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細整理分析了滬劇各流派創始人的生平、唱腔特點和藝術風格,系統介紹了有關滬劇演唱基礎的聲樂常識和各種專業知識,并附有不同滬劇流派的經典唱段、滬劇小調、傳統開篇的音像資料,為廣大滬劇愛好者提供了正確的學唱途徑、練習方法及參考音響,是一本可供滬劇愛好者自學、鉆研并探索的好教材。
陸敬文,上海市人,1946年生。1962年考入藝華滬劇團,而后在學館學習王(盤聲)派唱腔藝術。曾在兒童滬劇《小雁齊飛》及《于無聲處》中擔任主演。1981年曾在上海音樂學院第二期戲曲學習班進修,同時在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周仲康先生的指導下學習作曲、配器、指揮、唱腔設計等戲曲音樂專業知識。1982年從新藝華滬劇團調入長寧滬劇團任樂隊鼓板。1995年至2000年被聘為新涇中學滬劇特色班唱腔教師。在音樂創作上曾為《碧落黃泉》《貴族夫人》《山野情侶》《陳甦萍演唱專場》《家》——"梅林重逢"等劇目擔任作曲助理、音樂整理、唱腔設計等多項工作。2000年被聘為國家二級演奏員。編著出版有《滬劇演唱藝術淺說》《學唱滬劇入門》,受到廣泛的關注和同行的贊譽。
序
前
上篇滬劇流派
及時章滬劇流派唱腔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章滬劇流派藝術簡析
一、粗獷樸實、爽朗響亮的施(春軒)派
二、剛勁有力、頓挫有致的剛(筱月珍)派
三、溫文爾雅、軟糯動聽的文(筱文濱)派
四、質樸挺秀、柔中見剛的凌(愛珍)派
五、蒼勁挺拔、醇厚壯美的解(洪元)派
六、隨意靈動、情濃婉轉的春(趙春芳)派
七、甜糯柔情、繪聲繪色的石(筱英)派
八、高亢激昂、剛直豪美的邵(濱孫)派
九、深情柔婉、纏綿沉穩的顧(月珍)派
十、英姿多彩、溫厚抒情的汪(秀英)派
十一、絢麗華美、端莊大方的丁(是娥)派
十二、瀟灑飄逸、自然流暢的王(盤聲)派
十三、樸實無華、深沉濃郁的楊(飛飛)派
十四、清澈亮麗、新穎動聽的袁(濱忠)派
十五、柔美甜潤、婉委情深的韓(玉敏)派
第三章滬劇百花園中的奇葩
一、滬劇早期的東鄉調遺風——記前輩著名老藝人王筱新
二、扮相雍容華貴演唱文靜素雅——記老一輩著名藝術家王雅琴
三、人稱金嗓子的"剛派"傳人——記老一輩著名藝術家小筱
月珍
四、一位實才難得的好演員——記老一輩著名藝術家筱愛琴
第四章"五朵金花"豐碩藝術成果賞析——記滬劇表演藝術家陳瑜、馬莉莉、陳甦萍、茅善玉、華雯
中篇演唱基
第五章學唱的基本條件
一、學好標準的上海話
二、良好的樂感
三、敏銳的聽覺
四、穩健的節奏
五、正確的聲音概念
第六章演唱發聲的心理活動
一、演唱發聲的心理感覺
二、"注意"在學習演唱中的意義
三、"創造想象"與"形象思維"在演唱藝術中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演唱語言的基礎理論
及時節上海話的語音常識
一、音節和音素
二、聲母、韻母與聲調
一)聲母
二)韻母
三)聲調
三、五音與四呼
……
第八章演唱的技能技巧
第九章運腔與行腔
第十章唱腔的板眼
第十一章長腔長板
第十二章"十要"歸納
下篇學唱曲目
第十三章循序漸進的學唱原則
第十四章小調類
第十五章長腔類
第十六章簡譜常用樂理知識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