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術》雜志,雙月刊,由甘肅教育出版社《新學術》編輯部主管,甘肅教育出版社《新學術》編輯部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文學評論_彭金山專評、文學評論_徐兆壽專評、文學評論_雪瀟專評等。
《新學術》雜志是一本專注于學術研究的期刊,致力于推動學術界的交流和創新。該雜志立足于國際學術界,以學術嚴謹性和創新性為核心價值,涵蓋多個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該雜志的背景可追溯到20世紀初,當時學術界發展迅速,學者們的研究范圍不斷擴大。面對這一增長的學術產出,學術期刊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該雜志應運而生,致力于成為學術界同行們分享和發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
《新學術》雜志的發展壯大得益于其秉持的核心價值觀。首先,該雜志注重學術嚴謹性。所有的投稿都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程序,以確保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和實證性。其次,該雜志鼓勵創新思維。它提供學者們一個展示他們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論創新的平臺,為學者們搭建起合作和交流的橋梁。
文學評論_彭金山專評 文學評論_徐兆壽專評 文學評論_雪瀟專評等
(1)來稿由本刊編輯部初審,并邀請相關專家擔任論文審讀人;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適當修改,有關意見將反饋作者;審稿期三個月,作者可隨時郵件咨詢,三個月內未接到用稿意見,可自行處理。
(2)題名:要求準確,精練,易讀,用詞規范,一般不超過20個字。盡量不用副題名,不宜用阿拉伯數字開頭,不用代號和商品名。
(3)如果引用同一作者同一年份多個參考文獻,用a、b、c等標注。
(4)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主要方法、結果和結論,并且要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
(5)作者簡介:作者姓名(出生年一),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歷,學位,主要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電子信箱。
(6)基金項目有則加。格式為“基金項目:基金名稱(編號)”。論文若系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本刊將酌情優先發表。
(7)正文的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如“l”,“2.1”,“3.1.2”,并一律左頂格。
(8)引用他人著作應依次標明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第一版的著作無須注明版次。
(9)圖、表等注明數據來源,不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行為。
(10)明確闡述本文的研究目標,即想要解決的問題或達到的目標。
(11)雜志接收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的稿件,但英文稿件需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和邏輯表達能力。非英語母語的投稿者建議請母語人士進行語言潤色或請專業編輯進行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