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峰同志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中青年領導干部。最早是鄉鎮(當時是)的一名普通干部,后歷任公社團委書記、團縣委書記、鎮黨委書記、副縣長、副書記、縣長,成為今天的盟(市)領導干部,這樣的工作經歷為他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在繁忙的工作中,景峰同志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多年來,他始終筆耕不輟。
前些天,景峰同志帶來了新作手稿,這是他到阿拉善任職五年來,利用調研間隙和工作閑暇,寫就的一組反映阿拉善自然歷史、風土人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散文。
譚景峰,男,漢族,內蒙古突泉縣人,法學研究生,管理學碩士。歷任公社團委書記,團縣委副書記、書記,鎮黨委書記,副縣長、縣委副書記、縣長,盟委委員、政法委書記,現任中共內蒙古阿拉善盟委委員、組織部長。 曾在《興安日報》、《阿拉善日報》、《內蒙古日報》、《
序一 任亞平
序二 王玉明
前
譚景峰散文選
漫步胡楊林
走進航天城
登上賀蘭山
縱越巴丹吉林
橫跨騰格里
環繞烏蘭布和
觀賞戈壁奇石
感悟巴彥浩特
解讀阿拉善
譚景峰詩歌選——阿拉善組詩
多彩的阿拉善
美麗的巴丹吉林
神奇的騰格里
富饒的烏蘭布和
漫步胡楊林
登上賀蘭山
放歌巴彥浩特
附錄
后記
譚景峰散文選
漫步胡楊林
金秋十月,我們一行從阿拉善盟盟府巴彥浩特出發,前往額濟納旗考察。
額濟納旗旗府所在地達來呼布坐落在國家胡楊林保護區西部邊緣,有常住人口一萬多。隨著內蒙古第三大陸陸口岸策克的開通,嘉策鐵路的運行,臨策鐵路的開工建設,東風航天城神舟系列飛船的陸續升空,達來呼布逐漸熱鬧了起來,流動人口迅速增加,街衢通達,樓房林立,廣場寬闊,市場繁榮,已成為祖國西北邊疆的一座現代化小城。
我們一行乘車穿越著千里戈壁,經過"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的阿拉善高原。在即將到達達來呼布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片奇跡:胡楊紅柳環抱在黑河河畔,一片婀娜迷人的額濟納綠洲,以其絢麗多姿的景色,洋洋灑灑地闖入了我們的視野。讓人的眼睛忽地亮了起來,心情美了起來,精神也豁然振奮了起來,似乎人們已走出蒼茫的盡頭,走進了光明的彼岸,途中荒涼、寂寞給人帶來的沉重心情早已蕩然無存。
胡楊,也稱胡桐,蒙古語稱"陶來"。它是第三紀地質變動時幸存下來的古老樹種。在我國新疆庫車縣和甘肅敦煌曾發現過它的化石,距今已有6500多萬年的歷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