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術期刊融合發展的路徑障礙
學術期刊的融合發展是一個系統重組的過程,這個重組的過程是一些阻礙融合發展的舊的秩序被打破,一些新的秩序被建立的過程。學術期刊融合發展的路徑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體制機制因素制約著學術期刊的聯盟發展
傳統媒體條塊分割的現狀給學術期刊媒體融合發展帶來障礙。目前情況下,制度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會制約媒體融合的發展。從辦刊機制上看,大多數學術期刊都分屬于不同的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即使辦刊的定位和內容相近,由于隸屬關系的不同,管理上也是各行其是,很難實現跨地區、跨媒體的運作;從傳播途徑來看,學術期刊融合發展后最終的發行渠道仍然是手機等終端設備。而電信行業經過重組后已經形成三大運營商格局,手機、電信終端的營銷許可權還存在問題。從管理體制上看,目前我國對于媒體的管理仍然是按照媒體形態劃分的橫向管理和按照行政級別形成的垂直管理相結合的縱橫管理模式。這些體制機制都會阻礙學術期刊媒體融合的發展。
1.2融合后的新組織形式面臨管理難題學術期刊融合的最終趨勢,是學術期刊與新媒體深度融合,最終成為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融合后的學術期刊新媒體產業聯盟,既涉及傳統媒體的管理,也涉及新媒體的管理,既涉及數字技術平臺的管理,也涉及營銷平臺的管理,這就涉及兩種甚至多種不同的管理方式,這對于新媒體聯盟也會是一個新的挑戰。
1.3對專業和新媒體技術的雙重要求使融合發展面臨人才挑戰
學術期刊由于自身的學術屬性,對于編輯的專業素養要求較高,即學術期刊編輯大多是專業人才。而學術期刊的融合發展又對學術期刊編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正常的專業素養和編輯出版業務之外,學術期刊融合發展要求編輯同時能夠熟練掌握新媒體新技術。這無疑對學術期刊的編輯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挑戰,而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短缺的問題在學術期刊界表現得尤為突出。
2.學術期刊融合發展的路徑保障
2.1加強信息化建設:資源共享,分類處理
媒體融合趨勢是媒體呈現的多功能一體化的表現形式,它不僅包括媒體形態的融合,還包括媒體功能、信息采集、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其目標是實現資源共享和集中處理,最終挖掘和生產出多樣化的信息產品,并借助不同的傳播渠道進行有效傳播。因此,在學術期刊和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并不局限于將媒體的形態和內容相互融合,而是將新媒體的理念和思維在系統各部分之間相互滲透和傳播,達到信息資源的共享目標,系統內各部分目標一致,才能最終實現系統的協調統一運行。
2.2強化市場支撐:用戶驅動,量身定制
媒體間的融合是一種多形式的多方位的滲透與融合,除了技術的支持外,還需要經營結構方面的滲透。在融合過程中,學術期刊既要努力保持自身作為學術產品的社會效益,又不能忽視市場的需求與拓展;既要保障信息傳播的質量,又要迎合受眾群體的需求。這給整個傳播環節加大了難度,也對新媒體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的發展為海量信息的涌入打開了大門,各種學術資源紛紛涌入互聯網,各種手機客戶端應接不暇,單純地將受眾從傳統學術期刊受眾轉化成新媒體的信息受眾已經顯得不現實。信息的推送也不再是學術期刊的一對多或者點對面的傳播方式,受眾擁有了信息的自主選擇權利。這就要求學術期刊新媒體能認真考察市場需求,地尋找目標市場人群,針對目標受眾進行個性化的產品生產,為受眾量身定制符合他們要求的學術期刊產品。同時,學術期刊還可以建立用戶評估體系,對讀者反饋信息進行歸納整理,打通內容制作和信息反饋之間的通道,降低內容制作成本的同時,增強用戶與學術期刊之間的互動。
2.3加強人力資源配置:開拓市場,培養后備
人才的儲備和培養是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針對目前學術期刊融合過程中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短缺的現狀,學術期刊應廣開渠道,不拘一格培養和引進人才。一方面,在工作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多方面培養熟悉網絡技術的編輯出版人才;另一方面,下大力氣多渠道引進通曉新媒體又具有編輯工作經驗的成熟人才為己所用,加快自身的媒體融合進程。同時,還可以與相關高校進行合作。例如,通過為高校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優先提供就業崗位,吸引高校畢業生,為學術期刊融合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3.結語
媒體融合過程中,學術期刊和新媒體將遵循“點—線—面”的融合發展過程。學術期刊與新媒體經過這3個發展階段,從相互滲透到逐漸融合成一個整體。在這個過程中,學術期將會突破體制機制、管理和人才方面的障礙,最終融合成一個整體。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在具體實踐中,學術期刊媒體融合的進程并不一定遵循“點—線—面”的順次發展規律,在各個發展層次上,它們也不一定是先后承接的關系,更多情況下,學術期刊媒體融合的各個過程可能是同時發生、各自推進的,不能一概而論。學術期刊融合需要解決的另外一個問題是,融合系統將如何構建自身的盈利模式,最終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這是媒體融合最終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后續的研究方向。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