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之一,主要介紹中醫學自古及今的發展歷史,通過歷史陳述,理清中醫學的發展過程,展示中醫學的歷史成就,闡明中醫學術發展特點,揭示中醫學發展的歷史規律。通過中國醫學史教學,使學生了解中醫學的源流,理解中醫學的特色,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基本素質。同時,也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鞏固中醫專業思想,為學習其他課程奠定基礎。
張成博,男,1961年1月生,漢族,山東濟南人,教授。2000年畢業于山東中醫學院中醫文獻學專業,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臨床文獻研究和中醫藥文化研究。現任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校長。
程偉,男,1960年9月生。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醫學博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緒論 一、什么是醫學史 二、中醫學的發展歷程 三、中醫學的歷史成就 四、學習中國醫學史的目的、意義與方法 及時章 醫藥的起源(遠古-前21世紀) 及時節 考古發現與神話傳說 一、考古發現 二、神話傳說 第二節 衛生保健 一、居處 二、衣著 三、食物與用火 四、導引 五、婚配 第三節 醫藥知識 一、藥物 二、針灸 三、外治法 第四節 多種醫藥起源論 一、醫源于圣人 二、醫源于巫 三、醫源于動物本能 四、醫食同源 第二章 早期的醫藥衛生知識和實踐 夏-春秋(前21世紀-前476) 及時節 對疾病的認識和診治水平 一、對疾病的認識 二、對疾病的診治水平 第二節 藥物知識 一、藥物數量與種類 二、酒與湯液的意義 第三節 衛生保健與醫事制度- 一、衛生保健活動 二、醫事制度 第四節 醫學理論的萌芽 一、相關的哲學思想 二、病因學 三、預防思想 第三章 中醫學術體系的建立 戰國-三國(前475-265) 及時節 諸漢墓出土醫書 一、基本內容簡介 二、出土醫書分析 第二節 四大經典的內容與價值 一、《黃帝內經》 二、《黃帝八十一難經》 三、《神農本草經》 四、《傷寒雜病論》 第三節 理法方藥體系和辨證論治原則 一、理、法、方、藥體系的內容和特點 二、辨證論治原則的基本精神 第四章 醫學各科的充分發展 兩晉-五代(265-960) 及時節 古醫籍的整理與注釋 一、《黃帝內經》的整理與注釋 二、《傷寒雜病論》的整理與注釋 第二節 脈學與病源證候學的總結 一、脈學的總結與成就 二、病源證候學的探索與成就 第三節 綜合性醫著的編撰 一、《肘后救卒方》 二、《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三、《外臺秘要》 第四節 藥物學的發展 一、國家藥典及其他藥物學著作的出現 二、藥物種類的豐富 三、分類方法的進步 四、炮制規范的建立 五、煉丹術與制藥化學 第五節 臨證各科的發展與特點 一、針灸 二、外科 三、傷科 四、婦產科 五、兒科 六、按摩科 七、五官科 八、內科 第六節 醫學教育和醫政制度 一、醫學教育 二、醫政制度 第七節 中外醫藥交流 一、中朝醫藥交流 二、中日醫藥交流 三、中印醫藥交流 四、中越醫藥交流 五、中國與阿拉伯諸國的醫藥交流 第五章 臨床經驗的總結與理論升華 宋-元(960-1368) 及時節 醫政設施的進步 一、改進醫事管理 二、開設國家藥局 三、發展醫學教育 第二節 古醫籍的整理與方書成就 一、醫籍的整理與刊行 二、方書編著和發展 第三節 藥物學的發展 一、綜合性本草學成就 二、本草學的專題研究與發揮 第四節 醫學各科的成就 一、病因病機的發揮 二、診斷學的進展 三、解剖學與法醫學 四、針灸學 五、內科 六、外科 七、傷科 八、婦產科 九、兒科 第五節 學派爭鳴與各家學說 一、劉完素與火熱論 二、張元素與臟腑辨證論 三、張從正與攻邪論 四、李杲與脾胃論 五、朱震亨與滋陰論 六、王好古與陰證論 第六節 中外醫藥交流 一、中朝醫藥交流 二、中日醫藥交流 三、中國與東南亞諸國的醫藥交流 四、中國與阿拉伯地區的醫藥交流 第六章 中醫學的鼎盛與創新 明-清 鴉片戰爭前(1368-1840) 及時節 中醫學的成熟與昌盛 一、醫學著述、醫學雜志、學術團體 二、臨證各科的發展 三、方劑學的成熟與發展 四、醫事制度與衛生預防 第二節 醫學的創新趨勢 一、藥物學的發展與探索 二、傳染病研究的方向與成就 三、解剖生理學的探索 第三節 經典醫籍注釋 一、儒學對中醫經典研究的影響 二、《內經》的注釋及分類研究 三、《傷寒論》的研究 四、《神農本草經》輯復研究的高潮 第四節 中外醫藥交流 一、中國與朝鮮、日本的醫藥交流 二、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醫藥交流 三、中國與其他亞非國家的醫藥交流 第七章 中西醫學的交匯與沖突 鴉片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840-1949) 及時節 中醫學的發展 一、文獻研究與一般醫學著述 二、藥物學與方劑學成就 三、臨證各科成就 四、中醫學校、學會及雜志的創辦 第二節 西方醫學的傳入與發展 一、西方醫學的傳人 二、西醫學在中國的發展 第三節 中西醫匯通與中醫科學化思潮 一、中西醫匯通 二、中醫科學化思潮 第八章 中醫藥學的新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后) 及時節 中醫藥事業的方針、政策 第二節 中醫藥事業的繁榮 一、中醫藥醫療 二、中醫藥教育 三、中醫藥科研 四、中醫藥產業 五、新聞出版與學術團體 第三節 中西醫結合的興起與發展 第四節 中醫藥國外發展狀況 一、國外中醫藥學術團體 二、國外的中醫藥醫療 三、國外的中醫藥科研 四、國際中醫藥教育 第五節 中醫藥現代化的前景與展望 一、學術思想活躍,學術視野開闊 二、研究水平不斷升級 三、科技成果日益豐碩 附錄一 中國歷史年代簡表 附錄二 中國醫學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很好,快遞很棒
挺好,很滿意
買來屯著,得空學習學習,謝謝當當
我校老師編寫的,很棒,紙張質量很好。下次繼續購買。
突發奇想,學點中醫,買來看看。
正版,買得放心,用得安心,還便宜了些,物流還挺快的。
很好的一本書,值得好好學習!
老師推薦,很棒
書好,郵寄也迅速
不錯,硬是不錯!
這本課本是同學介紹的,要了解一下醫學史,里面的排版和紙張質量很好!
這是最新版,第10版中醫藥大學教材。中醫藥入門書,當然要學習博大精深的中醫藥,還要再看至少10000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