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突出了理論性與實用性的結合。理論方面努力做到知識先進,體系完善。為了培養學生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書強化了應用性,并將此作為教學重點。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設置了針對性的干預方法;第十七章吸收了行為康復中的研究成果"康復過程中醫療體操的應用"。康復醫療體操實用性強、效果好,具有獨創性。 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文獻,廣泛吸收本領域的新知識、新成果。為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本書以人的心理、行為的動力為切入點,展開對認識、情緒情感、意志行為等心理現象的介紹,以便于理解人的心理行為的發生、發展,進而介紹個性及個體間的相互作用。 本書適用于醫學及相關專業、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健康心理學教學,以及大學生健康心理教育,也是從事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工作者的必讀書。 對于廣大重視心身健康的民眾,也是一本有益、實用的讀物。
本書編寫旨在為醫學及其相關專業、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為大學生健康心理教育,提供一本理論系統、實用性強的教材。 本書由上下兩篇組成。上篇是心理學基礎知識,介紹心理現象及其基本規律,為理解心理對健康的影響奠定基礎。下篇是心理與健康,各章內容按照健康一亞健康~疾病,即不同健康狀態的線索展開。第十章介紹了心理社會因素對健康狀態的影響,第十一~十四章介紹了心理因素對亞健康狀態的影響,第十五~十七章介紹了心理對疾病狀態的影響。全部內容由一般知識向專業知識延伸,符合學生認知結構的發展規律。
前言 上篇 心理學概論 及時章 緒論 及時節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第二節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人的行為動力 及時節 需要與動機 第二節 興趣與價值觀 第三章 認識過程 及時節 感知覺 第二節 記憶 第三節 思維和想象 第四節 注意 第四章 情緒和情感 及時節 情緒和情感概述 第二節 情緒與機體活動變化 第五章 意志 及時節 意志概述 第二節 意志過程與意志品質 第六章 人格 及時節 能力 第二節 氣質 第三節 性格 第七章 人際交往心理 及時節 人際溝通與人際關系 第二節 人際認知與人際互動 下篇 心理與健康 第八章 緒論 及時節 健康心理學的概念 第二節 健康心理學的發展和展望 第三節 健康心理學和醫學模式 第四節 健康心理學相關學科 第五節 健康心理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第九章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及時節 健康與行為 第二節 健康教育 第三節 健康促進 第十章 應激與健康 及時節 應激的概念 第二節 應激源和應激反應中介 第三節 應激反應和疾病 第四節 應激干預策略 第十一章 心理、行為與飲食健康 及時節 概述 第二節 飲食行為與疾病 第三節 肥胖癥與心理行為 第四節 飲食障礙與心理行為 第十二章 心理與睡眠健康 及時節 睡眠概述 第二節 睡眠剝奪與心理 第三節 睡眠障礙與心理 第四節 老年期睡眠障礙 第十三章 行為與健康 及時節 吸煙與健康 第二節 酗酒與健康 第三節 成癮與健康 第十四章 不同群體的心理健康 及時節 不同年齡階段群體的心理健康 第二節 不同社會群體的心理健康 第十五章 病感行為與健康 及時節 病感行為與患者角色 第二節 患者的心理健康 第三節 求醫行為和遵醫行為 第十六章 心身疾病中的健康心理問題 及時節 心身疾病概述 第二節 心腦血管病中的心理問題 第三節 內分泌疾病中的心理問題 第四節 消化系統疾病中的心理問題 第五節 呼吸系統疾病中的心理問題 第六節 癌癥中的心理問題 第十七章 康復過程中的心理與行為 及時節 康復過程中常見的心理問題 第二節 康復過程中患者的行為問題 第三節 康復過程中醫療體操的應用 第十八章 心理健康測評 及時節 心理健康測評概述 第二節 總體心理健康測評 第三節 社會應激測評 第四節 社會支持測評 第十九章 心理干預與健康 及時節 精神動力療法 第二節 認知療法 第三節 行為療法 第四節 以人為中心療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