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公務員聯考提分系列:常識判斷必知288條》包含了公務員聯考常識判斷的八大常考學科,分別是政治知識、法律知識、管理知識、人文歷史知識、公文知識、經濟知識、科技生活知識、地理知識。針對每個知識點都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是考生備考的良師益友。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面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別,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公務員聯考提分系列:常識判斷必知288條》是嚴格依照公務員聯考考試真題編寫的,在認真研究、比較歷年真題的基礎上,分析公務員聯考的變化、特點和趨勢,終確定的本書內容。內容契合考試特點,體現了公務員聯考的趨勢。希望這本教材能夠幫助考生加深考點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畢業于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各級公務員招錄考試有著博大精深的研究,具有豐富的公務員考試實戰經驗。主持并研發了引領公考領域行業標準的深度輔導教材系列和輔導課程、專項突破輔導教材和輔導課程,幫助無數考生成就了夢想,備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輔導領域行業標準的開創者和引領者。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1~12條)
二、思想(13~14條)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5~17條)
四、"四個"戰略布局(18~21條)
一、法的概述(22~23條)
二、憲法(24~31條)
三、行政法(32~44條)
四、刑法(45~64條)
五、民法(65~92條)
六、訴訟法(93~101條)
七、經濟法(102~112條)
八、公司法(113~117條)
一、管理學基礎知識(118~123條)
二、公共管理基礎知識(124~129條)
三、行政管理基礎知識(130~138條)
一、哲學思想(139~140條)
二、文化常識(141~152條)
三、中外歷史常識(153~169條)
一、公文基礎知識(170~180條)
二、常用法定公文寫作(181~190條)
三、公文處理(191~194條)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5~198條)
二、微觀經濟(199~209條)
三、宏觀經濟(210~218條)
四、國際經濟(219~230條)
五、經濟熱點名詞(231~240條)
一、現代高新技術(241~244條)
二、生活中的科學常識(245~251條)
三、世界科技史(252~263條)
一、中國地理概況(264~267條)
二、地球(268~269條)
三、大氣與風(270~271條)
四、陸地(272~275條)
五、海洋(276~277條)
六、自然災害(278~280條)
七、空間地理(281~288條)
專題
政治知識
1.物質
列寧對物質的定義:"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物質的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就是說,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但能夠被人感覺到。
物質與運動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是一切物質形態的存在方式,沒有不運動的物質;另一方面,物質是運動的載體,是一切變化和發展的基礎,沒有離開物質的運動。
2.意識
意識是社會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動及其成果的總和。
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意識的這一本質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首先,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其次,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
意識活動中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主要表現為意識是主觀形式與客觀內容的統一。正確的意識是客觀世界的反映,錯誤的甚至荒誕的意識也是客觀世界的反映,只不過它們是對客觀世界的歪曲反映。
意識的能動作用,也叫主觀能動性,是指意識能夠能動地反映客觀世界,形成主觀觀念,并且能動地指導人們進行實踐活動,改造客觀世界。
3.運動和靜止辯證關系的原理
運動是永恒的、無條件的,因而是的;而靜止是暫時的、有條件的,因而是相對的。運動和靜止又是互相包含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靜止只是運動的特殊狀態。但這并不意味著靜止不重要,相對靜止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我們認識和利用事物的必要條件,也是測量和計算運動的尺度。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4.質量互變規律
質是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由于事物內在矛盾的多樣性,事物的質也是多種多樣的。事物的質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通過事物的屬性表現出來。
量是事物本質所固有的可以用數量形式表示的規定性,包括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構成事物諸要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等。每一種質都有相應的量,因此,事物的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且是多種多樣的。
量變是事物的量的規定性在度的范圍內發生的微小的、不顯著的變化,是事物原有發展過程的延續和漸進。量變的表現形式有單純數量的增減,也有構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組合方式上的變化。
質變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事物延續和漸進過程的中斷。質變的表現形式有爆發式飛躍和非爆發式飛躍,前者是通過矛盾雙方劇烈的外部沖突而實現的,后者是通過新質要素的逐漸積累和舊質要素的逐漸喪失而實現的。事物的變化有沒有超出度的范圍,是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
量變與質變相互聯系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5.否定之否定規律
事物的發展是通過否定實現的。當事物內部的肯定方面占據主導地位的時候,事物就處在肯定階段;當事物內部的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占據主導地位的時候,事物就會否定自身到達否定階段,即走向自己的對立面。但是到此為止,事物的發展并沒有真正地完成。因為正如在肯定階段只是片面地強調了事物的肯定方面一樣,事物的否定階段同樣也只是片面地強調了事物的否定方面。所以,事物的發展到了否定階段,與其說事物內部的矛盾解決了,不如說是充分地展開了。事物的否定階段和肯定階段一樣都有片面性。因此,只有經過第二次否定,到達否定之否定階段,前兩個階段的片面性才能得到克服,事物的矛盾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決。
6.對立統一規律
矛盾的含義:矛盾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矛盾的基本屬性:同一性和斗爭性。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的屬性,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指"處處有矛盾,時時有矛盾"。因此要求運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指具體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因此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反對"一刀切"。
矛盾的不平衡性:矛盾的不平衡性要求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
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反對一點論;堅持重點論,反對均衡論;辯證法的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同時重點論是以兩點論為前提的。
7.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兩者的關系問題,尤其是它們誰為及時性、誰為第二性,誰決定誰的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對于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史觀即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標準。凡是主張社會存在及時性、社會意識第二性,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歷史觀,就是唯物史觀。與此相反的歷史觀就是唯心史觀。
8.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是生產方式內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和社會形態內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動態結合,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和一般規律。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首先,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其次,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其次,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斗爭既包括在同一種生產關系中處于對立地位的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之間的斗爭,也包括在兩種對立的生產關系中占據統治地位的階級之間的斗爭。
9.商品和貨幣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與價值兩個因素,即商品二因素。
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是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抽象勞動是相對于具體勞動而言的。具體勞動是指人類勞動力在特殊的有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費,它產生使用價值;抽象勞動指人類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它形成價值。
商品交換是不同的使用價值之間的交換。交換的數量比例由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決定。勞動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交換過程的必然產物。貨幣具備五大職能:及時,價值尺度,即商品的價值用貨幣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價格。第二,流通手段,即貨幣是商品交換的媒介。第三,貯藏手段,即貨幣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成為財富的隨時可用的社會形式。第四,支付手段,即貨幣是債權債務關系的清算手段。第五,世界貨幣,即貨幣越出一國疆界,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發揮貨幣的作用。
10.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是商品運動的基本規律。
主要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交換。
表現形式: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在市場上,發生價格與價值相背離主要是市場上的商品供求不平衡引起的。
作用形式:及時,生產中的價值規律,即價值在生產過程中的規律。第二,交換中的價值規律,即價值規律在交換過程中的展開。第三,流通中的價值規律,即等價交換規律展開為價格與價值相符的規律。
11.資本
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它體現著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關系。因此不是一切貨幣都是資本,只有那些能夠自行增殖、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貨幣才是資本。
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兩種形態存在。因此,馬克思把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12.剩余價值
剩余價值不能從流通過程中產生,它是在勞動力的消費過程即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剩余價值率反映資本家的剝削程度。資本家要取得更多的剩余價值,就必須盡量增加剩余勞動時間,減少必要勞動時間。要實現這一目的,資本家主要采取了以下兩種方法: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剩余價值是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延長工作日的量所產生的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是在工作日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必要勞動時間縮短所產生的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是通過各個部門中的資本家追逐超額剩余價值來實現的。超額剩余價值是由于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價值。資本家對超額剩余價值的追逐,刺激資本主義生產技術的改進,使得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
13.思想的科學內涵
思想的科學內涵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2)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3)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很好很好的重點書
挺不錯的,
嗯,這店主很令人滿意。支持一下。
挺好
很不錯的書
質量非常好,發貨速度也很快,印刷質量也很好,愉快的一次購物。
好
書很好,包裝也很好。很滿意。
物流快,質量好
覺得用處并沒有那么大。。。。
很好,不錯!
商品很好,很喜歡
非常滿意,很喜歡
非常滿意,很喜歡
書不錯是正品 贊贊贊贊
書的印刷不錯,是正版,物流速度快。
太薄了,不值得
很好,好好學習!
書很不錯,謝謝。快遞也很及時,從天津到青島,2天半送到豐巢,很好,但建議最好再快一天到,急用啊!另外包裝紙盒很結實,非常好,不過因為書比較小,所以顯得里面空間還是有點大,在運輸過程中書肯定咣咣當當的,雖然書不會碎,但在路上時間久了也會磨損,因此建議多余的空間可以塞點泡沫等物,以免物品遭到損壞,謝謝。
非常好,實用
書很有用的
很好,很方便
紙張跟在書店買的紙張不一樣啊!但內容差不多。。。。
近幾年,常識題出的比較活,可以大概看看,了解了解,基礎復習還是可以的,常識題還是需要積累的。
內部不齊全,就是行測資料書最后一章的內容單獨成冊而已。不過可以隨身攜帶幫助記憶也是不錯。
書的印刷質量很好,賣家發貨速度很快,物流很給力,給好評!
中公最新版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2015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值得推薦。
小小一本冊子,對于本人一個不接觸政治的人還蠻實用的。里面分不同種類介紹些小知識點,僅僅當生活用書都很好。(我并不為了考試的)買來很開心!希望自己能通過這本書擴充自己內存吧!
效率S,終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簡介【作者】2 李永新,中G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畢業于北京大學管理中公H版公務員聯考考
本教材內容契合考試形式,體現了公務員聯考的考試特點,具有極強的預測性和前瞻性。希望這本教材能夠幫助大家在最大程度上掌握考點,提高學習效率,最終在考試中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