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合適期刊 投稿指導 助力快速見刊免費咨詢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pathology是地球科學領域的一本優秀期刊。由Elsevier BV出版社出版。該期刊主要發表地球科學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創刊于2011年,該期刊主要刊載PALEONTOLOGY-PATHOLOGY及其基礎研究的前瞻性、原始性、首創性研究成果、科技成就和進展。該期刊不僅收錄了該領域的科技成就和進展,更以其深厚的學術積淀和卓越的審稿標準,確保每篇文章都具備高度的學術價值。此外,該刊同時被SCIE數據庫收錄,并被劃分為中科院SCI3區期刊,它始終堅持創新,不斷專注于發布高度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不斷推動地球科學領域的進步。
同時,我們注重來稿文章表述的清晰度,以及其與我們的讀者群體和研究領域的相關性。為此,我們期待所有投稿的文章能夠保持簡潔明了、組織有序、表述清晰。該期刊平均審稿速度為平均 。若您對于稿件是否適合該期刊存在疑慮,建議您在提交前主動與期刊主編取得聯系,或咨詢本站的客服老師。我們的客服老師將根據您的研究內容和方向,為您推薦最為合適的期刊,助力您順利投稿,實現學術成果的順利發表。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3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PATHOLOGY 病理學 | 2區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3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PATHOLOGY 病理學 | 3區 4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PATHOLOGY 病理學 | 3區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學 | 4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PATHOLOGY 病理學 | 4區 4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4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PATHOLOGY 病理學 | 3區 3區 | 否 | 否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球科學 | 3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PATHOLOGY 病理學 | 3區 3區 | 否 | 否 |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PALEONTOLOGY | SCIE | Q3 | 34 / 56 |
40.2% |
學科:PATHOLOGY | SCIE | Q3 | 60 / 88 |
32.4%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PALEONTOLOGY | SCIE | Q4 | 44 / 56 |
22.32% |
學科:PATHOLOGY | SCIE | Q3 | 56 / 88 |
36.93% |
學科類別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大類:Arts and Humanities 小類:Archeology (arts and humanities) | Q1 | 38 / 413 |
90% |
大類:Arts and Humanities 小類:Pathology and Forensic Medicine | Q2 | 98 / 208 |
53% |
年份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年發文量 | 38 | 41 | 49 | 44 | 70 | 80 | 54 | 77 | 44 | 50 |
國家/地區 | 數量 |
USA | 79 |
England | 44 |
Canada | 31 |
Italy | 27 |
GERMANY (FED REP GER) | 19 |
France | 16 |
Spain | 15 |
CHINA MAINLAND | 12 |
Portugal | 12 |
Netherlands | 9 |
機構 | 數量 |
DURHAM UNIVERSITY | 14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 13 |
MCMASTER UNIVERSITY | 13 |
UNIVERSITE DE BORDEAUX | 11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11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 10 |
UNIVERSIDADE DE COIMBRA | 10 |
WESTER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 9 |
UNIVERSITY OF PISA | 8 |
LEIDEN UNIVERSITY | 7 |
文章名稱 | 引用次數 |
The roles of vitamin D and cutaneous vitamin D production in human evolution and health | 10 |
Vitamin D's role in health and disease: How does the present inform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t? | 9 |
The patholog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domesticated animals: An evolutionary and comparative overview | 7 |
Neoplasm or not? General principles of morphologic analysis of dry bone specimens | 5 |
The relationship of age, activity, and body size on osteoarthritis in weight-bearing skeletal regions | 5 |
New world origin of canine distemper: Interdisciplinary insights | 5 |
Taking stock: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of cancers in human and early hominin remains | 4 |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bioarchaeology and beyond: The study of rickets and osteomalacia in the past | 4 |
Rare paleopathological insights into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co-occurring illnesses, and documented cause of death in mid-19th century London, UK | 4 |
Patterns of frailty in non-adults from medieval London | 4 |
SCIE
影響因子 0.6
CiteScore 1.3
SCIE
影響因子 3.8
CiteScore 8.9
SCIE
影響因子 1.7
CiteScore 2.8
SCIE
影響因子 1.9
CiteScore 4.7
SCIE
影響因子 2.4
CiteScore 4.6
SCIE
影響因子 9
CiteScore 12.3
SCIE
影響因子 4.2
CiteScore 7.4
SCIE
影響因子 4.4
CiteScore 5.6
SCIE
影響因子 3
CiteScore 9.7
SCIE
影響因子 2
CiteScore 3.9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STE 800, 230 PARK AVE, NEW YORK, USA, NY, 1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