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腦科學的故事》姐妹篇?!赌X科學的故事》曾榮獲2015年第十一屆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成果獎(圖書類)二等獎和2016年上??萍歼M步獎三等獎。本書則把內容聚焦到了“心智”這個被諾貝爾獎得主坎德爾稱為“對21世紀科學的中心挑戰”問題上。它沿襲了《腦科學的故事》力求融科學性、趣味性和前沿性為一爐的風格,通過講故事來介紹感覺、記憶、情緒、注意和意識研究方面的一些新進展。這只是在心智大海岸邊搜集起來的幾枚閃亮貝殼,以期引起讀者的興趣。本書在內容方面雖不求其全,但是也還保持著適當的系統性,使讀者對這些問題的前沿研究有一個基本了解。
腦科學的新故事》“新”在哪里?“新”在有更為人性化的內容。作者不僅跟寫作《腦科學的故事》同樣,一如既往地通過心智現象揭示腦的科學奧秘,而且更生動地刻畫了當事人作為人的思想感情面貌。從這本“新故事”里,我們看到沒有四肢感覺的奧基依然為躋身殘奧會而拼搏,鄧洛普在失嗅以后想盡一切辦法像正常人那樣生活,低智特才的“記憶達人”們別有一番人生況味,而維爾林先生在雙側海馬受損后的愛情令人回腸蕩氣……當然,書里也不乏有關腦與心智的妙趣橫生的故事,也許拉馬錢德蘭有關聯覺現象的實驗,以及他對幻肢痛患者的行為治療,足夠讓你折服于腦科學家的過人機敏;而有關鏡像神經元的實驗證據,把實驗的腦科學與直覺、同感、內心理解這些看似“純精神”的現象一下子拉近了距離?!赌X科學的新故事》與《腦科學的故事》相比,更多體現了腦科學在探求真實人性方面的深入。
顧凡及,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專長于計算神經科學。退休后從事有關腦和心智的科普寫作和翻譯,作品有《意識的宇宙》 《好玩的大腦》 《腦科學的故事》 《意識探秘》 《腦海探險》等?,F為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美分會顧問、伊利諾伊大學校友會上海分會名譽會長、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2013年獲第4屆國際認知神經動力學大會(瑞典)頒發的成就獎。所主譯的《意識探秘》于2013年獲第26屆華東地區科技出版社科技圖書二等獎,所編著的《腦海探險》于2015年獲第二屆世界華人科普圖書獎佳作獎,《腦科學的故事》獲2015年第十一屆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成果獎(圖書類)二等獎和2016年上海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心靈之窗——感知覺的故事1
1.1喧鬧的世界——聽覺的故事/2
1.2渾身上下都有的感覺——體感的故事/10
1.3嗅盲和氣味——嗅覺的故事/28
1.4從老布什不愛吃西藍花說起——味覺的故事/37
1.5“看”人說話和“臭豆腐真香”——不同感知覺相互影響的
故事/42
1.6“尖酸”的言辭——聯覺的故事/46
參考文獻/52
2舊夢重溫——記憶的故事54
2.1“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長時記憶和記憶痕跡的
故事/55
2.2歷歷在目——記憶達人的故事/61
2.3心智的清掃工——遺忘的故事/75
2.4“永遠是今天”——遺忘癥患者的故事/79
2.5冤假錯案——虛假記憶的故事/84
2.6頭腦里的“導航系統”——“位置細胞”和“網格細胞”的
故事/93
2.7“似曾游此處,不知何時復如何”——似曾相識感的故事/99
參考文獻/102
3喜怒哀樂——情緒的故事104
3.1害怕過橋的女人——恐懼癥的故事/104
3.2“三歲看到老”——先天因素對性情影響的故事/111
3.3“無畏”的人——雙側杏仁體受損患者的故事/117
3.4“冷若冰霜”——牟比士綜合征患者的故事/121
3.5“當代蓋奇”——腹內側前額葉對理智/決策和情緒/感受
貢獻的故事/124
3.6頑固的大法官和心中一片空白的患者——右腦中某些腦區對理智/決策和情緒/感受貢獻的故事/134
3.7當認識和感情不一致的時候——卡普格拉綜合征、科塔爾綜合征和弗雷戈利綜合征患者的故事/137
參考文獻/141
4“一覽有余”——注意的故事142
4.1視而不見——疏忽盲和變化盲的故事/143
4.2“思想開小差”——“心智游移”的故事/149
4.3引開注意力的大師——魔術師的故事/154
4.4“張冠李戴”——由缺乏注意引起的特征錯誤結合的故事/164
4.5“光束變窄了的聚光燈”——巴林特綜合征和忽略癥患者的
故事/166
參考文獻/169
5對科學的挑戰——意識的故事170
5.1百家紛紜話意識——形形色色有關意識的故事/171
5.2“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意識私密性的故事/175
5.3感同身受——同感和鏡像神經元的故事/180
5.4海平面下的冰山——下意識的故事/192
5.5誰主沉?。?mdash;—自由意志的故事/205
5.6我是誰?——自我的故事/209
5.7有罪還是無罪?——神經法學的故事/224
5.8有意識的“植物人”——新技術為失去行為反應患者的康復帶來新希望的故事/232
參考文獻/236
結語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