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防空導彈體系作戰作用域角度,提出了一套新理論來描述防空導彈網絡化體系效能,建立了防空導彈體系信息域、認知 域與物理域的效能評估模型及其聚合的防空導彈體系抗擊效能評估模型,并通過仿真驗證了模型的有效性,對比分析了防空導彈網絡化體系較防空導彈平臺化體系的效能提高幅度。此外,還研究了防空導彈體系的保護效能、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等評估模型。本書可供相關院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從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論證、設計與研制的技術人員,以及從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使用的部隊官兵等參閱。
陳立新,安徽合肥人,1966年生,博士后,現為總裝備部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和《系統仿真學報》的編委。1987年7月畢業于解放軍炮兵學院作戰指揮專業。獲得學士學位。005年7月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獲得博士學位。
第1章 緒論
1.1 防空導彈網絡中心化體系
1.1.1 防空導彈體系發展歷程
1.1.2 防空導彈網絡中心化體系需求分析
1.2 防空導彈體系防空作戰分析
1.2.1 防空導彈體系結構
1.2.2 防空導彈體系防空作戰流程
1.2.3 防空導彈網絡化體系的作戰優勢與技術挑戰
1.3 防空導彈網絡化體系效能評估概述
1.3.1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定義
1.3.2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評估內容
1.3.3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評估方法
1.3.4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指標
1.3.5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指標度量
1.3.6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評估研究現狀
第2章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評估理論與模型框架
2.1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評估理論
2.1.1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評定準則
2.1.2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指標體系
2.1.3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評估建模思路
2.2 防空導彈體系抗擊效能評估
2.2.1 防空導彈體系防空作戰作用域
2.2.2 防空導彈體系作戰信息域效能評估模型
2.2.3 防空導彈體系作戰認知域效能評估模型
2.2.4 防空導彈體系作戰物理域效能評估模型
2.2.5 防空導彈體系抗擊效能評估模型
2.3 防空導彈體系保護效能評估
2.3.1 防空導彈體系保護效能評估模型l
2.3.2 防空導彈體系保護效能評估模型2
2.4 防空導彈體系適應能力評估
2.4.1 防空導彈體系適應能力評估概述
2.4.2 基于木桶理論評估防空導彈體系適應能力
2.4.3 基于TOWS方法評估防空導彈體系適應能力
2.5 防空導彈體系生存能力評估
2.5.1 防空導彈體系生存能力評估方法
2.5.2 防空導彈體系生存能力評估模型1
2.5.3 防空導彈體系生存能力評估模型2
2.6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多目標決策
2.6.1 效費比法挑選防空導彈體系
2.6.2 分層序列法挑選防空導彈體系
2.6.3 綜合評估法挑選防空導彈體系
第3章 防空導彈體系作戰信息域效能評估
3.1 探測器子域信息轉換質量分析
3.1.1 探測器子域完整性指標分析
3.1.2 探測器子域性指標分析
3.1.3 探測器子域時效性指標分析
3.2 融合子域信息轉換質量分析
3.2.1 信息處理與融合系統的功能與結構
3.2.2 融合子域完整性指標分析
3.2.3 融合子域性指標分析
3.2.4 融合子域時效性指標分析
……
第4章 防空導彈體系作戰認知域效能評估
第5章 防空導彈體系作戰物理域效能評估
第6章 防空導彈體系效能評估仿真驗證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1章 緒 論
防空導彈網絡中心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不僅是防空導彈體系適應反空襲作戰的需要,也是信息技術和新作戰理論的推動與牽引。目前防空導彈網絡中心化體系研究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借鑒國外發展的經驗和教訓,采用各種手段和方法設計防空導彈網絡中心化體系使其滿足未來防空作戰的需求,對其效能評估就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它不僅可以對初步設計的方案進行效能評估,而且可以提出方案設計的建議。
1.1 防空導彈網絡中心化體系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進攻與防御整體作戰能力不斷提高,戰爭越來越呈現體系對體系的對抗,尤其在高強度對抗的空襲與反空襲作戰中顯得更加如此。防空導彈網絡中心化體系是防空導彈適應體系對抗與信息作戰的必然選擇,防空導彈體系網絡中心作戰是防空作戰的發展趨勢。
1.1.1 防空導彈體系發展歷程
防空導彈體系是一種戰術級防空體系,它是以多個攔截兵器為核心,以充分發揮攔截兵器潛能為目的,由計算機與通信網將分布式指控網、攔截兵器網、信息獲取網連接在一起的復合網絡結構。防空導彈體系是隨著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
……
對實際仿真沒任何參考意義,寫文章可以參考。
泛泛地介紹。
不錯的書
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