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合適期刊 投稿指導 助力快速見刊免費咨詢
Plos Biology是生物學領域的一本權威期刊。由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出版社出版。該期刊主要發表生物學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創刊于2003年,是生物學領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學術刊物。該期刊主要刊載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BIOLOGY及其基礎研究的前瞻性、原始性、首創性研究成果、科技成就和進展。該期刊不僅收錄了該領域的科技成就和進展,更以其深厚的學術積淀和卓越的審稿標準,確保每篇文章都具備高度的學術價值。此外,該刊同時被SCIE數據庫收錄,并被劃分為中科院SCI1區期刊,相當于A級期刊(最高刊物級別),它始終堅持創新,不斷專注于發布高度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不斷推動生物學領域的進步。
同時,我們注重來稿文章表述的清晰度,以及其與我們的讀者群體和研究領域的相關性。為此,我們期待所有投稿的文章能夠保持簡潔明了、組織有序、表述清晰。該期刊平均審稿速度為平均 一般,3-8周 。若您對于稿件是否適合該期刊存在疑慮,建議您在提交前主動與期刊主編取得聯系,或咨詢本站的客服老師。我們的客服老師將根據您的研究內容和方向,為您推薦最為合適的期刊,助力您順利投稿,實現學術成果的順利發表。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1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BIOLOGY 生物學 | 1區 1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1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BIOLOGY 生物學 | 1區 1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1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BIOLOGY 生物學 | 1區 1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 | 2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BIOLOGY 生物學 | 2區 1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1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BIOLOGY 生物學 | 1區 1區 | 是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1區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BIOLOGY 生物學 | 1區 1區 | 是 | 否 |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SCIE | Q1 | 33 / 313 |
89.6% |
學科:BIOLOGY | SCIE | Q1 | 5 / 109 |
95.9%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SCIE | Q1 | 14 / 313 |
95.69% |
學科:BIOLOGY | SCIE | Q1 | 3 / 109 |
97.71% |
學科類別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大類: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小類:General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 Q1 | 6 / 221 |
97% |
大類: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小類:General Neuroscience | Q1 | 8 / 113 |
93% |
大類: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小類:General Biochemistry,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 Q1 | 20 / 221 |
91% |
大類: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小類:General Immunology and Microbiology | Q1 | 7 / 61 |
89% |
年份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年發文量 | 187 | 183 | 229 | 222 | 222 | 447 | 347 | 303 | 315 | 386 |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660 |
England | 241 |
GERMANY (FED REP GER) | 218 |
CHINA MAINLAND | 142 |
France | 138 |
Canada | 98 |
Australia | 87 |
Switzerland | 77 |
Netherlands | 69 |
Scotland | 54 |
機構 | 數量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111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 95 |
UNIVERSITY OF LONDON | 59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58 |
HARVARD UNIVERSITY | 54 |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 (INSERM) | 51 |
MAX PLANCK SOCIETY | 45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42 |
STANFORD UNIVERSITY | 41 |
UNIVERSITY OF OXFORD | 41 |
文章名稱 | 引用次數 |
CellProfiler 3.0: Next-generation image processing for biology | 150 |
The biology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he known unknowns | 85 |
Why are RNA virus mutation rates so damn high? | 67 |
Unsolved mysteries: How does lipid peroxidation cause ferroptosis? | 53 |
The gender gap in science: How long until women are equally represented? | 53 |
Modifying and react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pH can drive bacterial interactions | 43 |
Gut microbiota diversity across ethni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 41 |
Carnivore conservation needs evidence-based livestock protection | 40 |
Reproducible research practices, transparency, and open access data in the biomedical literature, 2015-2017 | 37 |
PlotsOfDataA web app for visualizing data together with their summaries | 37 |
SCIE
影響因子 1.1
CiteScore 2.4
SCIE
影響因子 2.6
CiteScore 6.6
SCIE
影響因子 2.9
CiteScore 5.2
SCIE
CiteScore 9.1
SCIE
CiteScore 3.7
SCIE
影響因子 9.4
CiteScore 15.7
SCIE
影響因子 2.6
CiteScore 4.5
SCIE
影響因子 1.7
CiteScore 3.3
SCIE
影響因子 3.1
CiteScore 5.2
SCIE
影響因子 1.8
CiteScore 3.7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1160 BATTERY STREET, STE 100, SAN FRANCISCO, USA, CA, 9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