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甲骨文叢書·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鏖戰歐羅巴1807-1815圖書
人氣:25

甲骨文叢書·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鏖戰歐羅巴1807-1815

1812年夏天,歐洲的主宰者拿破侖率領有史以來為龐大的軍隊進軍俄國,相信他會橫掃面前的一切事物。
  • 所屬分類:圖書 >歷史>世界史>歐洲史  
  • 作者:(英)[利芬] 著,[吳畋],[王宸] 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甲骨文叢書
  • 國際刊號:9787509763117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1
  • 印刷時間:2015-01-01
  • 版次:1
  • 開本:大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精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1812年夏天,歐洲的主宰者拿破侖率領有史以來為龐大的軍隊進軍俄國,相信他會橫掃面前的一切事物。然而,他的帝國不到兩年后就淪為廢墟,俄國則贏得了勝利。這是本深入探究俄國在拿破侖戰爭中關鍵角色的歷史著作,再現了兩大帝國之間前所未有的史詩性戰斗。

編輯推薦

2009年沃爾夫森歷史獎大獎

2009年拿破侖基金會拿破侖獎

2009年達夫 庫珀獎終入圍獎《星期日電訊報》年度圖書

經濟學人》年度圖書

每日電訊報》年度圖書

俄國與拿破侖》是本從俄羅斯人的視角看待拿破侖的法蘭西帝國被擊敗這段歷史的著作。 盡管已經有很多關于在俄羅斯的失敗命運及其法蘭西帝國崩潰的歷史書,然而這些書都是從西方的視角來看待這段歷史。歷史學家多米尼克 列文的優勢在于,他翻閱了很多從來沒有面世的俄羅斯檔案。列文顛覆了很多經過列夫 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的塑造而形成的歷史常識。通過一場場史詩般的戰爭和激烈的外交談判,列文講述了歐洲大陸各個名族的命運以及從幾乎要瓦解的俄羅斯的重新崛起。 這是一本與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講述相同時代的歷史書,但是他卻是真實的“戰爭與和平”。本書中的主要人物包括:拿破侖、庫圖佐夫和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作者簡介

多米尼克 利芬(Dominic Lieven),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長期研究俄羅斯帝國史,除本書外,還著有廣受好評的Empire: The Russian Empire and Its Rivals,以及Nicholas II: Twilight of the Empire和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Russia, 3 Volume Set (v. 1-3)等。利芬畢業于劍橋大學歷史系,現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榮休教授(Professor Emeritus of LSE)、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博學研究員。

目錄

插圖列表

地圖列表

致謝

正文說明

及時章 序

第二章 作為大國的俄羅斯

第三章 俄法同盟

第四章 備戰

第五章 退卻

第六章 博羅季諾與莫斯科的陷落

第七章 1812年的后方

第八章 從莫斯科向前進發

第九章 1813:春季戰

第十章 重建軍隊

第十一章 歐羅巴命運未卜

第十二章 萊比錫會戰

第十三章 入侵法蘭西

第十四章 拿破侖的倒臺

第十五章 結語

附錄1:1812年6月的俄軍

附錄2:1813年秋季戰局開始時的俄軍兵團

注釋

補充閱讀英文書目

索引

在線預覽

當然,俄軍中的外來者人數可能確實要多于奧軍 和普軍。歐洲 移民在彼得堡的地位也要比在柏林或維也納更為突出 。在18世紀 里,有許多歐洲軍人和官員為了獲得更好的收入和職 業前景轉而為 俄國效力。在亞歷山大統治時期,逃離法國大革命或 拿破侖統治的 流亡者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最重要的是,歐洲移民 填補了由于俄 國職業教育或職業中產階級發展緩慢造成的空缺。職 業醫生就是這 樣一個群體。即便到了1812年,俄軍當中的醫生人數 也只有800出 頭,其中許多人是德裔。軍事工程師也面臨短缺。18 世紀時的俄國 工程兵是炮兵的小兄弟,處于其管轄范圍之內。盡管 他們在亞歷山 大統治時期獲得了獨立,但受過訓練的工兵軍官數量 依然太少,而 他們需要努力完成的任務范圍又極其廣闊,因而俄國 依然在尋找能 夠被吸引到俄軍來的外國專家。在1812年戰爭前夕, 最為博學的兩 位俄國軍事工程師分別是荷蘭人彼得 凡 敘赫特倫 (Peter van Suchtelen)和德意志人卡爾 奧珀曼(Karl Oppermann)。

更為重要的外國人巢穴則是為軍隊提供總參謀部 軍官的軍需總 監部門。在博羅季諾會戰當中,“俄國”參謀里有幾 乎1/5的人連 沙皇的臣民都不是,只有不到一半人擁有斯拉夫姓氏 ??倕⒅\部一 定程度上源自制圖局,那是一個非常專業化的部門, 對工作人員的 數學能力要求相當高。這一點確保了它里面充斥著外 國人和非俄羅 斯人。隨著軍隊在拿破侖時代規模膨脹,變得更為復 雜,參謀機關 的作用變得相當關鍵。讓許多俄國人感到越發憎惡的 是,他們的參 謀當中很大一部分人有非俄羅斯族的姓名。除此之外 ,拿破侖在 1812年的入侵引發了俄國的排外主義浪潮,這一浪潮 有時會針對俄 軍中的“外國人”,這一用語并未對真正的外國人和 并非俄羅斯族 的沙皇臣民做出多少區分。然而,倘若沒有非俄羅斯 人參謀,帝國 是永遠無法在1812~1814年取得勝利的。此外,這些 人中的絕大部 分都忠于俄羅斯國家,他們的家庭通常會在一段 時間內融入俄 羅斯社會。這些外國工程師和參謀也協助培養了日后 取代他們地位 的新一代年輕俄羅斯人軍官。

就像其他大國一樣,對沙皇俄國而言,拿破侖時 代的巨大挑戰 在于為戰爭動員資源。有四個關鍵要素可以被描述為 俄羅斯實力的 源泉。它們是人員、馬匹、軍事工業和財政。除非了 解到上述四個 要素中每個要素的基本優勢與局限,不然就無法理解 俄國怎樣進行 這些戰爭,也無法領會到它為何取得勝利。

對任何國家而言,人力都是最明確的資源。當葉 卡捷琳娜二世 于1797年逝世時,俄羅斯帝國的人口大約是4000萬。

與之相比, 大革命前夕的法國擁有2900萬臣民,同時期的哈布斯 堡屬地則有大 約2200萬居民。就算到了1806年,普魯士人口也只有 1070萬。聯 合王國的人口介于普魯士和更為龐大的歐陸大國之間 。包括愛爾蘭 人在內,1815年的聯合王國人口大約是1500萬人,不 過印度的人 力也正在成為英國全球力量中的一個因素。因此,俄 國的人口數量 根據歐洲標準是很龐大的,但它并不比舊制度的對手 們大太多,還 要遠小于拿破侖控制的人力資源。法蘭西帝國,或者 說由巴黎直接 統治的全部領土,在1812年擁有4370萬人口。但拿破 侖還是擁有 650萬人口的意大利王國國王、擁有1400萬居民的萊 茵同盟 (Rheinbund)保護人。他還可以掌握其他一些領土: 從俄國角度而 言,最顯著的就是華沙大公國,它的380萬人口為 1812—1814年的 戰爭努力做出了不成比例的貢獻。簡單地列出上述數 字,就多少反 映出了俄國在那些年里面臨的挑戰狀況。

從國家層面而言,動員俄國人口的優點在于不僅 數量龐大,而 且價格低廉。威靈頓軍中列兵的生活與王公相去甚遠 ,但即便俄軍 以銀戈比計餉,英軍列兵的年收入也是他們俄軍同行 的11倍之多。

實際上,1812年的俄軍列兵更有可能拿到貶值的紙盧 布,其實際價 值僅有票面價值的1/4。由于時常弄不清楚摘引材料 中的俄國盧布 究竟是紙盧布還是銀盧布,對價格和收入的比較總是 問題叢生的, 而且俄國的生活成本無論如何都和其他國家相去甚遠 ,其差異之大 尤以英國為甚。更為現實主義的比較則是這樣的事實 ,即便在和平 時期,英軍士兵除了面包之外,還可以拿到米、肉、 豌豆和奶酪。

而俄軍列兵拿到的只有面粉和谷粒,盡管他們在戰時 還可以得到肉 和伏特加的補充。士兵們把拿到的谷粒煮成麥片粥, 這就是他們的 日常主食。

俄軍的團有時拿到的也不是制服和軍靴,而是衣 料和皮革,以 此自行制作衣服和鞋子?;鹚帯U和紙也被分發到各 個團里,讓他 們自己制成彈藥。國家能夠動用的免費勞力也不僅是 士兵。一小部 分征募人員并沒有被送進軍隊,而是被派到了礦山。

更為重要的是, 當彼得大帝及時次建立作為俄國軍事工業基礎的鋼鐵 工場時,他將 若干個村莊長期性地整體分配給工場勞作。他在建立 一些為軍隊提 供衣料的紡織工場時也是如此。分配給工場的勞動力 總是要更為廉 價,因為工人的家屬依然保有農地,政府期望他們以 此自給 自足。

只要整個歐洲的軍隊都是由長期服役的職業軍人 組成,俄國的 軍事體系就能在競爭中發揮出色。按照年度征召新兵 的系統讓俄軍 成為歐洲最龐大也最廉價的軍隊,與此同時卻沒有給 人民施加不可 承受的負擔。然而在1793~1815年,法國和普魯士相 繼發生了巨大 變化,這給俄國軍事體系的長期生命力打上了問號。

革命中的法國 開始普遍征召整個“年齡階層”的年輕人,希望一旦 戰爭結束便讓 他們作為嶄新共和國的公民重回平民生活。1798年時 ,所謂的《茹 爾當法令》確立了6年兵役制,從而將這一制度固定 下來。在一 段有間內征召整個年齡階層的國家可以投入比俄 國更多的軍隊, 它日后也將擁有由依然相對年輕的退役士兵們組成的 、訓練有素的 預備役部隊。如果俄國試圖效法這一制度,它的軍隊 就不再是國家 內部的獨立集團,整個沙皇制度下的國家與社會也將 發生改變。公 民軍隊是與基于農奴制的社會極不相容的。軍隊在鎮 壓內部叛亂時 會比之前更不。貴族地主會面臨這樣的前景:成 群回到鄉村的 年輕人已經不再是農奴(要是現存法律依然有效的話) ,而且接受 過軍事訓練。

……P61-64

媒體評論

“多米尼克 利芬為世人提供了此前所缺乏的,對俄國外交、行政和軍事領導層清晰而詳盡的記載……他的著作無疑會成為拿破侖戰爭中俄國視角的記述。”——杰弗里 霍斯金,《倫敦圖書評論》

“著作……《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是一本極好的精巧圖書。”——亞歷山大 M. 馬丁,《文學評論》

“兩位迷人人物,兩個龐大帝國,兩種不可調和的世界觀間的史詩性斗爭。利芬以他作為愛好者的一切激情和學者的全部博學講述了這一故事……這是學術成就與迷人敘述的結合。”——亞當 扎莫伊斯基,《支點》

“這本博學而非凡的歷史研究著作……是偉大的故事,依托于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資料來源與細節。”——查爾斯 克洛弗,《金融時報》

“真正開拓新領域的書籍并不經常出現……《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既富有可讀性,又是一本劃時代的歷史著作……是對拿破侖戰爭學術研究的重要補充。”——戴維 奧馬奧尼,《愛爾蘭觀察家》

“利芬完成了一本令人矚目的著作,表明當代西方世界對拿破侖時代解讀的空白在于俄國。”——艾倫 馬林森,《觀察家》

“它帶來了真正的嶄新領悟……其中有廣闊的智慧,結合了源自對這一題材掌握的文雅幽默和輕快筆調。作者依次表現出刺激與散漫,條分縷析與極度詼諧。他的判斷既簡練又具備決定性。”——艾倫 福里斯特,BBC歷史頻道

“令人手不釋卷……出色的故事講述方式的勝利……棒極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非凡成就”——西蒙 塞巴格 蒙蒂菲奧里,《標準晚報》

“杰作”——邁克爾 戈夫,《星期日電訊報》年度圖書

“歷史學家版本的戰爭與和平……高水準的軍事史,讓我們投入到龍騎兵猛沖、髭須翹立的世界,有史以來集結規模龐大的軍隊在那里慘敗于莫斯科城外的冰雪之中。”——多米尼克 桑德布魯克,《每日電訊報》年度圖書

“一本里程碑式的圖書”——《經濟學人》年度圖書

“宏偉且出眾的杰作……如同驚險的小說一般令人興奮和感動,又充斥著對殘酷戰斗、傳奇騎手與人物的新發現與生動描述”——西蒙 塞巴格 蒙蒂菲奧里, 《標準晚報》

“關于拿破侖怎樣被擊敗,(這本書)顛覆了我們的假設”——安德魯 羅伯茨,《每日電訊報》年度圖書

“不朽之作”——奧蘭多 菲格斯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lanhuaf**的評論:

這是一部取材非常廣泛的歷史讀物,避免了以往相關研究著作史料選擇上的偏頗,因此對于俄國在1812-1814年戰爭中的表現有更多客觀和精彩的展現。作者從現代戰爭角度對這次戰爭重新挖掘,對軍隊的后勤和補給給予重點關注。當拿破侖和亞歷山大一世這兩個強權人物在歷史舞臺上一遭遇,便注定會碰撞出強烈的火花,這部書的精彩由此可見一斑。

2015-04-12 23:15:48
來自帥軍少**的評論:

到貨非??臁袛⑹鰢乐?、客觀。俄軍在拿破侖時期被淡化很多,本書以科學客觀的視角出發、層層疏理、剖析、解惑,視覺豁然開朗,細節性的東西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棒!佳作!

2015-03-13 22:41:39
來自帕***5(**的評論:

本書中的主要人物包括:拿破侖、庫圖佐夫和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2017-07-13 12:47:56
來自bjlawye**的評論:

從小就很喜歡拿破侖,雖然他個子小,但是他的頭腦清晰,思維敏捷,能征善戰??芍^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物。記得學生時代一直很期待拿破侖能夠統一整個歐洲,但在后期的學習中,知道他在遠攻俄國時候,被擊敗,而且被擊敗的原因描述的相當簡單,那時候我居然相信了這些理由。但是身為一位帝國元首,他及他的大臣怎么能打一場沒有準備的戰爭呢?為什么在遠征俄國的時候拿破侖失敗了。帶著這些疑問看這本書是我的動力之一!

2015-04-13 10:23:23
來自cnmy86**的評論:

《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作者標明了亞歷山大一世與拿破侖之間逐步惡化的關系,解釋了沙皇如何被迫在1810年站到公開與法蘭西帝國敵對的立場上,這既是因為后者持續的侵略行徑,也是因為俄國內部壓力不斷滋長(事實上,這本書自始至終都對俄國內部政治的重要性給予高度關注)。然而,與法國敵對并不必然意味著戰爭,正如利芬所示,亞歷山大在1811年回避了進攻拿破侖的主張:他寧愿等待對方進攻,至少在戰爭初期采用純防御戰略。因而,當戰爭在1812年到來時,法國統治者需要為此承擔極大責任,利芬的主張使他進入了這樣的學者陣營:他們將1803-15年的戰爭視為字面意義上的…

2015-04-13 01:28:49
來自elsa_be**的評論:

對拿破侖的了解很有限,對于他的征伐更是知之甚少。這次完全是被書名吸引,一個是霸道法皇,一個是歐洲大國。兩者在歷史舞臺上,曾經發生過什么樣的激烈對撞呢。很期待想一睹書中展現的風采。據介紹作者學識淵博,同時又是多年研究俄國歷史,這次完全以一個俄國人的角度描寫拿破侖進軍俄國的那段歷史,波瀾壯闊,史詩般描寫。書很厚,如同承載的歷史一樣。

2015-04-10 14:19:47
來自dabing2**的評論:

這是一本關于俄國與拿破侖的戰爭史話。作者因由托爾斯泰的著作《戰爭與和平》而對俄法兩國的戰爭史以及俄羅斯及其對歐洲的影響產生了極大興趣并做了深入研究。他跳出了傳統的俄羅斯愛國主義精神神話,以更為理性的態度探討俄羅斯在這一歷史事件中的作用。本書以編年體敘述,力圖保證歷史的邏輯性與真實性。書中首先分析了俄國保持大國地位的重要因素,以及為維護和平所付出的外交代價,進而以超過半數的章節篇幅詳細闡述了俄國在法俄之戰中為取得勝利所做出的準備與長期努力,從而使戰爭以拿破侖帝國的倒臺告終。通過這場戰爭,俄國保證了自身的安全與利益,進一步確…

2015-04-10 09:07: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俄國與拿破侖》是**本從俄羅斯人的視角看待拿破侖的法蘭西帝國被擊敗這段歷史的著作。 盡管已經有很多關于在俄羅斯的失敗命運及其法蘭西帝國崩潰的歷史書,然而這些書都是從西方的視角來看待這段歷史。歷史學家多米尼克·列文的**優勢在于,他翻閱了很多從來沒有面世的俄羅斯檔案。列文顛覆了很多經過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的塑造而形成的歷史常識。通過一場場史詩般的戰爭和激烈的外交談判,列文講述了歐洲大陸各個名族的命運以及從幾乎要瓦解的俄羅斯的重新崛起。 這是一本與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講述相同時代的歷史書,但是他卻是真實的“戰爭與和平”…

2016-10-14 20:51:2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鏖戰歐羅巴,1807-1814...

2015-12-21 19:45:12
來自悠悠然1**的評論:

《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作者利芬最有用的地方在于提供了關于俄國大后方的詳細信息。見多識廣的讀者也許會希望,利芬能夠進行比書中更為深入的探討,不過,這本書的敘述已經足以確保為評論開頭提及事件中的不和諧音符提供一定的上下文背景:和其他任何地方一樣,在俄國,民眾往往會怨恨國家的需求,時常盡其所能加以抵制。

2015-04-18 00:32: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鏖戰歐羅巴,1807-,好書

2016-02-24 10:51:59
來自xiabing**的評論:

俄國的貴族精神,在最這本書里可以深刻體會到,那個時間是俄國最驕傲的時刻,像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

2016-04-22 16:58:54
來自鄭翔_A**的評論:

拿破侖走向敗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突破原有俄國勝利原因分析上,此書有獨到的建樹。

2017-05-20 10:42: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質量很好,印刷精美,翔實的記錄了拿破侖和俄國的那段歷史,愛好歷史的值得一看。

2017-09-20 01:34:26
來自ttsky00**的評論:

第一次見到一本講拿破侖的圖書封面做成這種橘黃色的可愛風格,設計師也是醉了。另外,為什么這本書米有塑封,塑封去哪里了,其他人有遇到這種情況么?沒有塑封,書一下子就弄臟了。。。作者寫書功底很扎實,引用了很多文獻和檔案,看了之后確實增長了不少知識。

2015-04-20 10:03: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是一本贊譽頗多的歷史書,介紹了1807年到1814年的俄國與拿破侖之間的戰爭。資料十分豐富、詳實,體現了作者在寫作時投入的心力和真誠??吹礁鱾€書評人寫的話,本書應該是一本不可不讀的了解拿破侖戰爭學術研究的佳作。我最喜歡的Part是配圖,各兵團直觀立體的形象不多見。

2015-04-05 14:39:35
來自書海一**的評論:

精裝書,裝幀精美,設計很大方,比較厚重。讀后覺得可能更適合男性讀者,是法國與俄羅斯這兩大帝國之間的故事,當然,少不了偉大的英雄——拿破侖??吹揭话氲臅r候,大段文字中突然躍出許多有趣的彩色插圖,讓人眼前一亮。

2015-04-13 12:26:3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質量很不錯,從俄國的視角詳細敘述了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

2017-05-13 18:23:41
來自l***e(**的評論:

這是從俄國的角度再現拿破侖戰爭的進程的好書。

2017-11-18 10:10: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才收到就讀了第一章序言部門。語言活潑有趣,他對英法美德有關拿破侖的評介吐槽有根有據。對俄國1994年才解禁1812~1814戰爭檔案的說法尤其令人吃驚,為何保秘這么久?

2016-12-23 14:07:58
來自謹悠兒**的評論:

是幫朋友買的,是他喜歡的一類書,講的是法國與俄羅斯這兩大帝國之間的故事,作者依據大量資料,力求重現歷史現場,對俄軍的勝利有獨到的解釋,透過作者生動而真實的描述,使我們對拿破侖、對這場戰爭,乃至對這個時期的世界歷史有更豐富的認知。

2015-04-13 15:28: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多米尼克·利芬為世人提供了此前所缺乏的,對俄國外交、行政和軍事領導層清晰而詳盡的記載……他的著作無疑會成為拿破侖戰爭中俄國視角的權威記述。"——杰弗里·霍斯金,《倫敦圖書評論》

2015-05-26 16:02: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由多米尼克?利芬撰寫,他也許是這一輩學者中最杰出的十九世紀俄國專家,這本書真正觸及了其余著作并未提及的部分。它從俄法兩國間失敗的蒂爾西特同盟寫起,利芬認為該同盟是在對俄國利益的冷靜、現實主義估算基礎上達成的協定。

2015-04-13 01:23:47
來自長州功**的評論:

甲骨文叢書·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鏖戰歐羅巴1807-1815 國內罕見代表作與翻譯的絕佳配對,由精通拿戰領域的研究者翻譯該領域的經典名著。

2017-03-25 12:51:25
來自散財善**的評論:

甲骨文叢書·俄國與拿破侖的決戰:鏖戰歐羅巴1807-1815 甲骨文叢書還用解釋嗎? 買買買 對于此次天津倉的發貨非常不滿意 兩本書的塑封哪去了 不同程度受潮 還有紙盒爛成這樣 略失望

2017-11-16 19:04:35
來自airgun0**的評論:

這是從俄國的角度再現拿破侖戰爭的進程的好書。確實,以往一般都是從法國,英國或者德國的角度分析拿破侖成功和失敗的原因經驗。這本書補上了最后的短板,使人對拿破侖最后的失敗,看得更加立體而全面。

2016-03-16 14:48:29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武县| 丰原市| 新蔡县| 五指山市| 凉城县| 丁青县| 永宁县| 天峻县| 峡江县| 宁安市| 建阳市| 延津县| 阿克苏市| 延庆县| 平陆县| 神木县| 沙湾县| 长汀县| 南阳市| 江口县| 石屏县| 虞城县| 江北区| 天长市| 大渡口区| 宁蒗| 湖州市| 旺苍县| 柘城县| 武乡县| 增城市| 章丘市| 宜章县| 嘉禾县| 稻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灵璧县| 德化县| 和平县| 兴隆县|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