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門》以歷史與現實的交匯為基本結構框架,描寫了一個位于中原大地、名叫呼家堡的鄉村黨支部書記呼天成,在將近四十年時間里,利用各種"人脈",經營"人場",營建了一個從鄉到縣、從省城到首都的巨大關系網,藉此確保了他呼風喚雨、左右逢源的神力,進而讓村莊一步步地走向了繁榮富強。
《羊的門》是一部令人震撼的長篇小說。作品通過人物在官場、情場上沒有硝煙的搏殺,以現實主義的冷峻,洞透了國古老大地的精神內核,具有極強的現實沖擊力。
李佩甫,河南許昌人。1984年畢業于河南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1971年參加工作,歷任許昌市文化局創作員,《莽原》雜志社副主編,河南省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院長等。現為國作協全委會委員,河南省文聯、河南省作協副。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文學創作一級。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李氏家族》《城市白皮書》《羊的門》《城的燈》等,選集《國當代作家選集?李佩甫卷》,中篇小說《無邊無際的早晨》《黑蜻蜓》,另創作有電視連續劇、電影劇本等。曾獲莊重文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部分作品被譯成外文在美、日、韓等國出版。
章
一、土壤的氣味
在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有一塊小小的、羊頭狀的地方,那就是豫中平原了。
踏上平原,你就會聞到一股干干腥腥的氣息,這氣息微微地在風里或是空氣中含著,這自然是泥土的氣息了。
那么,稍稍過一會兒,你會發現這氣息偏甜,氣息里有一股軟軟的甜味。再走,你就會品出那甜里還含著一點澀,一點膩,一點點沙。這就對了,這塊土地正是沙壤和黏壤的混合,是被古人稱做"下土墳壚"的地方。這說明你的感覺很好。而后,從東向西,或是從南向北,你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走下去,你會發現雖然道路阡阡陌陌,土壤是一模一樣的,植物也是一模一樣的。僅僅是東邊的土質含沙量多一些,而西邊的黏壤多一些;南邊的堿性大一點,北邊的酸性多一點,沒有太大的差別。再走,你先是會產生一種平緩的感覺,甚至是太平了,眼前是展展的一馬平川,一覽無余,沒有一點讓人感到新奇和突兀的地方,平得很無趣。接著,你就會對這塊土地產生一種灰褐色的感覺。灰是很木的那種灰,褐也是很乏的那種褐。褐和灰都顯得很溫和、很親切,一點也不刺眼,但卻又是很染人的,它會使人不知不覺地陷進去,化入一種灰青色的氛圍里。那灰青是淡調的,漸遠漸深的,朦朦朧朧的,帶有一種迷幻般的氣韻。
若是雨天,大地上會驟然泛起一股陳年老酒的氣味。那是雨初來的時候,大地上剛剛砸出麻麻的雨點,平原上會飄出一股濃濃的酒氣。假如細細地聞,你會發現酒里蘊含著一股腐爛已久的氣味,那是一種殘存在土壤里的、已很遙遠的死亡訊號,同時,也還蘊含著一股滋滋郁郁的膩甜,那又是從植物的根部發出來的生長訊號,正是死亡的訊號哺育了生長的訊號,于是,生的氣息和死的氣息雜合在一起,糅勾成了令人昏昏欲睡的老酒氣息。
這就是平原的氣息。
平原的氣息是叫人慢慢醉的。
春日里,在雨后新濕的鄉間土路上,那隱隱的酒氣里會泛出一股女性的肉味,是一種有點熏人的、肉質的甜香;夏日里,在烈日炎炎的正午,那酒氣里會泛著一股濃濃的腐酸,腐酸里會散出一股男人下體的臭味;秋日里,當小風兒溜過的時候,那酒氣就顯得有點澀了,澀出了一股淡淡的嬰兒臍帶的腥味;冬日里,酷霜過后,走在彎彎曲曲的車轍上,那酒氣里會含有一種干干的苦艾味,苦得啞、苦得很老到,就像是晨光里老人那一聲帶血絲的咳嗽。
再走下去,你先是會眼暈,而后會頭暈,走著走著,你就會覺得你已植入了平原,成了平原上的一株植物了。
二、三千年留下的一句話
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塊平原,這塊古老的土地,也曾是一個國家。一個記錄在文字上的國家,叫做許國。
據史載:許人立國不久,即慘遭戰亂。先有鄭人伐許,宋人伐許,晉人伐許,衛人伐許……許人顛沛流離二百余載!
戰國初,許地再次被瓜分,隸屬韓魏。秦二世三年,先有沛公南攻許地,屠之;獻帝三年,又有李覺、張濟掠許地,所過殺無遺!
西晉迄南北朝時期,事變劇烈,尤過前代。永興二年,劉喬攻許;永嘉二年,王彌陷許;十二月,太傅越師甲兵四萬戰許;太清二年,大都督劉豐生將步騎十萬屯許……前后兵甲鋸民長達一百八十余載!
隋唐之際,貞觀四年秋,許地大水。嗣圣七年,許地大雹。繼又有安史之亂,安祿山遣兵克許,遍地烽煙,民慘遭巨禍。永貞二年,許地大旱;十二年,許地大雨,民溺死者不計其數;元和九年九月,吳元濟掠許,許人恐,竄伏于荊棘間,為其殺傷驅剽者不計其數,可謂蹄蹄見血!
五代、北宋間,淳化元年六月,許地大風雹,壞民舍一千五百間!至道二年許地蝗食苗;寶元五年,許地地震;慶歷七年,又震;至元四年,霪雨害稼,麥禾不登;十九年,蝗食害稼,草木皆盡,大饑!
明弘治六年六月,大旱;秋八月,大水;冬,大雪,平地三四尺,民多凍死!正德十四年,地震,房屋搖動,民大恐!萬歷十六年,大疫,死亡枕藉!二十一年,大水,禾稼盡,人相食!十四年二月,李自成破許地,所到之處,老稚無存,房屋盡毀,許地洗劫,尤以此次備極慘痛!
清康熙十一年,大雨;十五年,地震;十六年雨雹;夏,大疫;秋,大蝗;是歲大饑,人相食!
咸同之際,太平天國起于前,裕匪、皖匪亂于后,往來馳騁,竄擾許地屢屢,計十五年,民苦不堪言!
宣統三年,辛亥,武昌革命軍起,許地西、南土匪蠢動;冬十月,盜匪蜂起,鄉民大擾……
…………
是呀,一頁黃紙一頁淚。連年的戰亂,天災又是那樣的頻繁,人是怎么活過來的呢?那一代一代的后人又是怎樣得以延續的呢?沒有人知道。也仿佛是一眨眼的工夫,三千年過去了。在廣袤的豫中平原上,仍然是一處一處的村舍,一處一處的炊煙……人活著,樹也活著。三千年啊,漫長的三千年也僅僅傳下來這么一句話,說這是一塊"綿羊地"。
綿羊地呀!
這個商品不錯~
很好 很值得看的一本書!!!!!!!!!!!!!!!!
非常不錯,贊。
正品,內容真的很好。
好
送貨很快,書也很正!
非常滿意
不錯的書,感覺不錯,很好
物美價廉,物流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