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質量關系到母嬰健康,近年來過高的剖宮產率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關注,究其原因有許多方面導致這一結果,如產科醫務人員的服務理念陳舊、助產技能的萎縮、助產士的人力缺乏、孕婦及家屬對剖宮產不正確的認識等。因此,急需對孕婦及其她們的家屬開展健康教育;產科醫務人員轉變服務理念;提高助產技能;推廣助產適宜技術等,從而達到保障母嬰安全的目的。 由姜梅、龐汝彥主編的《助產士規范化培訓教材》分為助產專業認知與服務理念、圍產期健康教育、產程中的人文關懷、新生兒護理與急救、助產士職業防護、分娩室常用藥物的應用與管理、助產質量管理等共十章。
姜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護理部主任。主任護師,從事助產、婦產科護理,護理管理工作32年。1984年開始從事助產工作,具有豐富的助產、助產管理經驗。1998年在醫院率先開展導樂陪伴分娩和助產模式的改革,促進自然分娩。作為導樂培訓、母乳喂養咨詢師、新生兒復蘇培訓等師資,在全國培訓數千人。 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護理科研文章有:《對孕婦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對分娩結局影響的研究進展》《新生兒復蘇教學流程的應用效果》《北京市產科母嬰同室病房人力資源現狀的調查》《母乳喂養咨詢室的設置和管理》《分娩初期母乳喂養中的問題與對策》《母嬰同室人力資源配置研究》等二十余篇。作為主編出版了《實用產科護理及技術》《婦產科疾病護理及操作常規》《產科臨床護理思維與實踐》《新母嬰護理模式實踐》《孕產婦圍產期必讀》《婦產科護理學習題集》,作為副主編出版了《新生兒護理技術》等,參編書籍十余冊?,F在擔任中華護理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護理學會護理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助產士分會常務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新生兒復蘇學組委員等。 龐汝彥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副會長,北京協和醫院圍產醫學碩士,美國Emor丁大學流行病學碩士,在兒科、圍產醫學、新生兒重癥監護等領域里,有近20年臨床醫療、教學科研方面的經驗;曾任陜西省衛生學校藥理學和兒科學教員;北京協和醫學院,兒科和新生兒重癥監護副教授。自1988年開始主要從事公共衛生和婦幼保健等方面的技術支持、項目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曾先后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中國辦公室健康和營養項目官員,原衛生部婦幼司副司長,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原生殖健康區域高級顧問(Regional Adviser)。
及時章 助產專業認知與服務理念
及時節 助產專業現狀及職業發展前景
一、我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概況
二、我國助產專業的現存問題
三、助產士的角色發展
四、助產士核心勝任力建設
五、助產士角色與勝任力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助產服務模式與服務措施
一、目前國內助產現狀
二、正常分娩臨床實用指南
三、改變理念,推廣助產的適宜技術
第二章 圍產期健康教育
及時節 孕期健康教育
一、促進自然分娩的健康教育
二、分娩陪伴者的教育
三、母乳喂養觀念、知識教育和技能指導
第二節孕婦學校
一、孕婦學校的意義、宗旨和目標
二、孕婦學?;九渲?/p>
三、孕婦學校的管理
四、課程內容及時間安排
第三節 助產士咨詢門診
一、助產士咨詢門診的工作職責
二、提供咨詢人員要求
三、助產士咨詢門診工作內容
四、助產士咨詢門診宣教具體方法
第三章 正常妊娠、分娩與助產
及時節正常妊娠
一、妊娠診斷
二、胎兒發育與生理特點
三、妊娠期的母體生理變化
四、心理社會調適
五、妊娠期保健
六、護理措施
七、健康指導
第二節 正常分娩
一、及時產程的觀察與護理
二、第二產程的觀察與護理
三、第三產程的觀察與護理
四、產程新概念——第四產程
五、住院期間助產士對產婦的幫助
第三節 分娩體位的選擇與應用
一、母體體位的意義
二、各種體位的作用和注意事項
三、母體運動
第四章 產程中的人文關懷
及時節 人際溝通與交流技巧
一、溝通概述
二、人際溝通的影響因素
三、助產實踐中的交流技巧
第二節 需求與滿意度
一、人文關懷概述
二、助產模式的改變勢在必行
三、滿足需求,實施人文關懷
四、觀察各產程和關愛孕產婦
第三節 陪產技術
一、導樂的概述
二、導樂的歷史和發展
三、實施導樂陪伴的必要性
四、導樂陪伴分娩的實施
五、在不同產程如何幫助產婦
第四節 分娩鎮痛
一、引起疼痛的原因
二、分娩鎮痛的意義
三、分娩鎮痛的要求及方法
四、采取不同體位
第五章 異常妊娠、分娩與急救
及時節 妊娠特有疾病和合并癥待產觀察與護理要點
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二、妊娠期糖尿病
三、妊娠合并心臟病
第二節 異常妊娠和分娩期并發癥的待產觀察與護理要點
一、早產待產觀察與護理要點
二、過期妊娠待產觀察與護理要點
三、胎膜早破的待產觀察與護理要點
四、前置胎盤待產觀察與護理要點
五、羊水過多待產觀察與護理要點
六、羊水過少待產觀察與護理要點
七、多胎妊娠待產的觀察與護理要點
第三節 異常分娩的觀察與處理要點
一、異常分娩的概念
二、異常分娩的分類
三、異常分娩的評估
四、異常分娩的處理及護理
第四節 頭位難產的識別與處理配合
一、持續性枕后位、枕橫位
二、胎頭高直位
三、前不均傾位
四、面先露
五、肩難產
第五節 手術助產配合
一、手取胎盤術
二、臀位陰道助產術
三、胎頭吸引助產術
四、產鉗助產術
五、穿顱術
第六節 催產引產的應用與護理
一、催產、引產的概念
二、催產、引產的目的及原則
三、催產、引產的應用指征
四、催產、引產的應用流程
五、催產、引產護理要點及注意事項
第七節 會陰切開的應用與評估
一、會陰切開的發展史
二、盆底、會陰的解剖組織結構
三、會陰切開的適應證
四、會陰切開的手術方式
五、會陰切開的麻醉類型和操作
六、會陰切開的具體操作及縫合
七、會陰裂傷的分級及縫合
八、會陰裂傷的預防
第八節 產后出血的識別、評估和處理
一、產后出血的概念
二、產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
三、產后出血的評估
四、產后出血的觀察
五、產后出血的處理
六、治療產后出血的新技術
七、產后出血的預防
第九節 分娩期并發癥的模擬案例分析
一、羊水栓塞
二、產后出血
三、臍帶脫垂
四、胎盤早剝
五、子癰
第六章 新生兒護理與急救
及時節 新生兒即時處理和護理
一、新生兒復蘇概述
二、新生兒即時處理內容
三、新生兒即時處理流程
四、新生兒出生初期觀察與評估
第二節 新生兒復蘇
一、新生兒出生時的生理變化
二、導致新生兒窒息的相關因素
三、新生兒復蘇流程
四、復蘇需要的人員、設備、物品和藥品
五、助產士在新生兒復蘇中的作用
六、有關早產兒
七、新生兒窒息復蘇知識和技能
八、助產士在新生兒復蘇操作練習中應注意避免的錯誤
九、新生兒復蘇案例
第七章 助產士職業防護
一、醫務人員職業暴露
二、助產士職業暴露
三、血源性傳染病職業暴露
四、預防血源性職業暴露的防范措施
五、標準預防
六、職業暴露報告處理程序
附:職業暴露處理、報告流程
第八章 分娩室常用藥物的應用與管理
一、子宮平滑肌興奮藥
二、子宮平滑肌抑制藥
三、擴容抗凝藥
四、鎮靜劑
五、降壓藥
第九章 助產質量管理
及時節 助產質量控制
一、分娩室設施與環境質量管理
二、正常分娩安全質量管理
三、分娩室病歷書寫的質量管理
四、助產士準入標準及素質要求
五、助產士規范化培訓
第二節 不良事件分析與預防
一、產科護理安全相關名詞及概念
二、產科不良事件處理和上報制度
三、常見產科不良事件及發生原因
四、產科不良事件的分析與處理
五、產科不良事件預防對策
第三節 常見危急值
一、基本生命體征危急值及其意義
二、生化指標危急值及其意義
三、危急值報告流程
第十章 助產操作技術
一、宮高腹圍測量
二、四步觸診
三、骨盆內測量和外測量
四、觀察宮縮
五、聽診胎心
六、胎心監護
七、陰道檢查
八、人工破膜
九、非藥物鎮痛
十、刷手(外科洗手法)
十一、產時會陰清潔與消毒(會陰沖洗)
十二、鋪產臺
十三、會陰麻醉(局麻及阻滯麻醉)
十四、會陰切開及縫合術
十五、正常產接產技術
十六、適度保護會陰
十七、娩出胎盤
十八、檢查軟產道
十九、按摩子宮
二十、胎膜不全時的鉗夾術
二十一、會陰裂傷修復術
二十二、新生兒護理
二十三、新生兒復蘇
二十四、胎頭吸引助產術
二十五、產鉗助產術
二十六、肩難產處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