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作為調整財產關系的基本法律,對證券市場的繁榮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物權法》的實施確立了資本市場運行的制度框架,適用于證券法律關系的多個層面,同時也為證券業的金融創新提供了充分的制度基礎。
本書以"《物權法》與證券投資者權益保護"為主題,旨在揭示《物權法》的頒布對證券市場的深遠影響。其中,《物權法》的各種擔保制度必將為證券市場帶來更多的融資工具和金融產品,而《物權法》對市場主體財產權益的保護制度則將進一步改善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機制與措施;本書還在《物權法》奠定的物權體系下,對證券交易中的諸多法律問題進行了新的探討,并對發達國家的金融法制經驗進行了借鑒。
王利明,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81年獲湖北財經學院法學學士學位;1984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先后在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院和哈佛大學法學院進修。現任中國人民大
物權法》與證券市場
論《物權法》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弘揚和諧股權文化,構建投資者友好型法治環境
物權與公司治理
物權法》中的擔保制度
動產浮動抵押制度的適用
論我國《物權法》中的緊急留置權——一個解釋論的視角
物權法》與有價證券質押制度的修改與完善
論股權質權的善意取得
物權法》對股權質押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論《物權法》視野下票據設質背書的功能
試論擔保物權實現的途徑
投資者權益保護的制度與措施
投資者保護體制的結構性轉變:口號、制度與戰略
物權法》與投資者權益保護——以證券交易所為視角
以股權為例淺析我國《物權法》對投資者
權益的保護
社會公眾股股東權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
證券投資基金的共同治理與基金投資人的利益保護
論證券公司在從事經紀業務時與投資者之間的關系
董事違反勤勉義務的責任與投資者權益的保護
證券公司內部人控制的法律解讀——以股權為研究中心
論注冊會計師不實財務報告的民事責任——法釋(2007)12號評析
"問題企業"托管制度研究
基金管理公司退出機制研究
吳智偉蔡云紅馬琳(266)
試論我國證券爭議仲裁制度的立法完善——以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為中心
日本投資者保護立法理念的近期發展
證券交易中的法律問題
關聯交易合同的效力研究
談風險證券公司證券類資產的法律性質及處置
物權法》與資產證券化
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的法律分析與建議
論證券與本票的界限——來自美國證券法的考察
電子證券的基本法律問題
我國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淺析我國國債回購制度的風險及防范
論國債回購信息披露制度
淺析我國證券登記結算制度的發展趨勢
域外法制經驗
日本證券金融法制的近期發展與課題
一個投資者保護的無縫隙立法例——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中的集團投資計劃
中國企業日本上市指南
后記
物權法》與證券市場
論《物權法》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以高票通過了《物權法》,這意味著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上又邁進了重要的一步。《物權法》的頒布與實施在我國法治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產生深遠影響。《物權法》的實施也必將對我國證券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下面我就對此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物權法》的實施確立了資本市場運行的制度框架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目標,其中內涵豐富、富有新意。所謂財產性收入,是相對于工資收人而言的,一般是指家庭擁有的動產和不動產,例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房屋、車輛、土地等,以及由此所獲得的收入,凡是工資收入之外的收入都可以稱之為財產性收入。財產性收入除了個人投資及其收益外,還包括其他豐富的形式,例如,公民所購買的房產在升值之后所得到的收入,也構成財產性收入。具體而言,財產性收入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以及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這就意味著老百姓的收入不僅是來自工資,國家還將創造條件增加老百姓的多元化收人,財產性收人與通過辛勤工作所獲得的收入一樣,都是國民增加財富收入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