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生存,人類運用自己的智慧,發明了件衣服、根繩子、座橋、只碗……房龍著的《發明的故事(全譯插圖典藏本)》是一部人類發明簡史,是一部人類奮斗簡史。人類是如何從簡單的發明到發明機械、建造房屋、制造飛機的呢?《發明的故事》對這些奇跡的產生做出科學而又生動的闡釋。
房龍(Van Loon.H.W.,1882—1944),杰出的美國通俗歷史作家,出生于荷蘭。他1931年開始寫書,直到1921年寫出《人類的故事》,一舉成名,飲譽世界。房龍一生著述頗豐,寫了30多部涉及歷史、文化、文明以及科學等方面的書籍,主要包括《房龍地理》《文明的開端》《太平洋的故事》《人類的藝術》《圣經的故事》《寬容》《美國的故事》《與偉人談心》以及此書《人類的故事》等。房龍的著作文筆優美、知識廣博、輕松風趣,真知灼見發人深省,貫穿著理性、寬容和進步的人文主義思想,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廣受讀者喜愛。房龍是出色的通俗作家,偉大的文化普及者,他的目標是向人類的無知和偏執挑戰。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識與真理,使他們成為盡人皆知的常識。
引子
PART 1 發明者:人
PART 2 從獸皮到摩天大樓
PART 3 征服自然的手
PART 4 從腳到飛行器
PART 5 各種各樣的嘴巴
PART 6 鼻子
PART 7 耳朵
PART 8 眼睛
,天氣晴朗,一小片塵埃(大約61063噸重,在同類天體中微不足道)離開太陽母親的懷抱,開始自立門戶。 這件事并沒有在宇宙中掀起什么波瀾,因為這個星球實在是渺小得可憐,那些住在宇宙中"貴族社區"的老資格星球根本沒有注意到它,除非它上面的居民有先進的望遠鏡,比我們現在使用的天文望遠鏡先進,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不要太深究這些不體面的往事了,因為我們就是這個星球上的囚徒。不論我們是否愿意,這個小星球就是我們的家,而且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 或許,我們未來會踏入太空,或者偶爾去拜訪一下其他的星球。但是那些星球是否適合人類居住,還很難說。因為,要么是它們的環境太惡劣,比如太陽系的大多數恒星都是如此,要么那里早已出現了自己的生命形式,也就是外星人。如果有外星人,它們也許比地球人要古老得多,也許它們在一兩百萬年前就出現了,在這種地方,人類顯然是難以立足的。 長久以來,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人類為什么會喜歡偵探小說? 答案無非兩種,一是"那些謎團吸引著我",二是"根據蛛絲馬跡,順藤摸瓜,終抓住罪犯"。 在我看來,偵探小說吸引人的也就是這兩點了。那么,為什么大多數人不喜歡研究地質學呢?我們的這個星球充滿了引人入勝的秘密,我們只破解了其中幾個秘密,大多數秘密還有待探索。探索這些秘密就像看偵探小說一樣,因為每一個秘密都是沒有線索的。 古人都知道這一點,他們努力從巖石和平原中發掘人類起源的秘密,探索早期歷史的諸多事情。然而,到了中世紀,人們雖然作戰勇敢,但是思想卻故步自封,不敢提出問題,甘于做個古老教條的奴隸,他們認為,如果對這個星球感到好奇,就是褻瀆神靈。 如今,中世紀已經被掃入歷史的博物館,再過一兩萬年,我們生存的這塊地面上將沒有秘密可言,一如阿司匹林藥片和南瓜餅沒有秘密一樣。 提到幾萬年甚至是幾十萬年的歷史,我們似乎有點太隨意了,但是我們無法不如此。因為通過考古,我們已經把所謂的"歷史"時期延長了4倍有余(公認的"歷史"定義是,對過去事件連續清晰的記錄)。我們所認識的大多數事物,都有十分悠久的歷史,這個事實足以教育我們的靈魂,讓我們永遠保持耐心和謙卑。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祖先用了50萬年的時間,才學會了直立行走,而他們同時代的生物,只不過是沒有及時解決一些重要問題罷了,所以,對于其他生物,我們應該抱有寬容之心,而自身也要有清醒的認識。我們不過是個暴發戶而已。在大多數生物來到地球很久之后,我們的祖先才出現,我們自以為是這個世界的主人,其實我們不過在前天才踏上這片土地。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