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講述人們熟悉的四種植物的故事——蘋果、郁金香、大麻和馬鈴薯,講一講使它們的命運與我們自己的命運相連的那些人類欲望。在一個更寬廣的論題上,本書談論的是人類與大自然世界之間的復雜的互惠關系。對此,作者用一種非傳統的角度來講述:從植物的眼中看世界。
該書每一章都采取了旅行的形勢,這些旅行或者是從作者的花園里開始,或者是在那里中止,或者是在那里借宿;但是這段旅程卻深入到田野里,在空間范圍和歷史長河這兩方面都是如此:深入到了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在那里,有過一個短暫的、不正常的時期,郁金香變得比黃金還珍貴;深入到圣路易斯的一家公司駐地,在那里,基因工程師們正在重新發明馬鈴薯;作者還旅行到了愛達荷州的馬鈴薯農場。跟隨者對植物的熱情,作者走過了歷史,走進了當代的神經系統科學。抱著弄清楚人類與這四個物種的所有復雜關系的希望,作者反過來用不同的透鏡來審視它們:社會史的和自然史的、科學的、新聞的、傳記的、神話的、哲學的和研究報告的。
邁克爾·波倫(Michael Pollan)是一位美國作家、專欄作家、行動主義者、新聞學教授及柏克萊加州大學科學和環境新聞學奈特項目的主任、食物研究,《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出版人周刊》年度好書、食物類大獎"詹姆斯·比爾德獎"的作者。《時代雜志》于2010年將邁克爾·波倫名列全球百大影響人物。他每推出一本著作都是年度出版大事。邁克爾·波倫也是一名自然愛好者,他在農場、牧場、獵場的體驗,亦化作優美而幽默的文字,為工業化食物鏈下的人類,指出一條樸素、美好且真實可行的出路。
波倫曾在《紐約時報雜志》發表文章,《哈珀爾雜志》(Harper's Magazine)前任主編,并著有五本書《保衛食物:食者的宣言》(2008)、《雜食動物的困惑:四餐的自然歷史》(2006)、《植物的欲望:植物眼中的世界》(2001)、《我自己的天地》(1997)及《第二自然:園藝者的教育》。
1 譯者序
1 引言:人類蜜蜂
15 致謝
17 及時章 欲望:趕趟 植物:蘋果
76 第二章 欲望:美麗 植物:郁金香
126 第三章 欲望:陶醉 植物:大麻
193 第四章 欲望:控制 植物:馬鈴薯
252 尾聲
259 參考書目
邁克爾·波倫宣揚的是一種浪漫的環保主義:享受人類和植物互相滿足對方的欲望。蘋果、郁金香、大麻和馬鈴薯啟發了他的這一想法。幽默和深度的結合使得讀者會真正喜歡這本書,喜歡大聲朗讀它。不容錯過。
——《出版人周刊》
上周,兩個不同的人送給我邁克爾·波倫的書——《植物的欲望》。我是一名作家和園藝愛好者,他們想我會欣賞這本書。他們是對的。我發現這本書難以放下。波倫首先是一名作家,其次是一名植物學家,經常會有才華的解釋和復雜的想法。他從事研究的方式是新鮮的、好玩的、搞笑的,令人驚訝的和深刻的。如果你喜歡園藝、歷史、文化或只是普通的很體面的英文寫作,我想你也一樣會喜歡這本著作。
——美國亞馬遜網友
還不錯,在讀
沒看呢,可以吧
很好
內容很棒
好!!!
挺貴的,書還好
發貨速度快
很感興趣的內容。。。
不錯
屯了好多書,從來不知道寫書評,原來還可以送積分,而積分可以抵現金,對我有好大的誘惑。寫的這些,好像是廢話,有些書還沒有看,無法評論。有些書看完后,忘記寫評論。反正是些廢話,湊數而已吧。
山定泉,樹定根,人定心。讀書之于語文教育,就如同樹根之于枝葉,源泉之于河流,基礎之于大廈,血脈之于軀體,靈魂之于生命。與愛書的女兒共勉。
非常好,很喜歡。好評!
內容比較豐富。
期待已久的書
很喜歡,新的角度看世界。
語文素養老師推薦的,希望孩子喜歡。
非常滿意,很喜歡
買書還得到當地
商品內容不錯,很具有價值。
很滿意 的一本書 很好
很滿意 的一本書 很好
此書寫得很好
好,雙11買,早就收藏了
還未拆封,但很相信譯林的品質,也是今年極力推薦的書。
看了很有感觸,我們或是有意識或是無意識的在透支大自然的資源,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實體店看過書,當當網買比較劃算。很有意思的書,角度不同,故事卻類似,挺新鮮的。
從植物自身的角度看與人類的互動對植物演化的影響。四種植物:蘋果,郁金香,大麻,馬鈴薯。正文250+頁,無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