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學子以有限的人生通曉萬物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于校園之中采英擷要,廣見識,記精要,不失為精明學子為學之道。
這套《菁菁校園精品讀物叢書》匯集了勵志格言、名人詩詞、人文、歷史等方面的知識和美文,相信會成為你課余學習的上佳讀物。
本冊為《警語名句》。
A
B
C
D
E
F
G
H
J
K
I
M
N
P
Q
R
S
T
W
X
Y
Z
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獄中上梁王書》
[釋義]志趣不合的人在一起相處到老,仍然像新交一樣;志同道和的人在路上初遇就跟老朋友一般。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量德傳燈錄·潮南長沙景岑號招賢天師》
[釋義]人不要滿足于已取得的成就,還要繼續努力,不斷進取。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釋義]時間像江河東流入海,一去不復返;人在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齡大了一事無成,那就只好悲傷、后悔。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葉報秋歸樹難。
——《始見二毛》
[釋義]百川赴海回潮是容易的,但秋葉落下后就很難再回到樹上了。比喻青春一便不復返了。
百慮輸一忘,百巧輸一誠。
——《任運》
[釋義]考慮百次有一次忽略也可能失敗,有百般機巧缺乏真誠也難得成功。
百歲能幾日,忍不惜光陰。
——《贈李蒙叟》
[釋義]人生在世,就是活到百歲也像一瞬即過,豈有不珍惜光陰的道理!
百年養不足,一日毀有余。
——《王文公文集》
[釋義]培養自己的品德是很難的,但墮落是很容易的。
百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釋義]比喻對待別人應當誠心誠意。敗莫敗于不自知!
——《呂氏春秋·自知》
[釋義]人較大的失敗在于沒有自知之明。
敗莫敗于多私。
——《素書》
[釋義]沒有比私欲太盛更能導致一個人走向失敗的了。
謗議之言,難用褒貶。
——《為徐室議陳矯下令》
[釋義]誹謗的言論,難以用來評論人們的好壞。
謗之無實者,付之勿辯可矣;謗之有因者,非自修弗能止。
——《十駕齋養新錄·止謗》
[釋義]人家誹謗你而不符合事實,無須辯解;如果誹謗事出有因,就非自修不可了。
飽暖非天降,賴爾筋與力。
——《田家》
[釋義]衣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靠你的辛勤勞動。
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
——《新書·教寧》
[釋義]把火放在柴堆下面,而人睡在上面,火未燒起來自以為很安全,這就叫做偷安。比喻偷安潛伏著極大的危險。
卑賤貧窮,非士之恥也。
——《說苑·立節》
[釋義]一個人既無地位又無金錢,并不是他的恥辱。
本不正者末必倚。
——《說琵·建本》
[釋義]如果本源不正,其末必然是歪的。
本以勢力交,勢盡交情止。
——《感興》
[釋義]把交情建立在勢力的基礎上,一旦勢力盡竭,友情也就隨著結束了。
笨鳥先飛早入林。
——《陳母教子》
[釋義]比喻才力差的人做事趕先一步就可以走在別人前面。
必備物而后動,蓋所以為慎重也。
——《新唐書·僅衛志》
[釋義]所謂慎重行事,就是做了充分準備之后再行動。
必得之事不足賴也;必諾之言不足信也。
——《管子·形勢》
[釋義]認為一定能成功的事是靠不住的;答應一定能辦到的話是不可輕信的。
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尚書·君陳》
[釋義]能忍耐,就可辦成事情;寬宏大量,就有高尚的道德。
幣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資治通鑒·晉紀》
[釋義]送來的禮物很多,說的話又非常入耳,這是古人所最警惕的事。
辯通有辭者,患在多言
[釋義]善于玩弄辭藻的人,其憂患在于說話過多。
——《意林·昌言》
辯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口也。
——《論衡》
[釋義]辯論是使人心里服帖,而不是使人口頭屈服。
冰壺玉尺,纖塵弗污。
——《元史·黃溍傳》
[釋義]像冰壺玉尺這樣的物品,灰塵是無法弄臟它們的。比喻心靈高潔的人,可以抵御外界的污染。
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并明。
——《鹽鐵論·剌復》
[釋義]冰扣炭(火)不能放在同一容器里,太陽和月亮不能同時照亮大地。
兵不如者,勿與挑戰;粟不如者,勿與持久。
——《戰國策·楚策》
[釋義]兵力不如對方,不要主動挑起戰爭;糧食不如對方充足,不要打持久戰。
兵貴勝,不貴久。
——《孫子兵法·作戰篇》
[釋義]用兵作戰貴在速勝,不宜久拖。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
——《南史·陳喧傳》
[釋義]軍隊可以閑置一千日不作戰,但不可以24小時而不準備。P5-8