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制度作為國家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因而屬于具有歷史變動性的制度形式。當代中國檢察制度模式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移植借鑒蘇聯檢察制度模式而成。該制度經過六十余年的發展演進形成,既吸收了蘇聯檢察制度理論的精華,也歷經時代洗滌和本土化發展,具有了中國特色,并以極強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示。
隨著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俄羅斯成為蘇聯國際法的繼承者,并以西方三權分立模式為參照,設計并確立了新的國家政體和司法體制。當代俄羅斯的檢察制度經過二十余年的不斷變革,逐漸具有了自身的制度特色。基于比較法視野對俄羅斯聯邦檢察制度進行深入研究,可為我國當下的檢察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經驗,能更好地推動檢察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王建國,漢族,生于1968年12月,河南商水人,現任教于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博士后。兼任鄭州大學憲法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省省管專家,河南省法治智庫專家,河南省"六五"普法講師團高級講師。曾先后就讀于鄭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獲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8年至2011年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從事憲法行政法學博士后研究工作,獲博士后證書;2011年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法學理論、司法制度和列寧法學思想。代表著作:《列寧司法思想研究》《列寧檢察權思想理論研究》;另主編參編著作6部,已在《法學》《法學評論》《法律科學》《法律適用》《河北法學》等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目前主持國家社科重點項目《列寧民主法治思想研究》(項目編號13AFX001),并承擔完成多項國家社科和省部級項目的研究工作。
及時章導論
及時節中俄檢察制度比較研究的概況
一、清末民國兩國檢察制度比較研究概述
二、新中國成立之初兩國檢察制度的比較研究
三、當代中俄檢察制度比較研究的現狀
第二節中俄檢察制度比較研究的方法
一、歷史比較研究的方法
二、理論比較研究的方法
三、規范比較研究的方法
四、功能比較研究的方法
第三節中俄檢察制度比較研究的內容
一、比較研究的對象
二、比較研究的范圍
三、比較研究的內容
第四節中俄檢察制度比較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價值
二、現實意義
第二章檢察權屬性定位比較
及時節檢察權屬性的憲法定位
一、中國檢察權的憲法定位
二、俄羅斯聯邦檢察權的憲法定位
三、檢察權憲法定位比較分析的啟示
第二節檢察權屬性定位的理論比較
一、當代中國檢察權定位的理論爭議
二、當代俄羅斯檢察權定位的理論爭議
三、兩國檢察權理論定位比較的啟示
第三章檢察機關組織系統比較
及時節檢察機關的組織體系
一、中國檢察機關的組織體系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的組織體系
三、檢察機關組織體系設置的原則
第二節檢察機關內部組織結構
一、中國檢察機關內部組織結構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內部組織結構
三、檢察機關內部機構設置的原則
第三節檢察機關領導體制
一、中國檢察機關的領導體制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的領導體制
三、兩國檢察機關領導體制比較
第四章檢察權行使原則比較
及時節俄羅斯檢察權行使原則及其特點
一、法制原則
二、獨立原則
三、集中原則
四、統一原則
第二節當代中國檢察權行使原則
一、法治原則
二、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原則
三、檢察一體原則
四、客觀公正原則
五、正當程序原則
六、保障人權原則
第三節兩國檢察權行使原則之比較及啟示
一、中俄檢察權行使原則比較
二、中俄兩國檢察權行使原則比較對我國的啟示
第五章檢察機關的職權比較
及時節我國檢察機關的職權配置
一、我國檢察機關職權配置的歷史演進
二、我國檢察權的配置格局
第二節俄羅斯檢察機關的職權配置
一、俄羅斯檢察機關職權的歷史演進
二、俄羅斯檢察權配置的格局
第三節兩國檢察權配置之比較及啟示
一、定位于檢察監督的職權配置
二、一般監督職權比較
三、訴訟監督職權的比較與啟發
第六章檢察人員選任制度比較
及時節檢察官任職資格比較
一、中國檢察官任職資格
二、俄羅斯檢察官任職資格
三、中俄檢察官任職資格比較
第二節檢察官選任制度比較
一、中國檢察官選任制度
二、俄羅斯檢察官選任制度
三、中俄檢察官選任制度比較
第三節檢察官獎懲與晉升制度
一、中國檢察官獎懲制度
二、俄羅斯檢察官獎懲制度
三、中俄檢察官獎懲制度比較
第四節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制度
一、中國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制度
二、俄羅斯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制度
三、中俄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制度比較
第七章刑事訴訟檢察監督比較
及時節中俄刑事訴訟監督概述
一、中國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二、俄羅斯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第二節中俄刑事訴訟監督制度的歷史沿革比較
一、中國刑事訴訟監督的歷史沿革
二、俄國刑事訴訟檢察制度的發展演變
三、中俄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發展沿革比較
第三節中俄刑事訴訟程序中的檢察監督比較
一、中國刑事訴訟程序中的檢察監督
二、俄羅斯刑事訴訟檢察監督
三、中俄刑事訴訟檢察監督之比較
第八章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比較
及時節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一、中國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二、俄羅斯民事檢察監督概述
三、中俄民事檢察監督內涵比較
第二節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檢察中的地位
一、中國檢察機關民事訴訟檢察地位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民事訴訟檢察地位
三、中俄民事訴訟檢察地位比較
第三節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一、中國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方式
二、俄羅斯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三、中俄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方式比較
第四節民事訴訟檢察監督范圍
一、中國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范圍
二、俄羅斯聯邦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范圍
三、中俄民事訴訟檢察監督范圍比較
第九章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比較
及時節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一、中國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二、俄羅斯行政檢察監督概述
三、中俄行政訴訟檢察監督內涵之比較
第二節檢察機關在行政訴訟中的檢察職能
一、中國檢察機關在行政訴訟程序中的職能
二、俄羅斯行政檢察監督的職能
三、中俄行政檢察監督職能之比較
第三節行政訴訟檢察監督的范圍
一、中國行政訴訟檢察監督范圍
二、俄羅斯行政案件檢察監督的范圍
三、中俄行政案件的監督范圍之比較
第四節行政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一、中國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方式
二、俄羅斯行政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第十章中俄專門檢察制度比較
及時節軍事檢察制度
一、當代俄羅斯聯邦軍事檢察制度
二、當代中國軍事檢察制度
第二節運輸檢察制度
一、當代俄羅斯聯邦運輸檢察制度
二、當代中國鐵路運輸檢察制度
第十一章檢察制度發展改革比較
及時節俄羅斯檢察制度的改革
一、俄羅斯檢察制度的改革歷程
二、俄羅斯檢察制度的改革內容
三、俄羅斯檢察制度的改革成效
第二節中國檢察制度的改革
一、中國檢察制度的改革歷程
二、中國檢察制度的改革成效
三、中國檢察制度的改革走向
參考文獻
后記
作為國家政治與法律制度的一部分,檢察制度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不斷發展而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法治角色,其所擔負的法律監督職能、公訴職能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時代大背景下具備更加深刻的現實意義。常言道:法律是公正而善良的藝術。與當今社會公眾法律意識的不斷覺醒相伴隨,社會群體對法律的公正性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而法律乃至個案的公正與否又直接關乎社會主義法治信仰的確立。作為我國憲法確立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自身的組織建設以及職能行使無疑成為法治構建的重要一環。因而,從理論與實踐的雙重角度探尋檢察制度的改革與完善對于進一步深化我國當前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檢察制度完善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現實中,我國針對檢察制度的比較性研究早已有之,并已經形成了較為詳實的研究成果,然而,這種對比性研究將對比的重心更多地置于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而對于我國相鄰而居的俄羅斯聯邦則相對較少關注。但事實上,中俄兩國在檢察制度乃至司法體系的建構過程當中都受到了蘇聯以及列寧法律思想的影響,這種歷史溯源上的相似性無疑使中俄兩國的對比性研究更加能夠凸顯兩國檢察制度的現狀特點以及發展脈絡,形成有針對性的借鑒結論,對我國檢察制度改革的發展走向進行更為清晰的分析與探究。
中俄檢察制度比較研究主要是中俄兩國檢察制度體系及其發展演變規律的對比研究。這包含兩方面的含義:首先,中俄檢察制度比較研究是以中俄兩國檢察制度的制度體系作為比較研究的對象;其次,中俄檢察制度比較研究要以中俄兩國檢察制度的檢察文化也就是兩國檢察制度各自發展演變的規律以及檢察制度所體現的制度文明作為研究對象。這種對比性研究涉及從檢察權屬性定位、檢察機關組織體系到檢察人員的選任,再到具體訴訟過程中的檢察監督工作等方方面面,對于中俄兩國的檢察制度分門別類地進行細分化對比研究,才能發現其中可為我國當前法治建設借鑒的有益成果。
較高人民檢察院近年來對檢察理論研究給予了諸多重視,并審批和設置了一系列相關的檢察理論研究課題項目。中俄檢察制度比較研究這一項目在獲準立項以后,我們組織熱愛此項事業的相關研究人員組成了課題組,經過兩年的研究寫成了《中俄檢察制度比較研究》一書,以期能夠為國家法治建設以及司法改革的相關工作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希冀我們的些許努力能夠對檢察制度的相關研究領域有所啟發,并通過檢察制度建設理論層面的比較研究幫助實踐層面我國檢察制度的發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