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了提升期刊的品質、擴大期刊的學術影響力,根據《微生物學通報》近5年來??霭鎸嵺`,總結專刊出版的必要性、出版??倪x題策劃、專刊的組織以及出版效果等方面的經驗,為同行編輯進行??邉澨峁﹨⒖?。實踐證明,專刊在爭取品質的稿源、拓展審稿專家隊伍、提升期刊影響力等方面對期刊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科技期刊是發表自然科學知識及應用技術的期刊。專刊,或稱主題刊,是科技期刊針對某學科領域內的學術焦點集結出版的特輯,其內容可展現該學科領域的研究進展及亟待解決的問題。出版專刊已成為擴大稿源、拓展審稿專家隊伍、提升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措施。許多編輯對科技期刊的專刊出版進行了研究,也總結了很多選題策劃方案及方法,如:陳宏宇等[1]以《生物工程學報》為例探討了中文科技期刊專刊的策劃與出版實踐;李楠[2]根據《生物技術通報》編輯部的專刊出版實踐,總結了專刊策劃、組稿方面的經驗;《應用生態學報》[3]對中文科技期刊專刊(專欄)出版的“優”與“憂”進行了剖析。彭利平[4]以汽車電器雜志社為例,從2011年第7期開始策劃以專刊的模式出版每一期雜志,指出??邉澥翘嵘诳放频挠行緩?。《微生物學通報》從2013年開始針對微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出版了9期專刊,如“微生物地球??薄胺啪€菌生物學與生物技術??薄鞍殡S中國微生物學發展40周年紀念刊”“微生物生態學??薄案叩仍盒=虒W專刊”“微生物資源專刊”“環境微生物學主題刊”“獸醫微生物學主題刊”,這些??某霭嬖跔幦∑焚|稿源、提升期刊品質、擴大期刊影響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該文主要結合《微生物學通報》的工作,介紹??某霭鎸嵺`,總結??霭娴谋匾?、出版??倪x題策劃、專刊的組織以及出版效果,與同行討論交流。
1.《微生物學通報》出版??谋匾?/strong>
微生物學是生物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因為是“小”學科,所以成果產出量有限。《微生物學通報》是以微生物學應用基礎研究及高新技術創新、應用為主的綜合性期刊,刊登內容涉及工業、環境、農業、食品、獸醫、藥物、醫學微生物學,微生物蛋白質組學、功能基因組、工程與藥物、技術成果產業化研究,以及微生物學教學研究改革等諸多領域?!段⑸飳W通報》刊出的范圍基本涵蓋了微生物學的所有領域,因此每年的自由來稿量尚可。然而,國內高校和研究所科技考評系統中,對進入國際檢索的論文過分重視[5],中文科技期刊面臨著國內品質稿件大量外流,國外稿件難以爭取的尷尬局勢。品質稿源外流對中文科技期刊的沖擊巨大,即便是作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的《微生物學通報》也未能幸免。為了提高期刊影響力和競爭力,科技期刊要在有限的刊期內匯集品質稿源,提升期刊品質,出版精品??療o疑是最快捷的辦法??萍计诳慕M織出版學術???,從選題策劃、邀請客座編輯、組織作者、嚴格審稿、嚴謹編輯校對以及出版前后的宣傳,保障了學術??某晒Τ霭?,這為科技期刊提升自身期刊影響力提供了條件,也是發揮其影響力的重要因素[6]。因此,出版專刊成為《微生物學通報》提升期刊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2.《微生物學通報》出版??倪x題策劃
2.1重要科研項目
“雙清論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為推動創新文化建設、營造良好創新環境而舉辦的學術性研討會。旨在立足于科學基金資助工作,集中研討科學前沿或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的深層次科學問題、學科交叉與綜合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發展與完善科學基金制的重大政策與管理問題。2011年夏天,國內20多位微生物學、地球科學、生物信息學等領域的學者齊聚北京,經過研討提出了“典型生境重要地球元素循環的微生物驅動機制(簡稱微生物地球)”的研究設想;2012年8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貴陽舉辦“雙清論壇”,國內外微生物學、地球科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等學科的學者,以典型生境重要地球元素循環的微生物驅動機制為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微生物學通報》的“微生物地球專刊”就是邀請參加“雙清論壇”會議的部分學者撰寫的文章之集合,出版當年就取得了很好的反響。單篇文章的較高被引就有4次,被引和下載量均創新高;該期??豢茖W網進行了報道,而且還被中國科學院大學列為學生的課外讀物。
2.2學術會議
學術會議是一種以促進科學發展、學術交流、課題研究等學術性話題為主題的會議。學術會議一般反映了階段性學科研究的熱點和方向,會議主題內容具有系統性、集中性的特點,能夠引領未來一段時間的論文研究方向[7]。編輯首先要結合會議確定??黝}、特邀編輯、征稿范圍和出版日程等。開會前編輯還需要做一些“功課”,了解參加會議專家、特邀報告內容等,鎖定邀稿專家,獲取品質稿件。編輯參加學術會議時還可以通過設立展臺、推送樣刊等方式進行宣傳推介?!段⑸飳W通報》結合學術會議出版多期專刊,例如“放線菌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專刊”“高等院校教學??薄拔⑸镔Y源??薄碍h境微生物學主題刊”等。
2.3編委會
編委會是科技期刊學術出版質量的保障和重要支撐[8],編委們的學術水平及其對期刊的關注程度深刻地影響著期刊的發展。2017年,在《微生物學通報》第10屆編委會第1次會議上,與會編委們就如何組織高質量主題專刊、如何邀約稿件等方面展開了熱烈討論,根據研究領域內近期研究進展、研究發展方向等,在編委會議上制定了期刊未來的選題計劃?!段⑸飳W通報》2018年第3期的“高等院校教學主題刊”和第9期將出版的“海洋微生物學主題刊”就是在編委會會議上確定的選題。
2.4利用大數據優化選題
當今社會處在信息和數據爆炸的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給期刊行業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萍计诳庉嬙谶x題策劃時,要善于利用各種網絡工具獲取大量數據并進行深度加工分析,對數據進行歸類、整理和優化,拓寬選題視野,優化期刊選題[9]。中國知網已經發展成為集期刊、博碩士論文、會議資料、報紙、工具書、年鑒、專利、標準、國學、海外文獻資源為一體的、具有國際經驗豐富水平的網絡出版平臺[10]。在處理稿件時《微生物學通報》編輯發現“微生物生態學”方向的來稿集中,設想了“微生物生態學”選題,為了驗證選題的合理性,利用中國知網進一步進行了驗證,發現無論被引頻次和下載頻次都較高,說明微生物生態學確實是當時的熱點。因此,2015年《微生物學通報》出版了“微生物生態學???。
作者:
3.《微生物學通報》出版專刊的組織
3.1邀請特邀主編
出版專刊是一個繁雜的工作,為了保障??黜椆ぷ鞯挠行蜻M行,編輯部一般邀請一到兩位特邀編輯共同組織。2017年,在《微生物學通報》第十屆編委會及時次會議上赫榮喬主編提出,為《微生物學通報》組織出版專刊的特邀編輯要稱為“特邀主編”,賦予了新的權利和義務。特邀主編應是相關學術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熟悉該領域某個方向的研究現狀,能夠把握該方向的發展動態。編輯部處理普通稿件時只有主編、副主編和常務編委才有終審的權利,但是為了??皶r、高質量的出版,一些特邀主編會被賦予終審的權利。特邀主編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到專刊的工作中,《微生物學通報》目前一期需要刊登二三十篇文章,需要特邀主編憑借個人號召力和影響力組織邀約稿件,稿件經過嚴格三審被采用后篩選稿件集結出版主題刊。特邀主編的執行力對于??膶W術水平及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編輯部會登門拜訪特邀主編,詳細介紹??谋尘?、期望,商討??某霭嬗媱澓脱宸绞郊白髡叻秶?。
3.2邀請撰稿作者
特邀主編通過當面、電話和郵件邀請撰稿專家后,編輯部會通過電子郵件向作者發出正式的邀請函。邀請函的內容簡潔明了,包括期刊的介紹、出版主題刊的目的、特邀主編的介紹、征稿范圍、投稿方式、收稿截止日期及聯系方式等。學術會議是學術界專業人士面對面交流的平臺,編輯在聽取學術帶頭人的報告后可以向其邀約稿件。編輯部也會在專家審稿庫中篩選相關領域的審稿專家,發送邀請函邀請他們為???。《微生物學通報》1974年創刊,擁有龐大的作者群,他們是我們的寶貴資源,編輯直接向高被引文章的作者約稿,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3.3評審
《微生物學通報》??某霭媸菍iT拿出一期正刊來做,不是增刊,所以嚴格執行“三審制”,甚至更嚴格。即便是通過嚴格審稿的稿件,也是擇優集結出版???。專刊稿件的來稿特點是集中、時間緊迫,因此編輯部要及時送審,必要時還要向審稿專家說明情況,請專家幫忙盡快審回。3.4編輯加工及校對精心選題策劃的??霭嫘枰獣r效性,但如果因為時間緊迫而忽視編輯加工環節,稿件的體例格式不規范,文字表達錯誤百出,必然會給讀者和作者帶來期刊制作粗糙、編輯素質低劣的印象,大大削弱??膶W術影響力[11]。因此《微生物學通報》編輯部實行專刊專人負責制,由老編輯或老帶新的方式處理專刊文章,保障高質量高水平地出版???。3.5封面??姆饷鎽蠈?闹黝},好是重新設計?!段⑸飳W通報》的經驗是特邀主編提供思路,專業的圖片設計人員按照其思路制作封面,封面設計好后要提請特邀主編和主編給出修改意見直至定稿。在封面上要標注專刊的名稱和特邀主編的名字,這是對特邀主編工作的肯定和督促,也能起到宣傳期刊和特邀主編的雙重效果。
4.《微生物學通報》出版專刊的效果
4.1為期刊帶來品質稿源
當前的科研評價體系讓不少單位“重視國外期刊而輕視國內期刊”,導致國內好稿件大量外流?!段⑸飳W通報》不再坐等好稿件送上門,積極主動出擊組織精品???。2016年被引頻次排名前十的稿件中,有8篇文章出自專刊。2016年第4期的“高等院校教學”??寮?0%,2016年第5期的“微生物資源”專刊稿件占30%。
4.2拓展審稿專家隊伍
學術會議的主要目的是進行學術交流,大會報告專家一般都是學術帶頭人,學術上已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或突出的創新性成績。編輯可以通過參加學術會議認識和直接向專家約稿、建立聯系,也可以從會議名錄中選擇符合審稿人條件的專家來拓展審稿專家隊伍。另外,《微生物學通報》從專刊稿件作者中發展了很多編委和審稿專家。2013年的“微生物地球專刊”中的好幾位作者已被發展為我刊編委,成為審稿的主力軍。2017年“獸醫微生物學主題刊”的作者主要是獸醫微生物學學會的委員,我們從中選取了一些專家發展為我刊審稿專家。2016年和2018年的“高等院校教學專刊的”作者都是來自一線的高校教師,他們既教書育人,又是科研骨干,編輯在這些作者中發展的審稿專家既可以審閱教改文章,又可以審閱研究論文。從??髡咧邪l展審稿專家實現了作者和審稿人之間的相互轉化。
4.3提升期刊影響力
專刊出版后編輯部要大力推廣,將制作精美的微信在自己期刊的公眾號以及相關微信群和朋友圈進行推廣,編輯參加學術會議時也可以當場贈送樣刊,通過各種方式擴大專刊的宣傳?!段⑸飳W通報》“微生物地球??北豢茖W網進行了報道,并在主編赫榮喬老師的大力推廣下被中國科學院大學指定為當年的課外讀物。精準的選題、精良的稿件質量、精細的編校質量都為出版精品??蛳铝藞詫嵉幕A,擴大了期刊在作者和讀者中的影響力。從2012年至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數據顯示,《微生物學通報》以國內“微生物、病毒學類”期刊中綜合評價總分及時名連年榮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獎”。
5.結束語
出版??哪康氖钦诩袌蟮滥骋粚W科內近期的學術成果和研究進展,從不同的廣度和深度集中呈現給讀者。從選題策劃,到約稿、組稿,再到編校等每一個流程都不能少,每一個階段都不能疏漏。一本好的??趨R了編輯的學術眼光、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等,是提升編輯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良好機會。科技期刊加大??霭媪Χ?,不僅可以截留一些文章,而且能夠提升期刊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讀者和作者,實現期刊的良性循環。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