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脫毒馬鈴薯規模生產與經營圖書
人氣:25

脫毒馬鈴薯規模生產與經營

馬鈴薯,又名“土豆”“洋芋”“陽芋”或“山藥蛋”等,是今天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之一。作為一種高產糧食作物,馬鈴薯無疑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助力之一。在某些盛產...
  • 所屬分類:圖書 >農業/林業>農作物  
  • 作者:[徐文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1630049
  •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4
  • 印刷時間:2017-03-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馬鈴薯,又名“土豆”“洋芋”“陽芋”或“山藥蛋”等,是今天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之一。作為一種高產糧食作物,馬鈴薯無疑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助力之一。在某些盛產地區,馬鈴薯被磨制成粉,以商品的形式銷往全國各地。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馬鈴薯種植的知識,包括馬鈴薯的生物學特性、播前準備及播種、播后苗期及苗期管理、塊莖形成期管理、塊莖膨大期管理、干物質積累期管理、收獲與儲藏、脫毒馬鈴薯種薯生產、經營管理常識等內容。

本書圍繞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滿足職業農民朋友生產中的需求。重點介紹了馬鈴薯種植方面的成熟技術以及新型職業農民必備的基礎知識。書中語言通俗易懂,技術深入淺出,實用性強,適合廣大新型職業農民、基層農技人員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徐文華,女,生于1966年11月,1989年7月山西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畢業,中國黨員,現任文水縣農業局總工程師。工作簡歷:1989年9月-1994年5月,文水縣農業局植保站技術員。1994年6月-1997年7月,文水縣農業局植保站副站長。1997年至2008年人文水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校長。2008年至今任農業局副局長。

目錄

及時章 馬鈴薯的生物學特性 及時節 馬鈴薯的營養價值和用途 第二節 馬鈴薯的產量形成與品質 第二章 播前準備及播種 及時節 區域生態與種植模式 第二節 地塊選擇與基本建設 第三節 地下害蟲及土傳病害的防治

在線預覽

及時章馬鈴薯的生物學特性

馬鈴薯是茄科茄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但作一年生或一年兩季栽培。生產應用的品種都屬于茄屬馬鈴薯亞屬能形成地下塊莖的種,染色體數2n=2x=48。地下塊莖呈圓、卵、橢圓等形,有芽眼,皮紅、黃、白或紫色,可食用。

及時節馬鈴薯的營養價值和用途

馬鈴薯是一種分布廣泛、適應性強、產量高、營養價值豐富的宜糧、宜菜、宜飼、宜做工業原料等多種用途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

一、馬鈴薯的營養價值

馬鈴薯是寶貴的營養食品,營養成分豐富齊全。馬鈴薯薯塊中76%~85%是水分,干物質含量為15%~24%,它的營養物質都在干物質中。馬鈴薯塊莖中含有人體所不可缺少的六大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其中淀粉及糖類占13%~22%,蛋白質占16%~21%,除脂肪含量較低外,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以及Fe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最為豐富,顯著高于其他作物。

馬鈴薯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且擁有人體所必需的6種氨基酸,特別是富含谷類缺少的賴氨酸,因而馬鈴薯與谷類混合食用可提高蛋白質利用率。馬鈴薯鮮塊莖中一般含蛋白質16%~21%,高者可達27%以上,薯干中蛋白質含量為8%~9%,其質量與動物蛋白相近,可與雞蛋媲美,屬于蛋白質,易消化吸收,優于其他作物的蛋白質。蛋白質中含有18種氨基酸,包括人體不能合成的各種必需氨基酸,如賴氨酸、色氨酸、組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等。

1脂肪

馬鈴薯脂肪含量較低,占鮮塊莖的01%左右,相當于糧食作物的1/5~1/2。莖葉中的脂肪含量高于塊莖,為07%~10%。

2糖類

馬鈴薯塊莖的含糖量較高,一般為139%~219%,其中85%左右是淀粉。塊莖中淀粉含量一般為11%~22%,一般早熟品種淀粉含量為11%~14%,中晚熟品種淀粉含量為14%~20%,高淀粉品種塊莖可達25%以上。馬鈴薯淀粉中支鏈淀粉占72%~82%,直鏈淀粉占18%~28%,淀粉粒體積大,較禾谷類作物的淀粉易于吸收。

3粗纖維

馬鈴薯鮮塊莖中粗纖維含量為06%~08%,低于莜面和玉米面,比小米、大米和面粉高2~12倍。

4礦質元素

馬鈴薯還是一個礦物質寶庫,各種礦物質是蘋果的幾倍至幾十倍不等,500g馬鈴薯的營養價值大約相當于1750g的蘋果。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漢斯 費希爾博士和德國一些醫科大學及醫學院人士進行的一系列研究證明,如果人們每天只吃馬鈴薯,即使不補充其他任何食品,身體也能攝取10倍于傳統食品中含有的維生素和15倍的鐵。馬鈴薯塊莖含有鉀、鈣、磷、鐵、鎂、硫、氯、硅、鈉、硼、錳、鋅、銅等人體生長發育和健康必不可少的無機元素,礦質元素的總量占其干物質的212%~748%,平均為436%。馬鈴薯的礦物質多呈強堿性,為一般蔬菜所不及,對平衡食物的酸堿度與保持人體血液的中和具有顯著的效果(表1-1)。

表1-1每100g馬鈴薯可食部分礦物質含量

5馬鈴薯的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馬鈴薯“性平味甘無毒,能健脾和胃,益氣調中,緩急止痛,通利大便。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暢的患者效果顯著”。現代研究證明,馬鈴薯對調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臟病患者的良藥及品質保健品。馬鈴薯淀粉在人體內吸收速度慢,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療蔬菜;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品質纖維素,在腸道內可以供給腸道微生物大量營養,促進腸道微生物生長發育;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保持腸道水分,有預防便秘和防治癌癥等作用;馬鈴薯中鉀的含量極高,每周吃五六個馬鈴薯,可降低中風的幾率,對調解消化不良又有特效;它還有防治神經性脫發的作用,用新鮮馬鈴薯片反復涂擦脫發的部位,對促進頭發再生有顯著的效果。

馬鈴薯生育期短,播種期伸縮性大,一般只要能保障它生育日數的需要,則可隨時播種,因此當其他作物在生育期間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而無法繼續種植時,馬鈴薯又是很好的補救作物。

馬鈴薯還是理想的間、套、復種作物,可與糧、棉、煙、菜、藥等作物間套復種,有效地提高了土地與光能利用率,增加了單位面積作物總產量。

三、發展馬鈴薯產業的意義

1我國馬鈴薯產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全世界共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種植馬鈴薯,馬鈴薯種植面積約為2000萬hm21畝≈667m2,1hm2=15畝。全書同,總產量約33億t。其中我國的種植面積達500多萬hm2,大體占世界的25%,亞洲的60%;總產量達7000多萬t,大體占世界的20%和亞洲的70%,在世界均居經驗豐富地位。

2發展馬鈴薯產業可以有效增強我國糧食安全保障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日趨明顯,已經對糧食生產產生重要影響。聯合國有關機構的報告說,如果全球氣溫升高36℃,到2050年,中國的稻米將減產5%~12%,全球將會有132億人挨餓。在全球糧食增產受到氣候變暖威脅的同時,全球耕地面積的增加很有限,并制約著糧食產量的增加。

在過去幾年里,由于農業種植業結構的調整,我國三大主要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有所下降,且三大糧食作物的平均單產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幅度增產難度較大,只有馬鈴薯可以通過科技進步大幅度提高產量和品質。并且,馬鈴薯是冬作農業發展中潛力巨大的作物。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耕地面積的近2/3,計8000萬hm2處于冬閑狀態。可以利用南方冬作區和中原二季作區的冬閑田發展馬鈴薯生產,提高耕地復種指數,有效地擴大農作物種植面積,起到緩解人地矛盾的作用。

3發展馬鈴薯產業可以有效增加貧困地區農民收入

據有關專家介紹,如果采用新品種、新工藝,我國馬鈴薯的單產水平可以提高一倍以上,這就意味著可以在總播種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產量1億t以上,僅此一項就可增加農民收入1000億元以上,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我國貧困人口集中在西部地區,西北和西南10個省、市、自治區(甘肅、內蒙古自治區、山西、陜西、青海、寧夏回族自治區、云南、貴州、四川、重慶)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了370多萬hm2,占全國的77%。在一些不適于種植其他作物的農業邊際地區,馬鈴薯在進一步提高產量和生產力方面具有較大的潛力。按種植面積計算,馬鈴薯排在水稻、小麥、玉米、大豆之后,但按單產計算,馬鈴薯卻是水稻的2倍、玉米的3倍、小麥、大豆的4~5倍。而按生產者實現的產值計算,馬鈴薯分別比其他主要農作物高25~4倍。并且,我國現有的耕地面積中有60%以上的耕地為旱地。研究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春谷子、蕎麥、春小麥、馬鈴薯等主要糧食作物,如以豐水年產量為,各種作物在干旱年份的產量分別為:谷子55%,蕎麥57%,春小麥58%,馬鈴薯76%。馬鈴薯的生育期較短,再生能力強,對風、雹等自然災害有一定的抵抗力,又是很好的救災作物。

4發展馬鈴薯產業可以部分緩解生物能源原料匱乏問題

生物能源產業的興起,加劇了糧食市場供需矛盾。“十一五”期間,我國已明確提出,發展燃料乙醇應重點推進不與糧食爭地的非糧食作物如薯類、甜高粱、甘蔗及植物纖維的原料替代。由于薯類的增產潛力較大,單位面積上乙醇產量增加的潛力也很可觀,這樣就可以做到在不減少糧食供給或不增加耕地的基礎上,提供更多的生物能源原料。

5馬鈴薯產業具有較高的產業關聯度

馬鈴薯變性淀粉廣泛用于食品、造紙、紡織、制革、涂料、工業廢水凈化、農業、園藝、紡織、鑄造、醫療、造紙、石油鉆探及環衛等多個領域。馬鈴薯產品的加工具有較長的增值鏈條,是朝陽產業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6馬鈴薯加工行業具有良好成長性

馬鈴薯貿易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近年來,國際市場上的馬鈴薯淀粉供應趨緊,2006年因全球馬鈴薯淀粉供需矛盾突出,導致淀粉價格在不到一個月時間每噸上漲1000多元。我國各類馬鈴薯產品的出口額均呈現增長勢頭,隨著我國企業加工技術和能力的提高,馬鈴薯加工品的出口比重將有望進一步提高。

7馬鈴薯產業是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產業之

我國是馬鈴薯淀粉應用大國,目前人均應用量僅為每年5kg/人,與發達國家30~40kg/人的水平相比差距較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工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品質的馬鈴薯淀粉的生產應用量還將大幅度提高。隨著各發達國家農產品出口補貼的取消,遵循市場公平競爭原則并依托雄厚資源優勢的中國馬鈴薯加工業,將會進軍歐美等國際市場,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不可多得的優勢產業。我國馬鈴薯產業具有原料資源、成本價格、市場容量等多方面的優勢,發展前景廣闊。

第二節馬鈴薯的產量形成與品質

一、馬鈴薯的產量形成

一)馬鈴薯的產量形成特點

1產品器官是無性器官

馬鈴薯的產品器官是塊莖,是無性器官,因此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對外界條件的需求,前、后期較一致,人為控制環境條件較容易,較易獲得穩產高產。

2產量形成時間長

馬鈴薯出苗后7~10d匍匐莖伸長,再經10~15d,頂端開始膨大形成塊莖,直到成熟,經歷60~100d的時間。產量形成時間長,因而產量高而穩定。

3馬鈴薯的庫容潛力大

馬鈴薯塊莖的可塑性大,一是因為莖具有無限生長的特點,塊莖是莖的變態仍具有這一特點,二是因為塊莖在整個膨大過程中不斷進行細胞分裂和增大,同時塊莖的周皮細胞也作相應的分裂增殖,這就在理論上提供了塊莖具備無限膨大的生理基礎。馬鈴薯的單株結薯層數可因種薯處理、播深、培土等不同而變化,從而使單株結薯數發生變化。馬鈴薯對外界環境條件反應敏感,受到土壤、肥料、水分、溫度或田間管理等方面的影響,其產量變化大。

4經濟系數高

馬鈴薯地上莖葉通過光合作用所同化的碳水化合物,能夠在生育早期就直接輸送到塊莖這一儲藏器官中去,其“代謝源”與“儲藏庫”之間的關系,不像谷類作物那樣要經過生殖器官分化、開花、授粉、受精、結實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這就在形成產品的過程中,可以節約大量的能量。同時,馬鈴薯塊莖干物質的83%左右是碳水化合物。因此,馬鈴薯的經濟系數高,豐產性強。

二)馬鈴薯的淀粉積累

1馬鈴薯塊莖淀粉積累規律

塊莖淀粉含量的高低是馬鈴薯食用和工業利用價值的重要依據。一般栽培品種,塊莖淀粉含量為12%~22%,占塊莖干物質的72%~80%。

塊莖淀粉含量自塊莖形成之日起就逐漸增加,直到莖葉全部枯死之前達到較大值。單株淀粉積累速度是塊莖形成期緩慢,塊莖增長至成熟期逐漸加快,成熟期呈直線增加,積累速率為25~3g/d 株。各時期塊莖淀粉含量始終高于葉片和莖稈淀粉含量,并與塊莖增長期前葉片淀粉含量、全生育期莖稈淀粉含量呈正相關,即塊莖淀粉含量決定于葉子制造有機物的能力,更決定于莖稈的運輸能力和塊莖的貯積能力。

全生育期塊莖淀粉粒直徑呈上升趨勢,且與塊莖淀粉含量呈顯著或極顯著正相關。

塊莖淀粉含量因品種特性、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及栽培條件而異。晚熟品種淀粉含量高于早熟品種,長日照條件和降雨量少時塊莖淀粉含量提高。壤土上栽培較黏土上栽培的淀粉含量高。氮肥施用量多,則塊莖淀粉含量低,但可提高塊莖產量。鉀能促進葉子中的淀粉形成,并促進淀粉從葉片向塊莖轉移。

2干物質積累分配與淀粉積累

馬鈴薯一生單株干物質積累呈“S”形曲線變化。出苗至塊莖形成期干物質積累量小,且主要用于葉部自身建設和維持代謝活動,葉片中干物質積累量占全部干物質的54%以上。塊莖形成期至成熟期干物質積累量大,并隨著塊莖形成和增長,干物質分配中心轉向塊莖,塊莖中積累量約占55%。成熟期,由于部分葉片死亡脫落,單株干重略有下降,而且原來儲存在莖葉中的干物質的20%以上也轉移到塊莖中去,塊莖干重占總干重的75%~82%。總之,全株干物質在各器官分配前期以莖葉為主,后期以塊莖為主,單株干物質積累量愈多,則產量和淀粉含量愈高。

二、馬鈴薯的品質

馬鈴薯按用途可分為鮮食型、食品加工型、淀粉加工型、種用型幾類。不同用途的馬鈴薯其品質要求也不同。

一)鮮食型馬鈴薯

鮮食型薯,要求薯形整齊、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淺,塊莖大小適中、無變綠;出口鮮薯要求黃皮黃肉或紅皮黃肉,薯形長圓或橢圓形,食味品質好,不麻口,蛋白質含量高,淀粉含量適中等。塊莖食用品質的高低通常用食用價來表示。食用價=蛋白質含量/淀粉含量×100,食用價高的,營養價值也高。

二)食品加工型馬鈴薯

目前我國馬鈴薯食品加工產品有炸薯條、炸薯片、脫水制品等,但最主要的加工產品仍為炸薯條和炸薯片。二者對塊莖的品質要求如下。

1塊莖外觀

表皮薄而光滑,芽眼少而淺,皮色為乳黃色或黃棕色,薯形整齊。炸薯片要求塊莖圓球形,大小40~60mm為宜。炸薯條要求薯形長而厚,薯塊大而寬肩者(兩頭平),大小在50mm以上或200g以上。

2塊莖內部結構

薯肉為白色或乳白色,炸薯條也可用薯肉淡黃色或黃色的塊莖。塊莖髓部長而窄,無空心、黑心、異色等。

3干物質含量

干物質含量高可降低炸片和炸條的含油量,縮短油炸時間,減少耗油量,同時可提高成品產量和質量。一般油炸食品要求22%~25%的干物質含量。干物質含量過高,生產出來的食品比較硬(薯片要求酥脆,薯條要求外酥內軟),質量變差。由于比重與干物質含量有的相關關系,故在實際當中,一般用測定比重來間接測定干物質含量。炸片要求比重高于1080,炸條要求比重高于1085。

4還原糖含量

還原糖含量的高低是油炸食品加工中對塊莖品質要求最為嚴格的指標。還原糖含量高,在加工過程中,還原糖和氨基酸進行所謂的“美拉反應”(MaillardReaction),使薯片、薯條表面顏色加深為不受消費者歡迎的棕褐色,并使成品變味,質量嚴重下降。理想的還原糖含量約為鮮重的01%,上限不超過030%(炸片)或050%(炸薯條)。塊莖還原糖含量的高低,與品種、收獲時的成熟度、儲存溫度和時間等有關。尤其是低溫儲藏會明顯升高塊莖還原糖含量。

三)淀粉加工型馬鈴薯

淀粉含量的高低是淀粉加工時首要考慮的品質指標。因為淀粉含量每相差1%,生產同樣多的淀粉,其原料相差6%。作為淀粉加工用品種,其淀粉含量應在16%或以上。塊莖大小以50~100g為宜,大塊莖(100~150g者)和小塊莖(50g以下者)淀粉含量均較低。為了提高淀粉的白度,應選用皮肉色淺的品種。

四)種用型馬鈴薯

1種薯健康

種薯要不含有塊莖傳播的各種病毒病害、真菌和細菌病害。純度要高。

2種薯小型化

塊莖大小以25~50g為宜,小塊莖既可以保持塊莖無病和較強的生活力,又可以實行整播,還可以減輕運輸壓力和費用,節省用種量,降低生產成本。

第二章播前準備及播種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山县| 万载县| 屏山县| 揭西县| 崇明县| 库尔勒市| 和平区| 平武县| 冷水江市| 雷州市| 二连浩特市| 山丹县| 余江县| 定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仪征市| 萍乡市| 增城市| 凤凰县| 永昌县| 奎屯市| 枞阳县| 独山县| 如皋市| 长兴县| 汶川县| 安岳县| 塔河县| 盐津县| 赤水市| 简阳市| 通州区| 定日县| 昭平县| 尖扎县| 长葛市| 自贡市| 耿马| 古交市| 忻城县| 周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