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 杜拉斯是法國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記者和電影藝術家。《情人》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了一名貧窮的法國少女與富有的華裔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筆觸深達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隱秘的特質,催人深思。小說中自始至終涌動的情感力量甚至超越了高超的寫作技巧,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瑪格麗特 杜拉斯,一個與昆德拉、村上春樹和張愛玲并列的小資讀者、時尚標志的女作家,一個富有傳奇人生經歷、驚世駭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斕愛情的藝術家,一個堪稱當代法國文化驕傲的作家,一個引導世界文學時尚的作家…… 《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獲一九八四年法國龔古爾文學獎。全書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了貧窮的法國女孩與富有的中國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
瑪格麗特 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 多納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歲后回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獎。
情人 烏發碧眼 人們為什么不怕杜拉斯了?——關于《情人》
我已經老了,有24小時,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里,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這個形象,我是時常想到的,這個形象,只有我一個人能看到,這個形象,我卻從來不曾說起。它就在那里,在無聲無息之中,永遠使人為之驚嘆。在所有的形象之中,只有它讓我感到自悅自喜,只有在它那里,我才認識自己,感到心醉神迷。
太晚了,太晚了,在我這一生中,這未免來得太早,也過于匆匆。才十八歲,就已經是太遲了。在十八歲和二十五歲之問,我原來的面貌早已不知去向。
我在十八歲的時候就變老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我從來不曾問過什么人。好像有誰對我講過時間轉瞬即逝,在一生最年輕的歲月、最可贊嘆的年華,在這樣的時候,那時間來去匆匆,有時會突然讓你感到震驚。衰老的過程是冷酷無情的。我眼看著衰老在我顏面上步步緊逼,一點點侵蝕,我的面容各有關部位也發生了變化,兩眼變得越來越大,目光變得凄切無神,嘴變得更加固定僵化,額上刻滿了深深的裂痕。我倒并沒有被這一切嚇倒,相反,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顏面上肆虐踐踏,就好像我很有興趣讀一本書一樣。我沒有搞錯,我知道;我知道衰老有24小時也會減緩下來,按它通常的步伐徐徐前進。在我十七歲回到法國時認識我的人,兩年后在我十九歲又見到我,一定會大為驚奇。這樣的面貌,雖然已經成了新的模樣,但我畢竟還是把它保持下來了。它畢竟曾經是我的面貌。它已經變老了,肯定是老了,不過,比起它本來應該變成的樣子,相對來說,畢竟也沒有變得老到那種地步。我的面容已經被深深的干枯的皺紋撕得四分五裂,皮膚也支離破碎了。它不像某些娟秀纖細的容顏那樣,從此便告毀去,它原有的輪廓依然存在,不過,實質已經被摧毀了。我的容貌是被摧毀了。
對你說什么好呢,我那時才十五歲半。
那是在湄公河的輪渡上。
在整個渡河過程中,那形象一直持續著。
我才十五歲半,在那個國土上,沒有四季之分,我們就生活在一個季節之中,同樣的炎熱,同樣的單調,我們生活在世界上一個狹長的炎熱地帶,既沒有春天,也沒有季節的更替嬗變。
我那時住在西貢公立寄宿學校。食宿都在那里,在那個供食宿的寄宿學校,不過上課是在校外,在法國中學。我的母親是小學教師,她希望她的小女兒進中學。你嘛,你應該進中學。對她來說,她是受過充分教育的,對她的小女兒來說,那就不夠了。先讀完中學,然后再正式通過中學數學教師資格會考。自從進了小學,開頭幾年,這樣的老生常談就不絕于耳。
我從來不曾幻想我竟可以逃脫數學教師資格會考這一關,讓她心里總懷著那樣一份希望,我倒是深自慶幸的。我看我母親每時每刻都在為她的兒女、為她自己的前途奔走操勞。終于有24小時,她不需再為她的兩個兒子的遠大前程奔走了,他們成不了什么大氣候,她也只好另謀出路,為他們謀求某些微不足道的未來生計,不過說起來,他們也算是盡到了他們的責任,他們把擺在他們面前的時機都一一給堵死了。我記得我的小哥哥學過會計課程。在函授學校,反正任何年齡任何年級都是可以學的。我母親說,補課呀,追上去呀。只有三天熱度,第四天就不行了。不干了。換了住地,函授學校的課程也只好放棄,于是另換學校,再從頭開始。就像這樣,我母親堅持了整整十年,一事無成。我的小哥哥總算在西貢成了一個小小的會計。那時在殖民地機電學校是沒有的,所以我們必須把大哥送回法國。他好幾年留在法國機電學校讀書。其實他并沒有入學。我的母親是不會受騙的。不過她也毫無選擇余地,不得不讓這個兒子和另外兩個孩子分開。所以,幾年之內,他并不在家中。正是他不在家的這幾年時間,母親購置下那塊租讓地。真是可怕的經歷啊。不過,對我們這些留下沒有出去的孩子來說,總比半夜面對虐殺小孩的兇手要好得多,不那么可怕。那真像是獵手之夜那樣可怕。
P5-8
《情人》,相信梁家輝演的電影很多人都看過,從那兒知道了杜拉斯。這次發現了此版上海譯文的版本,果斷收入,看看小說和電影的差別在哪兒。
不知是否是一次邂逅,無 意間發現你,杜拉斯的《情人》。讓我這般狂熱,杜拉斯的作品代表著激情和瘋狂,以至于第一次看《情人》沒有真正看懂,男女主人公愛的取向和作者的創作意圖似乎不可思議。 帶著這種遺憾,再次看杜拉斯的《情人》是一個月以前的事了,《情人》用夢囈一般的筆觸,描寫了一段不能理解的異國戀情。在西貢的湄公河上邂逅了她的中國情人后,她驚心動魄地開始敘述她的愛情。在這種愛情中,甚至有一種靈與肉的沖撞與升華。 故事沒有結尾,但正是因為沒有結尾才有了《情人》的永恒。 當她看著船一點一點離岸而去時,當她看著那個如此愛她的人永遠消失在…
一直很想看的一本書 終于買了回來 很喜歡 從包裝到內容都是非常心儀的 而且物流也是真的很快 沒兩天就收到啦 很滿意啦
應該算得上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法國小說,獨特的結構,讓每個文字都恰如其分地渲染著、表達著
上海譯文的書,精裝本,非常喜歡這個封面設計,大氣典雅。《情人》是杜拉斯的代表作,很不錯的一本小說,一定要看看。
短篇小說比起散文已經不短了 還有序 有了序就很長了 居然還要加上跋 那么它就更長了 我只是想看這個小說 并不想看序 尤其是跋
瑪格麗特杜拉斯經典大作,選了好久,終于選了這個版本,做活動就入手了,還沒看,會認真看完的
包裝出乎意料的好。書包裝很精美,外殼絢爛,內里是硬殼。很是喜歡。瑪格麗特是一直很崇拜的女作家,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女人。好書值得一讀。
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剛剛閱讀完這本書,也是新年伊始閱讀的第四本書,讀完這本書會讓我們對杜拉斯有進一步的了解,也能體會到譯者王道乾的文字功力是很深厚的
像安妮寶貝說的,我不喜歡讀外國名著,但我拒絕不了杜拉斯。 杜拉斯作品寫的愛都帶著一點點絕望,很細膩。
一直很喜歡杜拉斯的作品,情人是她的經典,了解她~
每個人的命運都被別人主宰,瑪格麗特.杜拉斯在她的照片和回憶之間寫的這本書。她是孤獨的,悲哀的,她也像上帝一樣同情著別人。去她所說,每一本打開的書,都是漫漫長夜。
紙質很好,書的尺寸很適合隨身攜帶。印刷很棒。本來說預計十六號送達,等了一天,結果到了晚上八點半快遞給我打電話……從濟南到泰安開車四十分鐘的路程看著走了兩天……物流是真的該改進
杜拉斯是一個比較難懂的作家。很多人推薦這本書,因此特意跑去故事發生的越南,在湄公河感受了作者的心境。體會那種絕望無果的愛情。
朋友推薦買的,暢銷多年的經典之作,在很多推薦書單中都有出現。包裝不錯,很喜歡封面設計,書的質量很好,沒有破損。雖然還沒開始看,但非常期待。物流也很給力,好評。
當當的速度和效率太快,頭天下午下班拍下,第二天上午到貨,非常及時。王小波極力推薦,早想讀這本書。但可能自己閱讀水平有限,感覺讀起來挺有坡度,意思也似是而非……還得繼續啃!
不記得在什么情況下買的情人了,看完后有種說不出的感受,是同類面的共性吧,半年后看了電影梁家輝的情人,一直都更喜歡文字,情人也不例外,這不止是世俗背景下無望的愛情,也是對那個虛偽怯懦的男人,畢竟是久遠之后的回憶,印象很深的是最后,在垂暮之年,她收到了那個男人的來信,我仍然愛你。實在是不喜歡這種男人。。。
讀得第一本書是愛,是杜拉斯系列叢書中的一本-一個故事分節。很難懂,卻非常有意思,每一句都有一個畫面都有一個情節都是一把鑰匙或是一個鎖,以后會是你想要的。和看米蘭-昆德拉的書感覺很像,別具一格。
這本主要是看到王小波的書里面提到的,然后之前有讀過杜拉斯的廣島之戀,現在這本情人也收了,印刷紙質都不錯,聞名已久的一本書,看過很多公眾號推薦,這次當當滿額減,買了很多列在書單的書,還有一些沒參加滿額減的書只能下次買了,希望當當多一些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愛書之人可以買到心愛的書籍
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意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瑪格麗特·杜拉斯《情人》
看了《廣島之戀》,情不自禁的愛上了瑪格麗特杜拉斯那種在回憶中囈語般的寫作。我覺得有些人喜歡她的會很喜歡,不喜歡的會認為她根本不會寫作,她的作品稱不上文學!
久負盛名的情人 個人不萌姐弟不對是奶孫這種設定啊 所以看起來其實挺難受的 啊偉大的愛情 想要的話你真的有除了臉之外的內涵嘛 口可口可 備受摧殘的面容下的智慧才是迷人之所在好嗎
描寫了一段不能理解的異國戀情。在西貢的湄公河上邂逅了她的中國情人后,她驚心動魄地開始敘述她的愛情。在這種愛情中,甚至有一種靈與肉的沖撞與升華。 故事沒有結尾,但正是因為沒有結尾才有了《情人》的永恒。
不論是這本書拿在手里的感覺,還是他本身的內容,都是非常值得稱贊的。閱讀經典小說像是看到藝術有了具體的形態。非常妙。
瑪格麗特·杜拉斯是法國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記者和電影藝術家。本書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了一名貧窮的法國少女與富有的華裔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筆觸深達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隱秘的特質,催人深思。小說中自始至終涌動的情感力量甚至超越了高超的寫作技巧,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看了王小波才來看情人的,王道乾的譯本。王小波這么推崇情人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王道乾的譯著非常受王小波的推崇,買來看了后感覺《情人》還好,后面的《烏發碧眼》對我簡直就是天書一般,看一頁睡一次,再好的文筆再精良的結構也不能從睡意中解救我,人家都說杜拉斯自戀,我覺得非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