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字典(第11版)(雙色本)》內容簡介:釋義,例證精當,內容豐富,簡明實用。正文按音序排列,備有部首檢字表;內有綜合插圖和附錄。伴隨國人成長,品牌代代相傳,《新華字典》原由新華辭書社編寫。1956年,新華辭書社并入當時的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語言研究所負責本次修訂。中國暢銷字典。
1. 根據國家語文規范和標準修訂,收單字13000多個。
2. 以字統詞,收帶注解的詞語3300多個。
3. 新增正體字800多個,以姓氏、人名、地名用字和科技術語用字為主
4. 根據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的意見,對某些繁體字、異體字做了相應處理,增收繁體字1500多個,異體字500多個。
5. 酌情刪去了個別過于陳舊的異讀音;有選擇地增收了某些字的讀音。
6. 對個別釋義進行修改,簡化或更新了某些詞語的釋義;適當增補了一些新的義項。對復音詞進行了適量的增補和刪減。
7. 對部分例證進行修改,刪改了一些難懂或過時、過長的例證;根據中小學教學的需求,適當增加了一些例證。
8. 釋義,例證精當,內容豐富,簡明實用。
1. 小字典:為文化民生而生。
幫助幾億中國人民掃盲識字。《新華字典》自1953 年出版以來,成為億萬群眾讀書識字、學習文化的良師益友,為我國的全民教育、文化普及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
總理"情系民生",多次關心《新華字典》修訂。總理曾多次關心《新華字典》的修訂出版工作,為它的出版時間心急如焚。總理曾親訂《新華字典》的修訂原則,甚至親筆訂正字典的詞條,關心《新華字典》的定價問題,兩次接見《新華字典》修訂小組的代表
引領規范,遵守規范。早在1955年中央明確提出語言文字工作"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字規范化"三大任務前,《新華字典》就已經有漢語規范化的目的和意識,并且"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觀念"早已在《新華字典》有明確的說明;《新華字典》重視讀音規范、字形規范和詞匯規范,早年曾為普通話異讀詞的審音,為漢字的部首、筆順、字序等規范的制定,做出過重要貢獻。
2. 小字典:集舉國之力編纂
從編纂之日起,這本小字典就蘊藏了一種文化理想:為民族的文化普及和知識傳播建功。也正因此,在它的旗下,匯聚了一批聲名卓著的大家:葉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陳原、丁聲樹、金克木、周祖謨……在后來的歲月里,又有很多如雷貫耳的名字加入修訂者的行列:王力、游國恩、袁家驊、周一良等等。小字典大學者,《新華字典》的這個特色整整保持了60年。
總理指示,讓參加全國出版工作座談會的全體代表分組審閱《新華字典》的修訂稿,提出修改和補充意見。方厚樞先生感慨地說:"動員全國力量會審一本小小的字典,這在中國出版史上還是頭一次。"
3. 小字典:承載大國文化
新華字典》是小部頭的字典,但是卻承擔著大文化的功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歲月里,《新華字典》就是我國的"百科全書"。
查校《新華字典》的不同版本,閱讀《新華字典》的編纂故事,感受當年總理的關心,的確會發現《新華字典》擔當的大文化的使命。詞條的選取與釋義,濃縮著新中國60 年來的建設和文化成就,折射著各種理念的更新,比如環保意識,比如對待網絡語言的態度等。
目錄
第11版修訂說明
第10版修訂說明
凡例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
新舊字形對照表
部首檢字表
一)部首目錄
二)檢字表
三)難檢字筆畫索引
字典正文
附錄
漢語拼音方案
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簡表
我國歷代紀元簡表
我國少數民族簡表
我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
及省會(或首府)名稱表
世界各國和地區面積、人口
首都(或首府)一覽表
計量單位簡表
地質年代簡表
節氣表
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