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與認知文叢:認知的自然起源與演化》是一本在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研究認知、智能和意識的本質及其自然起源與演化的專著。它把認知的自然起源追溯至一般物質系統所具有的內稟感受性,以馬克思物質起源理論為指導,對認知自然起源的四個層次、八個階段作了深入分析研究。認為生物的后天情感行為起源于后二級認知階段,各種有目的行為起源于前三級認知階段,而以語詞和形象思維為特征的抽象思維起源于四級認知階段。《心靈與認知文叢:認知的自然起源與演化》研究為心靈哲學和認知科學研究開辟了一條新途徑,也為堅持和豐富馬克思主義意識論提供了新的理論素材。
陳劍濤,1961年12月生,湖北老河口人,哲學博士,現為黃岡師范學院政法學院副教授,華中師范大學心靈與認知研究中心成員,主要從事心靈哲學、認知科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心靈與認知文叢>總序
前
及時章 為意識研究開辟一條新途徑
及時節 未解的世界之謎
第二節 尋找一個意識研究的合適突破口
第三節 調整研究思路——追溯人類精神的史前時代
第二章 當代認知研究的現狀、困境與可能出路
及時節 當代西方心靈哲學研究現狀簡介
一 語言分析的心靈哲學
二 科學主義的心靈哲學
三 前科學主義的心靈哲學
第二節 當代認知科學研究現狀簡介
一 認知科學及其兩大研究綱領
二 認知科學中的“認知”與“智能”概念的含義
第三節 當代認知研究面臨的主要困難與可能出路
一 心靈哲學研究中面臨的主要困難
二 認知科學研究中面臨的主要困難
三 歷史的啟示與可能的出路
第三章 基本研究思路與必要理論準備
及時節 確立新的研究思路
一 吸取當代西方心靈哲學和認知科學研究的經驗教訓
二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為指導
三 將對“人類精神的史前時代”的研究追溯到一個合適的層次上去
第二節 做好必要的理論準備
一 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二 能量低原理
三 一般系統發展的一般度量與方向判定
第四章 一級認知的自然起源與發生機制
及時節 原子層次上物質化學反應的選擇性與一級認知的發生機制
一 原子化學反應行為的選擇性
二 決定原子化學反應的量子力學理論
三 原子層次上物質系統一級認知的發生機制
第二節 分子層次上物質化學反應的選擇性與一級認知的
發生機制
第三節單細胞生物的環境適應行為與一級認知的發生機制
一 細胞的分類及其基本特點
二 細胞系統內相互作用的實現方式
三 細胞系統存在的穩定性及其機制
四 單細胞生物的一級認知能力及發生機制
第四節 一級認知的本質、分類及其缺陷
一 一級認知的本質
二 一級認知的分類
三 一級認知的缺陷
第五章 二級認知的發生及其意義
及時節 二級認知發生的生理條件
一 對遠端事物或作用的屬性進行感受和分辨的感覺器官的出現
二 能建立起復雜內部聯系的“認知器官”的出現
第二節 二級認知發生的具體機制
一 二級認知的定義及其本質
二 二級認知發生的“l x”機制
第三節 二級認知的分類、特點及意義
一 二級認知的分類
二 二級認知的特點
三 二級認知發生的意義
第四節 二級認知發生機制的神經科學證據
一 學習和記憶的分類
二 海兔程序性學習的發生機制
第六章 三級認知的發生及其意義
及時節 三級認知發生的基本條件和機制
一 三級認知的定義
二 三級認知發生的生理條件
第二節 三級認知的發生機制
第三節 三級認知的分類及其特點
一 三級認知的分類
二 三級認知的特點
第四節 三級認知發生的意義
一 三級認知發生的生物學意義——行為目的性的自然起源
二 三級認知發生的認知科學和哲學意義——自我意識的自然起源
第七章 四級認知的發生及其意義
及時節 四級認知發生的基本機制
一 四級認知的定義
二 四級認知發生的機制
第二節 四級認知發生的生理條件
第三節 四級認知的分類、特點及其意義
一 四級認知的分類及其特點
二 四級認知發生的意義
第四節 一般行為的分類
第八章 理論應用前景簡介
及時節 為認知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框架
一 認知與智能、意識等主要心理活動的階梯性起源及相互依存關系
二 對認知、智能和意識的自然起源與演化關系簡表的幾點補充說明
第二節 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意識論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
第三節 為心靈哲學和認知科學研究中的一些困難問題提供了新答案
一 意識的自然起源與本質問題
二 心靈的本體論地位與心身關系問題
三 智能的本質與智能的判斷標準問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