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是我國傳統的大宗中藥材,藥用歷史悠久。金銀萍、李偉、于營主編的《金銀花實用栽培技術》較地介紹了中藥材金銀花的栽培技術以及針對各地不同條件的栽培模式,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有一定指導意義。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實用性和針對性強。本書可供中藥材種植戶、中藥材經營者及中藥材種植基地、各級農技部門、中藥科技工作者參考使用。
金銀萍,女,1981年生,碩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藥用植物栽培與加工方研究。主持、參加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十余項。獲得省部級獎勵4項,其中"西洋參新品種選育、規范化栽培及系列產品開發"項目獲2012年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五味子栽培和加工轉化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2012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一等獎。發表學術論文17篇,其中SCI收錄1篇。
及時章 概述
一、金銀花的用途
(一)藥用價值
(二)保健品市場
(三)化妝品市場
(四)花卉市場
(五)飼料工業市場
(六)環境保護領域
二、資源分布與藥材產區
(一)資源分布
(二)藥材產區
三、生產經營模式
(一)家庭種植農場
(二)中藥材合作社
(三)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聯盟
四、市場前景及種植效益
(一)市場前景
(二)種植效益
第二章 金銀花植物學形態與生物學特性
一、植物學形態
(一)忍冬
(二)華南忍冬
(三)紅腺忍冬
(四)灰氈毛忍冬
(五)黃褐毛忍冬
二、生物學特性
(一)生長發育特性
(二)年生長發育時期
(三)適宜環境條件
第三章 金銀花栽培模式
一、按空間利用度劃分
(一)平面栽培模式
(二)立體栽培模式
二、按用途劃分
(一)藥用經濟作物栽培模式
(二)生態建設栽培模式
第四章 金銀花栽培技術
一、栽培現狀
二、種源選擇
(一)農家品種
(二)審定品種
三、選地與整地
(一)選地
(二)整地
四、繁殖方法
(一)種子繁殖
(二)營養繁殖
五、田間管理
(一)苗期管理
(二)生產田管理
第五章 金銀花病蟲害防治
一、金銀花病害
(一)褐斑病
(二)葉斑病
(三)白粉病
(四)炭疽病
(五)根腐病
(六)銹病
二、金銀花蟲害
(一)蚜蟲
(二)金銀花尺蠖
(三)咖啡虎天牛
(四)柳干木蠹蛾
(五)銀花葉蜂
(六)棉鈴蟲
(七)紅蜘蛛
第六章 金銀花采收與初加工
一、采收
(一)采收時期的確定
(二)采收時間的確定
二、初加工
(一)加工方法
(二)藥材質量標準
(三)藥材商品規格
三、包裝貯藏和運輸
(一)包裝
(二)貯藏
(三)運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