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領導力大師約翰 C.馬克斯維爾博士提出,領導力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它是一種可以學習掌握,并能逐步提升的思維模式。一旦了解其中的秘訣,就能很快擁有領導力。
全球領導力大師馬克斯維爾大全集》共有6冊,包括《領導力21法則:追隨這些法則,人們就會追隨你》領導力21法則:如何培養領袖氣質》《中層領導力:西點軍校和哈佛大學共同講授的領導力教程》《中層領導力:自我修行篇》《中層領導力:團隊建設篇》以及《共贏:成功的秘訣就是忘掉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幫助伙伴成功》。
領導力研究大師,約翰`馬克斯維爾博士40余年領導力研究合集,解開領導力的秘訣!
《福布斯》《紐約時報》《商業周刊》《華爾街日報》、美國Amazon的經典暢銷書。
無論是培養企業家的哈佛大學,還是培養將軍的西點軍校均聘請馬克斯維爾博士開設領導力課程!
提升領導力,你會擁有想擁有的工作,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推薦您購買讀客其他暢銷書:
領導力21法則》追隨這些法則,人們就會追隨你!
領導力21法則(氣質提升篇)》培養領導氣質,讓你擁有他人樂于追隨的人格魅力!
參與感》小米終于開口!
史玉柱自述:我的營銷心得》史玉柱迄今為止公開著作!
富甲美國:沃爾瑪創始人山姆 沃爾頓自傳》一本被劉強東、雷軍、貝佐斯翻爛了的書!
零售哲學系列:7-11便利店創始人自述》零售、快消從業者必讀!
約翰 馬克斯維爾博士,領導力問題解決專家,經典著作《領導力21法則》作者,所著圖書銷量逾2500萬冊,Guru of World Leadership(領導力導師)排名榜首。
在過去20年間,126個國家的政要和數千萬企業家參加過馬克斯維爾博士的培訓,涵蓋西點軍校、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微軟、蘋果、三星、可口可樂、波音、通用電氣、惠普、福特、AT&T、陶氏化學和康寧玻璃等500強企業,以及如NCAA(美國大學生體育協會)、NBA、NFL(美國橄欖球聯盟)等體育機構,就連比爾 蓋茨、巴菲特和喬布斯都曾專門向他請教領導力問題。
領導力21法則:追隨這些法則,人們就會追隨你》
領導力21法則:如何培養領袖氣質》
中層領導力:西點軍校和哈佛大學共同講授的領導力教程》
中層領導力:自我修行篇》
中層領導力:團隊建設篇》
共贏:成功的秘訣就是忘掉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幫助伙伴成功》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領導力21法則》
引
每一本書都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一次對話。有些人讀書是為了獲得些許的鼓舞,有些人會試圖掌握書中的所有信息,就好像在參加一個信息量巨大的研討會似的,還有一些人會試圖從書中找到一名虛擬的導師,然后每天、每周或者每個月來跟導師會面請教。
我之所以喜歡寫書,是因為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與很多人“對話”,有些人我一輩子都不可能有機會與他們見上一面。也正是這樣的原因,使我在1977年時,決定成為一名寫作者。很多人給了我寫作的動力,我想為這些人帶去更多的價值。這種激情直到今天依然在我的心中熊熊燃燒。有時候,我走在路上,會被一名陌生人攔住,然后他告訴我說:“謝謝你,你的書真的對我幫助很大!”我就會覺得這就是我所期望的較大的回報。這是我寫作的原因所在,而且我會一直堅持寫下去!
盡管我知道自己的書幫助了很多人,而且也為此深感欣慰,但作為一名作者,我也有自己的困惑。一本書一旦出版,也就在時間的長河里停滯不前了。如果我們彼此相識,而且有機會每周或每個月聊一次領導力這個話題,我覺得我們每次見面的時候,我都能有新的東西分享給你。作為一個個體,我自己也在不斷進步。我會讀很多的書,會分析我自己的錯誤。我會跟的領導者交談并跟他們學習。如果我們相識,每當我們坐在一起聊天時,我一定會說:“你可能不相信,但我最近又學到了不少東西。”
作為一名經常外出演講的人,我會在各種會議上把我在書中寫下的法則教授給觀眾,而且我會不斷更新自己的演講材料。我會講新的故事,我會讓自己的觀點變得更加精煉。當我站在聽眾面前的時候,我的腦海中經常會蹦出新的想法。可是,當我再去讀此前寫過的圖書時,我一方面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另一方面,我又變得非常苦惱,因為圖書本身并沒有隨著我的改變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當我的出版商托馬斯?尼爾森問我是否愿意把原來的《領導力21法則》修訂一下出一個10周年紀念版時,我的心里簡直樂開了花。我當時之所以寫這么一本書,是想回答一個問題:“如果讓你把過去的那么多年里對領導力的研究歸結為一個清單,它會是什么樣子?”我把領導力的要素寫在了一張紙上,而且盡量做到簡潔明了。圖書出版后迅速登上了各大暢銷書排行榜,我也意識到這本書或許可以幫助很多人成為更的領導者。
成長=改變
現在,很多年過去了,對于書中的一些內容我已經不再那么滿意了,我知道自己可以對某些觀點予以完善。有些故事已經過時了,我想用新的故事把它們換掉。此外我也積累了更多的素材,這些素材可以更好地詮釋某些法則。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去了十多個國家講授領導力法則,我聽到了成千上萬個有關這些法則的問題。與最初寫作這本書時相比,我的很多思考也變得更加深入了。這個十周年紀念版剛好給了我一個良機,讓我得以對最初的版本進行必要的修訂和完善。
到目前為止,我對原書想做的較大改動主要是圍繞其中的兩條法則。“啊?”你也許會問,“你怎么能把自己無可辯駁的法則給改了?”
首先,當講授這些法則時,我很快認識到,其中兩條法則其實已經包含在其他法則之中了。實際上,哈頓法則(真正的領袖一開口,人們就洗耳恭聽)只是影響力法則的一方面(衡量領導力的真正尺度是影響力)。當人們圍坐在一張桌子旁,認真聽一位領導者侃侃而談,這就說明講話者很有影響力。因為哈頓法則的觀點已經包含在影響力法則之中了,我就將這兩章的內容合為一章。同樣,我發現增殖法則(名師出高徒,只有領袖才能帶出領袖)在倍增法則(培養追隨者,得到累加的效果;培養領導者,得到倍增的效果)中已經有所體現。因此,我把這兩條法則也合在一起了。
其次,我逐漸意識到自己當初在總結領導力法則的時候漏掉了兩點內容。在我提出的領導力范疇中,我覺得一些事情是理所當然的。我認為領導者的地位首先是服務他人的一種形式,因此我從未想到要把這一點歸結為法則然后再去教給大家。我忽略的第二點就是領導者的榜樣作用及其對團隊文化的深刻影響。因此,我將這兩條新的法則納入了這本《領導力21法則》十周年紀念版中。這兩條新法則分別是:
增值法則:領導者通過服務他人增加價值
鏡像法則:看到別人怎么做,大家也會效仿
真不知道我此前怎么會與這兩個法則失之交臂,還好你不會錯過它們了。我確信,增加這兩條法則無論對于這本書,還是對于你領導力的提高都將大有益處。因為,服務他人和以身作則是成為領導者的兩大要素。我真希望每過十年就把自己的所有著作修訂一次,加上自己錯過的東西!
經驗總結
在過去10年講授21條法則的過程中,我還得到了另外兩條經驗。
1.要培養領導力,你需要樣樣做好
出于直覺,成功人士總是認為專注于獲得成功非常重要。然而領導力是錯綜復雜的。有一次,我在研討會上講授領導力21法則,茶歇時,一個大學生走過來對我說:“我明白你講的是21條領導力法則,但是我想知道,最關鍵的是什么?”他非常認真地舉起食指,問我,“也就是說,關于領導力,我需要知道的最關鍵的一點是什么呢?”
我學著他認真的樣子,舉起我的食指,回答道:“你需要知道,關于領導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于領導力,你所需要知道的不僅僅是一點!”要成為的領導者,我們必須把21件事情都做好。
2.沒有人能做到21條法則
事實上,我們之中沒有一個人能做到所有的法則。比如說,其中的5條法則我都只能達到平均或平均以下水平——而我卻寫了這本書!那么,領導者應該怎么辦呢?忽略這些法則嗎?不是,領導者需要組建一個領導團隊。
我建議你測試一下自己對每條法則的掌握情況。一旦知道了自己在哪些法則上處于平均或平均以下水平,就去尋找幾位在那些方面比你強的隊友。他們會彌補你的不足,反之也是如此,整個團隊都將因此從中受益。這樣,你就可以組建一支全明星領導團隊。記住,沒有人能夠比所有人都聰明。
有些東西永恒不變
雖然我對某些法則做了一些改動,并且更新了教學方式,但在過去10年里,有些事情是保持不變的。無論你去哪里,也無論你做什么工作,領導力就是領導力,它的存在不容懷疑。時代在變,科技在不斷進步,各地文化也千差萬別。但是,不論你是古希臘的公民、《舊約》里的希伯來人、現在世界的戰士、國際社會的領導人、鄉村教堂的牧師,還是今日從事全球貿易的企業人士,你都會發現:真正的領導力原則是恒久不變的,它們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
當你開始閱讀本書章節時,我希望你能將以下幾點謹記于心。
1.這些法則是可以學會的:其中有些法則要好懂些,也更容易付諸實踐,但這21條法則中的每一條都是可以學會的。
2.這些法則是相互獨立的:各條法則之間相輔相成,但并不是互為前提,你在學某條法則之前不必“一定”學會另一條法則。
3.這些法則都會奏效:應用這些法則,人們就會聽從你的領導;違背或者忽視這些法則,你就無法有效地帶領他人。
4.這些法則是領導力的根基:一旦學會了這些法則,就必須將它們付諸實踐,應用到你的實際生活中去。不論你現在是一個剛開始發掘領導力魅力的追隨者,還是一個自然而然就已經擁有大批追隨者的天然領導者,你都可以成為更的領導者。當你讀這本書時,你或許會發現自己已經成功掌握了其中一些法則,而另一些法則可能會揭示出你自己以前都沒有意識到的不足之處。你可以把這些反思看作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這個版本中,我在每章的后面設計了練習題,以幫助你把這些法則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不論你現在的領導力處于什么水平,記住:掌握的領導力法則越多,你就越會成為成功的領導者。每條法則都像一個工具,隨時可以為你所用,幫助你實現夢想,同時讓其他人也從中受益。只要掌握其中一項,你就能成為更好的領導者。把所有法則都學會,人們將欣然追隨你。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打開這個工具箱吧。
1.蓋子法則
領導力決定一個人的辦事效力
在有關領導力的會議上,我往往會用蓋子法則作為自己的開場白,我之所以向大家詮釋這一法則,是因為它有助于人們理解領導力的價值。一旦掌握了這一法則,你就會看到,領導力對生活各個層面的影響是多么不可思議。
我們可以這么解釋蓋子法則:鍋里的水總是漫不過蓋子,領導力就像一個蓋子,它決定了一個人的辦事效力。一個人的領導力越低,限制其潛力發揮的蓋子所處的位置也就越低,也就是說他的潛力更低;相反,一個人的領導力越高,蓋子所處的位置也就越高,他所能發揮的潛力也就越大。舉例來說,如果你的領導力分值是8,那么你的辦事效力永遠也不可能大于7。如果你的領導力分值僅為4,那么你的辦事效力頂多為3。不管怎樣,你的領導力往往決定了你的辦事效力以及你所在組織的潛在影響力。
接下來,我想用一個故事來說明蓋子法則。1930年,年輕的兄弟倆——迪克和莫里斯,從新罕布什爾州來到了加州,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實現自己的“美國夢”。兩人都剛從高中畢業,自覺在老家打拼沒什么發展前途,于是直奔好萊塢,并最終在一家電影工作室找到了工作。
沒過多久,富有創業精神且對娛樂行業充滿興趣的兄弟倆就離開了那家工作室,自己在好萊塢東北邊大約五英里的格倫代爾鎮開了一家劇院。盡管兄弟倆非常努力,可劇院始終都無法盈利。在經營劇院的四年里,他們有時竟然付不起每月100美元的房租。
新的機遇
兄弟倆迫切想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所以一直都在尋覓更好的商業機會。1937年,他們終于發現了新的機遇。他們在格倫代爾東邊的帕薩迪納市開了一家小小的免下車餐館。當時,以車代步在南加州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了,隨著人們對汽車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當地的文化和商業設施也出現了一些相應的變化。
免下車餐館是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涌現出來的,而且很快就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在這樣的餐館里,顧客不會到室內用餐,而是把車開到餐館周圍的停車場,直接向走到車邊的服務員點餐。服務員隨后會把準備好的食物放在托盤里送給顧客,托盤里瓷碟、玻璃杯和各種金屬餐具一應俱全,顧客坐在車里就能夠享用到美味佳肴。在一個節奏越來越快、流動性越來越強的社會里,這顯然是一個符合時代潮流的好創意。
迪克和莫里斯的小餐館生意做得紅紅火火,1940年,他們決定把餐館搬到洛杉磯東部50英里處的圣貝納迪諾,一個工薪階層聚集的新興城市。他們擴大了店面,豐富了菜單,除了熱狗、炸薯條和奶昔外,顧客還能享用到烤牛肉和豬肉三明治、漢堡包以及其他菜品。他們的生意飛速發展,年營業額高達20萬美元,兄弟倆發現每年竟然能夠賺到5萬美元的純利潤,這在當時可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兄弟倆也因此躋身當地的財富新貴行列。
到了1948年,敏銳的直覺告訴他們,時代變了,于是他們開始對自己的餐館生意進行調整。他們取消了送餐到車的服務,改成只為走進餐館的顧客提供服務。他們幾乎對餐館的一切都做了簡化。減少菜品,專門賣漢堡包;取消瓷碟、玻璃杯和金屬餐具,改用紙盤、紙杯和塑料餐具。通過削減成本降低菜品價格,讓顧客得到實惠。此外,他們還發明了一個新系統,他們稱之為“快速服務系統”。廚房好像變成了一條流水線,流水線的每一名員工都在高速運轉,兄弟倆的目標是把完成每一個訂單的時間控制在30秒以內。他們做到了。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餐館的年收入達到了35萬美元,迪克和莫里斯每年已能獲得大約10萬美元的純利潤。
那么,這兄弟倆到底是何許人也?假如時光倒流,你只需驅車到圣貝納迪諾市第14大街和E街的拐角處,就能夠看到他們的那家小餐館。在那幢矮小的八角形建筑的前面,懸掛著一個霓虹燈招牌,上面寫著:麥當勞漢堡包。你肯定會認為,這就是迪克?麥當勞和莫里斯?麥當勞的故事,兄弟倆當時發了大財,再接下去的故事就盡人皆知了。果真如此嗎?很遺憾,你想錯了。事實上麥當勞兄弟倆在事業上并未能取得更大的進展,原因很簡單,兄弟倆的領導力比較低,這種領導力水平就像是一個蓋子,蓋住了他們獲得更大成功的機會。
故事背后的故事
沒錯,麥當勞兄弟倆的確實現了財務自由,他們的漢堡包店是全美國最賺錢的餐館之一,他們甚至覺得如何花錢都成了一件令人頭疼的事兒。他們在顧客服務和廚房組織方面具有天賦,這種天賦催生出一套餐飲服務行業的全新系統。事實上,兄弟倆的這種天分在業內已是聞名遐邇,很多人開始慕名給他們寫信,也有人從全國各地趕來拜訪,想要學習他們經營餐館的方法。有那么一段時間,他們每月接聽的電話和收到的信件加起來竟然多達300個。
這促使兄弟倆產生了推廣麥當勞經營理念的想法。其實,特許經營餐館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幾十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了這種理念。對于麥當勞兄弟倆來說,這意味著不必自己去開新的餐館就能坐收漁翁之利。1952年,他們開始付諸行動,但結果卻以慘敗告終。原因很簡單,他們并不具備讓一家更大的企業有效運營所需的領導能力。迪克和莫里斯在經營單體餐館方面很有一套,他們懂得如何經營,如何讓自己的系統高效運轉,如何降低成本,以及如何獲得更大的利潤。他們是卓有成效的經理人,但卻不是領導者。他們的思維模式就像一個蓋子,限制了他們去成就更大的事業和成為更的企業家。迪克和莫里斯已經站在了成功的巔峰,但同時也一頭撞上了自己事業的天花板,在“蓋子法則”的約束下,他們再也無法取得新的突破。
兄弟倆與領導者成為合作伙伴
1954年,麥當勞兄弟倆開始與一個名叫雷?克拉克的人合作。克拉克是個領導人才,此前一直在經營自己創辦的一家銷售奶昔攪拌機的小公司。他此前就知道麥當勞,因為這家餐館是他的顧客之一。親自造訪過這家餐館后,克拉克馬上就看到了它所蘊含的巨大潛力。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浮現出數百家這樣的餐館在全國遍地開花的美好前景。克拉克很快就跟迪克和莫里斯簽訂了一份協議,1955年,他成立了麥當勞系統公司(后來改名為麥當勞公司)。
克拉克迅速買下了一家麥當勞特許加盟店的經營權,并打算以此為范本和原型復制出更多的特許加盟店。隨后他開始組建團隊,建立組織,雄心勃勃地想要把麥當勞打造成全國性的連鎖餐館。他盡一切可能去招募最的人才,隨著團隊規模的擴大和能力的提升,這些人又開始去招募更多具備領導才能的新人。
在最初的幾年里,克拉克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盡管已經50多歲了,但他還像30年前創業時那樣長時間工作。他甚至變賣了很多的家當,放棄了自己在鄉村俱樂部的會員資格,后來他曾回憶說憑那張會員卡他能多打十桿高爾夫球呢。在為麥當勞工作的頭八年里,他沒有拿過任何薪水。不僅如此,為了支付團隊里幾個核心領導者的薪水,他還以個人的名義向銀行貸款,甚至拿自己的人壽保險作抵押。他的犧牲精神和領導才能最終獲得了回報,1961年,克拉克以270萬美元的代價從迪克和莫里斯手中買下了麥當勞的全部所有權,隨后不斷推動公司向前發展,并最終把麥當勞變成了一家不僅遍布全美而且遍布全球的大型企業。很顯然,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領導力方面,克拉克的“蓋子”所處的位置都要比麥當勞兄弟高出許多。
迪克和莫里斯曾試圖以特許加盟的方式推廣他們的餐飲服務系統,但他們花費了數年的時間才找到50個買家,最終真正開業的餐館只有10家。即便是在那樣的規模下,他們有限的領導力和視野也成了企業發展的絆腳石。舉例來說,他們的及時家特許加盟店位于鳳凰城,當時的店主尼爾?福克斯告訴兄弟倆說想把自己的餐廳也叫作麥當勞,迪克的及時反應竟然是:“有這個必要嗎?麥當勞在鳳凰城毫無名氣啊。”
相反,雷?克拉克生命中的領導力蓋子非常之高。僅在1955年到1959年期間,克拉克就成功開設了100家餐館。又過了四年后,全美已經出現了500家麥當勞。如今,麥當勞公司在全球119個國家開設的餐館已經超過31000家。領導力——更地說,是缺乏領導力——就像蓋子一樣限制了麥當勞兄弟倆的辦事效力。
缺乏領導力獲得的成功
我相信,幾乎每個人都可能獲得成功。但我也相信,缺乏領導力的個人成功所產生的效力一定是非常有限的。跟的領導者相比,一個缺乏領導力的人產生的影響力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你想要爬得更高,你就必須提升自己的領導力。如果你想對外界施加更大的影響,你就必須具備更大的影響力。你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就,直接取決于你領導他人的能力。
我可以用一幅圖來說明我想要表達的意思。假設我們把成功分為10個級別,而你目前處于8級,這已經相當不錯了,我覺得麥當勞兄弟倆就在這個級別上。我們再假設你的領導力非常有限,你根本就不在乎這個,而且也不想費勁兒把自己培養成一個領導者。你的領導力水平只能算是1級。
要想提升自己的辦事效力,你有兩種選擇。你可以非常努力地工作,盡你所能提升自己的成功級別——努力達到10級。你的確有可能達到這個級別,但回報遞減法則告訴我們:要完成這兩個級別的跨越,你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種代價甚至遠遠大于你從1級到8級的整個過程中所付出代價的總和。換句話說,為了提升這20%的辦事效力,你可真得拼了命才行。
但是,你還有一個選擇。你可以努力提高自己的領導力水平。我們假設你原來的領導力水平是4級——略低于平均水平。借助“上帝賦予你的某種天分”,你已經把自己的辦事效力提高了300%。現在,我們再做一個假設,假設你真的掌握了領導藝術,挖掘出了自己的較大潛力,從而把自己的領導力水平提升到了7級。
通過提高領導力,你根本不需要努力去追求成功,就可以讓自己的辦事效力跟最初相比有600%的提升。領導力的乘數效應由此可見一斑。在各種各樣的商業組織和非營利機構中,我一次又一次見證過領導力產生的巨大影響。這也是我在過去的30年里一直致力于講授領導力的原因所在。
要想改變一個組織的發展方向,那就換個領導人
領導力就像是一個蓋子,它決定了一個人和一個組織的辦事效力。如果一個人有很強的領導力,那么這個組織的蓋子所處的位置就很高,組織的辦事效力當然也就很高。反之,這個組織的辦事效力就會非常有限。正因如此,當一個組織陷入困境遭遇困難時,就會很自然地想到要去尋找一個新的領導人。同樣的道理,當一個國家遇到危機時,就會選舉一個新的總統;當一家公司出現虧損時,就會聘用一個新的首席執行官;當一座教堂深陷困境時,就會尋找一位新的牧師;當一支球隊屢戰屢敗時,就要換一個新的主教練。
領導力和辦事效力之間的這種關系可能在體育領域體現得最為明顯,因為比賽的結果是即時的,而且一目了然。在職業化的體育組織內,對于一支隊伍而言,人才通常不是問題,幾乎每一支隊伍里都不乏運動天才。真正的問題是領導力。這個問題始于隊伍的老板,隨后會延伸到教練組和幾個核心的隊員。如果一支運動隊人才濟濟但卻贏不了比賽,那就要看看是不是領導力出了問題。
無論身處何處,你都會發現一些成功人士,他們雖然頭腦聰明、才華橫溢,但由于受到自身領導力水平的限制,在事業上已不可能更上一層樓。比如說,在20世紀70年代剛剛起步時,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可謂是蘋果電腦背后出謀劃策的軍師,但他的領導力比較低。然而,他的合伙人史蒂夫?喬布斯可就不一樣了。由于喬布斯的蓋子高高在上,所以他最終締造出一個龐大的跨國企業,蘋果也因此成了全球市值較高的公司。這就是蓋子法則的巨大影響。
20世紀80年代,我曾與唐?史蒂芬森共進午餐,他是加州圣地亞哥全球酒店資源管理公司的董事會主席,他領導的是一家國際性的酒店咨詢公司。席間我詢問了一下他們公司的情況。咨詢業務現在是他們的主業,但在當時,他的公司主要是接手一些經濟效益不佳的酒店和度假村的管理工作,其中很多都是非常不錯的酒店或度假村,比如位于南加州的拉科斯塔酒店。
唐對我說,每當他的人去接手一家機構時,他們首先會做兩件事情。及時,培訓所有的員工,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第二,解雇原來的領導者。他的話當時讓我很是吃驚。
“你們總是解雇他們的領導?”我問他,“每次都這樣?”
“沒錯,每次都這樣。”他回答說。
“你們不先跟那個人談談嗎?看看他是不是一個好領導?”我又問。
“不談,”他回答說,“如果他是一個好領導的話,那個機構就不會陷入困境了。”
當時我就想,當然沒錯,這就是蓋子法則啊。要想達到效力的較大化,你就得想方設法把蓋子推到更高的位置。
好消息是解雇原來的領導者并非的辦法。我在講授領導力時會告訴大家有一個蓋子,但我同時也會告訴大家:你可以把這個蓋子推得更高——不過這就涉及另一個領導力法則了。
將
蓋子法則
應用于你的生活
1.列出一些你希望達成的主要目標。(盡量聚焦到一些重大目標上——關注那些需要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去做的事情。至少列出5條,但也別超過10條。)然后確認哪些目標需要其他人的參與或者其他人的合作。在這些活動上,你的領導力將會極大地影響你的辦事效力。
2.對你的領導力水平做一個自我評估。通過完成本書的領導力評估測試,了解你自己的基本領導力水平。
3.讓別人給你的領導力水平打分。跟你的老板、配偶、兩名同事(與你平級)以及三名受你領導的人談談你的領導力。讓他們按照從1(低)到10(高)的評估標準,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給你打分:
?人際交往能力
?規劃能力和戰略思維
?遠見卓識
?業績
算出所有人所打分數的平均值,然后與你自評的分數作一個對比。根據這些分數來看,你的領導力水平比自己想象的要高還是要低?如果你的自評分數與他人給你打出的分數相距很大,你覺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有多大的意愿去提升自己的領導力水平?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推薦看到的,入手看看,希望有效果
不錯,值得買!
好好好好好
書中講述了一個個現實中的例子,值得一讀。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有需要還會光顧
剛回來,沒來的級看呢
大概看了看,書不錯
不錯 值得一看
沒有看完。不過很值得推薦哦
書還不錯。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