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匯化和語法化的現象與規律》收錄了作者的三組論文。第1組論文是關于詞匯化的宏觀論述。第2組論文是關于詞匯化的微觀研究。第3組論文從漢語的類型特征出發探討漢語的語法化。特色在于力圖從漢語的類型特征出發揭示漢語語法化現象相對于其他一些語言的獨特之處。其中有基于具體實例的較為宏觀的論述,也有一些是較為具體但有一定代表性的個案研究。
力圖從漢語的類型特征出發揭示漢語語法化現象相對于其他一些語言的獨特之處。其中有基于具體實例的較為宏觀的論述,也有一些是較為具體但有一定代表性的個案研究。
董秀芳,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出版專著《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初版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1年,重印本2013年)、《漢語的詞庫與詞法》(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2004年,第二版2016年),八十余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項目多項。曾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胡繩青年學術獎、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后更名“呂叔湘語言學獎”)二等獎、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等獎項。2013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016年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及時編 詞匯化問題的宏觀研究
詞匯化與語法化的聯系與區別:以漢語史中的一些詞匯化為例
漢語的句法演變與詞匯化
詞匯化與話語標記的形成
句法構式與詞匯化
第二編 詞匯化問題的微觀考察
從詞匯化的角度看粘合式動補結構的性質
“未犡”式副詞的委婉用法及其由來
內部結構為“程度副詞+形容詞”的副詞的特點及其詞匯化
來源于完整小句的話語標記“我告訴你”
漢語書面語中的話語標記“只見”
從存在義到不定指代義和多量義:“有犡”類詞語的詞匯化
第三編 從漢語的類型特征出發
探討漢語的語法化
漢語動轉名的無標記性與漢語語法化模式的關聯
北京話名詞短語前陽平“一”的語法化傾向
從現代漢語個體量詞的名性特征看其內部差異
話題標記來源補議
從話題結構到復句結構:以“者”和“所”的功能演變為例
趨向詞語法化為體標記:來自漢語歷史和方言的證據
古漢語中的后置詞“所”———兼論古漢語中表方位的后置詞系統
現實化:動詞重新分析為介詞后句法特征的漸變
重新分析與“所”字功能的發展
參考文獻
后 記
其實很沒必要買,經費需要用完
好好好好好
挺好的,挺喜歡的
書不錯,很喜歡…支持當當自營…贊…
非常好,很喜歡。
收集了先生很大一部分論文
感覺還行吧
怎么就成這樣了
書質量好,郵寄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