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從冰河時代延伸到原子時代的歷史類精品著作,為歐洲歷史設計出一種時間和空間的坐標系統,表現出 一種難得一見的整體史印象。本書以時間為主線由快到慢逐漸推進,第1章覆蓋了長達百萬年的史前時期,而在一章討論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本書出版當年為止 的46年間的歷史。
諾曼 戴維斯捕獲了所有的歷史事件:羅馬的崛起與衰落,阿拉里克人和阿蒂拉人的大舉侵略,諾曼征服,羅馬教廷的權力斗爭,文藝復興和改革,法國大革命和拿 破侖戰爭,歐洲崛起為世界權力中心以及它因陷入兩次毀滅性的世界大戰而走向衰落。這是及時部給予歐洲東部和歐洲西部同等分量的歐洲史。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于對內容的選擇、重新安排和表現方式,它把傳統的敘述體與獨特的特寫結合在一起,使鮮活的歷史事件和人物躍然紙上:299個講述各個時代 方方面面的“概要介紹”(知識窗)散步于整部書,介紹的傗題跨越了各章的界限,描繪了各種奇特的事物和思想,這些通常是過于嚴肅的歷史學家們忽略的;12 幅“快照”從視點俯瞰了某一特定歷史時期歐洲的全景,如同對時間推進和領土擴張的迅猛進程叫一聲暫停,幫助讀者松一口氣并審視這些重大歷史變革,并如 棱鏡折射出歐洲歷史豐富多樣的變化;100幅地圖和圖表、72幅圖片覆蓋了整個歐洲的歷史。所有這些說明,戴維斯的《歐洲史》是近幾年出版的價值、最 有說服力的歷史讀物之一。
作者在牛津大學完成了本書的大部分內容,參考了牛津大學圖書館豐富而古老的資料,同時也得到了哈佛大學烏克蘭語研究所和維也納人文科學研究所的幫助。
原著及時版由牛津大學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被譯成幾十種語言。本書根據1997年Pilmlico公司出版的修訂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 所、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聊城大學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共同翻譯而成。
由一雙眼睛觀察、一個個大腦過濾、一支筆寫就的“一部歐洲所有部分、所有國家和所有時期的總體史”。 歐洲歷史、文化、社會生活從史前到當代的百科全書,融性和可讀性于一體,集中體現了歐洲史學研究的成果。 作者不是探索一個簡單的歌劇腳本,而是力圖重現一個復雜的總樂譜,還有它包含的一切雜音,以及它本身無法仿效的交流密碼。 從冰河時代劍冷戰時朋,從雷克雅未克到伏爾加,從米諾斯到瑪格麗特 撒切爾,諾曼 戴維斯在本著作中講述了整個歐洲的歷史,他選取了歐洲大陸經歷過的十個 埋想的歷史時期作為本書的時間主線。
諾曼 戴維斯1939年生于英格蘭。曾獲波蘭克拉科夫大學博士學位,原倫敦大學東歐斯拉夫學院教授,在倫敦大學執教多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中歐與東歐史。現任午津大學沃爾夫森學院研究員、教授。
主要著作:
起義在1944年:華沙之戰》(Rising,44:The Battle for Warsaw),被《紐約時報》評為2004年度100本最暢銷書之一。
上帝的操場:波蘭史》(God's Playgrotmd:A History of Poland
歐洲的心臟:與波蘭當代有關的歷史》(Heart of Europe:The Past in Poland's Present
不列顛群島:一部歷史》(7hc Isles:A History
微觀世界:一個中歐城市的肖像》(Microcosm: Portrait of a Central Euronean City
上卷
中文版作者序言:歐洲——一部歷史,從史前到當代
序
歐羅巴的傳說
導
第1章 半島:環境與史前時期
第2章 希臘:古代希臘
第3章 羅馬:古代羅馬,公元前753—公元337年
第4章 起點:歐洲的誕生,約公元330—800年
第5章 中世紀:中世紀,約750—1270年
第6章 危機:危機中的基督教世界,約1250—1493年
第7章 再生: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約1450—1670年
下卷
第8章 啟蒙:啟蒙運動與專制主義,約1650—1789年
第9章 革命:動亂的大陸,約1770—1815年
第10章 動力:世界的發電站,1815—1914年
第11章 熄燈禮拜:陰影籠罩下的歐洲,1914—1945年
第12章 分裂和統一:歐洲的分裂和統一,1945—1991年
附錄一 各章注釋
附錄二 “概要介紹”注釋
附錄三 “概要介紹”一覽表
附錄四 圖片鳴謝說明
附錄五 歷史圖解簡編
附錄六 重要人物、事件、機構、地點等的索引
在君士坦丁二世統治時期(337—361年在位),出現了阿里烏斯派基督教的短暫復興。原因是阿塔納修斯被流放,這并不是阿塔納修斯遭受的一次放逐。340年,仍然居住在多瑙河三角洲以北的哥特人,皈依了阿里烏斯派基督教。進入羅馬帝國境內后,在意大利、高盧、西班牙、非洲建立王國時,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仍然信仰阿里烏斯派基督教。在蠻族當中,他們成了正統基督教傳播的主要障礙。[《圣經》]另一次宗教政策的變化來自皇帝朱利安(361—363年在位),他是一位具有哲學頭腦的皇帝,在基督徒的習慣中以“背教者”))而著稱。在基督教信仰中,謀害其家族的那些人宣傳說,“他(皇帝朱利安)始終宣稱自己是異教的鼓吹者”。最終結果是朱利安頒布了一個普遍寬容的敕令,并對羅馬人崇拜的神也給予的暫緩期。“對于基督徒,他造成的惟一苦難是被剝奪了折磨其同伴國民的權力。”沒有證據表明他的一句話是關于基督徒(Vicisti Galilaee)的,即“你們已被征服,噢,蒼白無力的加利利人。”
這一經歷使三位一體派基督教從自滿中驚醒。帶頭反對君士坦丁和朱利安的人中,在東方有阿塔納修斯,在西方有普瓦提埃的希拉里(Hilary of Poitiers,315—367年)。之后,又有教會最杰出、最有的教父們的反對。號稱“金嘴”的君士坦丁堡主教約翰 克里索斯托(John Chrysostom,347—407年),是當時最偉大的傳教者,對上層社會多有激怒。愷撒里亞主教偉大的巴西爾(Basil the Great,330—379年)來自一個非凡的家族,該家族宣稱至少出了八個圣徒。一般認為,他是集體修道制度的創立者。他的弟弟尼斯的格列高利(Gregory of Nyssa,335—395年),和他的朋友納西昂的格列高利(Gregory of Nazianus,329—389年),都是杰出的神學家,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的第二次公會議上(381年),他們左右了局勢。在西方,圖爾主教潘諾尼亞的馬丁(Pannonian Martin of Tours,315—397年)完成了高盧的基督教化。米蘭的安布羅斯(Ambrose of Milan,約334—420年)是早期教會著名的圣經學者。在非洲,希波主教奧古斯丁可能是教父中最有影響的人物。
教父們的努力在狄奧多西統治時期(378—395年在位)終于有了結果。狄奧多西是一位統治羅馬帝國東西兩部分的皇帝,他給三位一體派基督教以支持。狄奧多西是西班牙人,是將軍之子,有著極其暴躁的性情。他轉而支持信仰三位一體教義的人,一個簡單的原因是,他的前任瓦倫斯被信仰阿里烏斯派基督教的哥特人所殺。在他的保護下,第二次公會議批準了《尼西亞信經》。三位一體派基督教得到了法律上的支持,阿里烏斯派基督教遭到禁止,異教遭到迫害。正是基于此事,三位一體派基督教從此開始以正統自居,將其過去和現在的對手譴責為“異端”。[禁書目錄][魯菲努斯][宙斯]
在后來的幾個世紀里,對許多信徒來說,這一次“基督教的勝利”被譽為令人驚奇的成就。狄奧多西也被冠以“偉大的”稱號。但是,在耶穌基督的教義中,極少對這一精神的和政治的做如此緊密的聯系。而且,狄奧多西也沒有成為具有基督一樣的德行的榜樣。388年,他刺殺了與其共治的皇帝馬格納斯.馬克西穆斯(Magnus Maximus);390年,他對膽敢發動暴亂的塞薩洛尼卡城(Thessalonika)進行了可怕的報復。他命令官員們將全城的人邀請到競技場,看來像是觀看比賽,然而接下來的,卻是對7000人殘酷無情的屠殺。因為這一罪行,他被安布羅斯責令進行當眾懺悔。他死于米蘭,對他曾經作出過貢獻的宗教來說,這多少也是一件好事情。
作為神學家和主教的圣奧古斯丁(354—430年)是一名修辭學家,一度還是一位摩尼教的提倡者。386年,他在米蘭皈依了基督教。他對人性弱點的承認使他成為受歡迎的著述家。他的《懺悔錄》敘述一位斷絕了塵世生活的一切舒適與樂趣的青年人的情感,與他作為一個善辯者同多納圖斯派、摩尼教和貝拉基派的唇槍舌劍形成了鮮明對照。他對那些教派的錯綜復雜的教義做了系統化的分析,其把握程度之高,直到八百年之后的托馬斯.阿奎那才對此有所作為。他強調愛的重要性,在這方面他幾乎是在介紹自由思想。“熱愛并做你想做的事”和“愛有罪的人但要仇恨罪惡行為”是他的兩句座右銘。同時,他強調教會制度化的必要性。他寫道:“教會之外得不到拯救”,“羅馬教廷說話了,事情就結束了”。他最為流行的著作是113卷的《上帝之城》,該書是在阿拉里克攻陷羅馬城一事的啟示之下寫成的,描寫了建在物質世界廢墟之上的精神的城市。除了《懺悔錄》外沒有任何一本書更能表達這一時代的。奧古斯丁在故鄉非洲擔任希波城主教三十年,過著修道者生活。其修道規則對許多后來的修道規章,包括奧古斯丁修會規章、多明我托缽僧團(黑衣修士)規章、普雷蒙特修會規章、布賴吉提修會規章,產生了深刻影響。在汪達爾人圍城之時,奧古斯丁去世。
“同時具有高質量和重要意義的書是不多見的。諾曼 戴維斯的《歐洲史》就是其中之一。本書是一個輝煌的成就,它是以驚人的才智、明晰的語言和令人敬畏的知識廣度寫就的。……這是一部人人都應該閱讀的巨著。”
——A.C.格雷林,《金融時報》
“一本偉大的里程碑式的學術著作,偉大之處在于其中充滿了驚奇和情感……對歷史上很多非常敏感的事件都給出了的評論。”
——珍 莫里斯,《獨立報》
“一部包羅萬象、沒有恭維、挑戰閱讀神經的著作。”
——邁克爾 伯利,《星期日獨立報》
“恢宏的、史詩般的巨著……戴維斯之后,將再也不可能用傳統方式書寫歐洲歷史了。”
——《倫敦書評》
“它滿載著學識,充盈著常識,閃耀著智慧,洋溢著出色的評判。”
——菲利普 費爾南德斯阿莫斯圖(牛津大學著名歷史學家),《星期日泰晤士報》
“不朽的、.陸的……一本探詢所有時代的思想意識,回答眾多的探詢,并將激起更多探詢的著作。”
——諾埃爾 馬爾科姆,《星期日電訊報》
“偉大的著作之一——它值得擁有最廣泛的讀者群。”
——《泰晤士報》
“沒有一部用英文寫的歐洲史著作能像本書這樣,如此公正地對待歐洲東部和歐洲西部……鮮明的特色,生動的細節、犀利的觀點、令人信服的分析,所有的一切造就了這部的讀物。”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歐洲的長遠歷史在這本書中 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很多細節 包括英文、注釋、地圖、引文等 都讓我們再一次見識到了歐羅巴的無窮魅力與深厚文化歷史積淀;
從歐洲遠古時代到現代文明,我們從書中了解整個歐洲發展歷史。
有點難懂,畢竟我是工科出身,僅僅對歐洲歷史好奇而已。慢慢看吧。有折痕,瑕疵
史詩般的巨著……戴維斯之后,將再W也不可O能用傳統方式書寫歐洲歷史了。——《倫敦
要介紹Z一Y覽表附錄四圖片鳴謝說明附錄五歷史圖解簡10編附錄六重要人物、事件、機構、歐洲史(
書收到了,很不錯,非常專業,很適合深入了解歐洲歷史。
應該來說,書是花功夫的,但絕不適合一般讀者。書籍中足見著者之博學,蜻蜓點水般撫過植物、歷史、文化、語言、考古等等等等的歷史的各個方面,但也因此讓不甚了解的讀者讀上去毫無概念,提到的歷史人物和相關事件只能挑重點另去查閱,只能說,不適合一般讀者吧。
不適合非歷史專業的人讀,太難太深奧,沒有講歷史的發展而是深入的分析事件的原因,沒有具體講事件,適合對歐洲有系統認識的人來深入了解
書很不錯,剛看到評論能換積分,我就想我還有好多本書沒有評論呢,我就想我也編輯個模板,走到哪里復制到哪里,走到哪里評價到哪里,這樣豈不是很開心,方便加愉快,我也不知道要評價多少字,我只是單純的認為我相信當當買的書都是真的,正版,我心里就比較舒服,最討厭花了很多錢,買的還是盜版啦,支持正版,打擊盜版!噢耶!
由一雙眼睛觀察、一個個大腦過濾、一支筆寫就的“一部歐洲所有部分、所有國家和所有時期的總體史”。 歐洲歷史、文化、社會生活從史前到當代的百科全書,融權威性和可讀性于一體,集中體現了歐洲史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作者不是探索一個簡單的歌劇腳本,而是力圖重現一個復雜的總樂譜,還有它包含的一切雜音,以及它本身無法仿效的交流密碼。 從冰河時代劍冷戰時朋,從雷克雅未克到伏爾加,從米諾斯到瑪格麗特·撒切爾,諾曼·戴維斯在本著作中講述了整個歐洲的歷史,他選取了歐洲大陸經歷過的十個最具埋想的歷史時期作為本書的時間主線。
歐洲史(全二冊)全面了解歐洲的歷史 讀史書是最有用的 好
一部很好的描寫歐洲歷史的圖書,寫得很細致,內容很豐富,值得一讀。
厚厚兩本,建議先看一些歐洲簡史,對歐洲歷史的發展脈絡有個大概得了解再來細讀這本書。
紙質好,包裝也不錯,很厚的兩本。其實一開始想買荷馬3000年和世界歷史地圖來著,可惜沒貨了,就買了這套歐洲史
這是一本非常專業的歷史書,如果對歐洲史沒有一定的了解是讀不懂得。比較適合專業人士閱讀。如果只是像我一樣出于對歐洲歷史感興趣,想要了解一些的話,不推薦此書。
《歐洲史》(上下卷)是一本非常難得的歷史書籍,它以相當客觀和專業的角度,遍歷了整個歐洲的興衰與發展。它最大的特點就在于能夠以詳盡的歷史資料和著作來充實課題的內容,而不是侃侃而談。并且并沒有把歐洲的歷史拘泥于對法國,英國,德國等現代大國的關注。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歷史文獻,更是一本深層研究歐洲歷史的工具書。
2本大部頭,包裝緊實,拿到手有厚重感。現在看到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感覺這本書的整體感很強,能讓初入門的人對整個歐洲的發展有宏觀的了解。重大歷史事件敘述簡潔明了,要言不煩。由于對歐洲本來就不熟悉,書中提到的地名跟人名讀起來仍有一定的難度,只能靠自己去探索精進了。閱讀的時候手邊打開手機百度,可以方便搜索。
了解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不得不先了解歐洲歷史
非常驚訝,當當的物流居然這么正點啦,希望再接再厲,那樣一定會支持當當的。書很好,經典中的經典,不解釋。物流這次沒的說,好&快!而且當當比平時77.4便宜了8塊錢,比某庫91便宜了14塊錢,還免郵,良心所在啊!超贊贊贊贊贊!
這本書個人覺得還是在看之前要對歐洲歷史,地理有一些基本概念,因為作者視角獨特,所以一般看來可能會有些吃力甚至會覺得有些零散。但不能否認真的是好書,值得推薦。
質量還不錯。因為打算收藏的。所以特別怕印刷或者質量有問題。可能是因為我買的比較多。沒有磕磕碰碰。很滿意。只是這本書我覺得價錢有點微微貴吧。印刷并不是那么好。很有名的一本書。好像印刷成了網絡小說。
對歷史很感興趣,這本書是關于一部歐洲所有部分、所有國家和所有時期的總體史”。 歐洲歷史、文化、社會生活從史前到當代的百科全書,融權威性和可讀性javascript:;于一體。
一共買了歐洲史兩冊的套裝,只給發了下冊。給客服打了好幾次電話,第一次給寫的是換貨,結果快遞一定要讓我拿著兩本的套裝換套裝,也是無語了。后來再次反映給客服,終于給補發了。好在最后解決了。當當的換貨補貨制度還是需要改進的。
歐洲幾千年的歷史證明,世界歷史在很大程度上深受歐洲的影響,并且其影響在日益增加;反過來,歐洲文化從世界各種文化中汲取營養,接受熏陶,為自己補充活力,這正是歐洲之所以在整個地球中只占有一片小小的陸地,卻能翻江倒海攪動乾坤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