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夢枕貘所著、林皎碧翻譯的這本日本現代長篇小說《妖貓傳(沙門空海大唐鬼宴1)》是《陰陽師》是一部精彩絕倫的日本小說。本書是《陰陽師》作者夢枕貘傾盡17年心血,創作的又一不朽名著。本書以白居易創作《長恨歌》為背景,由長安城中發生的一些離奇事件開始,草蛇灰線,愈講愈為精彩,引出一段恢弘的大唐故事。白居易、柳宗元、高力士、楊貴妃等人物悉數登場,"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聲私語時",震驚大唐的安史之亂、貴妃之死,這些大事件背后隱藏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本書十分好讀,是一部經典類日本小說。
夢枕貘,被譽為"日本魔幻小說超級霸主"。SF作家俱樂部會員、日本文藝家協會會員。"貘"是一種吃掉噩夢的奇獸,因為一直想寫出夢一般的故事,便取了這個筆名。代表作:《吞噬上弦月的獅子》榮獲"日本SF大賞"、"年度日本長篇小說星云賞"。《諸神的山嶺》獲"柴田煉三郎賞"。《大江戶釣客傳》獲泉鏡花文學獎、舟橋圣一文學獎、吉川英治文學獎。《陰陽師》,改編成漫畫、電影等多種形式作品。《妖貓傳:沙門空海》是夢枕貘歷時17年,耗盡2600張稿紙,創作完成的鴻篇巨制。
主要登場人物1
序卷 妖物祭001
及時章 空海說怪力亂神1
第二章 暗夜秘語50
第三章 長安之春62
第四章 胡玉樓93
第五章 貓屋宇宙問答120
第六章 作 祟140
第七章 胡旋舞160
第八章 孔雀明王179
第九章 邪宗淫祠194
第十章 妙適菩薩222
第十一章 貓道士243
附錄 對談1 探索"憤怒的佛像"之根源266
章 空海說怪力亂神
[一]
洛陽,僅次于長安,是大唐帝國的第二大城。
空海和橘逸勢正走在洛陽的街道之上。
供應京城長安一切糧食的正是洛陽。長安這個大都城,所需要的米糧都得先集中到洛陽來。
當然,經由洛陽運到長安的物資,不僅是米糧而已。
舉凡從全國各地運來的各種貨物、地方工藝品,也和米糧一樣,先經過洛陽才轉運到長安。
大唐帝國的許多運河,幾乎都能以水路連接黃河等各大川名河。各地物資無不以船只運送,經由運河再溯黃河而上,運送到洛陽來。
然后,繼續以水路船只或陸路牛馬運達長安。
當時的中國,由一地運送物資到另一地,廣為利用的就是水路了。因為水路船只容易大量運送物資。
因此,大唐帝國有好幾條水深流長的大運河。
來自日本國由藤原葛野麻呂所率領的遣唐使一行,從杭州到汴州約一千公里的距離,走的就是運河。
十一月三日,一行人辭別了遣唐使船漂流所至的福州。
從福州到杭州走的是陸路。從杭州起開始搭船,走的是運河。
船只時而張帆順風而行,時而搖櫓?乃前進,時而沿著河岸由牛拉纖拖行。
中國的長江大河,都是由西向東流;聯絡大河和大河之間的運河,則是南北走向。
空海所搭乘的船只,首先從杭州順著運河到達揚州;越過長江之后,繼續沿著運河北上到達汴州。
渡海抵唐以來,長的這段距離,走的是水路。
從汴州到洛陽,則是陸路。
若不走陸路,仍以運河前進,進入黃河地界,溯黃河北行也可以。不過,汴州經洛陽到長安有一條官道,以馬車行走,速度會比較快。
藤原葛野麻呂的內心比誰都焦急。
無論如何,他希望過年之前能夠抵達長安。
日本國的遣唐使團好不容易終于來到了洛陽。
空海與橘逸勢,和各種貨物一樣,被吸卷入來自大唐帝國各地的人潮之中。人來馬往,紛紛攘攘,黃土飛揚,從兩人身旁呼嘯而過。
逸勢毫不掩飾內心的興奮,被熙來攘往的行人及各種建筑物所吸引。在他身旁,出生于贊岐(譯注:今日本四國香川縣。)的留學僧空海,則是把興奮之情按捺在心中,優哉游哉地漫走著。
"喂,空海。你看!那就是天津橋了。"
洛陽被洛水一分為二,當他看到架在洛水上連接南北的大橋,以手肘碰了一碰空海說道。
──原來這就是那座天津橋。
逸勢的聲音和表情,充滿感慨。 不僅是逸勢,每個赴任長安的遣唐使,對于大唐帝國的相關知識都有概略的認識。
從大唐傳入日本的書物,他們大致上都已看過了。
在尚未踏進洛陽之前,關于洛水及橫亙其上的天津橋等知識,早已深植于腦海里了。從書本獲得的知識──異國之都的情景,此刻千真萬確呈現在自己眼前,這種興奮之情讓橘逸勢幾乎陷入半迷醉狀態。
橘逸勢――和空海同年齡的儒生。他到大唐的目的是學習儒學,渡唐至今尚未如此這般赤裸裸地表達過心中的喜悅。
對于運河的壯觀及其工程之偉大,他曾幾次發出驚嘆之聲,但都異于此歡喜之聲。
逸勢很少將自己心中的感情流露顏表。這逸勢,現在卻很直率地把興奮給表現出來。
"唔。"空海抿嘴微笑。
"有什么不對嗎?空海。笑什么?"逸勢問道。
"不。因為次看到你如此歡喜的模樣。"
空海一說完,逸勢臉上忽然一改而為嚴肅的神情。
"不好嗎?"
"不。沒什么不好。"
"這是好事。"如此一說,空海徑自往前走。
為了追上空海,逸勢說道:
"我啊,空海,在船上時也跟你說過啦,其實,當初我不是很想來大唐的。"
"那又為何而來呢?"
"只是想來鍍金而已。"逸勢毫不猶豫地說。
"鍍金?"
"若是能來大唐學習儒學,我講的話就會更有分量了。"
"嗯。"
"譬如說,從大唐回去的我,若有機會向皇上進言時──"
"什么機會呢?"
"哎,到時候的情況,擺明應該是這樣……"
逸勢開始說明想象的狀況。
"好吧。就假設皇上正在和他所信任的幾個人無聊地閑扯好了。"
"唔。"
"此時,不經意談到所謂的`誠信`,自己的臣子到底有多少誠信?該如何去試探呢?"
"然后呢?"
"當然是眾聲喧嘩,大家都會說出自己的想法。"
"嗯。"
"不過,就只有我一人默不作聲。該說話的人都說過了,我依然保持沉默。皇上察覺后,就問道──逸勢啊,你一直不吭聲,難道就沒有自己的意見嗎?" "哦。"
空海嘴角泛起笑意,仔細聆聽逸勢的話。
"這時候,我就說啦──恕臣冒昧奉告,依臣之見,以皇上之尊,實在不宜去試探臣子。皇上就問我為什么?"
"嗯。"
"我就繼續說,我曾在大唐聽過`試三狗失三狗`的故事。"
"試三狗,失三狗?"
"這是我現在創作的啦。"
"原來如此。到底是何事呢?"
"聽著!空海──"逸勢微笑道,"地點,就在這洛陽吧。"
在洛陽,有三個愛狗的男子,狗兒也很眷戀它們的主人……
逸勢開始敘述。
有一次,這三個男人聚在一起,相互吹噓自己的狗兒對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忠實。
個說:
"就算沒吃沒喝和我關在一起,我家的狗也不會因為饑渴難耐而攻擊我。"
第二個說:
"非但如此,我家的狗還會先主人而死,讓主人吃自己的肉。"
第三個說:
"我家那只,一看到有人攻擊我,立刻奮不顧身去撕咬襲擊者。"
于是,大家決定來試一試所言是否屬實。
個人和第二個人各自建造一間小屋子,把自己和狗都關在小屋里。兩個人不愿餓肚子,把狗丟在小屋里,自己每天都跑出去吃喝及大小便。
到了第七天,個人的狗餓得伸出爪牙準備攻擊自己的主人。主人深感危險,毫不猶豫拔出懷中短劍刺死了那只狗。(P1-3)
期待電影。希望中國人也能寫出這樣的好書。
。。。。。。。。。。。。。。好
買這本書是奔著張藝謀的電影去的,內容很不錯,雖然還沒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