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養二胎中的問題五花八門,準二胎父母如何才能做好充足的準備呢?打開張蓉編著的這本《二胎時代你做好迎接第二個孩子的準備了嗎》,你就能找到答案。
本書以二胎政策為背景,分別從生二胎之前的心理準備、生二胎時的身體準備、生二胎之后的教育準備等多個方面進行闡述,力求幫助讀者對生育二胎后的生活有一個多方面的、透徹的了解。可以說,它是在幫助想要第二胎的父母做好生養二胎的課題準備。
張蓉,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碩士,主修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并一直堅持將所研究的成果用于教育工作中。她熱愛兒童教育工作,曾在金寶貝早教、ABC外語學校少兒部等機構任職,發表多篇關于少兒教育方面的學術文章,并得到業內外人士的廣泛認可。
章 先問問自己為什么要生二胎
生與不生,不應該讓潮流說了算
想生二胎,只是因為太喜歡孩子
只因一個孩子太孤單,想給孩子找個伴兒
未來養老壓力大,兩個孩子好分擔
生二胎因其可解決獨生子女的養和教的問題
別全然地以為養一個孩子和養兩個孩子是一樣的
被逼無奈,長輩們都催著要第二個孩子
生第二個孩子你決定了嗎
第二章 生與不生,聽聽個孩子的意見
孩子高興贊同,是不是大人就可以放心
孩子無所謂,是真的無所謂嗎
如果大孩子堅決反對,父母該怎么辦
對大孩子不要瞞而要溝通
征求孩子的意見,而不是把生不生的壓力轉嫁給孩子
第三章 生二胎,你"請示"過身體了嗎
想要再生二胎,先要看身體條件是否允許
大齡媽媽的糾結:年紀大了生孩子安全嗎
胎是剖宮產,第二胎也一定要剖宮產嗎
可以"一夜之間"要個寶寶嗎
高血糖,生二胎不能不重視的一環
第四章 你真的為生育二胎做好準備了嗎
生二胎之前有沒有考慮時間和精力
事業和生二胎如何兼顧?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家庭負擔重,若生了怎么養
估算二胎的生養成本,盡量做好節流
理財開源,生二胎不"生"負擔
別糾結于面子,合理安排養家和看孩兒工作
第五章 有了老二,別忽視了老大
有了老二之后,被忽視的老大抑郁了
別嗔怪老大"吃醋"
別把個孩子甩給老人
別讓小公主、小皇帝有被邊緣化的不安感
理解大孩子對小寶寶的"討厭"
大孩子處在叛逆期,多一點恰如其分的愛
不要拿"孩子小"來當借口偏愛幺子
核心絕招――告訴大孩子:我仍然愛你
第六章 引導大孩子做小小大哥哥、小小大姐姐
鼓勵老大親近小寶寶,從孕期即開始
鼓勵老大給寶寶做點"小事"
孩子們搶玩具時,"讓讓弟弟妹妹"的話少說
正面表揚是良方,給大寶點當哥哥或姐姐的自豪感
第七章 兩個孩子互動起來,讓一加一大于二
小寶寶對老大的尊重能融洽孩子們的感情
分享不是失去,讓兩個孩子學會共享
"小老師"和"小學生"
適度競爭,及時鼓勵
第八章 第二個孩子的教育: 認真教養,杜絕"缺憾彌補式"教育
"拉扯大"不等于"培養大"
別以為有教子經驗,就一定能教養好第二個孩子
勿將對老大的教育缺憾,彌補在老二的成長中
不專斷,讓第二個孩子勇敢做自己
溺愛太過不可,應進行體驗引導式教育
第九章 兩個孩子能否幸福,根本還在父母
言傳身教,父母應做好榜樣
親子時間少了,但愛不能減
孩子爭寵,大人要不偏不倚、公正講理
互相關愛,營造溫馨的一家四口
生與不生,不應該讓潮流說了算
2013年末,刮起了一股"爸爸去哪兒"的風潮。在大街小巷,你隨時都可以聽到"爸比,你會唱小星星嗎""爸比,我要喝奶奶""你這個風一樣的女子"等話語。一時間,親子話題成為社會的熱點。
還記得,2014年1月15日,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海選啟動儀式上,天天爆料:"媽媽可能還想要個馬寶寶。"一時間,很多人將"二胎"看成了幸福的標志。剛好是本命年的"張小馬"為大家"預報"了馬年的潮流:"馬"上有錢不算什么,"馬"上有沒有官也無所謂,"馬"上有二胎才是幸福的!
2014年2月10日,正值鄧超35歲生日,他的妻子孫儷發微博為其慶生,并上傳了自己攜子同游的大肚照,宣布自己已經懷二胎的消息。"甄?娘娘"有喜,眾粉絲紛紛留言恭喜,大有"同慶"之勢。不僅是孫儷,馬伊?也有了自己的第二個寶寶,趙薇、海清也紛紛表示自己想要生二胎。經過娛樂圈的渲染和鼓噪,"生二胎"迅速成了一種潮流。
你可能也被這種風潮所感染,有想跟上潮流的沖動。不過,請先冷靜片刻。對任何人來說,盲目地去追趕潮流本身就是一大禁忌。如果你不夠冷靜,你就變成潮流的受害者,也就是那些模仿別人,盲目跟風,終傷害了自己的人。更重要的是,作為你追趕潮流的產物,你的第二個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需要你花費一輩子的時間去養育、教導和關愛。因此,你更應該慎重地做出選擇。
32歲的王女士是一名工薪族,兒子今年4歲。她表示,雖然內心常渴望再要個孩子,但是不敢要,骨盆狹窄讓她在生兒子的時候吃盡了苦頭,終不得不選擇剖腹產。王女士遭夠了罪不說,還落下了病根。
比起疼痛來,讓王女士覺得無法承受的還有那筆龐大的養育孩子的費用。剛結婚的時候,夫妻二人生活不算富裕但是情調十足。他們喝喝咖啡、看看電影,隔三岔五呼朋喚友唱唱歌下下館子,興致來的時候背上包就踏上火車,開始一段沒有目的地的旅行。可是兒子的到來將這一切都毀了。
王女士計算了一下"養兒費":生兒子時,在醫院花了12000元。兒子剛出生時5天喝一罐奶粉,而一罐奶粉需要300元左右;尿不濕每個月得上百元。除此之外,還有日常起居生活用品的開銷。早教班是想都不敢想,孩子不生病跑醫院就阿彌陀佛了。現在孩子大了,奶粉吃得少了,但是零食、衣服、玩具不能少,入托費也不能少。
錢還不是讓人煩心的,主要的是生養孩子牽扯的精力太多,原來的二人世界被這個"第三者"攪得雞飛狗跳,兩個人全部的閑暇時間都得圍在這個"第三者"的鞍前馬后。
王女士冷靜地說:"一個孩子毀了我們的二人世界,我不能再讓第二個孩子打亂我們穩固的三口之家、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吧!"
想得容易,做起來就難了。事實上,"要不要生二胎"不是潮流問題,而是現實問題。這些現實包括很多方面:母親的身體狀況、夫妻的精力、家庭的經濟狀況、教養孩子的花費等。如果你能做好心理調整,愿意為孩子付出時間、精力,并且有這個能力,那么生第二個孩子對你和你的家庭及即將到來的孩子來說.都是一件幸事。
聽到可以生育二胎的消息,方先生高興得跳了起來。他趕緊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妻子:"我們終于可以再生一個了!"
方先生和妻子之所以想生第二個孩子,是因為聽多了"都是獨生子女惹的禍"這樣的話。
方先生的同學老劉有個獨生子,誰知12歲時得了骨癌,后離世了。白發人送黑發人,就剩心碎了。老劉和妻子艱難地度過了喪子之痛,想著再要一個孩子。可那時,他們的年齡已經40多了,要孩子有困難,后只好抱養了一個小女孩。
方太太的同事周姐是一位可憐的母親。她只有一個女兒,被視為掌上明珠。女兒長到18歲,成績秀,前途光明。誰料,一個冬天的晚上,女兒從鋼琴興趣班離開后,就再也沒有回來。是失蹤還是被害,誰也給不了周姐答案。夫妻倆苦苦尋覓,都毫無訊息。做母親的周姐一下子瘋了,從此就受不得刺激。兩個人年紀大了,不能再生,精神狀況又不允許領養。幾年后,由于女兒的這種失蹤可以認定為死亡,居委會來銷,周姐再次犯病。原本溫馨的家,早已支離破碎。
這兩件事給方氏夫婦極大的觸動。他們下定決心,一定要生養第二個孩子。
很多夫妻考慮生育二胎,是有很現實的原因的。他們做出這個決定,是根據自己和家庭的實際情況。因此,他們相比于其他趕潮流的夫妻更能科學地、合理地安排好生養第二個孩子的事。
"生二胎"并不是件追逐潮流的事,它需要一對夫妻為此做出理性的思考,承擔更多的責任。也就是,"要不要生二胎"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你只要確保你做的任何一種選擇都不是一種盲從,而是綜合考慮個人的生活、夫妻因素以及家庭的狀況等諸多方面,并進行了理性的權衡,那么你的答案就是適合你的選擇。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