基層醫院的傳染病防控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和壓力。因此,基層醫院必須要做好呼吸道傳染病醫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加強對多種傳染源的嚴格控制,注重醫院生活環境衛生的清潔,提高對易感人群的保護力度,從而更好的降低和減少基層醫院呼吸道傳染病的醫院感染率,確保院內患者及醫務人員的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 蘇丁緒,周崇安,李明波.淺析基層醫院呼吸道傳染病醫院感染的防控[J].中國保健營養,2012,10(22):5510-5511.

[2] 胡為海.基層醫院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探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04(15):171-172

篇7

雞的呼吸道疾病種類很多,不同的種類的疾病產生的原因不同,有病毒性的、有細菌性的、有支原體的原因而引發的,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雞病毒性呼吸道病

家禽病毒性呼吸道病的定性相對要難一些,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臨床的癥狀進行大致的判斷,但要準確定性,多數情況下主要還是依靠實驗室的科學檢測進行。

1.1新城疫

此病一旦發生基本是因為接種疫苗不當、接種時間不合理、疫苗選擇不恰當、疫苗使用隨意等導致免疫抑制普遍過強而引起淋巴細胞缺乏。主要癥狀表現為雞以咳嗽為主,有很多的呼嚕聲、甩鼻聲音等。綠色糞便的癥狀和流感是一樣的,不能通過糞便來判斷是新城疫或禽流感,要進行實驗室進行測定才能定性。

1.2溫和型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具有變異快、隱性感染率高等特點,再加接種疫苗間隔時間太長、疫苗選擇不當、保存不當、劑量不夠、流感疫苗沒有粘膜特異眭抗體等都可能導致防控不利而爆發此病。患雞部分有頭腫、臉腫、流鼻涕、眼結膜紅,呼嚕比例多而咳嗽少。

1.3傳染性支氣管炎

主要是疫苗毒引起,因此,免疫接種傳支疫苗應該謹慎。此病患雞表現呼嚕多,在雞群內傳播極快。

1.4傳染性喉氣管炎

誘因主要是接種疫苗劑量大,疫苗滴灑在雞舍;其次是野毒感染。H9和其混感率很高,在防控中要多加注意。癥狀特點為雞群內有尖叫、怪叫、伸頸脖、部分有咳血,此病也傳染較快。

2細菌性呼吸道病

2.1波士桿菌病

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垂直傳播;其次是水平傳播。波士桿菌病發生比較普遍,種雞表現和傳染性支氣管炎一樣的呼吸道病;雛雞主要是在5日齡前出現高度呼吸困難的癥狀,同傳支也十分相似。其他單一的細菌性呼吸道病一般不發生。

2.2鼻氣管炎鳥桿菌病

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環境內存在垂直傳播、水平傳播,目前我國氣囊炎病例中有80%是鼻氣管炎鳥桿菌感染。主要引起呼嚕、咳嗽、死亡率高;肉雞一般和H9混合感染,單發不多。蛋雞則多是單發,主要是氣囊炎病變。解剖病變和支原體很相似,腹腔內有大量的泡沫、氣囊內有干酪樣物;傳染快、死亡率高可區別支原體病。

3支原體病

這種病的誘因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屬條件性致病。傳染慢、沒有繼發感染,死亡少,咳嗽少,主要是患雞表現出甩鼻、緩慢的呼嚕聲,前期白天聽不到,夜間有較明顯的呼嚕聲。 4呼吸道疾病的綜合防控措施

雞呼吸道疾病的產生原因有很多,也很復雜,在防控中如果不徹底很容易發生病情反復。在防控措施上,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同時要防治相結合,把疾病控制在萌芽之中,避免大面積爆發。平時在飼養管理中,要密切關注雞的生活狀況,做到對疾病的發生早發現,再進行及時的治療,采取綜合性防控措施。

4.1構建并執行生物安全體系

雞舍的消毒工作一定要做到位,空欄期時雞舍內外要嚴格消毒,做好清掃、清洗工作,避免上期出欄雞遺留下來的病原微生物繼續污染,對設備、用具、污染物要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處理;重視肉雞日常帶雞消毒、水線沖洗、消毒工作;飼養員進入雞舍必須穿工作服和舍內工作鞋,避免將外來病原帶入雞舍;嚴禁外來人員和飼養員竄舍,尤其是鄰近雞舍發病時,應嚴格封鎖,必須每日消毒;雞舍遠離糞便堆積發酵處理場,病死雞要深埋;盡可能杜絕飛禽、老鼠、犬等傳染病的攜帶者。

4.2加強飼養管理,消除發病誘因

秋季晝夜溫差較大,天氣變化無常,這時為了確保雞的生活環境穩定,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忽冷忽熱,減少雞的應激反射,對雞舍內的濕度、溫度及光照要盡可能保持穩定,處理好通風換氣與擴欄之間的正確關系;在飼料上要保證充足,而且要保持衛生,同時飲水要及時供應,飼料的質量要保證,避免變質飼料進入雞場,提高飼料營養水平,養護好腸道,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氨氣(NH3)、硫化氫(H2S)等有毒有害氣體的產生;避免免疫抑制病,提高肉雞抗病抗應激能力。

4.3做好疫苗接種工作

根據當地實際,制訂科學的免疫程序,并進行抗體監測,依據監測結果,進行科學免疫;嚴格執行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抗體水平;注意免疫前后藥物的使用,避免影響疫苗免疫效果;適當添加抗應激藥物,減少免疫應激。

4.4做好預防保健工作

秋季由于氣溫的變化,細菌和病毒極易傳播,是易發生呼吸道病的季節,此時要做好藥物保健,疫苗接種時要根據雞生長規律進行,避免產生嚴重應激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所以此時的藥物保健工作十分重要。

篇8

2. 呼吸道疾病

由于冬季氣溫低,人們往往重視保溫增溫而容易忽視通風換氣,使兔舍內的有害氣體含量增加,容易誘發傳染性鼻炎、肺炎、結膜炎等。根據筆者調查,在我國北部地區冬季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高于其他季節,主要是通風換氣不良所致,應針對性地加以防控。

預防呼吸道疾病應做好以下工作:①處理好保溫和通風的矛盾,二者統籌兼顧,不可偏廢。當二者發生矛盾時,寧可適當降溫,也不可使舍內有害氣體濃度過高。兔舍內空氣質量的好壞可以根據人的感覺判斷,以人進入兔舍后感覺不刺激鼻子和眼睛為好,否則,應該加強通風喚氣。②降低兔舍濕度。由于通風不良,兔舍內的濕度往往偏高,濕度偏高百害而無一利。控制飲水器滴水,及時清理糞尿是降低兔舍內濕度的有效措施。③及時淘汰嚴重患兔。家兔呼吸道疾病的傳染性很強,1只患兔1個噴嚏即可將病原菌傳遍整個兔舍。因此,對于患有嚴重傳染性鼻炎以及肺炎的患兔應堅決淘汰。④使用微生態制劑控制有害氣體含量。筆者多年的研究表明,用微生態制劑控制兔舍有害氣體含量效果顯著。微生態制劑以0.3%的比例飲水,以0.2%的比例噴料或噴糞溝,都可以達到降低有害氣體含量,降低呼吸道疾病發生率,同時預防腹瀉的目的。⑤階段性藥物預防。當兔群呼吸道疾病發生率較高時,可以階段性投喂藥物防控。恩諾沙星治療家兔呼吸道疾病效果比較理想,按照說明書使用。⑥注射疫苗。家兔呼吸道疾病是以巴氏桿菌和波氏桿菌為主的多種病原菌混合感染所致。目前國內生產的巴氏桿菌-波氏桿菌二聯苗對預防呼吸道疾病有一定效果,但保護率不是太高。對于呼吸道疾病多發的兔場可以考慮使用疫苗,但不能放松其他防病措施的實施。

3. 皮膚真菌病和疥癬病

冬季光照時間短,光照強度小,加上兔舍濕度較大,有利于皮膚真菌病和疥癬病的發生。對于曾經發生過這些疾病的兔場要有所準備。

對于疥癬病,目前較為有效簡便的方法是注射伊維菌素。有養殖戶反映疥癬病難以根除,用藥見效,停藥復發。治療疥癬病要掌握幾個要點:①早治。當發現家兔患病后,在初期進行藥物治療,見效快,復發率低。②重復用藥。在首次用藥后10天再重復用藥1次。③消毒很關鍵。患兔籠具與周邊的環境應徹底消毒,一般采用火焰噴燈或0.25%敵百蟲溶液消毒。因隱藏在環境里的螨蟲不除,疥癬病就難以根除。

對于真菌性皮膚病,筆者不主張治療,建議發現1只患兔淘汰處理1只(深埋或焚燒),同時環境要徹底消毒。

4. 球蟲病

根據筆者多年的臨床診斷經驗,冬季一些兔場球蟲病發生率也相當高。這些兔場在冬季發病率高于其他季節,主要是錯誤地認為冬季溫度低不會發生球蟲病,因而停止了藥物預防。

在我國南方地區,冬季兔舍內溫度都在0℃以上,且濕度高;而北方地區盡管環境溫度在0℃以下,但通過保溫增溫措施,兔舍內溫度也多在0℃以上。只要溫度在0℃以上,球蟲病就有發病的可能。因此,建議兔舍內溫度較高和冬季進行繁殖的兔場,都要重視球蟲病的預防。

篇9

豬呼吸道疾病是冬季頻發的一種疾病,由細菌、病毒、環境應激等因素在相互作用下引起,癥狀為:豬咳嗽、呼吸困難、體溫反復、耳尖發紅,部分出現口吐白沫、眼鼻分泌物增加等癥狀。該病多發于寒冷干燥的冬春季節,此時日夜溫差變化大,環境溫度低,地面潮濕,空氣不流暢,豬欄的氨氣超標、細菌病毒增加,生豬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

一、生豬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和危害

1. 病因

第一,原發性感染病原,主要包括蘭兒病病毒、圓環病毒Ⅱ型、豬流感病毒、豬瘟病毒、蛔蟲、弓形體等。

第二,營養因素。生豬出現營養過剩或是營養不足,食用低品質營養品,飼料出現霉菌毒素污染等都可能誘發呼吸道疾病。

第三,豬群生活密度過大,通風條件不佳,豬欄中的有害氣體嚴重超標、溫濕度不適宜等都是生豬呼吸道疾病的誘因。

第四,不同健康狀況的豬混合飼養,因疫苗質量過低、免疫程序不合理等原因導致的免疫失敗都有可能導致生豬感染呼吸道疾病,這個時候的豬呼吸系統極為脆弱,抵抗力不足。

2. 危害

冬季是生豬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全國各地的豬場都無法規避該病的侵擾。當豬群感染呼吸道疾病,會迅速在整個豬場中傳染,影響非常大。據調查,冬季豬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為10%-60%,而死亡率高達20%。而且,該病還會出現繼發性感染和混合性感染,診斷和治療難度加大,治療時間長,短則1個月,長則2-3個月才能使病情得到基本控制。染病期間,豬的生長速度放緩,平均減少16%,這樣就會推遲豬上市的時間。而且,飼料的利用率野降低了,平均每頭豬要多消耗10-20kg的飼料。藥物治療也需要成本,每頭豬的用藥成本在10-30元之間。如果母豬在懷孕期間感染呼吸道疾病,處理不當就有可能出現流產、死胎、弱胎現象,對于養豬戶來說又是一筆經濟損失。公豬感染呼吸道疾病有可能出現炎,影響豬場的后續生產。所以說,呼吸道疾病將會給養豬場帶來一筆巨大的經濟負擔,豬場的生產性能降低。

二、防治措施

生豬呼吸道疾病的病發因素多,單一的防治措施沒有什么效果,養豬戶應根據發病規律、病因以及自身狀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防治措施,盡量減少該疾病的危害。

1. 環境措施

1.1 消毒工作

消毒能有效減少該病的感染源,給生豬提供健康的生活的環境,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根據豬場的情況制定系統的消毒計劃,加強豬場內外環境的衛生消毒,每周一次的豬舍和豬消毒,每10-15天一次的豬場全面消毒。當豬場出現呼吸道疾病時,適當增加消毒的次數,空舍時要進行全面消毒徹底切斷病原體、細菌等的生存鏈,可以采取“沖-燒-刷-消-熏”的步驟做好消毒工作,豬舍的用具也一起消毒。把好人員、物品的消毒關,在每棟豬舍門口設消毒盆和洗手池,經常更換消毒液,確保藥效;消毒液的品種也要經常更換,避免出現耐藥性。外來車輛、人員不得進入生產區,避免帶入外來病原體。

1.2 “全進全出”制度

為了保證豬群生長的均衡,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應及時清理豬糞,保持豬舍的清潔。冬季時既要保證豬舍的溫暖和干燥,還要注意通風,提高豬舍空氣質量,切不可因溫暖而忽視通風。在一天中氣溫最高時開窗,有效降低豬舍內的氨氣含量,減少細菌、病毒數量。執行“全進全出”制度,切斷病原體、病毒、細菌等微生物的生存鏈,防止交叉感染。一旦發現豬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及時進行隔離治療,而沒有治療價值的豬則要及時淘汰掉,避免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由于呼吸道疾病是一種傳染病,所以說,堅持“全進全出”飼養制度是切斷傳染源最根本的措施。這種飼養制度有利于切斷病原的循環感染,利于呼吸道疾病的感染,也有利于飼養管理,實施規模化的機械化飼養,提高勞動效率。目前,“全進全出”制度已經為全國各地的養豬場廣泛應用。

1.3 飼養密度

飼養密度過大就容易出現空氣質量變差問題,不利于生豬的健康成長,提高冬季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一般來說,保育豬的豬舍密度應在0.4/頭為宜,生長豬的豬舍密度在0.8/頭,育肥豬的豬舍密度為1.2/頭。

2. 營養均衡

生豬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有不同的營養需求,而養殖戶則要根據其生長規律為其提供營養均衡、口感好的飼料,保證豬的健康成長,提高其抵抗力,從而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在這個過程中,飼料的品質非常重要,不能用變質、霉變的飼料喂養豬群。為了降低外界過激因素如:打疫苗、斷奶、換料等的影響,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中藥、維生素等調理豬群的健康狀況,從而減少外界過激因素帶來的不良影響。

2.1免疫接種

按照正常的免疫程序給豬群注射疫苗,其中以豬瘟、豬偽狂犬病、藍耳病、圓環病毒病等疾病的疫苗為主。種豬、后背豬還要做好驅蟲工作。定期檢測豬群藍耳病、豬瘟等疾病的抗原體,掌握豬群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某些豬攜帶隱性病毒體,及時隔離治療或是淘汰,降低不良影響。

2.2治療

當生豬感染呼吸道疾病后,應在其飼料中添加藥物,斷奶的豬仔使用支原凈+金霉素,連續使用一個月;母豬則應在產前1周和產后一周使用支原凈+金霉素。同時還應給所有豬喂養三仙湯,提高未染病豬的抵抗能力。還可以采用注射的方式,每天注射一次蛤蟆王或得米先或炎毒咳喘,連用3天。

結束語

本文簡單介紹了豬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和危害,并為防治該疾病提出幾點建議,供養豬戶參考,降低該病的不良影響,提高豬場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篇10

大多的豬場在冬季都會有相當部分的豬都會出現各種程度的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RDC),因此,規模豬場應在冬季加強對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防控[1]。筆者將就冬季呼吸道病病因、防制措施及相關保健進行如下報道。

現階段,在各項影響養豬業的疾病當中,呼吸道疾病綜合征最為嚴重。據相關文獻報道,引發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因素包括一種或數種病毒、細菌、環境應激等,通常是混合感染。

1引發疾病的主要因素

1.1呼吸綜合征(PRRS)

呼吸綜合征俗稱為“藍耳病”,母豬早產率提高、懷孕后期流產增多及仔豬呼吸道疾病率升高是該疾病的典型癥狀。呼吸綜合征病會對豬肺泡中巨噬細胞產生嚴重的損傷,且能夠迅速復制,從而大大提高了豬細菌性肺炎的發病率,常見的并發癥包括鏈球菌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及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病等,從而導致免疫受抑制,此外還可能對豬瘟等疫苗的免疫效果造成負面的影響[2]。

1.2Ⅱ型圓環病毒(PVC-2)

Ⅱ型圓環病毒是導致豬多項病癥的一種特殊病毒,同時Ⅱ型圓環病毒也會對肺泡巨噬細胞產生影響,導致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造成間質性肺炎。一般1~4個月的小豬是Ⅱ型圓環病毒的易感群體,據相關研究顯示,其發病率最高可達30%,其死亡率也接近10%[2]。

1.3豬流感(SI)

導致豬流感疾病的原因是一種黏病毒科的豬流感病毒(SIV),該疾病具有發作迅速的特點,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無論季節,各個年齡階段、性別及品種豬都有可能出現該疾病。然而,由于冬季氣溫變化迅速,豬的抵抗能力將出現降低,該疾病的發生率也就隨之而提高。豬流感疾病從感染到發作通常是慢性的過程,其發病率較高,死亡率卻相對較低,臨床上常見的癥狀有突發性的高熱、流淚、鼻液增多、咳嗽、呼吸難度大、精神萎靡等[3]。

1.4豬喘氣病(MPS)

導致豬喘氣病的因素是豬肺炎支原體,該疾病是一種接觸性、慢性呼吸道傳染疾病,豬肺炎支原體是導致豬呼吸道疾病的最主要原因。當豬感染該致病因素后,會出現干咳、低燒、生長遲緩及發病率上升等癥狀,豬感染此類支原體后,其支氣管纖毛會受到損傷,纖毛會因此而變短、變少乃至脫落,無法發揮對呼吸道病原菌及異物的屏障作用,從而使得呼吸道門戶防線失守,氣源性病菌能夠毫無阻力地進入呼吸道及肺部。另一方面,豬受支原體感染之后,其淋巴細胞及巨噬細胞生成抗體的能力受到抑制,從而削弱了呼吸道的免疫能力,其抵抗能力也隨之降低,大大提升了各類細菌和病毒導致的呼吸道繼發性感染[4]。

2預防方式

2.1環境調整

和其它季節相比,在冬季對豬場進行的管理中尤其要注意保溫和通風兩項問題。各豬場應對硬件的建設及設備投入加以關注,務必對保溫相關設施加以關注,應提供必要的暖氣、熱火爐等設備,同時還應適度采用紅外線保溫燈、加熱板等進行局部保溫,避免出現仔豬扎堆。另一方面,還應對排風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關注,將NH3、CO2、H2S等有毒有害氣體及時排出舍內,關注豬場的衛生工作,對于糞尿等排泄物應進行及時的清理,保持舍內的干燥,盡量避免因溫差而導致的應激情況,定期、定時開展消毒工作,控制空氣內的致病因素、粉塵等污染物的含量,降低感染機率。

2.2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完善生物安全體系建設,避免疾病的傳播,加強消毒,降低舍內致病因素,盡力做到全進全出,特別是產房及保育舍,所有仔豬的日齡均應在1周以內,各批次仔豬在轉出之后必須進行全面的消毒,采用沖、消、薰、刷、消、燒的方法,分別進行一次消毒,空舍周期應在超過7d,方可轉進下一個批次的仔豬,將各個日齡、批次仔豬間的水平傳染完全切除,結合早期斷奶,避免病原體母向仔豬傳染。豬群的飼料結構應做到營養均衡,特別是應關注乳豬在斷奶前后飼料的營養水平和適口性,增加斷奶仔豬的采食量,從另一個方面控制仔豬的發病率。選擇合適的時機,增加飼料中的維生素比例,降低去勢、斷奶、轉群、換料、疫苗注射等應激因素的不利影響。

2.3自繁自養的方式

若必須進行引種的,應進行預防性的疫情調查,避免引進病豬及隱性感染豬。種豬進入豬場后,建議進行4~8周的隔離飼養,根據相關程序接種疫苗,并進行預防性的投藥,此外建議在本場選取數頭老母豬,與新引進的種豬進行混養以行馴化,使其逐步生成適應本豬場微生物環境的抗體[5],在明確沒有疫病后,再進行混群飼養。

2.4開展各項疫苗的免疫防治工作

按照本場各種病原的實際狀況,開展免疫接種工作。

2.4.1開展秋季防、群防工作,務必在冬季來臨前,完成針對口蹄疫、鏈球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的種豬群的免疫工作,對后備豬和種公豬的豬瘟、萎鼻、偽狂犬、藍耳病等疾病也應加以預防,還應開展驅蟲工作。

2.4.2根據相關指導方針制定計劃,對臨產母豬進行產前有計劃的傳染性胃腸炎、大腸桿菌三價、偽狂犬、流行性腹瀉二聯苗、萎鼻等疫苗的注射,保證母豬免疫能力的水平。

2.4.3開展仔豬免疫工作,目前,學術界對藍耳病的免疫方式尚存爭議,本場曾采用仔豬免疫程序,使用豬瘟超免,7日齡鏈球菌、14日齡支原體、21日齡藍耳病弱毒苗,40日齡補免,歷經超過2年的實驗,經過了2個冬季的驗證,獲得了理想的效果。

由此可見,由于較為復雜的致病原因,在規模豬場冬季呼吸道綜合征的預防及保健中,應按照實際狀況,切不可一刀切,須綜合考慮相關因素,經實踐操作,最終選擇一種適合本場的方式。

篇11

1、雞呼吸道疾病病因分析

1.1飼養管理因素

氣候多變的季節多發,尤其是當外界氣溫急劇下降時,雞舍內的防寒保溫工作跟不上,往往使雞群外感風寒,誘發呼吸道疾病。同時由于天氣寒冷潮濕,雞舍溫度過低,濕度過大,通風不良,灰塵較多,糞便清除不及時,導致舍內空氣污濁,有害氣體濃度高,造成以咳嗽,氣管音及呼吸困難癥狀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另外,雞舍飼養密度大,營養不良,免疫接種,飼養條件突然改變等不良的應激因素均可誘發呼吸道疾病。

1.2缺乏綜合性的獸醫衛生防疫措施

不少養雞戶有一種片面的認識,認為只要對雞群進行了預防接種,就萬事大吉,不注意環境衛生消毒工作。眾所周知,經過多年飼養的雞場,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是非常普遍的,有的甚至很嚴重,再加上飼養管理差,如遇強應激,易引起雞群發病。

1.3細菌性疾病因素

常見的細菌性疾病,如大腸桿菌病,雞白痢,雞傳染性鼻炎,雞敗血性支原體病等均可表現呼吸道癥狀。大腸桿菌侵害呼吸道后,病雞鼻腔分泌物增多,張嘴呼吸,常發出“咕咕”聲,雞冠和肉髯呈暗紫色,病雞排黃色或黃綠色稀便。雞白痢對雛雞危害較大,表現為閉目打盹,縮頸低頭,尖叫,腹部一收一縮,呼吸困難,周圍有白色漿糊樣糞便,有時堵塞。傳染性鼻炎,病初流稀薄鼻液,逐漸濃稠,打噴嚏,有音,病雞常搖頭,欲將呼吸道內黏液排出,眼瞼及周圍顏面水腫,眼結膜潮紅、腫脹。雞敗血性支原體病,以呼吸道癥狀為主,其特征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音和張口呼吸,該病發展緩慢,病程較長,成年雞多為隱性感染,可在雞群中長期存在,一旦應激即可發生蔓延。該病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是危害養雞業的主要傳染病之一。

1.4病毒性疾病因素

常見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如ND、AI、IB、ILT等都可表現呼吸道癥狀,并且有時和細菌性疾病混合感染。雞ND發病時,病雞咳嗽,呼吸困難,有黏液性鼻漏,常伸頭,張口呼吸,發出“咯咯”喘鳴聲或尖叫聲,冠和肉髯發紺,排黃綠色稀便。禽流感發生時,眼瞼浮腫,冠和肉髯腫脹發紫,鼻有黏液性分泌物,病雞常甩頭,嚴重者引起喘息。傳染性支氣管炎的主要癥狀是打噴嚏、咳嗽、張口喘氣、音、眼睛濕潤,流鼻涕等,產蛋雞常表現產蛋下降,產畸形蛋、薄殼蛋、褪色蛋增多。傳染性喉氣管炎,是一種嚴重的呼吸道疾病,病雞呼吸困難,咳嗽,咳出血樣滲出物,喉頭和氣管黏膜腫脹、出血,形成糜爛。

2、防控對策

2.1消除非傳染性的致病因素

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有害氣體對雞的刺激(特別是氨氣),有害氣體刺激容易使雞發生呼吸道疾病。在養雞過程中應把通風換氣和控制飼養密度有機結合起來。通風換氣是現代養雞生產中非常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良好的通風使肉雞增長迅速,母雞高產,雞群健壯。通風換氣可減少雞舍內氨氣、廢氣、塵埃及病原微生物,使雞舍濕度也較合適、墊料也較干燥。飼養密度大的雞舍,可通過通風換氣、消毒等措施提高生產效益。而冬季防寒保暖較重要,既要排除舍內氨氣又要保持舍內溫度,可以在雞舍墊料中混入硫磺(每10 m3混入2 kg),使pH值小于7.0,可減少氨氣的產生。加強保溫措施,防止溫差過大,溫差超過5℃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2.2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

清舍消毒:實行全進全出制,在每批雞出欄后,要及時徹底清潔雞舍,嚴格消毒。一般可采用福爾馬林熏蒸,后用衛康噴霧消毒一次。

定期對雞的飲水進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防止飲水管道堵塞和保持飲水器械的衛生。衛康在蛋和肉中無殘留,可用于飲水消毒。實施飲水消毒時,其藥物濃度必須準確。應注意飲水投服或噴霧接種弱毒活疫苗的前后各2 d應停止飲水消毒。

用具消毒:每日對所用過的料盤、料桶、水桶、飲水器等飼養器具,用衛康消毒液兌水洗刷干凈,涼干后備用。

環境消毒:每周對雞舍環境進行嚴格的噴灑消毒1次,可用長效衛康等消毒液消毒。

2.3加強飼養管理

溫度的驟變,常常會刺激呼吸道粘膜,誘發雞的呼吸道疾病,所以防止溫差過大。飼養密度太大,舍內有毒有害氣體如氨氣超標,或雞舍內通風不良也會刺激眼結膜、呼吸道粘膜。造成局部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從而誘發呼吸道疾病。雞舍內溫度高,粉塵大也會誘發雞群發生呼吸道癥狀和眼病。使用優質飼料,以滿足其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嚴禁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

2.4加強營養

要喂給雞群優質全價飼料,既保證蛋白質、淀粉和糖類較多的高能量飼料,以滿足雞的生理和生產需要,又要保證飼料中蛋白質、氨基酸等常量營養物質的平衡,更要保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給,不喂給雞群發霉變質的飼料,更不能喂給被農藥化肥或化工廢棄物等污染的飼料。

參考文獻

[1]閆永平,吳景紅.雞呼吸道疾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對策[J].當代畜牧,2009(11):11-12.

篇12

主要為喘氣、咳嗽(干咳濕咳)、呼吸困難、攝食量減少、消瘦等,藍耳病、豬流感還會引起體溫升高,母豬流產等。

三、什么豬多發?

主要以5周齡、13周齡、18周齡多發,尤其體重30千克~40千克或60千克~80千克多發。

四、常見的呼吸道病有哪些?

藍耳病(PRRS)、支原體病(MH)、豬流感(SI)、多殺性巴氏桿菌病(PM)、放線桿菌胸膜肺炎(APP)、偽狂犬病(AD)、傳染性萎縮性鼻炎。其中支原體病(氣喘病)俗稱“萬病之源”。

五、呼吸道病有什么損失?

呼吸道病發病率為30%~70%,輕則生長緩慢或停滯,飼料報酬降低,上市時間延長,生產性能下降,淘汰率升高,重則大批死亡。育肥豬在每小時內咳喘2次~3次,表明肺感染5%,延遲出欄10天~15天;肺若感染30%,延遲出欄30天~45天。

六、如何防控呼吸道病?

當呼吸道防御系統受到干擾就會引起呼吸道疾病,保護三道防線是應對豬呼吸道病的主要工作,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篇13

不要認為慢性呼吸道疾病離我們很遠,其實,只要病程超過了3個月的呼吸道疾病就可以稱為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屬于慢性疾病。哮喘是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在哮喘的防治中,避免過敏原是不變的話題。例如有的人對家中飼養的寵物過敏,就需要忍痛割愛將寵物送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乐东| 平顶山市| 马龙县| 嘉义县| 西和县| 安康市| 陆川县| 鹤山市| 佛坪县| 南阳市| 青河县| 枝江市| 遂昌县| 大厂| 耒阳市| 海口市| 嵊泗县| 子洲县| 凉城县| 海林市| 阿瓦提县| 洛宁县| 佳木斯市| 德兴市| 黎城县| 吉木萨尔县| 军事| 汉源县| 胶南市| 普洱| 长丰县| 旬邑县| 凤凰县| 银川市| 洪湖市| 漠河县| 分宜县| 河北区| 吉林市| 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