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就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媒體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2月,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要求。的系列重要講話,為我國的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互聯網技術運用于各行各業,多媒體發展迅猛,各大媒體紛紛進入融媒體時代。
媒體融合是信息傳輸通道多元化下新的作業模式,是把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傳播的通道有效地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的一種手段,然后通過不同的平臺傳播給受眾。媒體融合為傳統媒體的內容傳播提供了新途徑,并帶來了諸多變化:在新聞生產上,全媒體是信息整合的具體方式與報道形態,以多媒體素材集成報道;在管理機制上,全媒體為制度創新預設了可能性,為向現代企業轉型提供了空間;在傳播渠道上,全媒體向各種平臺、終端強力滲透產品,匯聚了新一代受眾群;在商業模式上,全媒體能完善對傳統媒體廣告之外的市場布局。全媒體平臺提供多媒體產品,通過傳統媒體、互聯網、手機等多個渠道分銷這些產品,從而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實現用戶價值。
時政性畫報期刊在本文中主要是指由我國官方主管、主辦的,以彩色圖片報道為主的大型時政類期刊,大多創刊于上世紀50年代左右,在當代期刊中歷史相對較長,國內外公開發行。它們因與政府有著天然的紐帶關系,目前多屬于事業單位、企業管理模式。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如何面對融媒體時代已成為傳媒行業迫在眉睫的難題,更是它們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機遇。它們曾處于經費不足、定位模糊、質量不高、理念單一、營銷渠道不暢等困境,為謀求發展積極深化改革,轉變觀念,陸續走出了可持續發展之路。本文以人民畫報、云南畫報、福建畫報、山東畫報以及陜西畫報期刊社為樣本,從內容生產、體制機制、營銷方式、產業拓展等方面來分析、研究時政性畫報期刊融合發展的路徑與方法。
時政性畫報期刊為適應社會發展,立足本社主業,在內容生產方面做出積極調整,明確辦刊宗旨和定位,提高質量,以深度報道、專題策劃以及封面故事、封面主打文章等來報道、闡釋新聞,從而吸引讀者的目光,避免了報紙“淺新聞”在報道深度上的不足。時政類畫報期刊以自身的特點及優勢受到各類高端人群的關注。
近年來,盡管新媒體發展迅猛,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但傳統媒體依然具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被多數受眾視為可信賴的信息源。與此同時,傳統媒體在生產內容上所強調的“真實、、客觀、公正”原則,以及對重要事件的深入解讀,也使得傳統媒體在重大事件上仍然具有性,在關鍵時刻、關鍵問題上仍然具有重要作用。時政性畫報期刊集新聞性、綜述性、評論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具有閱讀容量大、時效性強、報道有深度等特點,受到眾多讀者的喜愛,具有強大的市場潛力。
總之,時政性畫報期刊的融合發展首先要摒棄傳統媒體的單向思維,以“互聯網+”思維為主導,從“表面一體、內在獨立”的形態中走出來,構筑立體的傳播網絡,產生傳播效益較大化的聚合。其次,積極貫徹開放共享、用戶至上的理念和平等、開放、親民的意識,才能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下立于不敗之地。另外,也離不開多元化經營的嘗試,以提升經營能力為突破口,將媒體融合拓展到媒體視野之內、行業之外,開展游戲、物流服務、房地產等多元化經營活動,打造開放的一體化商業體系,實現范圍經濟,推動盈利模式的再造。
時政性畫報期刊要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在抓好本刊主業的同時大力做好融合發展,必須打破固有思維,汲取他人經驗,鼓足干勁,走出適合自己的發展與創新之路。本文試著總結出一些適合時政性畫報期刊融合發展轉型的路徑,期冀有助于時政性畫報期刊或其他媒體的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