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博采世界精華,廣納眾議,對市場經濟的普遍性及其中國特殊性作了很好的概括。按照國際慣例,它確立了規制壟斷協議或聯合限制競爭、濫用優勢地位、經營者集中或企業結合等三大制度,并將行業協會以及政府和其他具有公共管理職能的組織等自行從事或組織實施的有關行為也納入規制范圍,并引入了適用除外、相關市場等通行的概念或制度。其中,未規定卡特爾審批制度、確立了經營者集中或企業結合的報備加必要的實質審查、不得濫用知識產權等,充分總結、吸收了發達國家反壟斷法的經驗教訓,具有先進性、時代性。同時,該法也不乏中國特色的內容。如設立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統領多元的反壟斷執法機構、逆發達國家的趨勢為維護民族利益仍明文規定進出口卡特爾的適用除外、規定了對經營者集中或企業結合的國家安全審查條款,等等。
史際春,1952年3月生于上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2005年被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聘為"反壟斷法審查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1998年擔任中共中央法制講座《社會保障與法制建設》課題組組長;2005年擔任"中央政治局學習講座
及時章 總 則
一、反壟斷法的立法目的
二、反壟斷法適用的效力
三、壟斷行為概述
四、"經營者"和其他壟斷行為主體
五、對合法壟斷的法律規制
六、反壟斷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
七、反壟斷法與發展規模經濟的關系
八、相關市場
第二章 壟斷協議規制
一、壟斷協議概述
二、橫向壟斷協議
三、縱向壟斷協議
四、壟斷協議的適用除外
五、行業協會限制競爭行為
第三章 濫用優勢地位規制
一、濫用優勢地位概述
二、優勢地位的具體界定
三、相對優勢地位
四、濫用優勢地位的表現形式
五、濫用知識產權限制競爭
第四章 經營者集中的控制
一、經營者集中的基本界定
二、經營者集中控制政策
三、經營者集中的事先申報
四、經營者集中的審查程序
五、經營者集中控制的審查標準和豁免規則
六、外資并購中的國家安全
第五章 反壟斷法的實施
一、反壟斷法實施主體
二、對涉嫌壟斷行為的調查
三、反壟斷執法機構與行業監管機構的關系
四、反壟斷法實施的訴訟機制
第六章 法律責任
一、反壟斷法中規定的一般法律責任
二、關于行政主體實施壟斷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2007年8月30日
及時章 總 則
一)保護競爭、追求社會效益:反壟斷法的根本目的或宗旨
反壟斷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護競爭,反對任何不合理的、沒有法律依據的限制競爭行為。這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規律使然。當然,反壟斷法追求和保護的這種競爭應當是公平的、適
當的,以此達到社會資源的配置,發揮較大的社會效益。也就是說,不正當的、過度的競爭不僅不受反壟斷法保護,而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遏制。在現代反壟斷法最發達的國度及發源地美
國,這也是反壟斷法的主要宗旨,甚至有人認為它應當是美國反壟斷法的惟一宗旨。在市場經濟運行中,通過反壟斷法的適用和作用,力求實現貨物和勞務的價格等于其邊際成本的帕累托
狀態。盡管競爭的狀態哪怕在某種產品的市場也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但是通過保護、促進任何市場主體及社會成員的正當、充分的競爭,也就維護了市場經濟及其優越性的發揮。
保護競爭、維護自由競爭的結果,就是實現社會整體經濟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反之,不符合或有違社會整體經濟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競爭,反壟斷法是不保護的。這也凸顯了反壟斷法
作為經濟法以社會為本位的特質。當社會利益與個體效益發生沖突時,反壟斷法保護的是前者,其適用除外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像中小企業卡特爾、不景氣卡特爾、農民或農產品產銷卡
特爾等,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或者并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反而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則對這些行為排除適用反壟斷法,允許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