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分10章:冶金工廠設計概述,土建設計基礎知識,冶金工藝設計,冶金設備設計,車間配置設計,冶金爐砌磚設計,工藝管道設計,技術經濟分析,總圖運輸,計算機輔助設計簡介;附錄有規劃、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的基本內容和格式,設計委托任務書內容和格式,常用標準代號及設計規范,有關制圖規定,常用材料、燃料性能等。
本書除作為高等學校冶金工程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外,亦可供從事冶金工程生產、管理、科研等相關技術人員了解和學習冶金工程設計時參考。
袁熙志,男,1961.1出生,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冶金工程系教授。主持負責了國家高技術發展研究計劃(863計劃)課題"復雜紅土鎳礦流態化選擇性還原技術研究(2008AA06Z110)"和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鈦精礦流態化選擇性還原冶煉高鈦渣清潔生產技術研究(2008GZ0244)"的研究,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超分子誘導硫酸鈦水解合成有序介孔TiO2機理和性能研究"的研究工作。主編"冶金工藝工程設計"高等學校冶金工程專業核心課教材,由冶金工業出版社2003年2月正式出版。近年來與企業合作了多項工程設計課題,如福建鼎信實業公司33000kV·A2鎳鐵電爐工程設計,2010年投產。青海際華江源實業公司33000kV·A4高碳鉻鐵礦熱爐工程,全封閉電爐回收煤氣發電,一期33000kV·A2高碳鉻鐵電爐工程于2012年投產,在全球首次采用FeAl金屬間化合物濾管(芯)代替傳統布袋,直接對高溫煤氣(≤550℃)進行凈化除塵,鉻礦燒結后入爐冶煉,高碳鉻鐵冶煉電耗好月指標達2800kW·h/t,二期33000kV·A2高碳鉻鐵電爐工程,在建設計中。
目 錄
0 序
0.1 冶金和冶金方法
0.2 冶金工藝流程和冶金過程
0.3 冶金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冶金工廠設計概述
1.1 冶金工廠設計的基本知識
1.1.1 基本概念
1.1.2 設計單位的專業設置
1.1.3 專業之間的關系
1.2 冶金工廠建設程序
1.2.1 建設程序
1.2.2 建設中的執行者
1.3 前期設計
1.3.1 基本概念
1.3.2 前期溝通
1.3.3 設計基礎資料
1.3.4 項目建議書
1.3.5 可行性研究
1.3.6 規劃
1.3.7 廠址選擇
1.4 工程設計
1.4.1 初步設計
1.4.2 技術設計
1.4.3 施工圖設計
1.4.4 施工圖服務
2 土建基礎知識
2.1 基本概念
2.2 建筑的分類
2.2.1 按主要承重結構材料分
2.2.2 按層數分
2.3 部分地區主要氣象資料
2.3.1 風玫瑰圖
2.3.2 抗震設防烈度
2.3.3 其他部分氣象資料
2.4 建筑定位尺寸
2.4.1 開間和進深
2.4.2 柱距與跨度
2.5 建筑物的一般要求
2.5.1 裝置內建筑物
2.5.2 建筑物的模數
2.5.3 地面通道和廠房的門
2.5.4 吊裝孔的位置
2.5.5 其他廠房建筑規定
2.6 基礎
2.6.1 地基與基礎概念
2.6.2 基礎的類型和材料
2.6.3 基礎的埋置深度
2.7 單層廠房結構
2.7.1 單層廠房的特點
2.7.2 單層廠房的分類
2.7.3 單層廠房的結構形式
2.7.4 單層廠房的構件組成
2.8 多層廠房結構
2.8.1 多層廠房的特點
2.8.2 鋼筋混凝土結構
2.8.3 鋼結構
2.9 單層廠房平面布置
2.9.1 內廊式
2.9.2 統間式
2.9.3 混合式
2.9.4 套間式
2.10 多層廠房平、剖面布置
2.10.1 生產工藝與平、剖面布置的關系
2.10.2 工序組合
2.10.3 生產環境與平、剖面布置的關系
2.10.4 交通運輸樞紐及生活輔助房間布置
2.10.5 生活輔助房間布置
2.11 柱網選擇與結構選型
2.11.1 柱網選擇
2.11.2 結構選型
2.12 多層廠房層數、層高與寬度的確定
2.12.1 層數的確定
2.12.2 層高與寬度的確定
3 冶金工藝設計
3.1 工藝專業的設計任務
3.2 工藝專業的資料交接
3.2.1 收集設計條件
3.2.2 提出設計條件
3.3 工藝流程的設計
3.3.1 冶金工廠的規模
3.3.2 工藝流程選擇
3.3.3 工藝流程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
3.3.4 工藝流程的設計方法
3.3.5 工藝流程圖的繪制
3.3.6 流程圖常用符號
3.4 設計委托書的要求
3.4.1 總圖運輸和水運工程
3.4.2 建筑和結構
3.4.3 機械設備
3.4.4 電力
3.4.5 自動化儀表和電訊
3.4.6 計算機
3.4.7 給水排水
3.4.8 采暖通風
3.4.9 工業爐
3.4.10 熱力和燃氣
3.4.11 機修和檢驗
3.4.12 技術經濟
3.4.13 能源、環保、安全和工業衛生
3.4.14 工程經濟
3.5 設計說明書
3.5.1 概述
3.5.2 主要設計決定和特點
3.5.3 主要工藝設備的技術性能
3.6 物料與能量衡算
3.6.1 物料與能量衡算的意義
3.6.2 有價成份計算
3.6.3 能量平衡計算
3.6.4 物料與能量衡算實例
4 冶金設備設計
4.1 設備設計的任務
4.1.1 冶金設備的類型
4.1.2 冶金設備及爐窯的設計任務
4.1.3 冶金設備設計資料
4.2 部分冶金主體設備設計原則
4.2.1 冶金主體設備的選型與結構的改進
4.2.2 冶金主體設備的尺寸及臺件的確定
4.3 部分主要冶金設備設計計算
4.3.1 高爐
4.3.2 反射爐
4.3.3 閃速爐
4.3.4 礦熱電爐
4.3.5 轉爐
4.3.6 電解槽
4.3.7 干燥設備
4.4 冶金主體設備臺件的確定
4.4.1 按單位面積生產率計算
4.4.2 按設備單位有效容積生產率計算
4.4.3 按設備的負荷強度來計算
4.5 冶金輔助設備的選用與設計
4.5.1 選用輔助設備的基本原則
4.5.2 選用設計輔助設備的基本方法
4.5.3 有特殊要求的輔助設備的設計
4.6 非標準設備設計
4.6.1 外形尺寸的計算
4.6.2 材料、結構的選擇
4.6.3 設計制圖
4.6.4 設計注意事項
4.6.5 施工誤差和設計中的相應措施
5 冶金爐砌磚設計
5.1 砌體設計的內容
5.2 砌體設計的基本規定
5.3 砌磚尺寸的設計
5.3.1 環形砌磚設計
5.3.2 弧形拱砌磚設計
5.3.3 球冠形拱頂砌磚設計
5.3.4 懸鏈線拱頂砌磚設計
6 工藝管道設計
6.1 管道材質、管件、閥門的選擇
6.2 管徑與管壁厚度的選擇計算
6.3 流槽計算
6.4 管道的保溫及熱延伸補償
6.5 管道配置原則
6.6 工藝管道圖的繪制
6.6.1 濕法冶煉管道圖的繪制
6.6.2 火法冶煉管道圖的繪制要點
6.7 煙氣管道和煙囪設計
6.7.1 煙氣管道結構形式及材質要求
6.7.2 煙氣管道布置要點
6.7.3 煙氣管道的設計原則
6.7.4 煙囪設計要點
7 車間配置設計
7.1 車間配置設計的內容和要點
7.1.1 廠房的整體布置和廠房的輪廓設計
7.1.2 設備配置
7.1.3 車間輔助室和生活室的布置
7.1.4 安全、衛生和防腐蝕問題
7.2 車間配置設計的步驟和方法
7.2.1 調查研究
7.2.2 具體進行車間配置
7.2.3 繪制車間配置圖
7.3 車間配置圖的繪制
7.3.1 視圖布置
7.3.2 繪制比例和圖紙幅面
7.3.3 繪制平面圖
7.3.4 繪制剖視圖
7.3.5 標注尺寸
7.3.6 填寫圖紙標題欄和編制設備明細表
7.3.7 圖紙目錄的填寫
7.3.8 其它圖面規定
7.3.9 電爐煉鋼車間配置實例圖
7.4 設備安裝圖的繪制
7.4.1 機組安裝圖
7.4.2 單體設備安裝圖
7.4.3 管道安裝圖
7.4.4 裝配圖
7.4.5 零件圖
8 技術經濟分析與評價
8.1 基本分析要素
8.1.1 總投資
8.1.2 成本與費用估算
8.1.3 折舊與折舊方法
8.1.4 流動資金估算
8.1.5 收入、利潤及稅金
8.2 現金流量構成及資金時間價值
8.2.1 現金流量
8.2.2 資金的等效值及其計算
8.3 技術經濟分析的基本方法
8.3.1 靜態分析方法
8.3.2 動態評價指標
8.3.3 方案類型與評價方法
8.4 技術經濟不確定性分析方法
8.4.1 概述
8.4.2 盈虧平衡分析
8.4.3 敏感性分析
8.5 運用EXCEL計算技術經濟評價指標
8.5.1 現金流量的計算
8.5.2 凈現值的計算
8.5.3 投資回收期的計算
8.5.4 內部收益率的計算
9 總圖運輸
9.1 總體布置
9.1.1 總體布置的一般要求
9.1.2 衛生防護地帶及安全防護距離
9.1.3 交通運輸
9.1.4 渣場
9.1.5 水、電設施
9.1.6 居住區
9.2 總平面布置
9.2.1 總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9.2.2 總平面布置的特殊要求
9.2.3 總平面布置的方式
9.3 豎向布置
9.3.1 豎向布置的一般要求
9.3.2 豎向布置的特殊要求
9.3.3 豎向布置形式和平土方式
9.3.4 詳細豎向布置
9.3.5 臺階式布置
9.3.6 場地標高的確定及土方計算
9.3.7 場地排雨水
9.4 管線綜合
9.4.1 管線綜合布置要求
9.4.2 地下管線
9.4.3 地上管線
9.4.4 綜合管架
9.5 綠化
9.6 運輸
9.6.1 運輸方式的選擇
9.6.2 廠區準軌鐵路運輸
9.6.3 廠區道路運輸
9.6.4 道路型式及路面選擇
9.7 總圖技術經濟指標
9.7.1 投資強度計算
9.7.2 建筑系數及場地利用系數的計算
9.7.3 容積率計算
9.7.4 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占比重
10 計算機輔助設計簡介
10.1 基本制圖規范
10.2 軟件AUTOCAD初級使用
10.2.1 AutoCAD概述
10.2.2 AutoCAD界面認識
10.2.3 AutoCAD繪圖
10.2.4 提高你的速度
10.2.5 AutoCAD 的三維設計
10.3 軟件SOLIDWORKS初級使用
10.3.1 Solidworks簡介:
10.3.2 Solidworks作圖步驟:
10.4 軟件INVENTOR初級使用
10.4.1 Inventor簡介
10.4.2 Inventor零件設計
10.4.3 Inventor裝配體
10.5 三維軟件MICROSTATION初級使用
10.5.1 MicroStation三維軟件簡介
10.5.2 MicroStation畫面介紹
10.5.3 MicroStation繪圖基本指令
10.5.4 MicroStation零件、文字與剖面基本指令
附錄1 年產100萬噸不銹鋼項目技術經濟指標
附錄2 設計委托任務書內容及格式
附錄3 流程圖常用設備符號及常用管道符號
附錄4 有關制圖的規定
附錄5 常用材料性能
附錄6 常用燃料
VIII
工程理論與實際運用相結合的實用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