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林安梧訪談錄·后新儒家的焦思與苦索圖書
人氣:72

林安梧訪談錄·后新儒家的焦思與苦索

入選2017年度影響力圖書,當代儒學大師牟宗三先生高足,林安梧先生首部個人訪談錄
  • 所屬分類:圖書 >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  
  • 作者:[林安梧] [講述] [山東大學尼山學堂] [采訪]整理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209105712
  •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8
  • 印刷時間:2017-08-16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訪談錄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五個部分:家庭與求學歷程部分,從出生談起,涵蓋從早期家庭狀況直到博士學習研究的整個歷程;工作與訪學經歷部分,從大學階段擔任《鵝湖》編輯談起,涉及歷任的正式職務、兼任教職和訪學交流經歷;學術思想部分,是林教授學術研究的成果與理論建樹, 涉及傳統中國哲學研究與中國哲學建成問題、后新儒學、意義治療與宗教思想、詮釋學等方面內容;學術評論部分,是林教授對近現代學術思潮與師輩、同輩學者的認識及評論,其中重點講述了與導師牟宗三、蔡仁厚兩位先生的關系及學術淵源;社會關懷部分,涉及民間讀經、宗教狀況、生死學教育、臺灣的歷史與文化等現實問題。

編輯推薦

1.林安梧先生是當代大儒牟宗三先生的高足,被譽為繼牟宗三先生之后“有創造力的思想家之一”。

2.《林安梧訪談錄》是林先生首部個人訪談錄,這是學林史上值得紀念的大作。

3.《林安梧訪談錄》是山東人民出版社與山東大學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合作“名家訪談錄”系列的工作成果之一,該項工作將繼續進行下去,相信這種方式對保存學術數據,發表學術新見,傳播學術思想,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作者簡介

林安梧 臺灣臺中人。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臺灣大學及時位哲學博士,現任山東大學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杰出訪問學者及儒學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曾任臺灣清華大學、臺灣師范大學教授,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臺灣元亨書院創院院長。

師從牟宗三先生,在牟先生“兩層存有論”的基礎上提出“存有三態論”,主張融通儒、道、佛三教,面對二十一世紀文明的新挑戰,展開對話與交談。著有《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儒學革命:從“新儒學”到“后新儒學”》《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等。

目錄

說 明……………………………………………… 1

序 言……………………………………………… 1

一、家庭與求學歷程………………………………… 1

(一)祖上與家庭…………………………………… 3

1.尋根………………………………………… 3

2.家庭生活及父母的影響…………………… 5

(二)小學與中學求學歷程……………………… 14

1.小學求學經歷…………………………… 14

2.初中求學經歷…………………………… 15

3.高中求學經歷…………………………… 17

(三)臺灣師范大學求學歷程…………………… 26

1.師大中文系學習經歷…………………… 26

2.師大中文系各類活動經歷……………… 34

3.師大中文系學習訓練的影響…………… 39

(四)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求學歷程…………… 42

1.臺大哲學研究所學習經歷……………… 42

2.研究生階段各種活動經歷……………… 48

二、工作與訪學經歷………………………………… 51

(一)《鵝湖》月刊工作………………………… 53

(二)教育與研究工作…………………………… 59

1.早期授課經歷…………………………… 59

2.臺灣清華大學工作經歷………………… 62

3.參與通識教育…………………………… 68

4.創辦臺灣南華大學哲學所……………… 72

5.回到臺灣師大…………………………… 75

6.關于參選臺灣師大校長之種種………… 80

7.慈濟大學及玄奘大學工作經歷………… 95

8.其他兼課工作…………………………… 97

9.對高等教育的認識……………………… 103

(三)交流訪學歷程……………………………… 109

1.交流訪學經歷概述……………………… 109

2.對外交流………………………………… 111

3.與大陸的交流…………………………… 117

4.對大陸及大陸學術的看法……………… 121

三、學術思想…………………………………………125

(一)中國傳統哲學研究及

中國哲學建成問題………………………… 127

1.中國傳統哲學研究……………………… 127

2.中國哲學的建成及其合法性問題……… 137

3.格義與逆格義(反向格義)…………… 140

4.哲學研究的語意與語感問題:

中國式話語與東西方對話……………… 145

(二)后新儒學…………………………………… 150

1.后新儒學概述…………………………… 150

2.后新儒學與良知學……………………… 155

3.后新儒學與馬克思主義………………… 158

4.關于“后后新儒學”的漫談…………… 162

(三)宗教思想與意義治療學…………………… 164

1.前輩的影響與意義治療向度的開啟……… 164

2.宗教與意義治療學……………………… 169

3.華人心理學與意義治療………………… 175

(四)詮釋學……………………………………… 179

1.詮釋學思想概述………………………… 179

2.詮釋學的五個層次……………………… 184

3.“道”的開顯…………………………… 189

4.詮釋學前身及如何進入

古人話語系統…………………………… 192

5.建立現代的話語系統與

詮釋學的創新…………………………… 197

四、學術評論…………………………………………203

(一)對近現代學術思潮的認識及評論………… 205

1.當代新儒家分期及其與

后新儒學的區分………………………… 205

2.大陸新儒家與港臺新儒家……………… 209

3.臺灣的“國民黨儒學”………………… 213

4.自由主義………………………………… 216

5.馬克思主義……………………………… 218

6.三民主義………………………………… 220

7.人間佛教………………………………… 221

8.女性主義………………………………… 223

9.現象學與中國哲學……………………… 225

10.清代考據學與西方分析哲學………… 228

(二)對師輩、同輩學者的認識及評論………… 232

1.幾位影響自己的師輩學者……………… 232

2.徐復觀…………………………………… 233

3.唐君毅…………………………………… 236

4.牟宗三…………………………………… 241

5.蔡仁厚…………………………………… 253

6.熊十力、梁漱溟、馬一浮、殷海光、

傅斯年、張君勱、勞思光等…………… 255

7.林毓生及杜維明、劉述先……………… 262

8. 蕭萐父、郭齊勇及武大哲學系………… 266

9.北大哲學系……………………………… 268

10.余敦康及陳明、何兆武等…………… 270

五、社會關懷…………………………………………275

(一)國學的根基與復興………………………… 277

1.民間講學歷程…………………………… 277

2.關于王財貴的爭議……………………… 287

3.創辦元亨書院…………………………… 289

4.大陸國學熱……………………………… 295

5.臺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299

(二)臺灣宗教…………………………………… 305

1.臺灣宗教目前的狀況…………………… 305

2.臺灣的佛教……………………………… 306

3.臺灣的基督教…………………………… 315

4.臺灣的民間信仰………………………… 318

(三)生死學教育………………………………… 320

(四)臺灣日本殖民歷史與臺灣族群問題……… 324

附 錄………………………………………………………………………331

對話林安梧先生:觀照存有,

安頓精神,象在形先,同歸于道……………………333

儒學與科學

——林安梧先生訪談錄…………………………………357

后新儒學與現代性問題

——林安梧教授訪談錄…………………………………370

承明師志業篤行求索 繼往圣絕學傳道弘德

——記杰出訪問學者林安梧教授……………………404

從外王到內圣:仁以為本、返本開新

──林安梧教授訪談錄…………………………………410

林安梧先生學行年表(1957—2016)…………………422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值得一看和購買

2017-09-09 15:39: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的書,讀完以后,對現代儒家探索現當代問題,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

2017-11-14 09:42:4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林安梧訪談錄·后新儒家的焦思與苦索 林先生的這本訪談錄,非常好讀,好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佛家明心見性,道家修真煉性,儒家養德盡性,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交流活動,應知道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佛教為外來文化,進入中華德文明發展,為中華民族文化共融發展,成中華文化教育發展中心,林安悟教授訪談錄更深入的研究成果表示,文化無國界,明心見性才是真。購買了這本書,物超所值。

2017-11-09 09:28: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學到了很多東西,不管是學術還是人生。尤其對“老一輩人要有溫情關懷,年輕一輩要有理想沖勁,中壯一輩要有胸襟氣度,而最難的就是中壯年的這一點”感觸很深。

2017-09-11 10:57:37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启东市| 恭城| 通河县| 宁乡县| 保康县| 绥化市| 罗定市| 南涧| 特克斯县| 柏乡县| 高尔夫| 黑龙江省| 望奎县| 轮台县| 横峰县| 广饶县| 莒南县| 勐海县| 邵阳县| 独山县| 瓦房店市| 荣成市| 松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剑河县| 云南省| 巴彦淖尔市| 英吉沙县| 县级市| 尤溪县| 谷城县| 彭山县| 忻城县| 乌苏市| 隆回县| 宜都市| 南丹县| 广南县| 班戈县| 巨鹿县|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