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合適期刊 投稿指導 助力快速見刊免費咨詢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是地球科學領域的一本權威期刊。由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出版社出版。該期刊主要發表地球科學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創刊于1947年,是地球科學領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學術刊物。該期刊主要刊載地學-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及其基礎研究的前瞻性、原始性、首創性研究成果、科技成就和進展。該期刊不僅收錄了該領域的科技成就和進展,更以其深厚的學術積淀和卓越的審稿標準,確保每篇文章都具備高度的學術價值。此外,該刊同時被SCIE數據庫收錄,并被劃分為中科院SCI2區期刊,它始終堅持創新,不斷專注于發布高度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不斷推動地球科學領域的進步。
同時,我們注重來稿文章表述的清晰度,以及其與我們的讀者群體和研究領域的相關性。為此,我們期待所有投稿的文章能夠保持簡潔明了、組織有序、表述清晰。該期刊平均審稿速度為平均 約3.0個月 。若您對于稿件是否適合該期刊存在疑慮,建議您在提交前主動與期刊主編取得聯系,或咨詢本站的客服老師。我們的客服老師將根據您的研究內容和方向,為您推薦最為合適的期刊,助力您順利投稿,實現學術成果的順利發表。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2區 |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MINERALOGY 礦物學 | 2區 2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1區 |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MINERALOGY 礦物學 | 1區 1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2區 | MINERALOGY 礦物學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 1區 2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學 | 2區 |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MINERALOGY 礦物學 | 3區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2區 | MINERALOGY 礦物學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 1區 2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2區 | MINERALOGY 礦物學 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 | 2區 3區 | 否 | 否 |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 SCIE | Q1 | 17 / 101 |
83.7% |
學科:MINERALOGY | SCIE | Q1 | 5 / 30 |
85%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GEOCHEMISTRY & GEOPHYSICS | SCIE | Q1 | 12 / 101 |
88.61% |
學科:MINERALOGY | SCIE | Q1 | 6 / 30 |
81.67% |
學科類別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大類: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小類:Geophysics | Q1 | 24 / 165 |
85% |
大類: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小類:Geochemistry and Petrology | Q1 | 37 / 154 |
76% |
年份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年發文量 | 130 | 110 | 104 | 100 | 100 | 99 | 110 | 105 | 111 | 92 |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91 |
GERMANY (FED REP GER) | 70 |
England | 52 |
Australia | 44 |
CHINA MAINLAND | 42 |
Switzerland | 38 |
Canada | 34 |
France | 34 |
Russia | 26 |
Italy | 24 |
機構 | 數量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 26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24 |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23 |
ETH ZURICH | 21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16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15 |
INSTITUT DE RECHERCHE POUR LE DEVELOPPEMENT (IRD) | 15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13 |
UNIVERSITY OF LAUSANNE | 13 |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 13 |
文章名稱 | 引用次數 |
Application of Ti-in-zircon thermometry to granite studies: problem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 19 |
Pyrite textures and compositions from the Zhuangzi Au deposit, south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implication for ore-forming processes | 15 |
Building Mesoarchaean crust upon Eoarchaean roots: the Akia Terrane, West Greenland | 14 |
Magmatic platinum nanoparticles in metasomatic silicate glasses and sulfides from Patagonian mantle xenoliths | 13 |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magnesia and silica solubilities in graphite-saturated and redox-buffered high-pressure COH fluids in equilibrium with forsterite plus enstatite and magnesite plus enstatite | 13 |
Nanogeochemistry of hydrothermal magnetite | 12 |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link between volcanism and plutonism at the Yunshan caldera complex, SE China | 12 |
From Jurassic rifting to Cretaceous subduction in NW Iranian Azerbaijan: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ignals from granitoids | 11 |
The significance of plagioclase textures in mid-ocean ridge basalt (Gakkel Ridge, Arctic Ocean) | 10 |
Melt segregation from silicic crystal mushes: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possible mechanisms and their microstructural record | 10 |
SCIE
影響因子 0.6
CiteScore 1.3
SCIE
影響因子 3.8
CiteScore 8.9
SCIE
影響因子 1.7
CiteScore 2.8
SCIE
影響因子 1.9
CiteScore 4.7
SCIE
影響因子 2.4
CiteScore 4.6
SCIE
影響因子 9
CiteScore 12.3
SCIE
影響因子 4.2
CiteScore 7.4
SCIE
影響因子 4.4
CiteScore 5.6
SCIE
影響因子 3
CiteScore 9.7
SCIE
影響因子 2
CiteScore 3.9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SPRINGER, 233 SPRING ST, NEW YORK , USA, NY, 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