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育兒子》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珍妮•艾里姆和唐•艾里姆把注意和專長轉向養育女兒這個在當今世界上具有挑戰性的話題。
在《養育女兒》中你能讀到:
一、 最關心的問題:
女孩與男孩到底有什么不同?女孩的成長規律是什么?小女孩是什么做成的?父親在養育女兒中缺位將會怎樣?女孩成長的各個階段將會出現哪些最讓父母擔心的問題?該怎么辦?怎樣發現女孩成長環境中的潛在危險,防患于未然?怎樣發現女孩那些似乎無理的行為背后的真實意圖?
二:讓女兒得到幸福的終極秘訣:
女孩有了自信和對自身能力的意識,她將對錯誤的人們說"不",對沒有準備的性行為說"不",而同樣重要的是,她能夠對生活中她們想要的東西說"是"。
她的幸福程度更多地取決于她和她所愛的人的關系和滿意程度,而不是生活中的其他成就。
捧起《養育女兒》這本書,我便有一種把它推薦給朋友、親人的愿望。不僅因為我有一個女兒,更因為這書也在寫我。它讓我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女兒。
這本書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分析了女性心理的發展,不僅幫我了解女兒,也讓我更了解自己,了解今后該如何協調和老公的關系,為女兒的成長創造一個更和諧的家庭環境。
作者唐·艾里姆和珍妮·艾里姆是一對夫婦,美國著名的多產作家。他們曾出版過《養育兒子》、《養育女兒》、《養育青春少年》和《養育家庭》等暢銷書。發行量超過百萬冊。他們二人經常出現在美國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中,并提供網絡在線服務,為父母在新的、快節奏的、不斷變化的
及時部分 女孩和女人:女性面臨的挑戰
及時章 與女孩有關的問題
第二章 小女孩是什么做成的
第三章 長大成人
第四章 文化的壓力——一個關于能力的問題
第二部分 養育女兒
第五章 父母協作
第六章 規矩:發展健康的行為準則
第七章 內部指導系統:情感、思維和意志
第八章 真實的意圖
第三部分 從搖籃到工作
第九章 "關注我"的年齡:從出生到7歲
第十章 "我無所不能"的年齡:8—12歲
第十一章 "你們無法理解我"的年齡:13—17歲
第十二章 "尋找自我"的年齡:18—29歲
小女孩是什么做成的
小女孩是什么做成的小女孩是由糖、香料和所有美好的東西做成的。
——古老的搖籃曲
觸覺研究的結果也表明,女孩子對觸摸更敏感。事實上,在觸覺敏感性方面,最敏感的男孩的得分也比最不敏感的女孩的得分低,而且,這種差異一直持續到成年期。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開玩笑時在男人后背親切地拍一下,對女士卻像擊了一掌,這簡直會傷害她。而對男性伙伴來說,這樣做只是有意識地表示詼諧的動作。
這里我們再次看到了兩性之間的另一個差異。當女性利用交談來表示聯系時,男性則利用交談來解決問題,提出建議和顯示優越性。這說明男性和女性之間通常存在溝通困難。女性通過與她們的伙伴分享感情以獲得支持和理解。她們經常抱怨的是她們被告誡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支持和理解。這種反應讓人感到被拒絕。當一個女人希望有人心心相融時,她相愛的人卻以他的智慧傷害她。
女性喜歡面對面交流,而男性更喜歡肩并肩——就像釣魚和觀看運動——或像古代背靠背打仗的方式,那樣,部落中的伙伴可以在背后保護自己。男女的這種差異使事情變得更為復雜。一個男人本能地認為面對面的位置是針對敵手的。這看起來讓人啼笑皆非,因為在交流中,讓女人覺得最舒服的姿勢,對男人來說卻是最危險的。
女人走進一間有人的屋子時,她會注意到人群,她怎么能適應,人群里的關系怎樣,與人群有關的個體成員的需要。目標是在這些考慮之外實現的。
關系
"一個女人的幸福程度更多地取決于對她和她所愛的人的關系的滿意程度,而不是生活中的其他成就。" "……我們所有人都需要被人理解和`認可`,但另一個易被忽視的重要方面是,在女人的一生中都有`理解`他人的需要,這是她們自我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實現她們自我價值和活動能力的重要部分。"事實上,研究中發現,當很成功的女人描述她們自己時,她們并不提職業生涯。相反,她們解釋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作為妻子、母親、合作者、被領養的孩子、前妻、老板等等。?
在我們的及時本《養育兒子》一書中,我們指出,男孩們需要知道三件事情:1)誰是"領頭人"?2)規矩是什么?3)你準備遵守這些規矩嗎?在教養男孩時記住這三條,對于設置柵欄,選擇越界后的懲罰措施是很有益的。
然而,女孩是受另外一些問題所驅使:1)我們之間有關系嗎?2)我們之間關系的本質是什么?3)在這種關系中,我處于何種地位?4)要維持關系內的這種聯系,我應該做些什么?把女孩們的行為看做是在試圖建立關系,有助于我們設定界限和選擇越界后果,以幫助她們茁壯成長。
玩具和游戲
我們承認,女孩子更喜歡某些玩具——喜歡娃娃甚于忍者神龜——但是,我們建議給她們提供更豐富多樣的玩具和活動(在第九章將詳細闡述),通過掌握這些需要動作、問題解決和創造性思維的玩具,能發展她們的才能和自信。
除去那些女孩子們通常喜歡的玩具外,我們還向您推薦下列一些玩具。它們可以促進孩子運動技能的發展,拓寬視野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串珠子, 健身用的墊子,毛衣針、線,小型蹦床, 用大縫衣針、線,球類,積木,邊走邊說話的玩具, 小白球, 彈珠游戲, 跳棋,特殊的寵物如老鼠、蜥蜴, 象棋,吸鐵石,收集樹葉、石頭、木棍,彩色的絲綢, 木制的拼板游戲, 木頭人或動物,木框,大的盒子。?
我們選玩具要看這種玩具是否能夠引起小女孩的興趣??催@個玩具是很復雜,還是很簡單,可以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例如,布娃娃的臉部有著固定的微笑表情,在孩子感到焦躁或悲傷的時候就不適合玩耍。一個普普通通的紙盒子有無數的玩法,而一個塑料廚具的玩法卻很少。那些用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品質玩具,可以吸引孩子的興趣,發揮她們的創造性,培養她們的靈敏度和洞察事物的能力。
生活在不安全的世界里?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能夠說"不",這是一個女孩好的防衛。
男孩被教導要勇敢地面對世界;女孩被教導要小心地看待世界。"
父親在女兒生活中的作用
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開始,女兒就需要父親去理解和支持她們的雄心和夢想。世界從未像現在這樣向她們敞開,而父親為女兒們提供了滿足她們心靈需求的信心和才能榜樣。父親既要正確評價女兒成為女性的方式,又要描繪他們的男性品質和能力。沒有這兩者,就等于在女兒成長的歷程中缺少了重要的東西。在父親和女兒面前有許多重要的任務。女兒將從父親那里了解到、權力、能力、憤怒、勞動、人際關系、金錢、冒險、堅持到底以及自尊。?
父親的疏遠以及對家庭生活的漠不關心,將使女兒建立一種不良的人際關系模式,這種模式不僅限于女兒和父親之間,還將影響到她與任何其他男性的交往。女兒將認為她們與父親的關系近于例行公事,不可能從父親那里期待更多的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將把這種看法運用到其他男人之中。
如果父親在與女兒的游戲中表現出敷衍的態度,這將引起孩子的困惑。一旦孩子發現父親心不在焉,她會感到被欺騙,覺得沒勁、生氣,父親不愛她,也許還有內疚。究竟我做錯了什么?父親為什么不愿意理我?我怎樣才能贏得父親的注意?我怎樣改變自己才能更引人注目、更有趣、更讓爸爸覺得需要我??我們很容易想像出,這些問題將使孩子得到什么樣的答案。她們對父親的這種疏遠感到多么困惑。她們會認為自己不夠聽話、不夠聰明、不夠可愛、不夠討人喜歡。女性最主要的體驗之一就是自尊心弱。它源于生命的早期,并且與父女關系的質量有直接的關系。
從出生到7歲,女兒最需要從父親那里獲得的東西是時間和關注。不幸的是,多數男人在初為人父的時候,往往也是事業上最緊張的時候。在過去,多數男人把時間和精力用于為家庭提供金融保障。這使得他們很少參與家庭生活。父親們處于周末在媽媽需要外出時偶爾當一回保姆這樣一個不舒服的位置上。
伴隨著女兒的月經初潮而來的新的智力成熟和身體變化使女兒感到困惑,也使父親感到迷茫。父親在這一時期常犯的一個最糟糕的錯誤是,由于不知如何處理自己對女兒日益發展的性特征的反應,而把自己從女兒的生活中撤出來。
如果在女兒進入青春期的轉換時期,父親不能保持與女兒的聯系,那么父女關系就會掉進通常的陷阱:女兒"只盯著父親的錢袋"。女孩子們會看看父親到底在關心什么,然后就開始要錢。而父親因為疏遠了女兒而感到內疚,把錢視為一種補償。
如果父親能夠保持同女兒的密切聯系,青春期的其他問題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保持開放式的交流,你就可以順利地向他提出一些明確的約束和得到良好的結果。
來自父親的愛和交流是女兒順利度過青春期的重要保障。透過父親對情感和身體上的關心,女兒認識到,男性是善良的、富有愛心的、直率的、友好的、體貼的,而且是強有力的。她將學會如何區分哪些是尊重和關心她的男人,哪些是企圖操縱她的男人。父親可以送給女兒的禮物還有什么比這更好的呢?
教養技能必須隨著女孩的成熟而成熟。
女孩們不斷地變化和成熟,也要求我們不斷地變換教養方法和技術。在某個年齡很能發揮作用的方法,在更大的年齡階段可能只起反作用。在一個女孩身上成功的方法,可能對另一個女孩一點作用都沒有。每個女孩都有自己的生活,在她5歲的時候需要給予成長空間和營養呵護,在她13歲的時候可能已經需要進行調整和勸導教養技能必須隨著女孩的成熟而成熟。女孩們不斷地變化和成熟,也要求我們不斷地變換教養方法和技術。在某個年齡很能發揮作用的方法,在更大的年齡階段可能只起反作用。在一個女孩身上成功的方法,可能對另一個女孩一點作用都沒有。每個女孩都有自己的生活,在她5歲的時候需要給予成長空間和營養呵護,在她13歲的時候可能已經需要進行調整和勸導。
女兒小的時候應該免受電視的侵擾。
我們必須要讓電視在孩子的生活中無足輕重??措娨暿且粋€非常具有潛在危險的習慣。我們絕大部分人沒有意識到,我們和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太長了。
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夢德聲稱,在孩子個性形成時期,看電視是一種對孩子生活經歷的剝奪。如果學齡前兒童每周看20個小時的電視(調查表明,大部分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比這還要長),到他們上一年級的時候,他們已經在閃爍的電視屏幕前呆了4000小時以上。羅斯夢德博士寫道:"孩子4000個小時不去進行能力的鍛煉,會損害他們的學習能力。從1歲到7歲,環境的影響會給中樞神經系統打上長期的烙印。如果孩子大量的時間都坐在閃爍的電視屏幕前,不活動,我們有理由認為這種經歷會影響孩子主要神經功能的建立,其中包括長時間集中注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你們無法理解我"的年齡:13~17歲
青春期的女孩渴望了解世界。自身的探索引導著她對周圍的人,特別是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提出質疑。對于家長在言行中表現出的矛盾,她非常敏感,例如我們告訴祖母由于有事星期日無法過去吃飯,但事實上我們根本沒有安排。
情感生活中的變化?
當女孩子發現在理想中的美麗、誠實、公平與現實中的丑陋、謊言、欺騙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時,她們會感到非常失望。這種天生的銳利眼光總是苛刻地盯著自己,這樣,她們想像到的總是不夠。如果不把女孩子們的注意和精力引導到正常的關系和活動中來,那么,會使她們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這種情況會導致青春期女孩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迷戀某個人,在十多歲女孩子的成長中有著重要作用。
十幾歲的女孩對于內在同一性的探索逐漸集中到了她所崇拜的人身上,渴望也能成為同一類人。這些早期迷戀的對象可能是和她自己的生活有直接關系的人,如老師、牧師或學校的顧問;也可能是有一定距離的人物,像搖滾明星或影視偶像。迷戀行為可以滿足年輕女孩對和圓滿的渴望,遠距離的崇拜使她能滿足內心的愿望,以接近從孩提時代起就盼望的精神生活。女兒對崇拜對象的狂熱可能會令我們擔憂,如果她的感情被人錯誤地理解,并且沒有回報,我們則擔心她受到欺騙和傷害。?
女孩子的迷戀行為是成長過程中正常的一部分,它會給女孩留下受到傷害或幻想破滅的記憶,也可以讓她以后回想起年輕時是多么天真幼稚。我們應該具有耐心,理解她們,不作任何評判和嘲諷,這樣才能使女孩能夠分辨幻想和現實,承受失望和傷害。?
女孩需要好朋友。
好朋友的出現可以滿足青春期女孩發現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需要。她們可能會非常親密,一起做任何事,有著相似的穿著,參加相同的學?;顒?,分享秘密,互相支持鼓勵以經受來自父母、老師、男孩、其他女孩以及自己身體發育期的各種麻煩和考驗。像初戀一樣,女孩對好的友誼擁有很多甜蜜的回憶。這段時期所學到的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會讓她受益終身。??
"就在這里!專門針對女孩的心理學,助你養育健康的女性。" ——約翰•格雷,《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作者 女兒越長大,我就越意識到,她是她,我是我。在她很小的時候,我覺得她就是我的一個作品,我可以隨意塑造她。但越到后來我就越
剛剛收到,很高興,從今天開始學習怎么系統的養育女兒!希望對我是幫助的!
雖然還沒有看完,但感覺不錯,從中了解了自己,也對教育女兒有了一些實際上的方向,不錯.值得一讀哦!
這本書讓我更加的了解了女兒,相信看了它之后對我育兒會有更大的幫助。
書的印刷不錯,以前幫同事買過,同事說這本書寫得很好,我就買了一套,另一本送給了有兒子的妹妹,大家一起學習
我自己買了一本養育兒子,還可以就買了這一本送給我嫂子了
我05生個兒子,我就看了《養育兒子》,第一遍覺得看不太懂,看到第二遍才有所體會,現在看來有4.5遍,覺得受益匪淺,而后我家新添女寶寶,我迫不及待買了《養育女兒》。我對外國人研究嬰幼兒心理的方法和思維很是贊賞,他們真的是站在一個尊重人的角度來觀察一個孩子的成長。這本書圍繞的是如何養育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這正是許多人忽略的,我們太專注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而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這本書的指導,我的孩子心理發育很好,由此智力發育身體發育也不錯。很多人夸我的寶寶是神童,但我知道,只是我注重了科學培養。
就是理論多了些,但總體上來講,這本書對于養育女兒的爸爸媽媽是需學習的.
這本書覺得看了有所收獲,很多女兒的行為在這本書里有所解釋,讓我們知道女兒和兒子確實不一樣,從思想上就不一樣!可以收藏!
這本書我現在正在讓童童的爸爸看,我想讓父親多了解一下女兒的各個時期的狀況,在以后的教育上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不過誰讓我們家寶寶是個女兒呢。之前看過同事的《養育兒子》覺得很不錯,可是這本《養育女兒》就比較泛泛,內容看完沒覺得有什么受益。
有女兒的家長這本書可以看下,我是看后來評價 的
并沒有介紹的好,我翻了翻就退掉了。(為什么寫這樣的評論,是出于對更多讀者的負責,很中庸和真實的感受,當然,也會有讀者朋友對這本書持肯定態度,我只說百家有百家的所言,只希望大家可以買到真正對自己和孩子有用的書,僅此而已。)
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我會一遍一遍溫習這本書。
這本書可以幫助你解決很多養育女兒中的問題,而且讓你更加了解女人!解開身為女人的秘密!
雖然這本書理論性較強,但還是收獲很大。比如我通過書發現媽媽是個沒有自我概念的媽媽,經常不自覺的取悅別人,所以在養育女兒的問題上,我要好好注意
不僅對養育女兒有用,對了解夫妻關系也有幫助,挺好的。
讀這本書,是為了更好的發現自己的所具備的女性意識,也是為了練習做母親,做一個懂得愛并且會表達愛的母親,同一系列的《養育兒子》,我也買了,為了將來的寶寶,開始準備吧!
文化有差異性,又有共性."養育女兒"就是這樣一本顯現差異更突出共性的一本好書.寫得很平實,很生活,娓娓道來,就像好鄰居和你聊天商榷一般.不說望女成鳳,起碼希望她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這本書就是在和我們探討成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女性),教育的獨到性.
里面的提出的“尋找女兒行為的真實意圖”、“直接表達情緒”等等內容比較受益。不足的是,因為是譯文書,里面分析的女兒們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的問題狀況是美國的情況,這方面與國內環境有一定差距;但其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有共通之處。
學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很有啟發, 這樣的書應該是值得一讀的,不然看半天都是以前自己知道的東東就是浪費時間了。同時了解了一些女性在社會中可能面臨的困境,可以幫助我更好的去和女兒相處和對她正確地引導教育
哈哈,書的標題真的很有趣呀。不過書中的內容確實讓新晉父母有了更好的思考。養育孩子是人類必須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怎么養育好孩子是每個父母都在思考的問題。這本書雖不是圣言經典,但書中的觀點確實會對父母,甚至教師有所幫助
可能是因為國家文化和文化欣賞水平(本人??茖W歷)之間的差異吧,對于這本書,我實在沒有耐性看下去,每個章節都需要反復的讀,才能理解其中的一知半解,而實際的感覺就是指導意義不大,對于一本育兒方面的書,其中的內容應該大眾化、且有指導意義,對于有專科學歷的父母如果都很難消化理解,那么它應該針對哪部分讀者人群呢?如果一本書中有60%可為讀者提供批導意義或啟發靈感基本上就可以算是好書了。而本書只能提供30%的養育女兒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