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圖書
人氣:48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民初四大國學導師之一、“中國精神之父”梁啟超史學經典精校版!《清代學術概論》的姊妹篇,中國近代學術史的開拓性著作!相關專業研究者的必讀書目!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文化史  
  • 作者:[梁啟超] 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含章文庫
  • 國際刊號:9787214162618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1
  • 印刷時間:2015-11-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輕型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是梁啟超的史學代表作,原為其任教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校時所編撰的講義,充分闡述了清代學術的發展狀況,及其在中國歷史和文化發展中的價值和地位。

本書共分16講,以社會思潮、學派人物和學科發展為線索,展現了中國學術在17世紀至19世紀三百年間的變遷,內容翔實,觀點新穎。在學術史的研究和寫作上,本書具有開創性的價值,已成為相關專業研究者的必讀書目。通過本書,讀者不僅能感受到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還可、系統地了解清代學術,以及中國歷史發展與思想文化的聯系。

編輯推薦

1、 梁啟超是民初清華四大國學導師之一,被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譽為“中國精神之父”,在政治和學術研究上成就斐然。

2、《清代學術概論》的姊妹篇,在學術史的研究和寫作上具有開創性的價值,相關專業研究者的必讀書目!

3、全景展現中國學術在17世紀至19世紀三百年間的變遷,內容翔實,觀點新穎。

4、梁啟超史學經典精校版!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1929)

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等。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民初清華四大國學導師之一,被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譽為“中國精神之父”。

梁啟超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不僅在政治上頗有作為,而且在學術研究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等領域均有建樹,其中史學上的成就尤為顯著。他著述宏豐,代表作有《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李鴻章傳》《少年中國說》等,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目錄

001一 反動與先驅

011二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上)

018三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中

025四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下

038五 陽明學派之余波及其修正

——黃梨洲附:孫夏峰李二曲余姚王學家李穆堂

051六清代經學之建設

——顧亭林閻百詩附:胡朏明萬充宗

074七兩畸儒

——王船山朱舜水

085八清初史學之建設

——萬季野全謝山附:初期史學家及地理學家

097九 程朱學派及其依附者

——張楊園陸桴亭陸稼書王白田附:其他001一 反動與先驅

011二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上)

018三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中

025四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下

038五 陽明學派之余波及其修正

——黃梨洲附:孫夏峰李二曲余姚王學家李穆堂

051六清代經學之建設

——顧亭林閻百詩附:胡朏明萬充宗

074七兩畸儒

——王船山朱舜水

085八清初史學之建設

——萬季野全謝山附:初期史學家及地理學家

097九 程朱學派及其依附者

——張楊園陸桴亭陸稼書王白田附:其他

106十 實踐實用主義

——顏習齋李恕谷附:王昆繩程綿莊惲皋聞戴子高

138十一 科學之曙光

——王寅旭梅定九陳資齋附:其他

148十二 清初學海波瀾余錄

175十三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一)

——經學小學及音韻學

221十四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二)

——校注古籍辨偽書輯佚書

267十五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三)

——史學方志學地理學及譜牒學

327十六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四)

——歷算學及其他科學樂曲學

在線預覽

一 反動與先驅

這部講義,是要說明清朝一代學術變遷之大勢及其在文化上所貢獻的分量和價值。為什么題目不叫作清代學術呢?因為晚明的二十多年,已經開清學的先河,民國的十來年,也可以算清學的結束和蛻化。把最近三百年認作學術史上一個時代的單位,似還適當,所以定名為《近三百年學術史》。

今年是公歷1923年。上溯三百年前至1623年,為明天啟三年,這部講義就從那時候講起。若稍為概括一點,也可以說是17、18、19三個世紀的中國學術史。

我三年前曾做過一部《清代學術概論》。那部書的范圍和這部講義差不多,但材料和組織很有些不同。希望諸君預備一部當參考。

這個時代的學術主潮是:

厭倦主觀的冥想而傾向于客觀的考察。

無論何方面之學術,都有這樣趨勢。可惜客觀考察多半仍限于紙片上事物,所以它的效用尚未能盡量發揮。此外還有一個支流是:

排斥理論,提倡實踐。

一 反動與先驅

這部講義,是要說明清朝一代學術變遷之大勢及其在文化上所貢獻的分量和價值。為什么題目不叫作清代學術呢?因為晚明的二十多年,已經開清學的先河,民國的十來年,也可以算清學的結束和蛻化。把最近三百年認作學術史上一個時代的單位,似還適當,所以定名為《近三百年學術史》。

今年是公歷1923年。上溯三百年前至1623年,為明天啟三年,這部講義就從那時候講起。若稍為概括一點,也可以說是17、18、19三個世紀的中國學術史。

我三年前曾做過一部《清代學術概論》。那部書的范圍和這部講義差不多,但材料和組織很有些不同。希望諸君預備一部當參考。

這個時代的學術主潮是:

厭倦主觀的冥想而傾向于客觀的考察。

無論何方面之學術,都有這樣趨勢。可惜客觀考察多半仍限于紙片上事物,所以它的效用尚未能盡量發揮。此外還有一個支流是:

排斥理論,提倡實踐。

這個支流屢起屢伏,始終未能很占勢力。總而言之,這三百年學術界所指向的路,我認為是不錯的——是對于從前很有特色而且有進步的,只可惜全部精神未能貫徹。以后憑藉這點成績擴充蛻變,再開出一個更切實更偉大的時代,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這回演講的微意。

凡研究一個時代思潮,必須把前頭的時代略為認清,才能知道那來龍去脈。本講義所講的時代,是從它前頭的時代反動出來。前頭的時代,可以把宋元明三朝總括為一個單位——公歷1000至1600——那個時代有一種新學術系統出現,名曰“道學”。那六百年間,便是“道學”自發生成長以至衰落的全時期。那時代的道學思潮又為什么能產生能成立呢?(一)因為再前一個時代便是六朝隋唐,物質上文化發達得很燦爛,建筑、文學、美術、音樂等等都呈現歷史以來最活潑的狀況。后來,這種文明爛熟的結果,養成社會種種惰氣。自唐天寶間兩京陷落,過去的物質文明已交末運,跟著晚唐藩鎮和五代一百多年的紛亂,人心愈發厭倦,所以入到宋朝,便喜歡回到內生活的追求,向嚴肅樸素一路走去。(二)隋唐以來,印度佛教各派教理盡量輸入,思想界已經攙入許多新成分,但始終儒自儒、佛自佛,采一種不相聞問的態度。到了中晚唐,兩派接觸的程度日漸增加,一方面有韓愈人據儒排佛,一方面有梁肅、李翱人援佛入儒。[ ]到了兩宋,當然會產出儒佛結婚的新學派。加以那時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禪宗獨盛。禪宗是打破佛家許多形式和理論,專用內觀工夫,越發與當時新建設之道學相接近。所以道學和禪宗,可以說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

道學派別,雖然不少,但有一共同之點,是想把儒家言建設在形而上學——即玄學的基礎之上。原來儒家開宗的孔子不大喜歡說什么“性與天道”,只是想從日用行為極平實處陶養成理想的人格。但到了佛法輸入以后,一半由儒家的自衛,一半由時代人心的要求,總覺得把孔門學說找補些玄學的作料才能滿足。于是從“七十子后學者所記”的《禮記》里頭抬出《大學》《中庸》兩篇出來,再加上含有神秘性的《易經》作為根據,來和印度思想對抗。“道學”最主要的精神實在于此。所以在“道學”總旗幟底下,雖然有呂伯恭、朱晦庵、陳龍川各派,不專以談玄為主,然而大勢所趨,總是傾向到明心見性一路,結果自然要像陸子靜、王陽明的講法,才能徹底地成一片段。所以到明的中葉,姚江(王陽明)學派,奄襲全國,和佛門的禪宗,混為一家。這是距今三百五六十年前學術界的形勢。

在本講義所講的時代開始之時,王陽明去世已將近百年了。(陽明卒于嘉靖八年,當公歷1529年。)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子,除了永樂皇帝欽定的《性理大全》外,幾乎一書不讀。學術界本身,本來就像貧血癥的人,衰弱得可憐。王陽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學結束,吐很大光芒。但晚年已經四方八面受人妒忌排擠,不得志以死。陽明死后,他的門生,在朝者,如鄒東廓守益、歐陽南野德;在野者,如錢緒山德洪、王龍溪畿、羅近溪汝芳、王心齋艮,都有絕大氣魄,能把師門宗旨發揮光大,勢力籠蓋全國,然而反對的亦日益加增。反對派別,大略有三:其一,事功派,如張江陵居正輩,覺得他們都是書生迂闊,不切時務;其二,文學派,如王弁州世貞輩,覺得他們學問空疏,而且所講的太干燥無味;其三,勢利派,毫無宗旨,唯利是趨,依附魏忠賢一班太監,專和正人君子作對,對于講學先生,自然疾之如仇。這三派中,除勢利派應該排斥外,事功、文學兩派,本來都各有好處。但他們既已看不起道學派,道學派也看不起他們,由相輕變為相攻。結果這兩派為勢利派利用,隱然成為三角同盟以對付道學派。中間經過“議禮”、“紅丸”“梃擊”“移宮”諸大案[ ],都是因宮廷中一種不相干的事實,小題大做,雙方意見鬧到不可開交。到二三十年間,道學派大本營,前有“東林”,后有“復社”,都是用學術團體名義,實行政黨式的活動。他們對于惡勢力,拼命奮斗的精神,固然十分可敬可佩,但黨勢漸成以后,依草附木的人日多,也不免流品很雜。總而言之,明朝所謂“士大夫社會”,以“八股先生”為土臺。所有群眾運動,無論什么“清流濁流”,都是八股先生最占勢力。東林、復社,雖比較的多幾位正人君子,然而打開天窗說亮話,其實不過王陽明這面大旗底下一群八股先生和魏忠賢那面大旗底下一群八股先生打架。何況王陽明這邊的末流,也放縱得不成話,如何心隱本名梁汝元、李卓吾贄等輩,簡直變成一個“花和尚”。他們提倡的“酒色財氣不礙菩提路”,把個人道德社會道德一切藩籬都沖破了,如何能令敵派人心服。這些話且不必多說。總之晚明政治和社會所以潰爛到那種程度,較大罪惡,自然是在那一群下流無恥的八股先生,巴結太監,魚肉人民。我們一點不能為他們饒恕。卻是和他們反對的,也不過一群上流無用的八股先生,添上幾句“致知格物”的口頭禪做幌子,和別人鬧意見鬧過不休。較高等的如顏習齋所謂“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至矣極矣。當他們筆頭上口角上吵得烏煙瘴氣的時候,張獻忠、李自成已經把殺人刀磨得飛快,準備著把千千萬萬人砍頭破肚,滿洲人已經把許多降將收了過去,準備著看風頭撿便宜貨入主中原。結果幾十年門戶黨派之爭,鬧到明朝亡了一齊拉倒。這便是前一期學術界的一幕悲劇。

媒體評論

若從啟悟后學的角度講,更具有建設性的是指出清人的闕失以及指示未來研究的方向。這樣高瞻遠矚的指點,非國學功力深厚、洞悉學術思潮者不能為,亦非有自覺的導師責任者不愿為,梁啟超恰好三長兼備。

——北京大學著名學者教授夏曉虹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學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

——著名學者耿云志

梁任公為吾國革命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國之思想界。十五年來,吾國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義及世界大勢者,皆梁氏之賜,此百喙所不能誣也。

——胡適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優秀的書,值得推薦閱讀。

2015-12-01 14:49:40
來自李守心**的評論:

挺好的,包裝沒問題,也沒臟沒皺

2015-12-31 17:59:09
來自fehlb06**的評論:

理清學術思路,沉淀國學內涵!

2016-02-10 09:41: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是白色紙,有點刺眼,傷心,排版也不太喜歡

2016-04-18 17:03: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好!

2016-05-05 11:48:13
來自溫婉818**的評論:

5

2016-06-25 15:29:0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梁老先生的力作,好好閱讀。

2016-08-15 18:24:39
來自琥珀色**的評論:

購買很實惠,裝訂也很好,非常喜歡。

2016-11-02 00:13: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評

2016-11-10 23:09:4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不錯,里面還沒看

2016-11-14 18:07: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不錯,一次再來光顧,希望有更多商品,值得期待。謝謝合作!

2016-11-27 11:06: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

2017-01-03 23:48:0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好的書呢……

2017-01-04 20:27:28
來自大***7(**的評論:

實在不錯的一本書。便宜

2017-02-19 21:43:46
來自m***c(**的評論:

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推薦

2017-05-16 16:39:00
來自***(匿**的評論:

書不錯 希望活動真的是有優惠 而不是提價后再打折

2017-06-07 18:20:44
來自善***獸**的評論:

好評好評好評

2017-07-15 01:30:00
來自b***0(**的評論:

還不錯了這個版本。

2017-07-25 07:44:07
來自染山**的評論:

書挺好的,就是開本太大了。已經讀過電子版了,買個紙質版備著。內容沒的說,歷史學文獻學專業都需要讀一讀的書,梁啟超的比較精簡一些,讀的也不費力。

2017-10-23 11:31:00
來自墨海潛**的評論:

好書還沒看,值得收藏。

2017-11-11 15:33: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中引用了大量的古文選段,對于古文修養不夠的人來說理解上有些困難

2015-11-19 10:06: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剛剛看完《梁啟超傳》,對他是無限崇拜啊,這就買了一本他的著作,一定好好拜讀。

2015-11-12 10:44: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孩子說要買的,他說他能看懂,我可有點看不懂,紙張質量還行,就是側面裁剪有點不齊。

2016-05-26 07:54:5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是很崇拜梁先生的,想買來一本他的著作收藏慢慢品讀,這本書是他的代表,封面的設計很棒,我很喜歡這種風格,包裝也不錯。

2015-12-02 13:24: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梁啟超不愧是一代大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這本著作展現他各個領域的高深修為。

2015-11-12 11:25:0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趕上活動買的,作為梁啟超的代表之作,值得仔細研讀。

2017-06-07 10:55: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梁啟超先生大著,研究中國近代學術史的必讀之書 。

2015-11-16 09:35:15
來自ZXXZ200**的評論:

學術扛鼎著作,很多人講清朝使中國文化斷根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通過這本書可以清楚看到中華文化始終在延續,這是一本不錯的好書。

2016-07-28 14:31: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雖然這本書是講中國近三百年的學術史,但梁先生從前頭的時代開始講,讓一個文學水平和歷史水平不太高的人都可以輕松讀懂,梁先生不愧是文學大家!!!

2015-11-11 14:09:07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清丰县| 扶余县| 甘南县| 剑阁县| 新安县| 闸北区| 新源县| 奉贤区| 通渭县| 深圳市| 铅山县| 山东省| 崇仁县| 孝义市| 北碚区| 南丰县| 宽城| 济源市| 商都县| 阳泉市| 平顶山市| 砚山县| 青浦区| 伊通| 子洲县| 江山市| 莲花县| 呼玛县| 卢龙县| 宁陕县| 荃湾区| 红桥区| 青河县| 淮阳县| 黄浦区| 渝北区| 定南县| 普洱| 巴彦淖尔市|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