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一書為研究——這位1976年辭世的中國革命開拓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通過收集一些新近發現的由執筆的著作,尼克奈特重新審視了思想里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內容,并對進行了"再思"。 這本書系統且地分析了關于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在中國革命中所起作用的觀點,闡釋了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理論嘗試,以及他對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解。
在解讀思想的過程中,奈特對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論難題進行了探究。《再思》一書對許多固有的關于及其思想的評述提出了挑戰。這本著作對研究中國歷史與政治,以及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的學者和學生來說頗具吸引力。
尼克奈特先后獲得昆士蘭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倫敦大學理學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涉及中國共產主義政治與歷史、思想、中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與哲學等。尼克奈特是當代西方研究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率先對全球范圍內的研究進行學術思想史的梳理,并將其概括為幾種不同的研究模式。他曾多次來中國訪問和研究,目前仍與我國研究領域的一些學術機構和學者保持著聯系。尼克奈特在研究的過程中尤為主義對及時手史料的把握,以及對前沿方法論的運用。與此同時,他還進行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對象包括瞿秋白、艾思奇等學者。
及時章 前言:再思
第二章 方法論問題一:對和文本的再思考
經驗主義:闡述與批判
文本:讀者的作用
思想的影響:系譜的問題
連續性與非連續性:分期的問題
結論
第三章 方法論問題二:的馬克思主義觀
存在一個"正統的"馬克思主義嗎 ?
是馬克思主義者嗎?如果是,又是哪種 ?
結論
第四章 思想中的工人階級與農民(1923—1945)
聯合農民,1923—1927
農村革命,1927—1930
工人階級力量和國家形成,1931—1934
抵抗與改革,1937—1945
結論
第五章 政治和構想:思想中的歷史時期與未來思想 (1937—1945)
中國傳統中的歷史分期和未來思想
再思:思想的探索
馬克思主義傳統中的歷史分期與未來
思想的雙重分期:"三時代"和"五階段"
歷史性未來:長期和平時代,共產主義時代
政治和構想:未來對現在的影響
結論
第六章 思想中社會革新理論的馬克思主義維度
基于對三宗文獻的研究,1937—1940
矛盾論》: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論》:階級與政治
新民主主義論》:經濟、政治、文化
"根據":經濟和政治
"政治"與階級斗爭的調整
"政治"與政府的作用
文化的歷史作用
政治與意識形態
結論
第七章 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科學:普遍性與特殊性
視野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形式
第八章 通往中國社會主義道路上的(1949—1969)
對1955—1956年間事件的回答
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
不斷的革命
""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的馬克思主義
的馬克思主義和""
結論
第九章 從和諧轉向斗爭、從長期的和平轉向"": 思想中變化的未來 悲觀主義和革命斗爭:20世紀50年代和20世紀
60年代早期
矛盾的普遍性和無限的生產力
""中的"烏托邦主義"
"":告別烏托邦
從和諧到斗爭,從長期和平到""
注 釋
參考文獻
索 引
譯后記
我們認為,在去世大約30年后重新思考他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其原因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在過去的30年中,中國官方曝光了大量之前鮮為人知的的文獻。中國出版并廣泛宣傳這些文獻,中國的媒體和學術期刊也對其進行了詳細的闡釋,若非有隱蔽的政治動機是不會如此的———對于這一點我稍后會談到。不管這些著作的動機是什么,它們從根本上擴大了和思想研究賴以存在的文本域,同時,由于文本域輪廓的顯著改變,我們對一些傳統的闡釋 產生了懷疑,早期的討論同樣需要被重新開啟。因為這些文獻見證了很多新主題———文學的、哲學的、意識形態的、軍事的、政治的、經濟的、個人的———它們是思想的核心。這些文獻成為我們闡釋毛澤 東思想時要面臨的挑戰,因為它們代表了需要探索的未知領域。其次,從登上歷史舞臺之后,這個世界以顯而易見的代價發生了很多次轉向。轉向給中國和國際社會都帶來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我們理解的方式。在晚年時仍然會談到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即使這一運動內部存在著嚴重的分裂。蘇聯的存在和冷戰引發了國際的緊張態勢,那時的中國依然堅持模式的 領導。一些觀點———這些觀點為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的徹底變革提供了支持———在當時被認為是異端邪說,它們在""的猛烈 攻擊下全線潰退。但是在短短幾年內,""中所謂的異端成為新的正統思想,它們給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帶來了顯著改變,這些改變至少可以同任何一項雄心勃勃的政治運動相媲美。中國朝向市場經濟的變化、蘇聯日趨衰落并于1991年最終瓦解,這些事件伴隨著并部分地加速了西方左翼的實質性消亡,很多國家的共產黨都不復存在。中國改革事業的勝利及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躍進,在西方國家得到了回應。在這些西方國家中,新保守主義獲得了勝利。在中國和西方國家,認為可能通過有意識的政治運動實現人類平等的信心受到了嚴重侵蝕。上述變化使得前輩們主張平等的社會主義觀念,尤其是一代試圖通過革命來實現社會主義的方式,變得更加難以理解,更不用說被證明。政治運動意義上的"社會主義"的衰落及其意識形態吸引力的減弱,不僅改變了過去人們在經驗意義上使用該詞語的方式,而且改變了該概念所蘊涵的價值標準(好的和壞的、理性的和非理性的、 相關的和不相關的)。但是,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念激勵著和他所屬的革命一代,這些觀念對他們來說是切實的、似乎可以實現的,正如激勵著后續一代那些不同的價值觀一樣。然而,顯而易見的是,許多評論生活和思想的人不再愿意認真地對待所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信念。不同時代的人具 有不同的意識價值和形式,這些差異成為當前的限制,它阻止人們去認可某種世界觀的解釋性價值,原因是這種世界觀和目前流行的世界觀極為不同。因為如果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在當下是毫無意義的,那么它們在當時又何以具有意義呢?
……
從更多不同的視角了解偉人的偉大思想,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偉人為什么是偉人。
書很好,很棒,非常滿意。
好
好評
沒有全套,先買這一本吧。
很好很不錯,值得一讀。圖書控不能放過!
精裝典藏本,值得收藏。
期待已久的好書!
非常好,定價稍微貴了點
好書
下次還來買
客服挺好
包裝不錯,但書價較高,搞研究必須要用
精品圖書,慢慢拜讀!!
思想的西方視角概述,對毛是怎樣的馬克思主義者一章比較感興趣。
真的很不錯這本書,這套叢書已經都湊齊了,很是精美。
人大出版社出版社的這套國外研究每本書都非常的棒。這本書也不例外,這本書對于研究而言開拓了新的研究視角,將思想放置在一個更為客觀的歷史語境內對其加以研究。讀來受益匪淺,推薦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