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珊瑚人文通識讀本,主要是寫給本專業以外的普通讀者看的,也可作為專業入門書。及時輯的6個分冊都是經典的造型藝術,融名作賞析、理論闡釋、背景介紹、流派梳理和技術技法開解為一爐,講述的都是一個教育良好的國人所必須了解的人文藝術常識。
中國雕塑藝術知識,是每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應該了解和掌握的,而美術專業的讀者也很需要一本放在中華文明史的背景之上的中國雕塑藝術入門書。雕塑是文化藝術,而不僅僅是技術。
本書首先以西方雕塑為參照說明了中國雕塑的特征,絢爛多彩的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一樣,藝術之始,雕塑為先,從先民鑿石為器就已經開始了藝術的歷程,雕塑綜合了繪畫和建筑藝術。本書以史為主線,從哲學、宗教、美學和社會文化等多角度闡述祖國的雕塑藝術,賞析中國雕塑的曠世杰作,細數中國雕塑發祥至今的潮流、演變與大師風采。讀了此書,談雕塑不必再"言必稱希臘",原來唐昭陵六駿可與巴爾戴農的騎士浮雕相媲美,順陵石獅遠勝伯爾埃動物雕刻……
四百多幅難得一見的歷代雕塑彩圖,五千年的雕塑藝術故事,精要的雕塑知識地安排在了新穎的版式之中,本書堪稱圖文并茂。
序
中國雕塑概說
中國雕塑的欣賞
中國雕塑的發展脈絡
原始時代雕塑
由工具到審美——原始時代的石器
成熟的藝術——原始時代的陶塑
與石器同行——原始時代的骨雕
與牙雕
夏、商、周三代雕塑
禮器之初——夏代雕塑
神秘的象征藝術——商代雕塑
極其輝煌的青銅文明——周代雕塑
秦漢雕塑
簡括雄渾威猛——秦漢大型
紀念儀衛性石雕
空前的壯觀與生動——秦漢墓俑
及工藝品雕塑
魏晉南北朝雕塑
博大與精工——魏晉南北朝陵墓
及墓俑雕塑
理想美的高峰——魏晉南北朝石
窟寺院雕塑
從威嚴莊重到秀骨清像——魏晉
南北朝單體佛教雕塑
隋唐雕塑
盛世氣象——隋唐紀念儀衛性石雕
從天上到人間——隋唐佛教雕塑
繁榮的寫照——隋唐墓俑
五代、兩宋、遼、金、元雕塑
三教藝術 皆有經典——五代、兩宋、遼、金、元的宗教雕塑
多姿多彩多精品——五代、兩宋、遼、金、元世俗題材雕塑
明清雕塑
禮制規范的藝術——明清紀念儀
衛性雕塑與墓俑
各種樣式俱臻精美——明清宗教
造像
制作技術空前提高——明清建筑
裝飾工藝美術雕刻和民間小品雕塑
現代雕塑
新時代新面貌——現代室內雕塑
讓世界更美好——現代環境雕塑
參考書目
后 記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獨特的地理環境也影響著雕塑的題材與形式。
中國和西方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國地處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西部多山,黃河、長江等江河向東流經遼闊的大陸而奔騰入海。在地理上形成西高東低的階梯狀,資源與生產生活方式也呈現出從牧業向農牧業、農業過渡的地理特點。這些特點,都對中華文明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而整個歐洲,多處溫帶,地理差異相對較小,但阿爾卑斯山的重巒疊嶂、西班牙的群山逶迤、冰島的冰川晶瑩嚴整,也在地理差異中孕育了歐洲人不同的民族個性、不同的文化,在客觀上形成了文化的多樣性。古希臘、古羅馬文化是西方文明主要來源。從古希臘創立并奠定了以人為主題的雕塑形式后,一直到現代雕塑興起的2500年中,人像始終占據著西方雕塑題材的主導地位,藝術家創作了眾多的人像雕塑作品。有單人的也有組合的,造型多姿多彩,這反映了古希臘"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念。相比之下,中國的雕塑題材廣泛,實用功能明顯,彰顯敬天法祖、禮樂教化或人倫生活。無論是人物、動物、虛構的動物如龍、鳳、麒麟等,還是山水樹木、祥云水浪、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都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圖騰文化和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傾向。中國的神與人也是互相融合,帝王英雄是天之驕子,成為天的代表,因而自商周以來,宗法制就成為社會組織的重要紐帶。在這種封建宗法制和禮樂文化的背景下,雕塑不是被埋入地下作為陪葬,就是被放置在帝王的陵墓前作為儀衛;而西方社會組織源于古希臘、古羅馬的城邦制度,西方人把大量的人像雕塑放置于廣場和街道,從而顯示出雕塑藝術功能的公共性特征。
古希臘人自古以來就熱衷于塑造人體形象,他們崇拜和神一般的英雄——戰士與運動家,為他們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紀念像。如此形成傳統,在西方世代相傳,成為一種純粹的雕塑藝術。中國古代社會重禮教,敬鬼神,藝術重心傾向于工藝美術,在禮器、祭器上發揮想象力和藝術才情,建筑(包括陵墓)裝飾雕刻發達,例如精美的玉器、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順陵石獅等。明器藝術與宗教造像領域,雕塑占有重要地位,明器是隨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相當比重,主要是俑和動物雕塑,如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馬俑和唐三彩俑、馬。宗教造像主要供信徒頂禮膜拜所用,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南北朝和唐代的佛教造像藝術水平登峰造極,具有永恒的價值。宋、元、明、清塑像樣式更為絢麗多彩。佛教造像有宗教上超凡脫俗的造型要求,它們不同于古希臘那種以人為范本的真實自然的神像。中國古代更多地用繪畫藝術來表現,紀念性人物和事件,例如漢唐功臣和歷代帝王像,都是畫在壁畫和卷軸畫里。紀念性雕刻在西漢時代最著名的是霍去病墓石刻"馬踏匈奴",還有東漢四川都江堰李冰像和五代前蜀主王建坐像,也是古代紀念性雕刻珍品,這在中國雕塑中實屬鳳毛麟角。
P18-20
還行
挺好的,包裝仔細,物流給力
這個商品不錯~
如題。一番就脫離了。
圖片挺清晰的,紙張挺好!
喜歡此類的朋友讀者們,還是值得一看的。。。
彩印的書頁,很通俗易懂
以前不知道,現在知道積分可以當錢用啦!把以前的評論補上。
圖文豐富。
此書最大的特點是有很多圖,能直接看到雕塑原作。
作者基本上將國內不同時期著名的雕塑都介紹了。
這本書關于中國雕塑介紹的真全。圖文并茂,很直觀,很生動。
本書對于中國雕塑源流、演變的講述系統明白,使人印象深刻。
本人喜歡雕塑,看了本書后對中國雕塑認識更全面了。
鄙人是受人蠱惑買了這套書的,不過看后覺得還真是值。
看了藍珊瑚叢書的《中國雕塑》才知道,原來中國的歷代雕塑這么生動感人!
作者把中國雕塑按時間梳理的很清楚了,不錯,讀后真是受益匪淺。
買了一套,感覺就這本的作者文采差一點,不過對中國雕塑介紹的很全面了。
買了一本送給愛旅游的老爸看,書里含有那么多名勝中的雕塑珍品,可以當旅游指南了。
要欣賞中國雕塑就要了解佛教,本書對佛教各類造像形象內在含義的講解倒是挺多的。
準備考公務員了,朋友推薦看這套書,說這是一套真正的素質教育類圖書,看后覺得真是不錯。
原以為只有外國才有這么多精美的雕塑,看過這本書才感到,中國雕塑也很多,特別是古代,還很美。
本人對雕塑很感興趣,買過不少雕塑方面的書,總的感覺是這本書在以文釋圖方面做的很到位。
此書是寫給普通人,也就是非專業人士看的,通俗易懂。當然,我覺得有些對雕塑作品內涵的解釋還有待商量。
先是買了《中國書法》《中國繪畫》看后感覺很好,就想按書封底介紹的,買齊其他4本系統地補充一下相關知識,可是怎么找不到《西方建筑》這本書呢?
估計是自己對雕塑不是太了解,沒有發現他的美
有挺豐富的配圖和講解,不錯!但是好像沒有像繪畫那樣有對應的“西方雕塑”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