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 “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茶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為人之道。茶是與人交往中重要的一部分,待客奉上一杯清茶,包含主人的熱情;商場談判奉上一杯熱茶,無形中緩和了緊張氣氛……本書共分三篇十個章節,從茶史到茶器,從茶區到茶類,從茶藝到茶禮多個方面,詳細介紹有關茶的知識,將精髓的茶學知識以簡明、通俗、有趣的方式向讀者娓娓道來,在讓人了解品茗的方法與意境之后,更懂得享受茶道的美好與永恒。本書結合當前民眾對茶文化的渴求,定位于茶文化的入門與進階。通過本書了解茶文化,豐富茶知識,在與人禮尚往來中彰顯你的文化底蘊。書中精美的圖片配合優雅簡潔的文字,讓人不僅對茶文化了然于心,更能一步步獲得更多的信息,無論是對茶葉的初步了解,還是找尋適合自己的香茗,抑或是用恰當的方式沖泡出自己喜愛的香茶……
1.內容廣泛,包含三篇十個章節,從茶史到茶器,從茶區到茶類,從茶藝到茶禮多個方面,詳細介紹有關茶的知識。
2.語言生動,圖片精美,將精髓的茶學知識以簡明、通俗、有趣的方式向讀者娓娓道來,文中穿插許多生動的故事,讀起來趣味橫生;書中配有大量的精美圖片,閱讀賞心悅目。
3.定位于茶的入門及進階,不論是想對茶葉有初步的了解,還是想要豐富自己的茶文化,進而在與人交往中彰顯文化底蘊,亦或是想要懂得茶道的精神和為人之道,你都可以從本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
李潔,筆名華陽。浸潤茶道十余載,愛茶好茶喜拍茶,足跡遍布全國多個省市,走訪過國內大部分產茶區,是一位致力于茶文化、茶知識普及、推廣和傳播工作者。自2000年始,自主策劃與合作出版著作已有幾十部。品牌圖書有:《茶問健康》《喝茶有道》《中國十大名茶》《茶療——從茶香中品出健康生活》等。
及時篇 通茶史、選茶器,文雅之風拂面而來
我國發現和利用茶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茶憑借獨特的自然功
效和文化內涵,深深地融入國人的生活。從“茶之為飲”到“茶為國
飲”,悠悠的茶史訴說著茶在華夏地位的變遷。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
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及時章 悠悠茶史,品不盡的趣味
從中華茶祖神農氏“得荼”到古代茶文化的興起,再到現代社會中茶
的普及,中國茶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大步向前,從上層貴族逐
漸“飛入尋常百姓家”,逐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陶冶著人們的情操。
神農嘗百草,茶終現人間 / 3
漢魏兩晉南北朝——茶文化初現風采 / 7
隋唐五代——茶文化的首次沖浪 / 9
宋元——茶文化的二次高峰 / 12
明清——茶文化的第三次巔峰 / 15
現當代——茶文化重新煥發活力 / 18
滴滴香茶,傳遍四方 / 21
飲茶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在演變 / 25
第二章 精致茶具,一壺一盞總相宜
茶藝是人們根據茶道規則,通過藝術加工,向飲茶人和賓客展現茶的
沖、泡、飲的技巧的一門藝術。茶藝把日常的飲茶引向藝術化,提升了品
飲的境界,賦予茶以更強的靈性和美感。
茶具,為泡茶增添情調 / 30
選購茶具,要做到與茶相宜 / 34
愛茶之人必備的茶具 / 35
水為茶之母,好水育好茶 / 45
泡茶,沏出來的藝術 / 47
存茶,放出來的講究 / 53
第三章 茶葉鑒賞,觀形聞香品茶味
茶葉鑒賞需要很高的技術涵養,不僅要判斷茶葉的質量,還要從茶葉
的色香味形方面鑒賞茶葉的品質。一杯好茶,色香味形都應具備,泡手必
須注意茶的這四個方面,使它們都達到合理的狀態。
茶色,觀茶葉六種顏色 / 57
茶味,品自然唇齒留香 / 60
茶香,嗅杯中裊裊香氣 / 62
茶形,賞別致優雅形狀 / 64
第二篇 看茶區,言茶類,濃郁茶氣撲鼻而香
想系統地了解我國茶的情況,必須先從茶區及品種分類入手。我國幅員
遼闊,各地區因氣候、溫度、土壤等不同,種植不同種類的茶,每個茶區都
有屬于自己的特色茶。讓我們一起領略茶葉之鄉的濃郁茶香吧。
第四章 四大茶“金剛”,茶區錯落有致
我國茶園面積110萬公頃,茶區分布廣泛,東起臺灣省東部海岸,西至
西藏自治區的易貢;南起海南島的榆林港,北到山東省的榮成縣,全國21個
省將近1 000多個縣市有茶葉的生產基地。根據我國茶葉的分布概況,我國茶
區可以分為西南茶區、華南茶區、江南茶區以及江北茶區。
西南茶區,古老的茶區閃爍著多重的色彩 / 70
華南茶區,茶樹生長最“舒適”的地方 / 73
江南茶區,中國產茶區的主力軍 / 76
江北茶區,綠茶鐘情之地 / 78
第五章
十大茶“元帥”,引領風潮
我國茶葉歷史悠久,各種各樣的茶類品種,萬紫
千紅,競相爭艷,猶如春天的百花園。我國十大名茶
就是浩如煙海的茶葉中的珍品。
西湖龍井,茶中絕美的“佳人” / 81
洞庭碧螺春,花香果味自天然 / 85
信陽毛尖,翠綠的精品茶 / 89
君山銀針,直立不屈的茶君子 / 93
黃山毛峰,神奇之山的神奇之茶 / 96
武夷巖茶,東南秀甲中的極品 / 100
安溪鐵觀音,冠絕全國的茶王 / 104
廬山云霧,漢代千史名揚內外 / 107
祁門紅茶,香名遠播的“紅茶皇后” / 110
六安瓜片,“甘香潤吻喉”的“茶王” / 114
第六章七路“英雄”,一覽天下茶類
茶葉的種類很多,有以摘采時間、產地、色
澤、味道、形式等多種分法。將幾種常見的分類
方法綜合起來,可將茶葉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
茶類兩大部分。基本茶類又可分為綠茶、紅茶、
青茶、黃茶、黑茶、白茶這六大類。
綠茶,天然成就的綠色調 / 118
紅茶,香氣撲鼻的紅色調 / 121
青茶,綠葉紅鑲邊的烏龍 / 123
黃茶,黃葉黃湯護脾胃 / 126
黑茶,濃醇風味的茶中黑馬 / 129
白茶,綠裝素裹的茶中珍品 / 132
再加工茶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135
第三篇 品茶藝,賞茶禮,茶之文化處處揚發
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
系列內容。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其過程
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
第七章 漫漫茶道,嘗不盡的新鮮
中國的四大茶道流派因飲茶人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貴族茶道生發于
“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貴;雅士茶道生發于“茶之韻”,旨在藝術欣賞;
禪宗茶道生發于“茶之德”,旨在參禪悟道;世俗茶道生發于“茶之味”,
旨在享樂人生。
茶圣陸羽,奠定茶道 / 141
貴族茶道,茶品示富貴 / 143
雅士茶道,茶韻重欣賞 / 146
禪宗茶道,茶德悟禪道 / 149
世俗茶道,茶味享人生 / 152
第八章 精彩茶藝,享
受一杯茶的藝術
茶藝和茶葉的品質、沖泡的技藝、茶具
的玩賞、品茗的環境以及人際關系都有千絲
萬縷的聯系。要想享受一杯優美的茶,就離
不開精彩紛呈的茶藝表演。我國的茶藝形式
包括三種:煎茶道、點茶道和泡茶道。現在
我國盛行的茶藝是泡茶的茶藝,無論是泡茶
的技巧步驟,還是茶藝分類,都會給人一種
美的享受。
茶的飲法演變,數千年歷久彌香 / 156
泡茶技巧,沖泡得當唇齒留香 / 160
茶藝步驟,舉手間盡顯茶之雅致 / 165
茶藝分類,領略茶之色香韻味 / 171
第九章 茶俗與茶禮,道不完的特色
茶俗是我國民間風俗中不可忽略的一種,它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的積淀,也是人們心態的折射。從產生到發展,它一直以茶事活動為中
心貫穿于人們的生活中,并且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演變,成為人們文化
生活的一部分。
品茗禮儀,優雅茶禮讓人修身養性 / 180
我國民間的多彩茶禮 / 186
“細茶粗吃,粗茶細吃“里的學問 / 188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 189
敬茶,滿懷一顆平常心 / 191
迥異的茶俗,讓民族特色妙趣橫生 / 193
不同的茶德,讓國家標志熠熠生輝 / 197
茶,婚禮上的必到之客 / 201
茶,祭祀擔重任的角色 / 204
第十章源遠茶文化,形神兼備的豐厚茶道底蘊
在我國,以茶為載體形成了精深而具有特色的茶文化,并且與各種藝
術相結合,使茶的精神文化更加豐富而富有內涵,成為我國傳統的重
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
茶詩,滲透在詩詞中的優美茶篇 / 207
茶歌,歌詠小調令人耳目一新 / 209
茶舞,采茶與茶燈歌舞的統一 / 211
茶與歷代茶書 / 213
茶與書法 / 215
茶與服飾 / 218
茶與篆刻 / 220
附錄一:常見茶分類一覽表 / 223
附錄二:世界名茶錄 / 225
附錄三:其他茶葉生產國 / 229
學習茶文化啟蒙,值得推薦。
從茶文化中體會深厚的人文底蘊。
內容豐富,發貨及時
內容豐富,發貨及時
書看上去很不錯,對于要了解茶文化的朋友可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