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英國利物浦大學心理健康教授David Pjlgrim對心理健康相關主題的一次系統梳理。全書共分三部分內容:及時部分主要介紹了在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問題方面存在爭議的內容,不但詳細地講述了相關主題的傳統精神病學觀點,而且列出了對這些觀點的批評。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心理健康服務的相關內容,較清晰地描述了心理健康服務有哪些類型,其組織形式如何,以及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的關注點是什么等等。第三部分將心理健康的多個爭議性主題放置于社會背景中進行討論,介紹了一系列與心理健康與社會相關的主題。
本書對心理健康專業的學習者、精神病學工作者以及臨床心理學專業人士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David Pilqrim是英國東蘭開夏的基本護理機構培訓部主任,也是利物浦大學的心理健康教授。他是《臨床心理學簡介》(SAGE,2004)一書的合作作者。
致謝
作者序
及時部分 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問題(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精神疾病診斷(Psychiatric Diagnosis
精神疾病流行病學(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功能性和器質性心理疾病(Functional and Organic Mental Illness
癲狂(Madness
悲傷(Sadness
恐懼(Fear
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
物質濫用(Substance Misuse
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
原因和構想(Causes and Constructs
生理健康(Physical Health
快樂(Pleasure
創造性(Creativity
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非專業觀點(Lay Views of Mental Heahh and Illness、
第二部分 心理健康服務(Mental Health Services
基礎護理(Primary Care
急性心理健康服務(Acute Mental Heahh Services
司法心理健康服務(Forensic Mental Health Services
服務使用者的參與(Service.user Involvement
親屬護理者(Carers
心理健康專業人員(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生物學干預(Biological Interventions
心理干預(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心理健康的財務方面(Financial Aspects of Mental Healthl
心理健康服務的質量(Mental Health Service Quality
第三部分 心理健康與社會(Mental Health and Society
心理健康政策(Mental Health Policy
心理健康促進(Mental Health Promotion
隔離(Segregation
強制(Coercion
心理疾病迷信(The"Myth of Mental Illness"
優生學(Eugenics
護理的變質(Corruption of Care
治療失當(Malpractice
能力與罪責(Capacity and Culpability
反傳統精神病學(Anti—Psychiatry
標簽理論(Labelling Theory
污名(Stigma
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
有心理健康問題者帶來的及遭受的危險(Risks to and from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大眾媒體(The Mass Media
自殺(Suicide
心理健康服務使用者運動(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 Users`Movenlent
跨文化精神病學(Cross—cultural Psychiatry
社會階層(Social Class
種族(Race
社會性別(Gender
年齡與心理健康(Age and Mental Health
制藥業(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戰爭(Warfare
好
整理一下概念。
這個商品不錯~
不錯,好評!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國開展不過35年,但是對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概念,卻是眾說紛紜,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理情混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