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主要針對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全過程,通過一個完整的項目體現各個環節應完成的各項工作。
本教材內容包括:系統分析與設計的結構化生命周期法和面向對象法的介紹,通過對某超市采購、銷售和庫存業務背景的闡述,運用兩種開發方法,從系統分析到系統設計及實施,每一個階段、每一項工作都以該項目為背景循序漸進,依次展開,最終形成一個體系完整的系統分析與設計報告。
教材中以某小型超市為背景,提出超市的進貨、庫存和銷售的業務需求,并對采購業務的全部分析和設計過程都給出了兩套規范的解決方案;同時,在附錄中給出了詳細的課程實驗指導書,并為項目的采購系統提供了實施系統,因此不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本書都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良好的可操作性。
本教材通俗易懂,既可以成為高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實踐教材,又可以作為企業信息化培訓的教材,是一本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書籍。
第1篇 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概述
第1章 結構化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
1.1 結構化生命周期法簡介
1.2 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
1.2.1 需求分析
1.2.2 組織結構分析
1.2.3 功能體系分析
1.2.4 業務流程分析
1.2.5 數據流程分析
1.2.6 數據字典
1.2.7 新系統的邏輯模型
1.2.8 系統分析報告
1.3 結構化系統設計方法
1.3.1 功能模塊設計
1.3.2 系統配置設計
1.3.3 代碼設計
1.3.4 數據庫設計
1.3.5 輸入/輸出設計
1.3.6 人機對話設計
1.3.7 系統設計說明書
第2章 面向對象技術概述
2.1 面向對象技術的發展與特點
2.2 類與對象
2.3 類的特性
2.4 UML的歷史和特點
2.5 UML基本元素構成
2.5.1 用例圖
2.5.2 類圖
2.5.3 交互圖
2.5.4 活動圖
2.5.5 狀態圖
2.6 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流程
2.6.1 需求分析
2.6.2 系統靜態分析
2.6.3 系統動態分析
2.6.4 面向對象分析設計的流程
第2篇 某超市采購業務的結構化系統分析與設計
第3章 虛擬采購業務的結構化系統分析
3.1 采購業務的需求分析
3.2 采購管理的組織結構分析
3.3 采購業務的功能體系分析
3.4 采購業務的流程分析
3.5 采購業務的數據流程分析
3.5.1 采購業務的頂層數據流程圖
3.5.2 采購業務的一層數據流程圖
3.5.3 采購業務的二層數據流程圖
3.6 采購業務的數據字典
3.6.1 采購業務數據字典內容的提取
3.6.2 采購業務數據字典的創建
3.7 采購業務的系統分析報告
第4章 采購業務的結構化系統設計
4.1 采購業務的系統功能分析
4.2 采購業務的功能模塊設計
4.3 采購業務的系統配置設計
4.4 采購業務的代碼設計
4.5 采購業務的數據庫設計
4.5.1 采購業務的數據庫概念設計
4.5.2 采購業務的數據庫邏輯設計
4.5.3 采購業務的數據庫物理設計
4.6 采購業務的應用程序設計
4.7 采購業務的人機界面設計
4.8 采購業務的輸入/輸出設計
4.9 采購業務的系統設計說明書
第3篇 某超市采購業務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
第5章 采購業務用例圖
5.1 尋找采購業務角色
5.2 確定采購業務用例
5.2.1 尋找角色在系統中的行為
5.2.2 確定采購業務用例
5.3 用事件流和活動圖描述采購業務用例
5.4 采購業務用例優化
5.4.1 用例間的包含關系
5.4.2 用例間的泛化關系
5.4.3 用例間的擴展關系
5.5 采購業務活動圖的細化
第6章 采購業務類圖(一)
6.1 尋找采購業務中的類
6.2 尋找采購業務中的屬性
6.3 確定采購業務中類之間的關系
第7章 采購業務交互圖
7.1 采購業務順序圖
7.2 采購業務協作圖
第8章 采購業務類圖(二)
第9章 采購業務狀態圖
第10章 采購業務類圖映射成數據庫關系表
10.1 類圖映射成數據庫關系表的基本方法
10.2 采購業務類圖映射成的關系表
第4篇 某超市采購系統實施
第11章 采購系統面向過程方法的實施
11.1 數據庫連接
11.2 登錄
11.3 增加、刪除和修改訂單
11.4 查詢功能
第12章 JSP技術實現采購模塊
12.1 準備開發環境
12.2 界面舉例
12.2.1 主頁面
12.2.2 查詢采購單
12.2.3 新建采購訂單
12.2.4 采購訂單-添加商品
12.3 代碼舉例
第5篇 案例——庫存業務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
第13章 庫存用例分析
13.1 庫存信息管理系統概述
13.2 需求分析
13.2.1 用戶基本業務流程
13.2.2 功能需求分析
13.3 系統用例模型
13.3.1 確定角色
13.3.2 創建用例
13.3.3 創建角色用例關系圖
第14章 系統動態模型
14.1 活動圖
14.2 順序圖
第15章 系統靜態模型
15.1 創建系統包圖
15.1.1 庫存管理系統包圖
15.1.2 人員信息(peopleinformatoin)包內的類
15.1.3 事務(business)包內的類
15.1.4 接口(interfaces)包內的類
15.2 系統類模型
15.2.1 人員信息包內的類圖
15.2.2 接口信息包內的類圖
15.2.3 系統事務信息包內的類圖
15.3 數據庫設計
第16章 主界面與系統管理的實現
16.1 主界面的實現
16.2 系統管理模塊實現
第17章 出入庫管理與庫存盤點模塊實現
17.1 入庫管理模塊實現
17.2 出庫管理模塊實現
17.3 庫存盤點模塊實現
附錄A 項目背景資料
附錄B 實驗指導書
實驗一 熟悉系統開發步驟與常見工具
實驗二 結構化系統分析(一)——系統需求調查
實驗三 結構化系統分析(二)——對"進銷存"項目進行組織結構及業務流程分析
實驗四 結構化系統分析(三)——根據需求模型繪制數據流程圖
實驗五 結構化系統分析(四)——"進銷存"系統數據字典的撰寫
實驗六 結構化系統分析(五)——"進銷存"系統需求分析報告的寫作
實驗七 結構化系統設計(一)——繪制網絡結構圖、功能模塊圖、進行代碼設計
實驗八 結構化系統設計(二)——數據庫設計
實驗九 結構化系統設計(三)——"進銷存"項目應用程序設計
實驗十 結構化系統設計(四)——"進銷存"系統I/O設計
實驗十一 結構化系統設計(五)——"進銷存"系統人機界面的設計
實驗十二 結構化系統設計(六)——系統設計說明書的撰寫
實驗十三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一)——用例圖
實驗十四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二)——活動圖
實驗十五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三)——類圖
實驗十六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四)——狀態圖
實驗十七 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五)——交互圖
附錄C 教學建議
一、教材的基本信息
1.適用對象
本教材是編者在多年教學研究及項目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大連東軟信息學院TOPCARES-CDIO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而編寫的,既可以成為高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實踐教材,又可以作為企業信息化培訓的教材,是一本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書籍。
2.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基
學習本課程,要求學生具備系統分析與設計和數據庫等相關的基本知識與能力。
3.教學總體目標
復習鞏固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課程體系和理論原理知識架構,理解剖析企業的業務流程以便為企業的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提出合理的策劃方案。通過實踐學期的實踐,強化理論學期教學內容;啟發學生對信息系統開發的認識和思路;培養學生運用結構化和面向對象兩種方法進行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及實施的能力;學會運用各種工具輔助并支持項目中各工作環節的工作。
4.教材編寫團隊情況介紹
本書由大連東軟信息學院信息技術與商務管理系主管教學副主任孫秀杰教授擔任主編,全書的理論框架及實踐內容設計由孫秀杰教授組織策劃,并負責統編、修改及總纂定稿。全書共分五部分。及時部分由關勝、孫秀杰老師撰寫,第二部分由孫秀杰、邵欣欣老師撰寫,第三部分由孫秀杰老師撰寫,第四部分由王倩、姜楠老師撰寫,第五部分由陳廷斌、張益民老師撰寫,附錄部分由田惠怡、孫秀杰老師撰寫。本書的配套光盤將包含書中所有分析與設計的文檔資料,以及某商業企業進銷存系統的分析與設計文檔,并附有各系統完整的實現代碼,以網站的形式提供更多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和實施案例,以及對相關理論知識的講座等內容,為讀者提供一個學習和交流信息系統分析設計知識的平臺。
本書的完成除要感謝參編者以外,還要感謝大連東軟信息學院信息技術與商務管理系王曉煜、魯艷霞、吳賾書等老師的大力幫助,是她們提供了寶貴的教學經驗及豐富的教學資料,使得本書能順利完成。
二、教材的基本結構和內容組織
1.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書主要是針對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全過程,通過一個完整的項目體現各個環節應完成的各項工作。
本書內容包括:系統分析與設計的結構化生命周期法和面向對象法的介紹,通過對某超市采購、銷售和庫存業務背景的闡述,運用兩種開發方法從系統分析到系統設計及實施,每一個階段、每一項工作都以該項目為背景循序漸進、依次展開,最終形成一個體系完整的系統分析與設計報告。
本書結合大連東軟信息學院使用TOPCARES-CDIO理念對于教學的改造,在全書中引入符合CDIO教學模式的二級項目的要求,強化知識點的運用,重點培養學生的11個TOPCARES-CDIO能力。
書中以某小型超市為背景,提出超市的進貨、庫存和銷售的業務的需求,并對采購業務的全部分析和設計過程都給出了兩套規范的解決方案;同時,在附錄中給出了詳細的課程實驗指導書,并對項目的采購系統提供了實施系統,因此不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本書都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和良好的可操作性。
全書通俗易懂,本書既可以成為高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實踐教材,又可以作為企業信息化培訓的教材,是一本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書籍。
2.教材的內容組織
全書共分五部分,共計17章。
及時部分為結構化生命周期法和面向對象方法的理論知識介紹,包含兩個章節。
第1章詳細介紹了結構化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在系統分析部分,主要闡述了對企業需求、組織結構、功能體系、業務流程、數據流程、數據等內容的分析方法,建立系統的邏輯模型,形成系統分析報告等內容。在系統設計部分,主要介紹了對功能模塊、系統配置、代碼、數據庫、輸入輸出、人機界面等內容的設計方法,并最終形成系統設計說明書等內容。
第2章首先介紹了UML的圖形元素的基本概念和特點,包括用例圖、活動圖、類圖、交互圖、狀態圖。接下來按照需求分析、靜態分析、動態分析的過程,講述了如何用UML圖形從不同的方面描述系統,并展示系統設計者的設計意圖。,提供了一套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設計的流程。
第二部分介紹了采購業務的背景資料,詳細介紹了采用結構化方法對采購業務進行分析和設計的流程和詳細步驟,是及時部分結構化方法的理論在具體案例中的應用。在分析階段重點介紹了如何對背景資料進行分析、如何根據分析結果進行業務流程分析和數據流程分析;在設計階段重點介紹了如何應用分析階段的結果進行采購系統功能結構設計和數據庫設計。
第三部分以某超市的采購業務為背景,按照第2章介紹的面向對象分析設計流程,首先進行系統分析,包括第5、6章的采購業務的用例圖和初步的類圖。然后在細化的活動圖基礎上,進行系統設計,包括第7章到第10章的采購業務的交互圖、完整類圖、狀態圖和數據庫設計。
第四部分根據前面章節對采購管理系統的分析與設計結果,在第11章介紹了采購管理系統面向過程的實施過程,采用了VisualBasic工具開發,數據庫使用SQLServer2000。主要內容包括數據庫的連接、系統登錄和訂單明細表增、刪、查、改的實現。在第12章中介紹了采購管理系統面向對象的實施過程,采用Eclipse工具開發,數據庫使用Access。主要內容包括數據庫的連接、供應商查詢、生成采購訂單、提交采購訂單等功能的實現。
第五部分以案例的形式給出某超市庫存子系統的分析、設計與實現過程。采用面向對象方法進行子系統的分析與設計,包括第13、14、15章的庫存業務的用例圖、活動圖、順序圖、包圖和類圖,從靜態和動態兩類圖對庫存子系統進行多方位的分析與設計;第16、17章著重描述了系統的實現,主要對主界面、系統管理、出入庫管理和盤點管理進行了實現。
……
實例與實戰,適合學習
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